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淑仪的事,我答应过好姐,为她保密的。这次,为救淑仪,迫不得已食言,大哥如果再怪明珠,明珠也无可奈何。”
  刘美无语。
  他应该料到的。
  杨好几次三番欲致明珠死地,可明珠还是那么善待淑仪,如果淑仪是胡的女儿,根本说不过去啊。
  就因为是自己的女儿,明珠才一次次不计前嫌地救她的。
  “算了,这件事既然真相大白了,我也不怪你。”刘美说,“只是这次倒底怎么回事?”
  明珠点头,“我保证,没有任何隐瞒大哥的,我会全部都告诉你。”
  是的。
  当和小兰发现被烧的布和字的痕迹时,她就猜到一定是那种阴术,但淑仪又把它烧了,可见她良心未泯。
  这是诛九族的大事,于是,她为了试探,买通淑仪处的宫人,在她睡的香中加入迷乱心智的迷香,让她胡思乱想,精神恍惚。然后,带上罪证,将它们放在《文昌帝君阴骘文》中,去找淑仪,试探她。
  果然,淑仪发现事情暴露,哭着把全部都说了,还有皇后威胁杨好的事。
  明珠非常震惊。
  她只猜可能是杨好唆使的,但没想到,背后真正的主谋竟然是皇后。
  未免打草惊蛇,明珠暗中布置,让皇后自乱阵脚,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首先由淑仪装病,感动杨好,让杨好帮淑仪,暗中对付皇后。
  杨好心疼女儿,当然会乐意。于是,让杨好暗中放风声说皇上要彻查,正好策划阿布的逃走。
  然后杨好偷梁换柱,将阿布的毒药换掉,可笑皇后蒙在鼓里,在淑仪面前,把药给丫头小翠吃,小翠也是她们的人,故意演出中毒的戏,让皇后对那毒药深信不已。
  然后,淑仪装难产,正好利用梁皇宝忏给皇后提个警告。
  明珠本想这样旁敲侧击提示皇后收手,可是,皇后竟然毫不知收敛,竟然先下手对付淑仪母女。
  没有办法了,只好让淑仪假装想通,求皇后给最后的机会向明珠下毒。
  皇后果然中计。
  明珠和淑仪假借葡萄糕,假借中毒,让皇后放松地吃下那真正的毒,最终自食其果。
  原来如此!
  佛堂。
  皇后恨恨,望着来看她的淑仪,淑仪的话,让她无言。
  没想到,淑仪在那个时候已经倒戈,只有她蒙在鼓里。
  现在阿布死了,她中了毒,看来,这一辈子要受明珠的控制了。
  她想到这里,伤心地流下泪。
  “淑仪!”皇后叹气,“在这场三人游戏中,你投靠了明珠。但是,反过来,你难道没想过,除了本宫,下一个,就是你了。”
  淑仪也叹口气,“我不知道。我知道在这宫里,没有一荣俱荣,只有此消彼长。” 淑仪望着她,“也许今后,依然有争斗,但是,我不后悔这次的选择。皇后娘娘,你把我娘送到我身边,宫里的日子,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只有和娘在一起,才是淑仪最快乐的日子。所以今天淑仪来看皇后,以报答皇后这份恩情。” 她递给皇后《文昌帝君阴骘文》,“皇后娘娘,当初让我改变主意的不是明珠姐在里面夹的碎布偶的罪证,而是这本书的开篇。所以,今天,我为娘娘带来了。”
  开篇?
  皇后半信半疑地接过。
  《文昌帝君阴骘文》是文昌帝君关于教导世人行善的文集。
  其开篇,讲了一故事,关于汉朝的吕后和戚夫人的。
  汉朝的吕后是一代天后,而戚夫人是当时皇上最宠爱的妃子。
  皇上死后,吕后残害戚夫人,天下皆知。
  但天下却不知,她们百年后的命运。戚夫人含冤难申,代代转生蛇、蟒等毒物,专门对付转生为天敌的吕后,两人冤冤相报,你杀我、我杀你,流转生死。
  直到遇到文昌帝君,说明因果,终于放下前缘,了断两人的纠缠。
  于是这个故事,被写在阴骘文的开篇。
  “现在,我们也就象吕后和戚夫人一样,你害我,我害你。这世或风华绝代,或权倾一世,但却不知道,之后还会沦入无尽的痛苦流转,无法自拔。这或许就是明珠姐要告诉我们的。”
  争斗无义。
  怎么可能。
  虽然这个故事如此触目惊心,但皇后还是不甘心。
  “成王败寇。成功了,说什么都对。失败,对的也是错的。那刘明珠曾发愿永不吃鸡,但我就不相信,如果她快饿死了,只有一块鸡,她会不吃?”
