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由不得你这种人为本宫担心人心民意。”她看着他,“不过,你放心,本宫不会要你命。对你来说,最痛苦的不是一死,而是一无所有。”
郭槐拖一身病体,被褫夺全部家当,包括身上的外衣,只剩已破烂的内衣,被赶出京城,永不再回京,并禁止他和任何人联系。
郭槐被彻底抛弃和封杀了。
这个结局,对他来说才是最痛苦的结局。
但是,“刘明珠!你别忘了一句话,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你不杀我,将来一定后悔!“这是他最后的话。
“将来的事,交给老天决定吧!”明珠淡然,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到万不得已,她不想轻易下杀手。她不后悔今天的决定。
还有沈琳,没了郭槐,现在自己又是皇后了,沈琳应该没什么好作为了。
至于皇上的宠爱,那是个人的造化了。
知道了被郭槐陷害之事,李兰解了心结,再加上明珠安慰她,要她和自己一起抚养小皇子,还说会让皇上好好待她,所以她慢慢身体好起来。
不久她又生了个女儿,于是明珠趁机建议皇上封她为才人。
虽然后宫也有不少流言,说皇子真正的母亲是李兰,让小兰也有所动摇,尤其看见受益日渐长大,他不喜欢穿鞋,一直喜欢赤脚走路,就象她梦中的赤脚仙人。而且加上流言说郭槐知道皇后狸猫换太子的内幕,被皇后毫不讲情由和证据地除去。这一切都让她怀疑。但是,明珠对她有恩,她能再有女儿,封为才人,都是明珠的恩情。
所以,小兰虽然疑惑,但也无可奈何。
可是,很可惜,刚出生的女儿不久夭折,小兰终于明白了,自己真的是无福拥有孩子的,不管受益是谁所出,他都是皇上的孩子。皇上的子女虽然多,但都一一夭折,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
但作为皇后娘娘的孩子,一定会有福报健康长大,如果自己一定要争,那也许会害了他。
所以,她也就真正彻底放下了。
☆、八十二、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
真宗日益迷封禅这些谈玄说妙之事。
除了泰山封禅,这之后,在朝臣怂恿下,又是曲阜祭孔,又是山西汾阳去行“祭祀后土”,同时广建道观神殿,朝臣竞报祥瑞,争上天书。把国事、财政和大量精力全花费在谈玄说妙上。
明珠知道无法劝阻他的喜好,真宗一如她初相识之时,依然天资英悟,潇洒浪漫如才子,诗人,他所想所做,虽然别人觉得天真无知,但她眼里,那是真宗真性情。所以,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暗中为他代为办理其他政务,真宗也落得清闲,一心专致通神之教。
一转眼,已经八年。天禧二年(1018年),赵受益由升王册为皇太子,改名赵祯。
当大家,尤其是明珠沉浸在立太子的欢喜中时,却不知道,这是多事之秋的开始。
首先,是明珠的大哥刘美。
由于他辅助明珠,忙于政事,日益操劳,终于积劳成疾,病倒了。糟糕的是,一连几个太医来诊治都回天乏术。
明珠伤心万分,带着淑妃一起去探望他。
岁月无情,他们都不再年轻。
“大哥!”明珠望着病中的刘美,往事一幕幕地涌起,她紧张地拉起他的手,“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本宫不能没有你啊 !”
是的。
造化不思议,缘分不思议。
“明珠永远记得,在明珠最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是你,出手相助,帮我度过难关。”当时,舅舅欠下二十两,这个她们一辈子都赚不来的钱,是当时的龚世倾慷慨出手,才让他们一家度过危机。
刘美躺在床上,艰难地叹口气,如果当初,自己不是一时意气,坚持要明珠去招待那个知府,那么,自己和明珠,也许就有了另一番景象,明珠也就不会遇到她命中的人,真宗。
这是他永远的遗憾,却也是他唯一的庆幸。
因为,他家的小鼓因为明珠再次名扬,而家道中落的自己,也因为明珠大富大贵。
“你快好起来,本宫还有很多事,需要你的帮助啊!”明珠伤心地握着他的手,流泪哭泣。一直以来,要不是他的鼓励和帮助,自己不会那么坚持走到现在。不行,她不能失去他的。在她的心目中,他不仅是大哥、更是恩人、知己和……
明珠只是紧握他的手,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皇后娘娘。”边上的淑仪也泣不成声,“怎么办?”
