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皇后娘娘,你……
  明珠惊讶。
  “因为当年,我们害了你的孩子,所以,你也不会放过我们的孩子。就算我为圣上生了三个儿子又有什么用?全都不满十岁夭折了。因为你!因为你被赶走了十年,所以你的孩子没了,所以你就来报复,要本宫的所有儿子都活不过十岁!还有你到现在都没有孩子,所以你报复圣上也没有,所以连淑仪的儿子也不放过!”皇后一口气说完,止不住一阵急喘,差点背过气去。
  明珠刚想叫太医,被她制止,“我还没s!我还没说完!”她恨恨瞪着她,“就算贵为皇后又有什么用,在你心里,你从来就没把我这个皇后放在眼里,从王府开始,就算你没名没份,也从来不把我这王妃放在眼里,是啊!因为你知道这些虚名根本对你毫无影响,因为圣上的身心都只在你一个人身上!”郭玉儿气啊,“十几年的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天伦之乐,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落得比你无子、无份更不堪的下场!”她伤心欲绝。
  刘娥啊刘娥,既生玉,何生珠。
  为什么,命运如此对我?!
  就因为当初,我抢走了你的圣上和孩子吗?
  郭玉儿欲哭无泪,已经没有力气再哭了。
  她不甘心,她实在不甘心。
  “现在你仇也报了,债也讨了,是不是要我这个皇后之位给你,才甘心?”
  她望着她。
  皇后。
  明珠怔住了。她真的没想到,皇后到现在,还是这么看她,这么想她。
  从头到尾她都没争过。其实这么说,是虚伪。
  从王府开始,王爷新娶王妃,又娶淑仪,说不羡慕不嫉妒不恨那是假的,可她,不致于如皇后想的那么不堪啊。
  看来,她和皇后的结,怎么也无法开解了。
  既然如此,“皇后。” 明珠淡淡看这她,“皇后快些康复吧。不到最后,谁又知道未来的命运呢。既然明珠和皇后不能成为朋友,那就继续斗吧。”
  你!
  郭玉儿气,你终于露出真面目了!别以为本宫病了,没力气和你继续斗!现在本宫失去了儿子,终于可以放手一搏。
  “皇后你误会了。明珠说的,不是争斗的斗。勾心斗角终归伤人伤心。”
  那什么斗?
  皇后不解。
  “斗命!”明珠望向她,“不到最后,怎知输赢。皇后如果不甘心,就和明珠斗谁命长!谁到最后!”
  斗命长!
  皇后一愣,随即咬咬牙,好!本宫就和你斗谁命长,谁笑到最后!
  “传所有太医!”皇后高声,她要好好养好身子,和她再斗。
  处理完皇后的事,还有淑仪。
  因为经历丧子之痛,淑仪被刘美接回去休养了。
  而且明珠探望了几次,刘美都婉拒说淑仪要静养。
  看来,皇后那些病中的胡思乱想,也影响了他们父子,都把自己当做要债的了。
  要解开淑仪的心结,先让皇上恢复她婕妤的身份再说。
  淑仪失去了皇上,又没了儿子,现在再恢复身份,至少是个安慰。
  真宗也采纳了明珠的建议。
  当恢复淑仪婕妤身份的圣旨下到刘府,明珠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把淑仪接回宫中。
  “明珠!”刘美无奈。
  传言也罢,真实也罢,明珠终于铲除了所有的威胁,在后宫一人独大了。
  他不知该为她高心,还是难过。
  “大哥!”明珠望着刘美,这么多年的感情,他们一起经历了这么多,“明珠是怎么样的人,难道大哥今天还不了解?”她也伤心至极。
  我当然了解。
  你失去了孩子,又很难再有孩子——当然这个是师父私下告诉他的,为免她伤心,他们都没告诉明珠——现在这样的情景,你应该是安慰的。
  可淑仪是他女儿,她这么年轻,失去圣宠,又痛失幼子,以致于有些生不如死了,作为她父亲,怎不心痛。
  “放心!”明珠说,“明珠向大哥保证,有皇上和明珠,一定好好照顾淑仪的。”
  你?
  刘美怀疑。
  淑仪现在不吃不喝又不见人,如何好?
  刘美带明珠去见她。
  淑仪瘦多了,更重要的是,她双眼空洞,失去了神采。
  “淑仪!”明珠握住她的手,“你的玉佩呢?你忘记我告诉你的话了吗?”
  玉佩?!
