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快读小说书城>书库>都市青春>月华流照云水间> 第二十三章 竹风清曲醉婵娟

第二十三章 竹风清曲醉婵娟

  西门峻听得清宁要吹笛,身子一颤,不禁忆起狂追在自己身后的蜂群嗡嗡之声,他其实并不知那群蜂是受笛声所诱,只是一想起清宁所吹的曲调,联想起来而已。高远则一脸期待。
  清宁却毫不推辞,只因她极想听听这种在云健口中被称为天籁之音的瑶琴曲。便说道:“好啊,流月吟可好?”她刚才正想着此曲,此时便顺口说了出来。昭乐侯夫妇听了流月吟三字,互相对望了一眼,面色微凝。昭乐侯道:“甚好,不过这流月吟需在明月之下才适景怡情,此时午时已过,不如先在此小酌一番,待月上之时再奏此曲,可好?”柳如絮附合道:“正是如此。”
  花自荣道:“侯爷折节下交,又如此盛情,本不应推辞,只是我们明日一早还要赶路,怕是不大方便。”
  昭乐侯笑道:“我姓木,表字霄汉,各位如当我是朋友,再不要叫侯爷,称呼我表字即可。明日一早,我便派人相送各位,绝不会耽误你们的行程。”他谈笑之间,极具魅力,众人也实是舍不得就此告辞,又从未听说世间还有一曲流月吟,看昭乐侯提起时如此庄重,心有期待,也就顺势答应了下来。
  昭乐侯见他们同意留下,笑道:“请各位稍待片刻,我们去吩咐厨房准备。”说着,与柳如絮携手入内室去了。
  过了一会儿,昭乐侯再出来时,已是换过衣裳,柳夫人也燃了一炉香来,又有人送了几碟点心。众人一边等待,一边喝茶。
  昭乐侯望向清宁,微笑道:“清宁姑娘贵姓?”
  清宁却反问道:“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姓啊?”
  昭乐侯道:“那是自然。”
  清宁想了想道:“我想不起来姓什么,即然人人都要有姓,不如我跟云哥哥一起姓云吧。”
  柳如絮走过来,拉着清宁的手道:“清宁姑娘,你今年多大了,家居何处,父母何在?”
  清宁摇头,说道都不记得了。
  柳如絮微叹道:“没想到清宁姑娘身世如此可怜。”
  清宁歪着头,笑道:“没什么可怜,我过得挺好的,我在山里有许多好朋友,有大猫,小猫,还有它们的小宝宝,还有小黄莺,我都有点想它们了。”
  众人听了,均是神情复杂。花自荣当清宁是云健的密友,一直没怎么问她的身世,西门峻倒是问过,清宁却没搭理他,此刻均是第一次听她说起。昭乐侯与柳如絮对望了一眼,表情奇怪。昭乐侯笑道:“咱们不说那些伤心的事,来,我先抚琴一曲,以增雅兴。”说着,端端正正坐在案前,抚起琴来。
  琴声清亮,曲调活泼,小枳在一旁哼着歌词,细听却是:“冰凌花,开的早,小妺妺见了咯咯笑,伸出小手就去摘,冻着了小手直唉呦”,居然是一首童谣。众人听了,均有些诧异,不知如何表示,说什么也没想到昭乐侯郑重其事的居然弹出这么一首曲子来。只有清宁心神恍惚,呆呆不语。
  柳如絮见了,轻轻问道:“清宁姑娘,这曲子好听吗?”
  清宁回过神来,笑道:“好听,我好像小时候在哪听过。”话音未落,一个声音在院中说道:“小仙女,幸亏你来了,要不我非得被他们骂死不可。”随着语声,岐伯走了进来。
  西门峻奇道:“他们骂你做什么,定是你又干了什么坏事,赖在了清宁头上?”
