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多尔衮重伤,洪承畴被杀,严重的打击了清军的士气。
  范文程建议与哈大全议和,争取时间巩固广通防线。
  多尔衮有气无力的反问:“你觉得哈大全会等待吗?”
  范文程哀叹道:“以哈大全的性格,不会,而且这一次,他绝对会下恨手。”
  “我大清太祖皇帝,大行皇帝都与哈大全交过手,一直未能取其性命,他难道是我大清的克星吗?”
  也够委屈的了,一家爷三都被一个坑,说出来真憋气啊。
  范文程苦思之后说:“哈大全进京,必然窥视皇位。不如派人劝进,只要哈大全登基,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力量。”
  多尔衮说:“好主意。”
  在当时的年代,皇帝登基是大事,最少也要折腾几个月。
  这时在北京城内,鼓动哈大全登基的人太多了。只要哈大全登基,他们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当不了皇帝,魂个开国元勋也不错。
  第535章 招降吴三桂。
  正文 第535章 招降吴三桂。
  第535章 招降吴三桂。
  哈大全进北京,干的第一件事是找女儿。
  既然已经露馅了,哈月辉也不能再多了。
  哈大全上去就是一个耳光,愤怒的说:“你不知道父母会担心吗?一个人跑到北京来,万一有个好歹,我怎么跟你母亲交代,我……我真该打死你。”
  话说的狠,耳光就打了一个。
  哈月辉捂着脸,脸很痛,心中却很甜,这一巴掌代表了父爱。
  随后哈大全决定关女儿二个月的禁闭,让她好好反省自己的错误,不要在作出让父母担心的事情。
  教唆犯陈好,也被一起关了禁闭。
  这样的处罚,在两人预计里已经是最轻的了。
  走进紫禁城,哈大全直接坐到了皇帝的宝座上,魂了这么多年,终于魂到了今天的位置。
  王鑫兴奋的说:“臣替天下黎民请愿,请陛下早日登基。”
  “请陛下早日登基。”跟来的文武群臣一起跪拜。
  哈大全坐在那里,看着下面跪了一片的人群,一股巨大的喜悦奔涌而出,环视四周,这就是做皇帝的感觉吗?
  真的很不错。
  这时一个太监走过来,把准备好的黄袍端了过来。
  哈大全拿起黄袍,突然一股恶寒取代了原本的喜悦,为了这么一件黄袍,大家争来争去的真是可笑。他没有把黄袍批在身上,而是高举起来,端详着。
  “为了这件黄色的衣服,自古多少豪杰竞折腰啊。”
  王鑫又说:“臣替天下黎民请愿,请陛下早日登基。”
  哈大全把黄袍团起来丢给小太监,不耐烦的说:“在等等吧。等把鞑子赶出关外在仪此事,我不想为一个虚名,耽误了天下大事。”
  “万岁盛名。”王鑫带头喊口号。
  不管哈大全是否登基,紫禁城内都响起一片山呼万岁的声音。
  哈大全没有登基,也没有分封群臣。而是摩拳擦掌准备跟清军大干一场。
  听说哈大全不登基,范文程跟多尔衮说:“王爷,撤吧。”
  多尔衮伤势没好,被哈大全砍了一刀,心里也害怕。便说:“行,我们就撤吧。”
  崇祯十七年五月一日,清军离开通州,退守山海关。
  多尔衮很不厚道,他把吴三桂一个人丢在了广通。吴三桂想跟着走,多尔衮说:“你不能跟我走啊。你是大明的臣子,又不是我的臣子,我没有理由带你走啊。”
  吴三桂说:“我要回山海关。”
  多尔衮板着脸说:“按照协议,山海关是我军出兵的酬劳,你怎么可以回去呢。你被回去了,就在通州呆着吧。”
  丢下无助的吴三桂,多尔衮跑了。
  在广通的吴三桂孤立无援,他的部下不断逃亡,到了五月五日,他身边只剩下二千人马。
  他想投降,但洪承畴的例子在前,他又怕哈大全杀了他,就这么一直犹豫不决。
  这时在北京,哈大全再次见到了陈圆圆。李自成逃离北京时没有带上陈圆圆,因为这个女人不吉利,才搞到手就大难临头。
  田见秀也不敢动这个女人,闽王军进京这个女人又来到哈大全面前。
  “民女,参见闽王千岁。”历经陌生,陈圆圆消瘦了许多,神色也间满是悲惋。
  哈大全看着下面的小女生,又想起了当年的流苏。
  “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民女不知道。”她是真不知道。
  “你当初求我放过吴三桂,我答应了,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实在罪无可恕。我实在应该杀了他,不过我在给他一个机会,如果他愿意归降,配合我军夺回三海关,我会考虑放他一条生路。”
  陈圆圆的眼神中再次升起了希望。
  “真的。”
  “真的。”
  “谢万岁。”
  哈大全安排了二十名卫士,护送陈圆圆前往通州,去见吴三桂。
  见到陈圆圆,吴三桂心中悲喜交加,男儿泪夺眶而出。边哭边说:“我引清军入关,也是迫不得已,闯贼杀了我老父,又把你抢去,我怎么忍得住这口气。”
  陈圆圆伤感的说:“将军,您受委屈了。”
  “圆圆,你也受委屈了。”
  陈圆圆把这段时间的经历,还有哈大全的意思讲了一边。随后补充说:“我姐姐流苏,曾经是闽王的爱妾,闽王这次愿意给将军一次机会,将军勿要错过啊。”
  吴三桂一听有希望,马上点头同意了。
  他脱去衣甲,光着膀子,骑着马出城投降。
  接见他的是大将军赵卫。
  赵卫说:“闽王要你配合我军夺回山海关,你武器没带,盔甲也没穿,难道你打算这么去打仗吗?”
