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我第一次来的时候,也被这里震撼了。”
  豪格说:“这里的确很大,很美。可惜他的前任主人太无能。”
  “体制问题,大明每年税负收入五百万两,军费就要花费六百万两,入不敷出,长此以往国家财政破产,不灭亡又能怎样。”
  “闽王不是很有钱吗?”
  “我的钱是我的,又不是朝廷的。我给过他机会,但他们没有把握好,非得逼我造反,才会造成今天的局面。”
  现在哈大全是赢家,愿意怎么说都行。
  豪格说:“我想保住我弟弟福临,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你让我干什么都可以。”
  哈大全想了下说:“我可以保他的富贵,辽东我是必须收服的,满清是一定要灭亡的。”
  豪格问:“王爷有信心灭亡我大清吗?我大清有精兵十万,兵强马壮,又有蒙古盟军十万,拼死一战,谁胜谁负还很难说。”
  哈大全很和睦的说:“看来你还不了解我。你就在我这里多看看,多学习一下吧。”
  豪格问出了最大的疑问。“你为什么不杀我,我对你来说有用吗?”
  “以你现在的身份作用不大,多尔衮不在乎你的生死,他更希望你死掉。我之所以让你活着,是希望你将来能派上用场。”
  豪格沉默了,他默默的退了出去。
  哈大全不杀豪格,让很多人感到疑惑。只有王鑫看得明白,他私下与人说:“王爷不杀豪格,是要为将来平定辽东做准备,满人彪悍很难驯化,最好的办法是以夷制夷。效仿前朝的朵颜三卫,对辽东进行统治。”
  王鑫能坐上文官之首的位置,脑袋的确好使。
  在收编了山东全境后,哈大全的北方舰队开始向登州集结。为了封锁消息,哈大全封锁了所有通往辽东的航路,任何继续向辽东运货的商户,都将被视为卖国贼,接受眼里的惩罚。
  环中国海就是哈大全的,想在这片海域魂都得听话。
  辽东的海上商路全部被封锁。
  哈大全又命令朝鲜方面从陆路进逼辽东。朝鲜太子李淏积极参与了这次行动,他动员朝鲜三万新军作为前锋进逼鸭绿江。
  就此辽东已经被完全包围了起来。
  多尔衮猛然发现,自己是如此的脆弱。
  哈大全派使者告诉多尔衮。“我要山海关和宁远,识趣点马上滚蛋。”
  多尔衮硬着头皮说:“不给。”
  哈大全狞笑道:“不给我就打你。”
  崇祯十七年十月,哈大全向山海关集结了十二万大军,战争准备已经完全做好了。
  在第一场飘落的雪花中,以吴三桂为先锋,赵卫亲自压阵,豪格随军参议,十二大军全线押上。
  这时把守山海关的是满清大将叶布舒,协助他防守山海关的是满清第一勇士鳌拜。
  豪格归降闽王的消息早就传到了关外。
  满族权贵无不恨之入骨,多尔衮大骂:“豪格小儿不知廉耻,他根本不配做先皇的儿子,应该把他开除出皇籍。”
  在九月时,豪格就被开除了皇族籍贯,他的福晋也被别人瓜分了。
  闽王军进逼到城外时,守将鳌拜派人来挑战,要跟豪格单挑。
  豪格本是想出战的,他是降将,完全不受信任,得杀个人做投名状。赵卫拦住他说:“此等莽夫理他作甚,豪格将军就陪我一起观战吧。”
  赵卫是怕豪格直接跑回去。其实这点担心是多余的,满清由摄政王多尔衮掌权,他早就想弄死豪格,只是一直没有借口。豪格回去是死路一条,绝无活命的可能。”
  在关内呆的越久,豪格越感到恐惧,他知道大清是无法对抗哈大全。
  当哈大全把所有的力量集中与一点,大清能够坚持多久?一个月,还是两个月。
  按照老传统,先开炮,在进攻。
  在山海关外,赵卫准备了一千三百门火炮,密密麻麻的摆了一大片,从远远望去,叫人感到不寒而栗。
  鳌拜挑战豪格,是想借机跟敌军打肉搏战,找机会突入敌阵摧毁炮兵阵地。
  赵卫根本就不上当,明明可以轻松获胜,何必浪费士卒的生命。
  鳌拜不死心,又派人来送信说:“豪格,你投降的汉人,难道也变得像汉人一样胆小怕事吗?”
