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皇上。”明珠知道真宗的意思,淑妃偷偷给太子吃海鲜传得宫里皆知,都觉得太子太可怜,贵为未来的皇帝,竟然连吃点喜欢的都要偷偷摸摸,都觉得皇后太不近人情。
明珠微嗔,这么多年,你还不了解明珠。明珠这么做,真的毫无恶意。
朕当然知道,但别人不会这么想啊。
那是别人的事。明珠不管,“慈母多败儿,没有智慧的慈悲出祸害。明珠这么做,不仅是为了太子,更为了大宋千秋的社稷。”
“这个朕明白,所以你也别太责怪淑妃这么做。”
“皇上你想多了,臣妾怎么会责怪淑妃妹妹呢。”明珠笑,“所谓一张一弛,松紧有道。凡事都不能太过。臣妾是严格,但淑妃妹妹太宽容,两者正好互补,缺一不可。所以,臣妾不在乎背负骂名,做唱红脸那个。”
原来你这么深明大意。真宗欣慰。
“明珠,你如此聪慧,断然知道近来朝中的大事。”皇上趁机。
明珠当然知道,是对自己拉拢刘姓大臣不满的非议。
“经过大哥的事,明珠确实很难释怀。但是,明珠现在已经很明白了,任人为贤,明珠不再执着依靠亲戚。”
你能这么想,朕就放心了。
明珠!真宗揽过她,“你虽然失去了你大哥,但你还有我啊!”他柔声,这么多年了,“朕会永远在你身边,守护你!”
“皇上!”明珠安慰之极,不由流下眼泪,这正是她最不忍,最害怕,最担心的。她怕好景不长,她怕失去他,那,真的让她该怎么办啊?
“皇上别这么说!应该是明珠永远陪伴皇上,守护皇上才是!”
真宗笑,“那么,就让我们相互依靠,相互陪伴吧!”
真能永远如此,该多好。明珠暗祈愿。
但是,她不知道,认亲风波虽然淡了,但却有更大的风暴袭来。
天禧四年(1020年)二月,真宗病体渐深,已不能上朝,政事多由皇后决断。但她不知道,一场反皇后的阴谋,却瞒着她,在后宫无声息地展开。
这又要说到真宗身边最得宠的太监周怀政。他年纪轻轻却生得聪明过人,深得圣心,更是和太子非常亲近,太子也很喜欢和他玩,一直哥哥、哥哥地叫他。有次,太子练习书法,周怀政想要太子真迹,太子玩笑地大书“周家哥哥斩斩”六个字。吓得周怀政一身冷汗。
是的,他确实一心在密谋废皇后、杀丁谓,尊抱病已久的皇帝为太上皇,迎立太子,起复寇准为宰相,辅佐新君。而且他和他的友朋、朝臣已经约定,这个月,七月二十五日动手。
看太子这么写,周怀政不由一惊,这是个不好的预兆吗?他暗想。
他的担心并非多余。二十四日,他的同党杨崇勋、杨怀吉因怕事情暴露,向丁谓告了密。丁谓次日天一破晓就急奔宋真宗病榻前,请圣上裁断周怀政谋反一事。
真宗怒了,一道圣旨,出动禁军,将周怀政等一干全部擒获。为了不让日益操劳政事的明珠担心,真宗硬拖孱弱的身子到承明殿亲审周怀政。
“为什么?”真宗本就气弱,现在更是痛心地气不成声,“朕这么信任你,为什么要做这大逆不道的事?”
周怀政全部承认。
“皇上!”他叹口气,跪伏在地,“皇上和太子是奴才今生永远的主子,正因为如此,奴才才不能眼睁睁看着整个朝庭甚至后宫被皇后和奸相所把持!尤其是皇后!”
真宗没想到,他对明珠的恶意怎么会这么深。
周怀政被斩首于城西的普安寺。直到此时明珠才知情。这起未遂的政变让她体验到了命运多舛,敌人防不胜防,如果没有皇上,自己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可是,虽然周怀政的党羽被扫尽后,内廷中再没人敢和皇后争斗。然真宗也清楚,周怀政事件的矛头直指皇后,之前寇准和杨亿的密谋也是因不满皇后,朝廷隐然已分裂为支持皇后和太子的两派。他因病重而让皇后代政,也许已种下一粒恶果。
尤其是周怀政临终那几句话,更是让他心神不安。
原来,周怀政是孤儿,从小被郭槐收养,他视郭槐为自己的父亲。但郭槐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皇后所害,于是他就进宫,一心想找机会报仇。
而且,郭槐最后向他道出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狸猫换太子,太子很可能不是皇后亲生,是她掉包得来。因为郭槐知道这个秘密,所以,皇后用莫须有之罪铲除了他。
真宗没想到周怀政竟然会说出如此话来。
太子不是明珠的孩子?难道,是李才人的?
