第258章

  这时的缅军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发现有明军追赶,根本无法组织抵抗。有点动静就跑,平达力几次想组织抵抗,都没有成功,他身边的人也越逃越少。
  赵卫领着人在后面追,追到一个地方,战略一个地方。
  有些地方,看到哈家军的军旗,就举白旗投降了。
  也有顽强抵抗的地方,赵卫领人绕城而过,把他们留给后面跟进的越南军。
  平达力在亲兵的护送下逃回缅甸。
  从七月七日开始,到七月二十一日,只用十五天时间,赵卫就彻底击败了缅军。
  曼谷战役结束。
  卡洛斯在心中,不断的诅咒着之前的同伴,这群见死不救的b货。
  在明军的攻势面前,卡洛斯选择了投降,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不投降,只会被烧死,或者被打死。
  虎颜进城后,第一时间组织救火。他下令拆除了一些房舍,防止大火继续蔓延。在这种情况下,组织有效的扑救,实在很难,能保住没着火的地方就不错了。
  还好老天爷给脸,天空降下了绵绵的细雨,火势也得到了缓解。
  二月二十五日,哈大全的本队到达琼州。
  走在被大火焚烧的琼州街头,哈大全突然想起了辽东的义州。天启二年四月,义州城被努尔哈赤焚毁,义州团练总兵王老虎战死。
  当时的虎颜只有七岁,还用着原来的名字王剑。
  看着满目的疮痍,哈大全心中冒出一股无比的愤恨。
  “虎颜,洋人退到何处去了。”
  虎颜回道:“联军退到了岛西,末将抓了一个洋人的将军,还有六百余洋兵。这些俘虏要如何处理。”随后又补充,“琼州的百姓请命,要把这些洋兵都杀了。”
  哈大全摇摇头说:“杀降不祥,暂时先关起来吧。”
  “那个洋人的将军,您是不是见一见。”
  “也好,你组织一下人手,把退到岛西的洋人赶下海。”
  “是,我马上去。”
  虎颜领命去了。
  穿过一片废墟,哈大全来到已经变成了废墟的府衙。这里已经完全焚毁了,许多地方还冒着浓烟。
  在衙门入口,只有半块烧焦的牌匾,能够面前辨别出。
  府衙内的院子里,临时搭建了些帐篷,许多士兵在忙碌着。文昌县,会同县,安定县三县县令,还有刚刚赶到的澄迈县县令和临高县县令。
  洋人退到岛西,已经把临高县占了。
  临高县令是个黑胖子,衣衫破烂,满脸的黑灰。这是刚刚到了不久,联军虽然败出琼州,也不是一个县令能够抵御的。
  澄迈县还好一点,联军只是路过,他侥幸逃过了一劫。
  “参见闽国公。”
  五个县令一起下跪,在他们后面还跪了一大片人。
  哈大全说:“都起来吧。”
  所有人都起来了,只有临高县令哆哆嗦嗦跪在那里,临高县失守,他有失土之责,按照大明的立法,是要被斩首的。
  “你怎么不起来。”
  “下官临高县令,洋兵侵占了县府,下官有失土之责,请闽国公责罚。”
  “你就是临高县令。”
  “正是下官。”
  “临高县是昨天丢的吧。你跑得到是快。”哈大全笑呵呵的说。
  临高县令一听,浑身一哆嗦,冷汗都冒了出来。使劲磕头说:“下官有罪,下官有罪。”
  听了哈大全的话,再场的人,都以为他要杀人。打仗前杀人祭旗是常事,哈大全刚到琼州,正好杀个人祭旗。
  临高县令也觉得是死定了。
  却听哈大全说:“我的先锋虎颜准备攻打临高县,收复失地。给你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到前线去吧。”
  临高县令一听,如临大赦。急忙磕头说:“下官必死战报国。”
  第384章 明抢。
  正文 第384章 明抢。
  第384章 明抢。
  七月二十二日,哈大全派遣的新军一万二千人到达曼谷时,曼谷战役已经结束。
  缅军全军溃败,三万余人战死,其余部分逃回缅甸。
  平达力撤到了北橄坡据守。那里是泰国与缅甸的交界处,现在成了泰国、缅甸、越南三国交界处。
  平达力希望能拉泰国下水,一起对抗明军。
  但是泰国人表现十分谨慎,不愿意轻易卷入战争的漩涡。
  赵卫没有追击缅军,在占领整个曼谷海湾沿岸地区后,沿海南下进入马来半岛,先后占领了吞武里、佛丕、差安、奎奴阿等地。打通了由陆路进攻满荆加的通道。
  在占领以上地区后,赵卫没有急着进兵,而是开始巩固占领区。
  战争表现的是武力的一面,但武力并不能解决一切。
  为了稳固后方,为最终战略目标制造条件,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些工作往往比打一场战役,更加的繁琐,更加的难以实现。
