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理论能否反映现实,还是马克思说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曾经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成功过,但又都失败过,他的成功失败说明了社会主义之路的确道阻且长,溯游从之,目标依旧宛在水中央。
也总有人问我:“为嘛儿搞社会主义?人类历史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都是随着社会条件的成熟,自发更替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亦会如此,我们干嘛要人为地费这么大的力?”关于这个问题,其实马恩二人在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有过论述;“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说到底,在人们没有认清社会发展规律之前,社会形态更替可以自发,但当人们把握了这些规律,我们就要利用这个规律,变自发为自觉!
恩格斯的一生是潜伏的一生,他其实就是《潜伏》里的余则成,一辈子潜伏地很成功。恩格斯虽说出生在资本家家庭,后为接济马克思又干起了资本家的营生,但他却早已背叛自己的阶级,他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搞垮资本家!恩格斯的那些生意伙伴打死都想不到,这位头脑灵活,生意成功的大胡子,竟然是赫赫有名的全世界工人阶级领袖!
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虚伪法律规定的夫妻制度十分厌恶,曾表示此生不婚。后来,恩格斯遇见爱尔兰女工人玛丽,恩格斯很喜欢这个出身凄苦的姑娘,并全力支持爱尔兰的民族解放事业,但到底二人没结婚。再后来,玛丽病逝,玛丽的妹妹莉希与恩格斯相爱,可惜莉希红颜薄命,临死时她想要个名分,恩格斯侠骨柔情不忍拒绝,答应了莉希,可怜的莉希在举行完婚礼数小时后,微笑着撒手人寰了。
恩格斯对马克思这个朋友相当仗义。马克思要是感激恩格斯,一定会说:“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恩格斯在马克思活着时,从金钱到精神全方位支持马克思,甚至当燕妮因为马克思的私生子和马克思一哭二闹三上吊时,恩格斯都不惜自毁名声说那个可怜的娃儿是自己滴。在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又停止自己手头上的一切工作,去编排马克思的《资本论》二,三卷。
今天,当曾经歃血为盟两肋插刀的朋友之情被解构成:朋友是用来被插两肋时。马恩二人的友情,再次告诉你,世界上还有个词叫“兄弟”!
列宁说,马恩两人的友谊超过人类历史上关于友谊的一切传说!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溘然长逝。他用自己的一生完美演示了什么是:“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他去世很久很久以后,在中国,有位张氏女弟子,叹其德才,填一阙《江城子》,以示倾慕:
高山流水诉流觞。基友情,万年长。资本出场,挽手著文章。纵使后世人多谤,胸坦荡,真理扬。
一生襟抱藏他后。无艾伤,为卿狂。沧海巫山,除却又何妨?满腹疏狂话沧桑,一瓢酒,泪千行。
向我的专业致敬!向求是学会致敬!是你们,让我接了地气。
美女才女痴情女汉娜·阿伦特
更新时间2012-3-29 17:42:50 字数:4050
在写完三个哲学界大老爷们后,我决定写一位美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其实,以她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无论如何跻身不了我的“哲学十二钗”之正册,勉强能进个又副册。如果要写,也应先写她的师爷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又或是她的师父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可是,我还是让她第四位出场,没办法,我体内的雌性激素女性荷尔蒙此刻统统作祟着。鉴于题目太有噱头,为防止被攻击为标题党,也为了严格恪守“nopp,notruth!”的科学研究精神,我就闲话少说,直接给大家奉上她的侧面清晰**照一枚。
倘若要给阿伦特的一生打出个关键字,那将会是:政治哲学、《极权主义的起源》、《论革命》、极端的恶、平庸的恶、雅斯贝尔斯的学生、海德格尔的情人。隔壁大学毕业的周国平老师曾云:“女人研究哲学,糟蹋哲学,更糟蹋女人。”汉娜.阿伦特显然是个例外。
