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这个任务很难。最初工匠把希望寄托在蒸汽喷出的力量上,水蒸气可以推动一个风轮转动,但风轮的力量无法带动一把水锤正常的运作。
  研究了一个多月完全没有头绪。
  哈大全着急了。丹学院的数学、物理学、化学概念十分的笼统。大部分要依靠图解,死记硬背,要想创新十分的困难。
  迫于无奈,哈大全只好找来了一个西洋传教士,到丹学院担任讲师。
  法国人莫兰成为进入丹学院的第一位西洋讲师。在当时的西方,到处都是文盲,只有传教士读书认字。来东方传教的冒险者,都是博学的知识份子。
  莫兰的到来,完善了丹学院的数学、物理学与化学体系。为丹学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也给蒸汽机的发明提供了基础。
  搞发明需要时间,所以哈大全没见熊文灿。
  熊文灿写信给孙承宗请教。孙大爷回信道:“别急,现在还不是我们出面的时候,耐心的等等,到时我自会给你交代。”
  这时户部组织了船队,胡乱拼凑了一些货物,开始了第一次尝试。
  孙大爷看完货物清单,沉默了许久,因为太过气愤,他无奈的笑了出来。“带这样的垃圾出海,只有白痴才会买。”
  钱谦益和曹化淳也都气乐了,户部的人难道都是白痴吗?
  杨嗣昌滚蛋,孙大爷上台,曹化淳就被放了出来,现在担任登州市舶司的监理太监。
  曹化淳没去登州,而是想尽借口留在了北京,因为孙大爷让他在北京多带三个月,省得替别人背黑锅。
  曹化淳不去登州,户部的人很高兴。在户部的官员看来,没有太监在旁边,才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钱谦益说:“把这样的货运出国,真是有损我大明国体啊。”
  曹化淳阴阳怪气的说:“看他们怎么收场。”
  最糟糕的事情没有发生,户部的船出海就遇上的风暴,大部分船被吹到了山东沿海,少数倒霉蛋喂鱼。
  户部的挣钱计划,就此搁浅。
  当时的风浪并不大,是户部准备的船太烂了。
  尝试失败,户部已经拿不出本钱了。
  朱由检找到孙大爷,希望孙大爷发挥不怕背黑锅的精神,把黑锅背起来,接手登州市舶司的工作,为朝廷筹集饷银。
  放在以前,孙大爷一定默默的接收。这一次却不同以往,他提出了一些要求。
  以前背黑锅是打仗,朝廷有军队支持,虽然战斗力很差。做生意却不同,需要本钱,特别是大宗生意。孙大爷没有白手起家的时间,想要短时间内获得巨额利润,就必须投入足够的本钱。
  “孙老师,您都需要什么?”
  “本钱,国库与内库的钱已经不多了,我需要从南京内库的藏宝阁里拿一些宝物出来。”
  朱由检犹豫了。皇家变卖财宝,这种有损国体的事情,任何一个皇帝都会犹豫。如果放在过去,敢提出这个提议的大臣,绝对会被拉出去满门抄斩。
  孙大爷看出朱由检的担忧,也清楚朱由检的担忧。
  “皇上,我不是要出售,我是要拿去送人。”
  “赏赐于谁啊。”把出售一词改成赏赐,容易接受一点。
  “赏赐给哈大全。”
  朱由检一听脸色就变了。他从始至终就恨哈大全,虽然中间有过一段缓和期,但这份恨意是很难消除的。
  朱由检怒道:“难道老师叫我去求贼。”
  “是的。”孙大爷老师的点头。“皇上,当年勾践卧薪尝胆,为了国家的未来,请您委屈一下。为了大明江山。”
  朱由检听到痛哭失声,好久才听下来。
  孙大爷从南京内库拿出了十余件精品,为了给皇帝留面子,这些东西是“偷”出来的。
  朱由检装作不知道,这样就不丢面子了。
  宝物被秘密运到马尾,交到熊文灿手中。
  熊文灿看到之后哭了。
  在他们看来,皇上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第475章 蒸汽机原型诞生。
  正文 第475章 蒸汽机原型诞生。
  第475章 蒸汽机原型诞生。
  熊文灿把礼物分成了四分,当天就到闽王府送礼。
  第一份礼物是一组精美的玛瑙餐具,可谓价值连城的精品。成组出售,价值上百万银元,如果有人买的话。
  如此重礼送进门,哈大全竟然没有见熊文灿。
  熊文灿没有气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第二天又带着礼物求见哈大全。
  第二份礼物是一串极品南珠项链,两件华丽的珍珠衫。哈大全的老婆中,余婉儿和诺巴桑朵儿都是朝廷封的诰命,这两件珍珠衫算是给她们的。
  又是一份重礼,哈大全还是没有见熊文灿。