  岐伯反驳道:“谁许你清宁清宁的叫,姑娘也不带,你这个油头粉面的家伙,才总是做坏事,是小柳听说清宁姑娘比她长的好看,定要见识一下。”他们俩碰在一起,定要吵上几句才快活。
  柳如絮笑道:“哪有此事,岐伯年纪大了,说话有些不着边际。”
  岐伯嘀咕道:“我年纪才不大。”
  恰在此时,佣人来报饭菜已备好。昭乐侯前面带路,将众人引到一处,却是临溪搭建的一处竹榭,四周开着窗。
  众人坐定,花安花平本欲站在花自荣身后伺候,却被小枳带到别处,另开了一桌。清宁见桌上嫩白的新笋,碧绿的野菜,各种山间野味齐集,清新淡雅。柳如絮执壶,给各人杯中倒上酒,酒色青碧,名为竹青酒,泛有淡淡竹香。各人举杯饮了,清宁却不敢喝,只怕再喝醉酒出事。众人听了她在落仙阁内的遭遇,均笑道:“只尝一杯吧,这酒无妨的。”清宁无法,只好略略尝了一点,却说什么也不再多喝,大家也就算了。
  此时已到未时末了,众人也都有些饥饿,但当此溪水潺潺,竹香悠然,鸟鸣风清,不自禁的心情舒畅,只想慢慢享受。
  清宁不爱吃肉,只略夹了些清蒸鱼尝了尝,鲜香盈口,再就吃了些山笋野菜。席间捡些无要紧的风花雪月、江湖轶事闲谈,中间又上了几道小菜,这顿饭吃了一个多时辰。
  饭后,歇了一会,昭乐侯又邀众人到屋后凤竹山上一游。山中景色清幽,山如其名,大半都是各类竹子,凤尾竹居多。
  待下山之时,天已渐黑,一盏冰轮初现。清宁与小枳一人捧了一大把野花,兴高采烈的互相追逐,小枳哪能跑过清宁,被插了一头野花,嘟着嘴不依,定要给清宁头上也戴一朵。昭乐侯一脸宠溺的看着他们俩个,这神情却令清宁心中一动,只觉十分熟悉。
  回到竹风别馆,厨房又备了一锅野菜鱼籽粥,几碟小菜,众人又略略用了一些,坐了一坐,月已上半空。
  众人移座院中,今日又是望日,一轮皎月斜挂天幕,月色如水,淡荡清辉竹间照,暮云收尽溢微寒。
  昭乐侯用清水净了手,命人将琴案摆好,澄其心、远其神,轻拨琴弦,一段引子缓起,如月之初升,半隐于山巅。清宁听其韵,渐渐将笛声加入,如水流潺潺,与明月遥相呼应。渐渐的,月上中天,月华如练,映入水中,水光月色相交融。突然,一片乌云滚滚而来,遮住了月亮,琴声便歇。笛声骤起,如水流穿石裂隙,渐起水花簇簇,似在焦急呼唤。水流汇入潭中,声息渐止,却见乌云缝隙之间,清辉泄落,却山雾渐起,月入西山,只余落花摇情,深潭无语。
  这首曲子为元凌君所作,借着月色水光描写其与婉儿恩爱缠绵之意,后又遭人暗算,致使劳燕纷飞,曲子下半段却是后来所加,是在其作清宁所见的那幅画之后的事了。
  自从清宁中赤炎花毒之后,每到月圆之夜,身体自然而然生出反应,以抗其毒,此时虽然毒已解了,却已成了身体本能的习惯。此时内息运行加速,不免由笛音泄出,昭乐侯觉应和困难,也用上了内力。再加上此曲情致婉转,忧思缠绵,本身便有惑人心神之效,此时听曲的几人已经痴了,曲调已完,却仍是呆坐无语。只有花安小枳两人年纪较小,不明其意,未受其惑,柳如絮听得熟了,也无事。
  昭乐侯游目四顾,铮铮几声清音响起,才唤醒他们。几人一恍神间,赞道:“好曲,好曲,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得聆如此佳妙之音,不枉此生。”西门峻一脸沉醉:“清宁姑娘,原来你笛子吹得这么好,真没想到。”
  小枳也一脸崇拜:“爹爹,清宁姐姐,你们什么时候教教我吧,我也想学。”
  昭乐侯与柳如絮两人目光交缠,心中情意互通,正在回味曲中之意,却未听见。清宁道:“好啊,我来教你吹笛。”
  曲即已终,人也当散,众人回房歇息不提。清宁却有些心烦意乱,正想坐起调息一下,一阵脚步声在门外向起,随即有人轻轻敲门,小枳在门外压低声音叫道:“清宁姐姐,你睡了吗?”