难道明珠真的为了皇后之位,狸猫换太子,如此不择手段,而且一瞒瞒了他十年?
周案虽然让他身心疲惫,但更让他大受打击的还是周怀政这最后的话,他本来就不见起色的病,更重了。
但是,他得尽早让儿子熟悉政治。很快,真宗宣布设立资善堂,让太子和大臣在这里共掌政事。此外,他叫来李兰李才人照顾他的起居。
周怀政临终的话,明珠早有耳闻。
不知道皇上听了,倒底怎么想,但皇上病重却是事实。
“皇上!”明珠每次忙完国事,总是抽空去看他,说不担心是假的,皇上病得不轻啊,“皇上有病,还操劳亲审周犯,这种事,交给大臣就可以了,你让明珠怎么办啊?”她轻声责怪。
“明珠!”真宗看见她,虽然周的话让他伤心,但一看见她,他就是恨不起来,“朕不是说过,一定会好好守护你的!任何对明珠不利的人,朕一定为你亲自铲除,让你没有丝毫后顾之忧。”
皇上!
明珠感动地伏在他病榻身旁,暗暗祷告,“上天啊!如果可以,明珠愿意减寿二十年,甚至愿意代替皇上,只要皇上能健康!”
什么荣华,什么皇后,和赵元侃比起来,都不重要。
明珠一有空就跑去佛堂祈愿,只要皇上能健康,她愿意为皇上茹素,从此不问奢华,过简朴惜福的日子,把所有的福报都给皇上。
许是她的诚心,感动上天。
真宗近日,身体好些了,竟然能下床走动。
这天,他摒退全部人,只带明珠,到了一个秘密的地方。
宋太祖在世时,曾设过一个秘库---奉宸库,专藏被大宋讨灭的各国之瑰宝奇珍。但国家还从未动用过其间的资财。
真宗将明珠带到这里,将唯一的钥匙交给她。
“明珠,朕知道自己在位,任意封禅,执迷兴教,挥霍许多,致国库空虚。如果朕不在了,国家需要,你可以动用这奉宸库的财产,朕只希望,你和祯儿今后的日子能顺顺利利。”
“皇上你别这么说!”明珠急,什么宝库,都不及皇上,“皇上你还要看着祯儿长大,继位,看着大宋日益兴盛繁荣的!”
真宗笑,有你在,朕放心。
“皇上你放心,明珠一定会守着祯儿,守着皇上的江山,让它千秋万代,日益兴盛!”明珠发誓!
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真宗点头。
“明珠。”他握着她的手。多少年了。
蜀中酒楼上的初见,京城大街的再相逢。
眩目的红衣,清脆的小鼓,还有比这两样都更动人的明珠的容颜。
王府的欢喜和悲伤,十年分离的相思和情长,久别重逢的喜悦,后宫波谲云诡中的相处相知……
几十年,清晰如目前,他们虽然不再年轻,但点点滴滴回忆却不因时间而改变。
“此生有你,无憾!”这是他最后的感言。就算最后,他也没问祯儿的身世。选择相信她,只要她不说,他就不会问。
“皇上!你是明珠这辈子注定的人,是明珠永远的唯一。”
是的,如果没有他,没有他在自己小时候,最伤心时送的明珠和鼓励,她,刘娥,一个穷苦的乡下女子,不会走到今天。
曲终人散,终有别离。
如果没有遗憾,就不是人生?
所幸的是,曾经拥有过,不管是什么。
☆、八十三、万凰之王
乾兴元年二月十九日戊午(1022年3月23日)真宗驾崩,享年56岁,庙号真宗,谥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那是段太伤心的日子。
明珠不在乎皇权,更不在乎太后的名位。如果可以,她愿意用自己的后半生换真宗的快乐久长。
无奈,天不从人愿。
上天是不会让你如此快乐如意的。
明珠伤痛欲绝。
世人只知她争权夺利,欲做女主,她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谁又能了解她真实的心意。
你走了,带走了我全部的爱和幸福……
明珠把自己关在佛堂,不吃不喝,一直闭关为皇上念经。
虽然淑妃和李兰,还有赵祯在旁安慰,也难以舒解她的伤心。
“怎么办?”李兰和淑妃急,“皇上年幼,再这么下去,太后也会撑不住,这个国家就……”她们不敢想,只有求助于宰相丁谓。
丁谓虽然是皇后派的,但现在皇上还是孩子,太后又伤心成这样,他自有打算。
看着这孤儿寡母的来求助自己,他不由有些得意,自己权倾朝野,一人独大的机会来了。
太后伤心就让她伤心个够吧。他暗想,但愿从此就这样伤心下去,不问朝事才好。
淑妃和李兰见丁谓也不能依靠,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