  皇后依然恨恨。
  “你错了,皇后娘娘。”
  刘明珠来了,她正好听见她的话。
  表面上,明珠还是向皇后淡淡行礼,“为什么要有这种假设呢?为什么一定要逼自己到无法选择的地步呢?现实明明不会如此。明珠不会饿死,也不会在生死关头只有吃鸡可以选择。那是别人不甘心才会有的假设。”
  “对!”皇后恨,“我是不甘心!我没有做错!这是生存之道!就象人杀鸡鸭猪羊吃一样,只是弱肉强食的生存之道而已。”
  “你错了。”明珠摇头,“娘娘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应该知道,人杀鸡鸭猪羊吃,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也有不忍众生苦,不食众生肉的仁者存在。什么生存之道,只是娘娘为自己的私利找的一个借口。娘娘不是恨明珠,娘娘真正恨的是自己,是自己放不下的那份执着。娘娘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其实,却始终被自己的执着困在自己的胡思乱想中,为自己的妄念痛苦。这份痛苦,不是明珠带给你的,是娘娘自己的分别。”
  你胡说!
  皇后急,“如果没有你,我的日子很好过!我会做个好人,做个最高贵的皇后!”
  郭玉儿气的抓狂,因为,私下里,她知道,明珠说得对。
  已经贵为皇后,为什么还要争斗?是因为自己的那份执着和骄傲,不能容忍别人的强出头。
  郭玉儿一个人关在佛堂,伤心不已。
  明珠把什么都告诉了刘美。
  后宫的事也告一段落了。
  但她,还有一点,没有说。
  那就是给皇后吃的,不是什么苗疆的蛊毒,只是轻微的腹痛药而已。
  正配合着吃的时间、笛子的心理作用,皇后原本的坏心思,这些结合在一起,大家都以为就是被下了蛊毒。
  明珠不想说出真相,只希望还能让皇后留一份顾忌。
  但是,她没想到,正是这份顾忌,反而会再生事端。
  ☆、再起风波
  处理完后宫的事。
  真宗忙着准备迎接大辽使节的到来。
  大辽一直是大宋的死敌,两国自宋开国、先帝时都一直是战多和少,所以这次大辽主动示好,实在是非常难得。
  大辽这次很有诚意,还带来了许多珍贵的毛皮、药材等供品,真宗大喜,亲自设宴招待,还让明珠一起参加。
  真宗召集群臣,并备了美酒佳肴,大辽也准备了它们的马奶酒,大家在大殿,欣赏歌舞,欢快畅饮。
  辽使节耶律尊是个清高的武将,听说也是出身高贵。
  几巡过后,他进言:“听说刘修仪最擅长歌舞,娘娘的小鼓让人听了三月不知肉味,能否今晚赏脸让我们一众辽人欣赏呢?”
  这个?
  真宗看向明珠。
  边上的刘美开口了,“娘娘金枝玉叶,怎可随便歌舞。使节若要欣赏大宋的歌舞,早就准备了!”他一击掌,马上一队美艳歌女翩翩而来,表演的歌舞也是让人叹为观止。
  明珠边欣赏歌舞,边看向大辽——奇怪!耶律尊边上那随从怎么似曾相识?
  她看向那随从,不想他那随从也正抬头,兴奋打量着一切,也看到了她,一怔。
  那个随从,是当时的小太监美好。
  没想到,这么多年,在大宋皇宫竟然能见到与明珠长得如此象的人?
  美好也是大吃一惊。
  而且那刘修仪也叫明珠。
  要不是当年亲见明珠风光大葬,他还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好,被认出了吗?
  明珠赶紧调转视线,慌称不适,借故离开。
  “别急,娘娘!” 耶律尊站起来,“有份礼物是特意为娘娘准备的,请娘娘一定要看了再走。”
  什么?
  真宗好奇。
  刘美皱皱眉,看向明珠,这大辽使节处处冲着明珠,倒底所谓何来?
  明珠笑,好。
  她复又坐定。
  只见耶律尊一击掌,竟然带上一个人。
  明珠和刘美一看,都一楞。
  那是个年轻的女子,竟然就是曾变成乞丐,他们救的那个被拐大辽的女子。
  他怎么会找到她?
  她怎么会来这里?
  那女子一看见这气势,扑倒向明珠,“明珠姐,救救我!”
  你——
  明珠想说不认识的,但没说。
  众人和真宗都看向明珠。
  “大家一定很好奇,为什么这个人竟然认识大宋的娘娘。” 耶律尊站起,朗声,“你说!”
  那女子开口,“我们曾一起被拐去大辽,还被卖到青楼,受尽辽人□,后来一起逃出来。我只能流落街头,可明珠姐不想竟然成了娘娘!明珠姐当日对我们说过有福同享的,可我几次找你,你却如此狠心不理我!”她哭得很伤心。
  而她的话,整个大殿一片哗然。
  真宗惊呆了,看向明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