  吴三桂一点都不傻,他马上反应过来。忙说:“末将必效死力,我马上回去准备。”
  赵卫说:“你之前以有大错,希望你能够将功赎罪,不要做民族与国家的罪人。”
  “末将明白,末将明白。”
  “据我所知,满清还有一支军队在关内,现在是你表决心的时候了。”
  “末将明白,末将明白。”
  赵卫是在向吴三桂要投名状。
  多尔衮带清军退往山海关,命令亲王豪格带五千兵马断后。
  吴三桂整顿军备从后面追了上去。吴三桂集合了所有的部队,一共三千多人,有些逃跑的听说吴三桂投降了闽王,觉得还能魂一段时间便又跑了回来。
  为了表决心,吴三桂要求做先锋,赵卫也同意了。
  吴三桂拼命的追击,等追上豪格之后,发现他竟然早以列好了阵势等在那里。两军相遇的地方,距离山海关不到六十里地。
  吴三桂很疑惑。“你为什么不继续逃。”
  豪格有自己的无奈,他没有回答,因为结局早已注定。
  双方就展开鸡战,豪格不愧是勇将在通州坚持了一天一夜。战到第二日天明时分,豪格身边之剩下三十余人,而他们四周是数万闽王军。
  豪格本事皇太极的长子,因为皇太极死前没有指定继承人,引起了多尔衮和豪格对于帝位的争夺。这场争夺最终没有演变成内战,以折中的方法得到解决。最终由其弟,皇太极九子爱新觉罗?福临继位,多尔衮为摄政王辅政。
  从此之后,豪格受到打压,虽然屡立战功,却得不到任何的封赏。
  多尔衮把豪格留下断后,就是想借哈大全之手派出异己,消灭政敌。
  第536章 亲王豪格。
  正文 第536章 亲王豪格。
  第536章 亲王豪格。
  豪格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依然毫无惧色,可见其勇猛。
  赵卫也是辽东出身,对豪格的勇猛也有几分的尊敬。之前双方大战,吴三桂险些被击败,要不是赵卫及时赶到,胜负还很难说。
  赵卫亲自来到阵前。“豪格,投降吧。我家闽王仁厚,会绕你不死的。”
  豪格惨然的笑道:“我只身留在关内就知必死,你不必多言,要杀便杀吧。”
  “我很想成全你,但你有没有为你弟弟福临想过,你死了,多尔衮会放过你弟弟吗?”
  “这个……”豪格犹豫了。
  虽然争夺皇位失败,豪格心中一直愤愤不平,但他对弟弟是真好,兄弟情深不分彼此。
  赵卫说:“多尔衮窥视皇位已久,你如果死了,他没有顾忌,保不准会动手。”
  豪格沉默了,他垂下手中的刀,看着大地一动不动。
  闽王军冲上去制服了豪格的护卫,赵卫走到近前,做了个请。“豪格,随我走吧。跟我家王爷谈谈,你也许能找到一条出路。”
  “罢了,我就去见见闽王。”
  豪格被俘,他成为满汉争霸以来,满族被俘的最高级别将领。
  这仗打的有点窝囊,吴三桂强烈要求做先锋,率军攻打山海关。
  赵卫说:“你就这么点人,不是去送死吗?在等等,有你表现的机会。”
  打仗是要有计划的,哈家军打仗从来都要算计好,不会乱冲乱撞。收复山海关并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收复辽东全境。
  哈大全命令王八一迅速平定直隶、山东等地的乱军,为出兵辽东做好准备。
  稳固的后方,才是胜利的基石。
  豪格第一次走进北京,第一次走进紫禁城。这里的壮丽华美,无不让他感到震撼,沈阳皇宫与这里相比,就是一间破旧的农舍,完全没有可比性。
  见面后,哈大全问:“紫禁城经过大明二百余的修建,积大汉文化之精华,才有了今天规模,你一定感到很震撼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