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快读小说书城>书库>都市青春>谋心九计> 第六十七卷 留香派 巧遇

第六十七卷 留香派 巧遇

  从扬州至江州,沿途满是葱郁,此次除了王川未同行,其余几人皆随跟往。
  祝九一路跟着煮茶煲粥做糕点,出乎她意料的是,何大旺竟然点了两个丫鬟给她使唤,也就是说,在这一次的出行中,她暂时成了个小组领导。
  这样的安排虽很意外,却让祝九忘了之前所有不快、欣欣然投入到这份临时差事中;谁喜欢什么茶、谁爱吃什么口味的粥汤、谁中意什么馅料的糕点,都以人名分类、用毛笔歪歪扭扭记在粗糙纸页上,有时忙着忙着记混了,就偷偷拿出来看。
  两个丫鬟都年龄尚小,十三四岁的样子,脸上稚气未脱,却又总是想在举手投足间扮出一种老成。这两人应当是其他院新来不久的,不仅脸生,心思也远没有其他丫鬟那么复杂,有时闲空时候,两个人一起说家常、笑起来的时候就露出久违的单纯和不设防。
  这一路祝九少言寡语,只是将该做的做好,且尽所能的离何锦远远地,之前秦儿那笔帐她可没忘,离得远总是好的,否则不知何时踩了地雷、惹他冲她发飙,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直未见唐君宝和萧峒,也不知这二人是否真的暗中跟随了?倒是唐函,总是若有似无的对她多几分照顾。其余一切都平静如常。
  一支小百人的队伍不急不缓的走了七八日,天音派数日前收到书函,碍着留香派的号令、心不甘情不愿的回了帖,吩咐了些小角色自百里处迎接,既不打鼓也不响礼炮,午宴只有南堂主林凯接迎陪同,直到晚宴,帮主元琩才姗姗来迟。
  一顿饭吃得极其无聊,除了肉还是肉,可又做不出什么新鲜样式,且一众男子皆喝着酒、说着场面话、假惺惺奉承不断。祝九立在一旁,又是倒酒又是夹菜,肚子饿得咕咕叫。
  饭后,何大旺与元琩去书房商议招揽弟子、协助留香派抗金之事,何锦等人沿着大花园闲逛赏月,一行人浩浩荡荡行至水上迂回浮桥上,满眼所见均是粉红得浓郁欲滴的睡莲,头顶,则是皓月当空。
  “景色美则美矣,可惜总觉少了些什么。”何锦抬头看着夜空,似笑非笑道。
  唐函立刻会意,道:“属下有个不情之请。”
  “哦?”何锦听罢,回首挑眉,问,“说说看?”
  “久闻天音派林堂主武功出神入化、剑术精湛,今夜月盈翰渺,斗胆相邀林堂主与在下切磋一番剑术,不知林堂主可愿赏脸?”
  林凯一双长凤目中闪着光泽,淡淡扯起薄唇笑了笑,道:“既然这位仁兄如此高抬,林某恭敬不如从命!”
  话未落、身已飘然至湖中央,银波映青丝、长靴点红莲,唐函风般疾至、长剑当空、锒铛回响。
  夜风沙沙,银剑舞弧影,缎带衣襟斗翻,飞天点水,玉面映红粼波粉,铮铮鸣,凛冽筝乐转千回。
  “林堂主果然好功夫!”唐函闪身躲过一道亮光、翻身落回浮桥、几步趔趄,忙稳住身形,收剑抱拳道。
  林凯轻落于其身侧,波澜不惊道:“这位仁兄过奖了,都道英雄出少年,兄台年纪应不过一十八,就有如此身手,委实佩服。”
  二人如此这番对着夸奖恭维一番,祝九跟在最后,不耐烦的偷偷打了个哈欠。
  筝乐嘎然而止,众人寻着渺渺回音四下寻去,见不远处小山半腰一处四角凉亭内,一淡黄色衣衫女子怀抱古筝,正侧身匆忙离去,鬓上一只翠玉珍珠梨花簪在夜中折射一点璀璨银光,映得人影虚浮、眉眼柔顺。再细看,却仅剩一个纤柳细影了。
  “刚刚那筝,是何人所奏?”
  一直沉默的何锦问道。
  糟了……难道,是又想起了秦儿?
  祝九顿觉冷汗冒了出来。
  “回何少爷,那筝乃是府内丫鬟无聊所奏,惊扰了何少爷的雅兴,还望多多包涵。”
  何锦淡淡点头,转身道:
  “依林堂主之见,如今局势该当招买多少弟子?”
  边似漫不经心询问,边迈步继续向湖对面走去。
  “金兵蛮横嚣张,毁我大宋河山,烧杀掳掠、罪无书行,依林某所见,当是越多越好,妇孺皆可为兵,届时与岳家军联手大打回去、夺那旧城耻旧恨,也算不枉来世上一回。”
  “所见略同,”何锦点头,附和道,“招买精壮兵马,武林中有留香派,率一众大小门派,庙堂中有岳家军,带精兵奋勇前冲,此山河,又岂有珠落蛮族之理?”