汉娜.阿伦特,犹太人,出生在柯底斯堡,老宅男康德的老乡。14岁时开始阅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17岁醉心于克尔凯郭尔的著作和神学研究。就在此时她接触到了海德格尔的思想,并大为所动,于是奔赴海堡大学,拜海德格尔为师。
这一决定,深深影响了她的一生。
汉娜.阿伦特在海堡大学学习时,因为面容姣好,打扮时尚,思想独特,加之她总喜欢穿一条绿色裙子,于是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绿衣人”
《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这首《绿衣》一语成谶,汉娜阿伦特这位绿衣佳人,一辈子心中之忧,愁肠百转却无法排解。遇见海德格尔时,她韶华正好,年方十八,曼妙娉婷;怪蜀黍海德格尔此时三十五岁,已是2个孩子的父亲,有个无比热爱纳粹的老婆。对于正在经历中年危机的海德格尔来说,汉娜的到来恰如一夜芙蕖,开过尚盈盈。而对于少女汉娜,海德格尔满足她对男人所有的幻想:偶像,爱人,父亲,欲偶,可谓一见海哥误终生。此时,她罗敷没夫,他使君有妇,此后的剧情,大家用脚趾都能猜到:又是一出八点档爱情家庭伦理剧。实践证明,哲学家偷情找小三和常人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手续更冗繁点:写情书要用专门设置的代码,约会有密码门要敲三下灯要关两下,开窗表示安全闭窗表示危险。于汉娜而言,海德格尔吸引她的已不是魅力,是------魔力!在这场关系中她使出浑身解术配合他,随叫随到,毫无计较。
哲学女汉娜由此彻底沦为有胸无脑的汉娜。
在这里友情建议各位姐姐妹妹大婶阿姨,如果你只想作世间一低颦浅笑眉梢弯弯的平凡女子,那么请千万绕过男哲学家。对于没事干就仰望星空关注内心道德律的男哲学家而言,他们是不会关心你饿了乎饭了否胖了瘦。但如果你实在太仰慕他们的才华,那就嫁他们中的普通哲学家吧。比如黑格尔,费希特同学,讲完课拿完稿费就立马回家陪老婆;再不济你就嫁他们中的二逼哲学家如马克思同学,虽然不会赚钱有一个花俩个,但他不会嫌你比他大四岁,且会为你款款演唱吴克群的歌曲《为你写诗》。总之,千万要绕过文艺哲学家,他们大多高帅富,有钱有调调又有feel,爱你时尽管你侬我侬但他们也要控制全局,不爱时,立刻弃如敝屣。当事业地位野心与爱情冲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古今中外,概莫例外。所以当后来他俩的关系遭到保守势力诘难时,为了似锦前程,海德格尔打发了汉娜:“哦,汉娜,我给你在好友雅斯贝尔斯那里求得了一个offer,你转学吧。”无可奈何下,汉娜阿伦特遂转投海德堡雅斯贝尔斯门下。
1928年6月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出版,这本以汉娜的激情为催化剂的著作大获成功,而海德格尔此时却以一封信打发了汉娜。关系终结时,汉娜给海德格尔写信诉衷肠“如果我失去了对你的爱,就是去了活着的权利……上帝保佑,我死后更加爱你。”失恋的汉娜犹感万蚁噬心痛苦难捱,好在她的闺蜜向她推荐了本《心灵鸡汤》:《拉赫尔?瓦伦哈根书信集》。拉赫尔是19世纪德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位犹太女人,她既是哲学家又是文学家,也曾失恋数次,后投身于社会运动,成为柏林知识界的中心。汉娜从拉赫尔处汲取力量并克服失恋阴霾,开始作自我反思精神梳理:作为德国国家公民,怎样才能不背叛犹太教义?作为犹太女人,怎样才能不丧失自我又不丧失亲友?怎样才能从德国浪漫主义哲学中挣脱出来?汉娜的世界关了一扇窗,却开了一个门!
1933年,甘道夫.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
同年,告诉大家“人,诗意地栖居”的海德格尔极不光彩地投靠纳粹,当选弗莱堡大学校长并加入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
同年,犹太人汉娜?阿伦特开始逃亡到法国。
从此,萧郎是路人。
1952年,汉娜.阿伦特发表《极权主义的起源》,名声大噪。《极权主义的起源》有三部分:反犹主义,帝国主义,极权主义。主要回答三个问题:一为什么不是高丽棒子或是爱斯基摩人偏偏是犹太人被列为纳粹大屠杀的对象;二极权主义的起源是什么;三极权主义发展的逻辑。在基督教意义上的反犹主义我在此不多讲,在民族国家意义上讲,犹太人漂泊无根没有政治共同体,当精明的他们以金融掮客的身份发挥影响力时,却从未培养起来政治意识和参与意识,他们要么成为新贵要么成为贱民(反叛者,不是自觉地认同一个团体而是自觉地实践自由者如:罗莎.卢森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