  为了不让泰国人参战,哈大全要求阮氏派出使者前往泰国,与大成王室进行谈判。
  哈大全许愿,不会主攻进攻泰国。只要泰国人宣布中立,明军和越南军队就不会进入泰国境内。
  平达力也派使者前往泰国,目的是说服泰国人参战。他们把明军描述为来自修罗地狱的恶魔,是一切杀人不见血的深渊魔鬼。
  在泰国王都,一场外交较量开始了,这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泰国人的态度很暧昧,总是在左右摇摆,他们是不想卷入战争的。又害怕明军和越南军的突然进攻,反正就是很纠结,很纠结。
  泰国人的摇摆,让哈大全很满意,他需要时间,只要泰国人在短时间内部掺和进来,就一切好办。
  越南人也得到了好处,这次占领的土地中,他们得到了所有的内陆地区。
  明军只保留了在沿海地区的控制权。为了稳固占领地区的安定,哈大全在占领区建立了二十个城邦,封本地酋长为城主。这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都愿意效忠闽国公,把闽国公视为最高统治者。
  只要按照规定进贡,哈大全就会保证他们的权利和地位。
  事情到了这份上,所有人都知道哈大全要干什么。
  德雷克找哈大全抗议。“阁下,您玩我。您不是说九月攻打吕宋吗?您明显是在利用我,送假情报回去。”
  哈大全说:“怎么会。我是要在九月攻打吕宋。”
  “您是要在九月攻打满荆加才对吧。”
  “怎么会,我要打满荆加坐船去就好了,走陆路多麻烦,绕那么大一圈。”
  “我不管,我要求加钱,我不能白被您利用。”
  “行,我给你加二万两情报费,这样总可以了吧。”
  得了银子,德雷克也就不闹了。
  满荆加的联军上下都十分紧张,明军马上要打到家门口。
  在陆上作战,明军的优势十分明显,为了包围满荆加,联军不得调动了一万人的陆战队。同时,他们要求满荆加国王派出一支三万人的救**协防。
  联军和满荆加军队,在马来半岛的狭长地带布防。并分别在尖喷、班巴占、麻利温三地修建要塞,设置炮台。
  时间进入八月,马来半岛已经剑拔弩张,随时可能发生一场大规模的战役。
  在满荆加和金瓯间游弋的双方海军,也不再寂寞,互相之间摩擦不断。从七月中旬到八月初,小规模海战,已经打了几十次。双方各有伤亡胜负,谁都没占到大便宜,谁也不愿意把战争扩大化。
  在如此紧张的气氛下,满荆加和金瓯两地,却出现了畸形的繁荣,商业活动越发的频繁了。
  两边海军好像约定好了一样,都不去打扰来往的商船。如果海战时,突然有商船在附近经过,战斗双方都会自己的退出战场,把安全的航道让出来。
  金瓯城内一片紫醉金迷的景象。
  最初还担心洋人商人已经不再担心了,哈大全旅行了所有诺言,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只要他们把货物运到金瓯,就能挣到钱。
  商人逐利而行,有银子可赚,冒点风险也是值得的。
  但他们都不知道,他们运到金瓯的货物大部分被哈大全收购并囤积了起来。哈大全在金瓯收购货物,是防止有商人冒险北上。哈大全南下作战的同时,来自南洋的香料,木材都已经断货了。国内相应的商品暴涨了几十倍。
  到了八月初,连最后一点存货,都要消耗殆尽了。
  对于国内的情况,哈大全了如指掌,因为一切都是他控的。
  “是该行动的时候。”
  哈大全一声令下。福建巡抚朱敦便开始发请帖,包裹福建、两广、浙江等地的富商,都被请到了马尾。
  巡抚大人请客,这些人都不敢不来。
  一顿饭吃过,朱敦宣布。“这次请大家来。是有件事情跟大家商议。”
  商户们都知道,准没好事。管家请商户吃饭,无非就为了一个目的:“钱。”
  这几年,辽东在打仗,西北在打仗。朝廷几次几派辽饷,平贼饷,税金已经涨了数倍。穷苦百姓已经没有钱了,在要银子,只能从大户身上刮。
  福建还好一些,有哈大全坐镇,朝廷派的饷银,没有落到福建百姓的头上。
  朱敦高声说:“闽国公南下与洋人作战,急需军饷。为此要发行闽饷债券二百万两。以二年为期,每年五分利钱,到时全书归还。希望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为保我大明海疆的安宁做贡献。”
  “废话说多了也没用,大家准备认领多少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