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议和!”真宗大喜,能够这么快结束战争,而且辽朝先提出议和,实在是太好了,事不宜迟,他决定立即去办,以免有变。
  “皇上!”明珠皱眉,“现在正是宋大捷之时,辽在下风,怎么能听他们的说议和就议和?应该乘胜追击才是!”
  明珠说的也不无道理,但毕竟妇人之见。边上的刘美有些不同意。
  “皇上,虽然宋大捷,但官兵连月征战,已经都精疲力竭了,如果再战,也许会再次胜利,但如果议和,则更是全体官兵的共同心愿。”
  明珠看向刘美,他说的没错,但辽说打就打,说和就和,岂不是小看大宋很没面子!
  刘美知道明珠的心思,确实,现在宋占上风,但皇上的安危更重要。
  皇上亲征多时,难得有机会获得胜利,可以回朝,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寇准也是这个想法吗?”明珠问。
  真宗又犹豫了,其实寇准和明珠的想法一样,主张不能轻易就言和,应该再乘胜追击,打到辽国后怕,今后不敢轻易发兵。”
  可是,刘美和其他将令的意思也更合理。
  “文官怎么知道那些上阵杀贼士兵的辛苦。一味进攻,虽然有胜利,但毕竟也各有损伤,劳民伤财。战争永远不会是仁慈的。这并非吾皇仁君爱民所愿。”刘美说。
  明珠没想到,堂堂天不怕地不怕的龚世倾在官场久了,竟然也一副官腔。
  如果是以前,他一定是进取多于现在的保守。
  “没想到娘娘在宫里待久了才是麻木了,如果是以前,娘娘一定悲天悯人多过争斗!”刘美私下拉过明珠,反驳。
  明珠瞪大了眼睛,他这么看她?
  以前不争,是为自己,现在她争,是为大宋,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虽然议和是好,但辽国狼子野心,想打就打,想和就和,不一定下次又想打就打,大宋还不是一样疲于奔命。只有现在趁胜追击,才能让他们不敢小看大宋,今后不敢轻言出兵,大宋才能一劳永逸!”
  真的是这样吗?
  刘美看着她的眼睛,你敢说,你没有一点私人感情在内吗?你不是想报复萧太后和辽圣宗吗?
  明珠怔住。
  私人感情?她有吗?
  “我没有!”她楞了一下,说。
  好!但愿你不要为了今天的话后悔!
  刘美见劝不了她,离开了。
  真宗见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最终决定议和。
  “先去探探辽国诚意,再做决定。”
  但派谁去议和呢?这又是个伤脑筋的问题。
  寇准贵为宰相,虽然身份合适,但他一介文人。武将曹利用倒是功夫了得,但又不擅文。
  但放眼宋军,刘美能文能武,是最合适人选。
  “不行!”明珠又反对,“刘将军负责贴身保护皇上,不能离开。”而且她知道辽国那边认识他,谈和似乎不宜。
  见皇上如此举棋不定,一直要神秘地回去再议,寇准等人难免心生狐疑,这皇上是不是还有什么神秘人物、军师,要私下商量呢。
  “皇上!”寇准这天脾气又上了,竟然径直随皇上回到他的居处,想问个究竟,然后就看见了侍卫打扮的明珠。
  曾在大殿宴会,寇准见过刘修仪,没想到,这女人这么大胆,竟然随皇上一起出征。军中不准女人随行是规矩,但她竟然如此无视规矩,真宗也太宠她了。
  寇准一阵不满。
  “皇上!”他刚想质问,刘美及时进来,先说了:“皇上,微臣愿去辽营商谈议和之事。”
  不行!
  明珠既然被发现了,也就顾不得身份了。
  后宫女人不仅出征,竟然还干政,寇准吃惊不已。
  真宗看着他们,为难不已,只要同意:“就由刘将军去议和,寇爱卿草拟条件,马上去办。”他不给他们彼此进言的机会。
  真宗看了明珠一眼,被发现是无奈,但如果明珠再阻止刘美去议和,恐怕更遭话柄,说她偏袒自己的亲戚。
  明珠看了刘美一眼,无奈——你应该知道我的意思,不是因为偏袒亲戚,而是因为你会被认出啊!
  有时候熟悉更能谈判。
  这是刘美的想法,明珠也没办法。
  刘美和副将曹将军曹利用一起去辽营和谈。
  谁知从早上走的,到了晚上,曹利用却一个人回来,并带回一个惊人的消息。
  辽军扣下刘将军当人质,并提出要宋国每年给辽白银20万两,绢30万匹,换辽军撤兵和交回刘将军。
  简直岂有此理!
  真宗和寇准他们都气怒万分。
  “臣妾早就说过,和谈不得,一定要给他们痛击!”明珠恨。
  “臣倒是觉得,都是后宫乱事!”寇准则全怪明珠。
  好了!
