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看着基拉眼角分明走神的意味,拉克丝随着他停下脚步,疑惑地侧头看向身旁大片的蔚蓝。
  似乎被吸引住了,基拉竟没有回答拉克丝的问题,自顾自想要走进店中。“基拉,等等。”感受到手被拉住,脑中隐约闪过了什么,“我……怎么了?”意识终于明了,揉着稍疼的脑袋,又不解地问出。
  拉克丝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转而又露出了笑靥,“没事,走吧。”点头,有些不安地看了眼一旁“dream”的中型广告牌,便又向着商场走去。
  “呐,基拉。”拿起货架上的袋装土耳其,拉克丝笑着点了点头,“我记得卡嘉莉喜欢吃土耳其烤肉的。”
  “恩,还有这个。”基拉晃了晃手中的辣椒酱,放入篮中。
  两人的欢笑流连在诺大的商场内,窗外的夕阳渐渐呈现少许红色,行人的剪影没有丝毫减少的意味,来来往往甚是热闹。
  “拉克丝,你自己回去没问题吧?”
  “恩。”
  “我想单独去看些东西。”
  未全的红霞下,基拉脸上淡淡的粉红色被隐去,只有笑容清晰长久。
  “那我先回去做饭,卡嘉莉和阿斯兰六点到,早点回来。”
  “恩。”
  抬手看表,已经近5点了。急匆匆地沿着街道跑向那家特别的店“dream”,在门口站定,眼中不知何时多了细腻之意。
  四:(上)
  商店中可爱的提拉米苏钟“唱”着活泼的歌曲,还摇摆着肥嘟嘟的身体,发出有趣的颤音。基拉慢慢游走在货架之间,看着各种新奇的小玩意儿不知如何是好。该送拉克丝什么呢?感觉每样都很好呢。
  店员微笑着上前,推荐道,“要送给女朋友吗?请看这个,它叫‘蓝晶’是本店的新品,以晶石为原型,在阳光下会变成彩虹的七色,内部是情侣娃娃,轻轻一晃便可旋转起舞,并吟唱歌曲,很适合女孩子哦。”
  基拉微红了脸,细细瞧着眼前淡蓝色的“水晶”,似满意般点了点头,却又突然摇了摇头,“我想再看看。”“好的。”店员礼貌地退至一旁,低头的瞬间竟咬了咬牙。
  墙壁后,漆黑一片,只有几人的对话声,“还没修好么?”“抱歉,我们尽快。”
  “这么好的机会不可错过,一定要快。”“是!”
  基拉皱了皱眉头,还是无法决定。
  四:(下)
  不知不觉已过了40分钟——阿斯兰和卡嘉莉是六点到,该回去了呢。又看了一眼各个货架,眼神最终定格于“蓝晶”之上。
  明天,应该来得及吧。
  到家时竟刚巧六点,看到阿斯兰和卡嘉莉正在按门铃。
  “请进。”拉克丝开门后,做了一个“请”的姿势欢迎他们。“去做什么了?回来得晚了哦。”基拉进门后,拉克丝凑上去小声道,他最近有些奇怪呢。
  基拉楞了片刻,小幅度摆手,“没、没什么,快进去吧。”匆忙地换上鞋,向餐厅走去。
  点了点头,拉克丝没有再问下去——只因为——她相信他。
  恩格斯:好基友一辈子
  更新时间2012-3-29 17:38:43 字数:3532
  如果说马克思是张扬洒脱文科男,那恩格斯就是严谨收敛理工男。马克思行文:文思如泉涌,肆意汪洋,洋洋洒洒,诗词典故信手拈来,损人不带脏字,批你没有商量。
  恩格斯行文:干净严谨,逻辑清晰,一是一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一板一眼,无可挑剔。
  马克思的文章犹如热气沸腾重庆火锅,丰盛可口,辛辣扑鼻;
  恩格斯的文章则是温吞精致阳春面,简约舒服,沁人心脾。
  张爱玲曾说过,《红楼梦》看到八十回后,一个个人物都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起来。马恩两人的才情虽不及曹雪芹高鹗差距之大,但二者文章读多了,还是能够依着味道嗅出差距。所以,当有天,我读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第二编第十章《批判史》时,突然心生诧异:“咦,恩格斯这厮**了,怎么写得这么high?”回到序言一看,原来这章是老马忍不住手痒,提笔捉刀了。
  俗话说得好: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
  到了马克思这里: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和另外一个会挣钱的男人。
  燕妮虽说非常支持马克思,但到底是贵族小姐出身,不会持家,马克思又没有正经工作,一家人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入不敷出。恩格斯为了不让马克思为这些生活琐碎所羁绊,无奈之下,不惜身沾铜臭,重新当起了资本家,挣钱养活马克思一家。于是乎,在马恩两人卿卿我我的鸿雁传信中,马克思经常严重感激恩格斯的牺牲,恩格斯又严重表示自己的惭愧,不能赚更多的钱使马克思没有后顾之忧。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了不少文章,可恩格斯总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自谦为:“第二小提琴手”,从来不抢马克思任何风头。中国古代描写君子之交有:管鲍之交杵臼之交金兰之契谊切苔岑,马克思无疑是管仲,而恩格斯是鲍叔牙。
  若是德国也有个太史公,《马恩列传》想必会这么写:
  马克思者,德意志人也。少常与恩格斯游,恩格斯仰其才。马克思常贫困,恩终济之,不以为言。
