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争强好胜。
“小胖我现在需要的就是一场空前绝后的胜利!”张海鑫一句话才让我明白了他的真正意图。
“打败隆舞、钱舞、明舞,让海之舞成为茉莉江街舞界的老大!!”他再次重申,我哑口无言。
一开始我学舞,只是为了减肥和锻炼身体。后来渐渐爱上了街舞这一门艺术,爱上音乐。在北京上大学的时候,认识了很多一起练舞的朋友。大家在一起,就是为了进步一起努力。
但当这门艺术与社会结合的时候,我突然发觉它发生了变质。社会的竞争与倾轧竟同街舞那交流与进步的精神发生了严重冲突,就像金庸小说门派间、师徒间的倾轧与藏艺一样。如果说历史会重演,那么舞蹈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是不是也会像金庸写的那个武侠世界一样,世界上的武(舞)学就这样随着时光流逝而渐渐没落甚至消失?
如果大家有看过金庸的作品应该会发觉,在他写的故事里,年代越远的人武功越高。
不用说,武功最强的人都活在宋代。段誉六脉神剑好似机关枪、萧峰降龙十八掌也是发射内力震伤敌人。
再然后,元末的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明初的张三丰张无忌,也是玩内功。
没落开始,明朝的令狐冲活在剑宗和气宗的纷争之中。侠们已经渐渐抛弃了脚踏实地的练习内功,转而投机取巧研究武功招式。
到了《侠客行》、《连城诀》,像石破天、狄云这样熟练使用内功的人就成了当时的天下第一,虽然他们跟萧峰过不了几招。
之后,武学基本等于招式。内功被社会所弃废。《雪山飞狐》与《飞狐外传》从来没提及胡斐的内功有任何高明之处,只讲他招式如何高明诡诈变化多端。
最后的清代,降龙十八掌等盖世神功已完全失传。《碧血剑》里的袁承志也是出自华山派,出门闯江湖三门神功是:华山剑法、金蛇剑法、神行百变(轻功)。当年岳不群传给令狐冲那本《紫霞秘籍》(内功)早不见了踪影。最后到金庸的封笔之作《鹿鼎记》,洋洋洒洒百万字,接近上百号的登场人物,只陈近南、冯锡范、少林高僧、九难师太等寥寥数人懂得一些内功。至于主角韦小宝,闯荡江湖一张巧嘴,随机应变左右逢源,收受贿赂贪污腐败,竟是如鱼得水逍遥自在。武学?见鬼去吧!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大侠十四部书是否至此有了关联?社会的发展趋势就是浮躁的投机取巧,那种脚踏实地的民风仿佛随着降龙十八掌和北冥神功一起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透过金先生的十四部书我仿佛听到了那个老人的嘶吼:“真正天下无敌的武功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为什么它却会渐渐消逝?”为什么?那是一个很复杂的答案。
反观我们的当代街舞,张海鑫在给我的启蒙课上讲过。街舞最新的元素都是美国人发明的,之后传到欧洲、日本、韩国,最后才到中国。因此我们现在练习的新技巧很可能是几年前的东西。这个问题不难解释,因为在这个社会,这种崭新的舞蹈文化像新技术、新科学一样生存艰难。开放者浮躁,稳健者封闭,十分可怕。
张海鑫的舞团类似《笑傲江湖》中的气宗,而其他舞团则像剑宗。两派为争夺这个小城市的小市场而激烈战斗着,仿佛浑然不知他们在向着同一个目标走去。也难怪,出门在外混口饭吃,什么弘扬街舞精神、传播街舞文化,太高,也太大,没那个余力去想。
“要让他们明白,我们才是茉莉江街舞的老大!”张海鑫说着点燃一支烟,旁边是愕然的我。
我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别人很难察觉到我反感的情绪。
成为第一,就一定要消灭所有敌人吗?有那个时间,做好自己不好吗?
我没有说,我不能说。因为说了也白说。
“你一定要帮我办好这次比赛!不能有半点差错。”我在用人前,都是尽可能让人放松。而张海鑫在努力地给我施压。
我会跟这个心胸狭窄的人一起呆多久?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也好,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