  想到这个,淑仪又泪如雨下,当初明珠告诉自己,女孩子无论怎么样,一定要意志很坚强。她当时只是个六、七岁的孩子,这玉佩、这话,让她倍感温暖莫名。在杨家虽然身为下人,干着粗重的活,受欺负,她都丝毫不气馁,因为一直有着鼓舞,带给她勇气和坚强。
  可是,千辛万苦呵护的孩子没了。
  什么坚强,什么意志,也随着受福全没了。
  玉佩,她把它和受福放在一起。
  宣告自己信心和意志随受福一起已经终结了。完了,她的人生都没希望了。
  “淑仪。皇上封了你婕妤,明珠接你进宫了。”刘美说。
  现在,连这个都不能让她开心。
  “淑仪,你还年轻,还有希望啊。”明珠说。
  年轻?希望?淑仪不置可否。
  总之,你先进宫,好好休养。明珠看着她,“淑仪!”她正色地盯着她,“别胡思乱想了,好好的活着!”她说,“因为我们会死很久很久!”
  “好好的活着!因为我们会死很久很久!”
  因为这句话,淑仪再次入宫,慢慢开始恢复。
  “这大半年,遭受这么多难忍的事,要不是有明珠你在身边,朕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挺过去。”真宗见皇后和淑仪都开始慢慢好转,自己也休养得差不多了,由衷感叹。
  “皇上。”明珠依偎着他,“明珠永远会在皇上身边,为皇上分忧解难的。”
  你这么有心,真宗着实舒了口气。
  但是,算上明珠的,真宗五个儿子都不幸未过十岁夭折了,他怎么能不后怕,痛心呢。
  是先祖的金匮之盟?皇位一定先从年长的兄弟中继位,然后再传给儿子
  还是另有玄机?
  他茫然了。
  于是有大臣提议,皇位的继承人不能悬空,迫于无奈,只有将同族的男孩子接进宫抚养,以备不时之需。
  “放心吧皇上。”明珠安慰,“皇上还年轻,一定还会有自己的继承人的。”
  是啊。真宗有些为难,近日也有不少朝臣建议,再次选才人,充实后宫。
  因为前事还未平息,所以他还没决定,更没告诉明珠,怕她不开心。
  可是,朝臣们上奏了多次,再不决定,他们一定又要私下怪是明珠独霸后宫,招引无端不满。
  “皇上。”明珠见真宗心事重重,她虽在后宫,但朝堂发生的事,有意或是无意都知道,这选秀之事大臣们也不是没有道理,为了皇上的将来,确实应该,但为了自己,她还是不愿意这么快同意。
  但是,她更不愿意看见皇上优柔寡断,闷闷不乐。他知道,皇上迟迟不同意,就是顾及自己,哎!明珠叹口气,算了,“皇上,臣妾听说大臣们建议选秀,不知道进展如何?”
  真宗没想到明珠竟然主动问及,“还没决定。”
  “那皇上还是快些决定为好。毕竟宫中需要年轻才人们的充实,后宫发生了这么多事,应该办些喜事转换一下了。”
  明珠你真的这么想?真宗惊喜。
  明珠点头,“臣妾说过,永远会在皇上身边,为皇上分忧解难。”
  太好了!
  真宗放下心事,揽过明珠,“朕有明珠,实在是幸事!”
  第二日上朝,真宗本打算宣布选秀的事,不想,收到更出乎意料的消息——
  大辽发兵攻打大宋。
  ☆、七十二、亲征
  景德元年九月。
  辽国萧太后和圣宗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攻打大宋。大宋不敌,节节败退,使辽军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城下,威胁大宋京城。
  警报一夜五次传到京城,真宗急召大臣商议。
  副宰相王钦若、陈尧叟主张逃跑,任职才一月的宰相寇准则厉声反对,“出这种主意的人应当斩首!”他说,“如果放弃汴京南逃,势必动摇人心,敌人会乘虚而入,国家就难以保全了;如果皇上亲自出征,士气定必大振,就一定能打退敌兵!”
  但是副宰相王钦若、陈尧叟们则竭力反对皇上亲征,“万一圣上有所闪失,皇上又没有子嗣,又未确定继承人,整个大宋将陷入困境。”
  他们的主张也不是没有道理。
  一时两边相持不下。
  但军情紧急,真宗不知道如何是好。
  刘美紧急进宫,向明珠告知。
  这个事态太严重了。明珠皱眉,她读史知道,其实,自咸平二年(999年)开始,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虽然宋军在杨延朗、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愈益增大。
  尤其是真宗时期建立的定州塔自雍熙北伐惨败后,真宗就对辽朝就一直心存畏惧,上次辽使事件和后来的和亲,都显示了真宗,甚至整个大宋都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
  相反,辽朝对宋朝却是步步紧逼,不断南下侵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