  马克思曰:“吾一生贫困,恩未嫌厌,知我无心名利也。恩敏而好学强闻博知,然,为吾而贾,吾心戚戚然。吾尝与恩撰文著作,恩甘名位吾后,淡然以二琴手自居,吾心常愧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恩格斯也。”
  恩格斯因为要赚钱养活马克思,时间精力受到限制,在著作数量上稍逊马克思,但他文章质量绝对不差。其实,只要你看看恩格斯的书,你就会发现恩格斯那些一百多年前在著作中猛烈批判的,今天,却依旧在中国社会肆无忌惮地上演着。
  读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你知道了一夫一妻制实际上是私有制的产物:“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它决不是个人性爱的结果,是权衡利害的婚姻。”于是,你发现,在资本强势的中国社会,家庭早已吹响资本主义化号角。婚姻关系如此复杂,有了闪婚、隐婚、裸婚,因为资本,谈个恋爱都如此麻烦,于是有了那么多剩女剩男。爱情正悄悄异化着:本来两位小年轻心生爱慕,相互拥个抱的简单事,现在也要“非诚勿扰”。恩格斯说过,工人阶级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不错,当爱情不需要房子车子票子所打扮时,她的真谛才释放出来。
  读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你知道了国家其实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于是,你需要做个反思:什么是爱国主义?试想如果日本鬼子当年侵华成功,建立一个国家,叫你爱国,你爱么?你会斩钉截铁地否定。那如果可爱的新疆“羊肉串、羊肉串”大叔们,哪天暴乱成功,建立一个国家,叫你爱国,你爱么?你可能会心生犹豫:“这个,这个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应该可以爱吧。”说到底,你关于“国家”的概念不清晰,把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混淆了。国家永远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就是为什么,“six?four”事件,那群聚集在广场的热血小青年,可能有的初衷也不过是烧烧包更新下状态发个**,有的不过跟跟风扎堆斗个地主,结果一不小心被那位春天里,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老爷爷下命令开动的坦克压成三明治肉饼了。我这样说也许会被某些人质疑不爱国,我爱国,我爱这片厚土爱的深沉,爱国主义需要弘扬,但永远要记住爱国主义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国主义不是爱政府爱政权。爱国主义不是筐,不是什么能都装!
  读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你知道了,道德永远是阶级的历史的社会的,永远不要抽象地谈论道德。当富士康的员工连续做着抛物体运动演示地球引力,世人大批特批富士康老板没有人性,富士康员工居住饮食条件猪狗不如时,你想过没有,这些老板可能都是讲“五讲四美”牢记在心的好公民,可当涉及到阶级涉及到利益,他们永远是资本的代言人,降低员工的居住饮食成本,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因为《反杜林论》,“小悦悦事件”,你义愤填膺,但你永远不要再苍白无力的说:“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九斤老太几十年前就絮叨着:“一代不如一代”。可如今,社会依旧纠结地向前发展着,将道德和世风人心联系到一起,你的解释永远软弱。你需要知道,道德不是抽象,道德是谁的道德?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就已经批评过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本主义,这世上没有“普世的爱”,没有所谓的“普世价值”。基督教到是抽象地讲“爱“,可它喷再多香水也永远遮不住十字军东征与宗教法庭的血腥味儿,西方政府每天“自由”“平等”挂在嘴边,可人家撬你国门时,永远目中无人,颐指气使。
  总有人问我:“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错了怎么办?”这个问题也曾经迷惑过我,要是马恩真错了,那人类历史将面临灾难。但后来一想,这个问题其实很幼稚,因为这个问题又回到了《老宅男康德》篇里,关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争吵一辈子没解决的难题:“认识能反映客观现实么?”即如何证明马恩对错?如果我们还是从理论出发推理演绎一番,那照样跳不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窠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