  清宁打开门,小枳拉起清宁的手,一边打了个哈欠,一边伏到清宁耳边说:“你跟我来一下,我爹娘还有师傅在那边竹林里等你,有事情跟你说。”清宁奇道:“有什么事,明天再说不行吗?”小枳道:“我也不知道,师傅说务必把你找去,有极重要的事。”
  清宁随着小枳来到竹林间的小路上,却只有昭乐侯夫妇,说是有几个朋友想见见清宁,岐伯已先到那边等着了。
  四人趁着月色走上山路,一路之上,昭乐侯眼光不时扫向清宁,似有话说,却欲言又止。一连翻过两个山头,来到一处开阔之地,一座小小院落内灯火闪亮。四人进了屋内,除了岐伯之个,里面还坐了几人。一个白须白发的老者坐于上首,看那年纪,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脸色红润,笑容满面。一个中年书生,有些醉眼迷离,手中还执着一个葫芦,不时喝上一口。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衣着淡雅。还有一年轻女子,却是清宁的素识柳如烟,原来她是柳如絮的妺妺。几人见清宁进来,都笑咪咪的看着她,只有那中年书生,见是一个少女,不屑的轻哼了一声。
  柳如烟走过来拉住清宁的手笑道:“清宁妺妺,没想到我们又见面了,真是让人高兴。”清宁也笑道:“原来是柳姐姐,你怎么会在这里?”柳如烟道:“这个一会再说。”
  昭乐侯给清宁一一引见,那白须老头姓彭,今年已经一百一十二岁,是天和国内第一老寿星,大家都叫他老太爷,那四十来岁的妇人姓黄名绢。书生姓曲,名九重。
  清宁正不知让她见这几人是何用意,彭老太爷伸手捋了捋胡子,说道:“你可知元凌君?”清宁回道:“我看过的书上画上都写着他的名字,不过我可不认识他。”屋内众人听了都不禁微微而笑。彭老太爷也哈哈笑道:“你如认识他,那可怪了,他如活着,只怕得有一百四十岁了,那岂不成了老妖精了。”书生曲九重低声道:“你自己不就是一个。”岐伯瞪了他一眼道:“胡说。”
  彭老太爷却不以为意,继续问清宁:“你看过多少写着他名字的书?在哪看的?”
  清宁想了想:“我可没数过,大约得有一百来本,在我住的那个石洞内。”
  岐伯着急道:“你快说说那个石洞在哪?”
  清宁看了他一眼:“那我可不能告诉你,健哥哥说了,如果说出去,会有人到那里抢东西打架,打死人都说不定。”转念一想,又一脸怀疑的看着岐伯道:“你是不是也想去抢?”
  岐伯直吹胡子,说道:“我是那样的人吗?岂有此理。”
  清宁道:“那可不一定,上次你就想用迷药迷倒我,抢我的笛子。”
  余人听了,都只是微笑,只有曲九重放声大笑,声震屋脊。岐伯老脸微红,道:“小姑娘别乱说,没有的事,我只是想看看。”
  彭老太爷笑道:“行了,清宁姑娘,你看的书都叫什么名字,能跟我说说吗?”
  清宁道:“让我想想,有论语、左传、春秋、上古诗集注、原织论、黄帝内经、四时论、芳草集、天机杼、月隐全谱,还有好些,一时可说不过来,健哥哥说了,不能对陌生人多说。”
  她一连串说将出来,将座上几人听得面面相觑,不明所以,直到听见最后一个月隐全谱,才都面露喜色,自动便将最后一名不能对陌生人多说忽略过去。
  彭老太爷从身后摸出一个玉匣,对清宁道:“你来看看,这几本你看过没有?”待清宁走上前,他小心翼翼的打开玉匣,露出几本残缺不全的书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