是啊,怎么办?明珠看着病重的刘美,心急如焚。
“你放心。”刘美挤出一丝笑,“朝堂有钱惟演、丁谓他们是自己人,可以依靠,后宫,淑仪是我女儿,一定会尽心帮你,我很放心,只是,我的几个儿子……”
是的,钱惟演的妹妹嫁给了刘美,丁谓又娶了钱惟演的女儿,所以就凭这层关系,他们是皇后一边的人。
“你放心,你的儿子就是我的亲人,本宫一定会悉心栽培和重用的。”是的,刘明珠一直非常重用刘美的子孙,尤其到了她自己晚年,更是重用厚待非常,就算满朝非议,也不减。
刘美点点头。
但现在不是谈这个的时候,玄隐子!明珠突然想起他的师父,这么多年,玄隐子飘忽不定,如果能找到他,刘美一定会有救的!
只是,就算出动全国,人海茫茫,要哪里找寻呢?淑仪担心。
是否能找到,就全靠命运了。明珠暗祈祷。
确实,就在刘美最后的时刻,玄隐子来了。
“能救他只有一个方法,贫道带他走,从此修道隐居,不问世事。”玄隐子对明珠说。
这个——
也不失一个好办法。
于是,对外,刘美病故,其爵位由其大儿子刘从德继承。
“道长。”临别之际,明珠还有事相求,那就是玄隐子曾经提炼救命丹药,她想求些,以备不时之需,尤其是真宗近年身体也不好,她更需要未雨绸缪。
“娘娘。”玄隐子笑,“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丹丸只是助缘而已。很多事,不能强求。”
这话,明珠暗不悦,难道,真的无能为力吗?
“道长。”明珠又想起一件事,“本宫记得道长赐的九个字,兄非兄,子非子,凰非凰。没想到,道长真的料事如神。可现在,本宫失去了这世上最大的一个依靠,以后该怎么办,还请道长再指点迷津啊!”
娘娘。玄隐子望着她,失去一个刘美,她显得如此伤心无助,可她不知道,这只是个开始,将来,她能依靠的,只有她自己。
“不是贫道洞察先机。娘娘走到今天,一切都是命。”
命?明珠感叹,不能更改吗?那今后本宫该怎么办?
玄隐子又为明珠卜了一卦——群星捧月照云天,百鸟朝风舞翩跹,功名盖世占关魁,安乐富贵寿永年。
这是个上上卦,让明珠有些安慰。
“最后,贫道再赠娘娘八个字,请娘娘好自为之。”玄隐子望着她,说。
八个字。明珠好奇——
“顺天应命,常存善心。”
这是玄隐子最后的话,然后,他带着刘美离开,从此,尽日临流看水色,有时隐几听松声。遍游万壑成嘉遁,偶出千峰翫治平。他们两个都销声匿迹于这世上。
刘美给明珠留下了一份名册,是朝中各大臣的关系分布,哪些可以信赖,哪些是反对派,哪些中立,都详细罗列。
最后一页,是刘美熟悉的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那是唐李商隐的《锦瑟》中的句子。
没想到,他到最后,还是那么关心和照顾自己。明珠望着这名册,和他的回忆止不住地从脑海中一涌而起,感慨万千,不由泪下。
人与人之间的际遇,在这红尘万丈之中,就是如此缘起缘灭,聚散无常。各自演着自己的角色,扮好自己的作用,故事结束,也就落幕下场,各奔东西。
真宗知道明珠感怀自己哥哥的去世,伤心万分,所以这几日,一直没去打扰她。
之后,朝臣流言四起,说皇后因为失去了唯一的哥哥,为壮大刘姓,她重编族谱,谱中讲述她本是太原将门之后,祖父两代都是雄武惯战的军官,还大封自己的父母、祖父母辈。近来更是主动攀交亲戚。朝中刘姓官员都是她攀交的对象。开封府刘综、龙图阁直学士刘烨等,她都有意无意拉拢,无奈他们都不卖帐,于是皇后找借口将他们一一贬离京城。
因为此事,朝中很有微词。虽然如此,真宗体念明珠失去亲人,想找依靠的心,硬是把这些参她的奏折压下,不告诉她。
但是,他隐约觉得,这些微词只是前奏,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揭起悍然大波也不一定。该让明珠注意吗?
真宗犹豫。
正巧,因为皇太子赵祯近来受风痰之疾所苦,明珠管束他一向严厉,就不准他再碰海鲜。真宗身边最得宠的太监周怀政因为和太子最亲近,于是将此事告知杨淑妃。淑仪和明珠不一样,她极其宠爱祯儿,但为了不得罪皇后,就将海鲜藏起,留给赵祯偷偷吃,还心疼说:“皇后何苦虐吾儿至此!”
利用这个机会,真宗正好可以找明珠谈谈。
“明珠,你千万别责怪淑妃,她也是心疼祯儿才这么做的。”真宗预先为他们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