  二人气势浩浩的如此这般一通煽讲,祝九在后面一个哈欠接着一个哈欠打个不停。走在靠前面的唐函忽然回过头来看祝九,见她正掩面一副慵懒困倦样,无奈的摇了摇头。
  **************************
  次日,许是昨夜的详谈甚欢,又许是带了几箱绸缎珠宝,总之元琩终于自严肃面孔中漾出一丝笑意,一大清早便带着天音派四大堂主及崎荀派何大旺一干人等去山间狩猎了。
  祝九难得清闲,吩咐两个丫鬟提前准备午后的茶点,自己则偷闲在天音派偌大林院内闲逛溜达起来。
  晨雾未尽散,莺燕声如弦铃,秋菊将谢,绿草尚油,片片灰云盘在半空中,曲回石径铺陈泥土地上,侧旁尽是碗口粗的通天翠竹。
  “萧峒?”远远望见一着水蓝色衣衫的身影,祝九忙几步跑上前,笑着看向他。
  转过脸来,却是一双淡漠如水的眼眸。
  “君宝哥哥啊?”祝九隐起几分笑,不知为何,有些失望。
  “他近日有别的事要办,托我前来看看你。”
  “哦……他的伤还好吧?”
  “外伤好愈,内伤易成隐疾,本当好好调养的。”
  “那么,什么时候方便,带我去看看他吧?”
  “祝姑娘想看的恐仍是那杯中之物吧?”唐君宝淡淡一笑,打趣道。
  “那天心情不好,所以才想喝些酒的……”
  “不妨,待此次回去,自会有机会一醉方休。沿途见你有滋有味的做事,也不便露面,如今见你安好,我也可回去交待了。”
  “好不容易来一次,怎么这么着急回去?”
  “祝姑娘倒是有闲情逸致,只是不要忘了身在他处、遍地均是天音派的耳目,可要小心行事。”
  “恩。”祝九点点头,展出了笑颜。
  沿着石径往回走,出得繁密翠林,前方回廊拐角处有座宽敞的六角凉亭。不知何时,灰蒙蒙的天空飘起了细如银针的雨丝,几步向凉亭跑去,刚刚入亭,一抬头瞥见一支艳翠珍珠玉簪、闪着银灰色光芒,再细看去,正见一女子也小跑进凉亭,身后两个丫鬟簇拥着她,一个正为她理着青丝,另一个则整着她的衣襟裙褬,亭内还有两个丫鬟,一人手中抱了古筝,另一人则持着半人高的孔雀翎羽扇婷婷而立。
  祝九对这女子本人无甚感觉,却分外注意着她发鬓上那支翠玉簪子。昨夜在山腰凉亭内瞅见的便是这支发簪,当时那女子手抱古筝匆忙离去,若没猜错,那人便是眼前的女子了吧?
  看这前簇后拥的架势,想必身份尊贵,可不像林凯口中所说“只是个丫鬟”了,于是祝九下意识的往里站了站,边像模像样的也整整衣衫,边自语道:
  “这雨倒真是来得不巧。”
  “你是何人,胆敢如此无礼?!”身旁一丫鬟扯高气扬的喝道。
  女子在另一丫鬟掺扶下缓缓坐在亭内石桌前,细长的眼睛上下打量着祝九。
  祝九微微躬身道安,不慌不忙道:“小女乃崎荀何老爷新近收了的义女,无意冒犯姑娘,请姑娘见谅。”
  说罢,露出一个亲切而单纯的笑容。
  女子点点头,问:“昨日晚间饭菜可还合心意?”
  祝九点头,依旧笑,道:“不仅合心意、简直美味佳酿、回味无穷。还要多谢天音派这么盛情的招待。”
  女子听罢,扯出一抹笑,轻轻摇摇头,似闲聊的开口道:“昨夜的月倒是美得很。”
  “可还是比林堂主与唐函的舞剑略逊一筹。”
  “哦?”轻挑长眉,眸中光泽点点,道,“你也看到了?”
  祝九探寻着她的神色,点头说:“真想再看一次,这么好的剑法,我还是第一次看见。”
  “不知那个唐函、又是何许人也?”
  “他是义父的属下,新进崎荀不多久的。”
  “哦……”女子听罢,若有所思的沉默了下来。
  “小姐,伞来了,雨中风硬,还是回院歇息吧?”
  丫鬟接过从外面气喘吁吁跑来的小厮手中的油伞,轻声道。
  女子点了点头,走了几步,又回头望向祝九,问:“还不知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名叫祝九,还想请问姑娘芳名?”
  “小姐的名讳也是你问的?真是无礼之极!”一个丫鬟继续喝道。
  女子淡淡一笑,说:“你就叫我笑笑吧?今晚若是得闲,可来花园凉亭找我吃酒。”
  祝九心下一喜,忙灿烂笑道:“好啊!若是得闲,一定去找笑笑姐!”
  她果然猜对了,这个笑笑不是丫鬟,而是天音派的小姐。想到之前萧峒所说此次一行名为招买弟子、实为结亲,心中暗暗有了主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