  赵卫笑道:“鸡将法对我没用,下令开炮。”
  第537章 染血。
  正文 第537章 染血。
  第538章 尚可喜。
  面对即将到来的进攻,多尔衮召集了所有高级将领开会。但会议只有一个汉人参加,这个人就是范文程。
  在会议上,范文程提出了一个很不厚道的计划。
  行军地图是简易的,哈大全对满清早有敌意,严格控制战略地图流入辽东。满清虽然想尽办法,也没有得到详细的战略地图,只能费劲巴拉的自制了一些,精度差的可怜。
  范文程说:“这次哈大全动用了四十万大军,其主攻方向是塔山、大凌河一线。我军如果与其硬拼,必定是两败俱伤。在军力和经济实力上,我们无法与哈大全相比。大家都别不高兴,我们真没有哈大全有钱。”
  这还真是实话,哈大全一直都很能搂钱。
  “我军虽然有三十万,但核心力量只有八旗的十万人。如果这十万人损失过大,将动摇我大清的根本。大家想想南北朝时,的北秦皇帝苻坚,就明白我为什么这么说了。”
  多尔衮冒出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范先生我没说你。”
  范文程很无耻的说:“没关系,我相信摄政王是了解我的。”他继续说:“我计划由叶布舒将军和鳌拜将军带来十万汉军、五万蒙古军守卫塔山、大凌河一线,阻拦哈大全的主力部队,尽可能的拖住他们。而摄政王则带来我军主力十万,蒙古军三万进攻皮岛,消灭熊宽的朝鲜兵团,解除后顾之忧,然后再东返与哈大全决战。”
  多尔衮问:“没有更好的办法吗?”
  范文程摇头说:“这次哈大全亲征,动用了几乎全部主力,我军除了迎战,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离间计,反间计在哈大全那里不管用。”
  大明王朝已经完了,哈大全自己说话算,要阴他是不可能的。
  崇祯十七年十一月一日,哈大全命令王八一进兵义州,命令赵卫进攻大凌河、塔山一线。
  王八一只带了一万多人,但进军十分的顺利,几乎是走进了义州城,路过城外快活林旧址时,他还到里面溜达了一圈。
  因为是绕路,带得都是骑兵,走的十分迅速。
  这时赵卫已经对塔山、大兴堡发起了进攻。经过多年的发展,满清军队的装备也提高了不少,火枪火炮装备了不少,其中很多是哈大全淘汰的装备。当然,这不是哈大全卖过来的,而是不法商人走私来的。
  自古商人逐利而行,就算哈大全管的在严厉,也难免有黑心的不法商贩。
  守卫塔山、大兴堡的都是汉军。塔山守将孔有德,大兴堡守将是尚可喜。
  孔有德算是一个大汉奸,他因为部下偷吃了百姓的鸡,被当地百姓抓起来打了一顿,他一奴之下把抢了一把,等抢万劫便造反了,在山东闹了好久。后来又拉上了铁哥们耿忠明一起造反,在山东被朝廷围剿,实在魂不下去逃到了辽东。
  满清很重视两人,给了不少的好处。
  大兴堡的尚可喜比较特别,按理说他也有名的大汉奸。但他造反,绝对是因为哈大全。当初他尚家两代三口一起南下讨伐哈大全,可惜朝廷无能,他们在回撤时被哈大全的舰队追上去,一场大战之后尚可喜的父亲和兄长都战死了。
  朝廷无能,死了许多的人,却再也不敢动哈大全。尚可喜心中气愤,干脆跑到辽东投靠了满清。
  孔有德本就是贪生怕死之辈,赵卫的大军未到,他就跑到了杏山,把尚可喜一人丢在了前面。
  尚可喜听说哈大全来了,他没有跑,而是沐浴更衣,祭拜了父兄之后蹬上城头准备跟哈大全拼命。
  为了对抗闽王军,他早就做好了准备。
  大兴堡的城墙是不能指望的,只要细心查看闽王军的战绩就能发现,每次打仗城墙都会被轰得粉碎。守军的精神,也将随城墙的崩溃而崩溃。等闽王军冲上来时,守军连反手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次尚可喜放弃了城墙,他命人拆掉了城墙外的城砖,在夯土上挖掘了放炮洞,把仅有的三十门大炮藏在不同的地点。
  大兴堡外围,只有一道单薄的木墙。
  而在城内,他名人拆除了民居,挖掘了大量的地堡,把士兵分散藏在地堡中。
  尚可喜的部下很不理解,为什么放弃坚城不用,却搞得如此麻烦。
  尚可喜说:“这是跟哈大全学的,我要报仇就要先了解敌人,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研究闽王军的战法。只有加强战略纵深,才能抵挡闽王军的进攻。胜负在此一举。”他仰望天际,悲泣道:“父兄啊。我背负叛国之名,就是为了报仇,等我取了哈大全的首级,便自缢,到天上向父兄请罪。”
  赵卫轻取了塔山十分高兴,等来到大兴堡城外,他终于遇到了对手。
  按照传统,赵卫命令部队,开始了长时间的耐心的炮击。当他准备发动进攻时,哈大全说:“不能打,在等一等。”
  从出关开始,哈大全很少插话,完全放权让手下去打。
  赵卫不解的问:“王爷,为什么不能打。”
  哈大全指着远处的军旗,说:“看那里,守军的军旗未倒,军心稳固,我军现在进攻,伤亡会十分惨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