  熊文灿还不气馁,再接再厉,第三天又带礼物求见哈大全。
  第三份礼物是两尊商鼎,都是器型完整,铭文清晰的上品。不管在那个时代,都是价值连城的极品。
  这一次,哈大全接见了熊文灿。
  “你脸皮不是一般的厚啊。换做别人一定躲在家里骂我,是一定不会再来的。”
  “孝敬王爷,是我应该做的。”熊文灿的脸皮足够厚,就在不久前,他还带人散播哈大全的死讯,现在却送礼给哈大全。
  “有事就说吧。我最近很忙。我还有不少木工活要做。”
  熊文灿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当年天启皇帝喜欢做木匠活,一点点冷落的朝政,给大明朝留下了巨大的危机。如果哈大全沉默某样东西,他就不再是朝廷的威胁了。
  哈大全不耐烦的问:“有事就快说,我最近很忙。”
  “我想申请开个公司。”
  “自己去申请,只要你去申请,把税费交齐就可以。”
  “可是,市舶司的人不给我批文,说我有案底。”
  “你咒我死的事情你忘了吗?市舶司归学士会管理,他们是不会给你批文的。要做生意,找一个身份干净的,你入股就可以了。”
  “原来如此。”熊文灿拍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马尾市舶司是个很开放的部门,要申请开办商号很容易,只要去申请就可以。那个时候查账不容易,不能指望商户主动缴税。所有税费,都是按照申报经营的项目,还有申报资金数收取的。
  门面店铺,依照惯例收取。
  马尾一地每月的税收,就高达三百万银元。现在朝廷一年的税收,还没有马尾一个月的税收多。
  有钱就是大爷,就连皇帝都得求哈大全。
  熊文灿来见哈大全,可不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理由。
  熊文灿为难的说:“王爷,我想自己申报商号,还请王爷开恩,给我分批文吧。就破一个例,我保证下不为例。”
  哈大全问:“你想经验什么项目。”
  “我想做铜料生意,去吕宋的。”
  铜料生意,是最现实的生意。主要交易地点是日本、吕宋两地。属于限制经营的商品,有严格的配额限制。因为铜料运回来,可以直接锻造成铜钱,这可是一份挣钱的买卖。
  铜料是铸造火炮的主要材料,不能全部拿去做成铜钱。
  哈大全看向熊文灿,眼神冷漠无情。
  熊文灿低下头,感觉心脏怦怦的狂跳。
  哈大全沉声说:“经营铜料生意,是需要配额的,今年的配额已经分配出去了。我不能答应你的请求。找点别的生意干吧。”
  熊文灿小心的问:“能不能,稍微加一点点份额。”
  “你说呢?”
  不用再问了,肯定没门。
  熊文灿退而求其次。“不做铜料,做些香料生意也行。”
  “香料生意的配额也没了,只有木材生意还有点配额,你干不干。”
  木材生意是最不挣钱的买卖。现在兵荒马乱的,还有谁会买昂贵的南洋木料做家具。而且已经有大商会在做木材生意,熊文灿要插手其中,并从中获利是件很难的事情。
  哈大全说:“我还有事要做,你不干就算了。”
  “我做,我做。”熊文灿只好忍了。
  熊文灿走后,哈大全直接到了丹学院。先到学士会走了一圈,这里正在讨论扩大南下船队规模的事宜,与会的还有一些西洋商人。
  讨论十分鸡烈,并没有因为哈大全的到来停止。
  哈大全叫来徐士安。“熊文灿要申办一家商号,你给他签个批文,除了南洋的木材生意,其他的都不准他掺和。”
  徐士安现在的身份,相当于户部尚书,或者财政部长。
  “主公,限制的太多,会不会遭人非议。”大概是在学士会呆久了。徐士安的思考方式也改变了不少。他习惯于遵守大家定好的规矩,认为破坏规矩是种犯罪。
  哈大全可不管这些,学士会是为他服务的机构,不是他的绊脚石。
  “朝廷急需饷银,不能把钱给他们。我要你们做出限制,把登州市舶司与熊文灿的商业收益,限制在三十万两银元之内。”
  “是。”
  “等朝廷垮了,大臣都饿死了,就是我接手天下的时候了。”
  哈大全已经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了。徐士安听了有些兴奋,他是哈大全的心腹,从辽东开始就跟着哈大全。如果哈大全做了皇帝,他就是开国元勋,换谁都会感到兴奋。
  哈大全离开学士会,步行穿过学院,大概走十几分钟,就到了一处人工湖边的实验室。这里并排有一排工棚,到处都是忙碌的工匠与浓浓的蒸汽。在湖岸的另一侧,是从台湾运来的煤炭,堆得像小山一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