  真宗见他们彼此责怪,一时烦乱不已。现在怎么办?
  辽国的条件实在苛刻,实难答应。
  但现在刘美又在他们手上。
  “皇上!”寇准看了明珠一眼,“臣以为继续乘胜追击,不予理会辽贼的无赖!”
  “不行!刘将军的安危也很重要!”明珠反对。
  “刘将军也是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寇准坚持,“不能让辽贼小人得志,出尔反尔!”
  这倒是!不能因为一个刘美就受制于辽。可是刘美是明珠的哥,真宗看向明珠,为难。
  都是坏在这后宫女人手里!
  寇准恨恨。
  “皇上要赶快定夺!”边上曹将军说,“辽贼只给三天时间答复。”他担心不已。
  怎么办?
  真宗看看明珠,又看看寇准。
  “别说三天,皇上!”寇准激愤,“现在就开战!打个辽贼措手不及!让他们别以为抓了个人质就可以威胁大宋!”
  “不行!”明珠急,“皇上,给臣妾这三天时间。”
  你给女流有什么作为?
  蔻准和曹利用不屑。
  “这三天,皇上可以根据蔻宰相的提议调整兵马待战,如果不能救出刘将军、和谈又失败,三天后开战也不迟!”
  明珠的话似乎也有道理。
  “好!”真宗点头,“朕就给你三天!”
  寇准和曹利用对望一眼,三天,要深入辽营救刘将军,难。
  是啊,明珠,你要怎么做呢?
  “皇上,请皇上一定要先答应明珠,不管明珠做什么,皇上都要相信明珠。”
  那是当然,真宗点头,她都跟到最前线了,他一定会相信她。
  “那请这三天,皇上别管明珠做什么。”
  你究竟要做什么?真宗好奇。
  “明珠!”真宗担心,“你千万别做危险的事让朕担心啊!”
  “放心吧,皇上!明珠决不会让刘美和大宋陷入危险的。”明珠坚定地说。
  得到真宗同意,她先急急写好几行字,“皇上,请准备弓箭手!”
  她把自己那颗一直戴的明珠取出,那明珠曾被圣宗摔过,摔扁了一小块,但依然硕大夺目。
  把信和珍珠一起包好,秘密交给弓箭手,要他们射到辽营。
  能不能救刘美,就靠它了。
  ☆、七十四、恨不相逢未嫁时
  在澶州郊外,距离宋军和辽营之间,有个明月湖,湖上有个沐光亭。
  下午时分,天气迷蒙,湖上扬起大雾。
  一只小船驶来,船夫靠近亭,停舟,一身披斗篷高挑的身影登上亭。
  亭中,已经坐了一个人,亭上的石桌还摆好了酒菜小食,好象坐等人来。
  来者放下斗篷,竟然是辽圣宗。他竟然一个人,冒险出营。
  “你不怕我设下埋伏吗?”亭中等待的明珠望向他。
  十年了,他们终于又见面了。
  两人都因岁月的痕迹而改变,圣宗看上去更深沉英武,明珠虽然披着普通的不起眼的斗篷,但难掩更胜从前的妩媚和成熟。
  真的是你!
  圣宗难耐激动地上前,明珠后退,“圣上请自重。”
  两人隔着亭中的石桌,迎面而站。
  “谁埋伏谁还不一定。朕既然选独自前来,自然有十足把握可以全身回去。”他一笑,还是如此自信。
  是的。
  明珠点头,他能来,就说明她想得没错,他们还是心有灵犀的。
  当时,明珠在纸上就写了两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箭射入辽营,这信和珍珠一定会呈给圣上的。因为别人不会理解是什么意思。
  确实,圣宗收到信和珍珠,真是激动万分。他一眼就认出了,那是明珠戴的啊!明珠不是以奸细身份,被母后赐死了吗,是他亲自主持的葬礼。那时,虽然不舍,但还是伤心莫名。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直到现在,他一直会回想起她,她的一颦一笑,她的歌声、她的泪水,还有她的决意。
  想那元妃,本是一个宫女,那日,竟然手持小鼓,跳唱起明珠的长恨歌,让他恍若时光倒转。
  原来,她一直在自己心中,因为得不到,所以永远耿耿于怀。
  他看见来议和的龚世倾,正惊讶于他竟然没死,扣下他的同时,又收到这珍珠,这诗句,一下子让他重新点燃了希望。
  他知道,她一定是为龚世倾而来的。
  但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应该不是简单的诗句那么简单。
  于是他派人查整篇诗文和这方圆几里有什么地方比较特别的。
  据报,在宋、辽军之间有个总是大雾迷茫的明月湖,湖上有个沐光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