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疼不疼?怎么弄的?”我问。
  她咬着嘴角,似笑非笑,摇摇头一个字也不说。
  “没救了,疼都不说。”我得寸进尺地拉过她那只伤了的手,放在我腿上,拢在手心里。
  她轻微地动了动,大概是因为无话可说的尴尬。
  隔了好久她才想出话题,“昨天,你们跟理院赛球了?”
  “嗯,他们输了。”
  “我看见你上场了。”
  我转过头去,明目张胆地看她,很想把两根手指卡在嘴上,吹个响亮的呼哨。
  “我进了四个。”
  “赛的篮球?”她问得一本正经,却很欠揍地朝我笑了,马上改口说:“恭喜你两连胜。”和我打过架的那两个是理院院队的。
  我立刻更正她:“是三连胜。”
  “嗯?”她没懂。
  “你要落别人手里,就冲这智商也被放弃了。”我坐直了身子,眼睛望向前头,“我受受累,因材施教吧。”
  临下车的时候,她跟我说:“机会难得,你好好把握。”
  我点点头,感觉到那只被我握了一路的手终于生出了暖意。
  后来,靳晓川对纪晗说:“以后我送你吧,天晚了。”
  纪晗说:“太远了,送一半儿吧,就到这儿,正好。”
  那晚很冷,湿湿的冷,厚重的雾霾随着夜色落下来,混合着纪晗的雀跃、不安,漫了一天一地。回到家里,她发觉围巾都被濡湿了,像是有谁伏在上面哭过,满是温柔的凉意。
  接着,春天就来了。北风停了,鹅黄粉嫩的小花开了一树,让人不自觉地想要笑。
  汪雁兮从柜子里找出个花瓶,放在小女儿屋里,插了几枝桃花,洋洋洒洒地居然开了快一周。
  虽说是三月桃花一时红,风吹雨打一场空,可就算再短,多少没有错过这个春天,纪晗想着,这样也挺好。
  这样也挺好,虽然不够光明正大。
  在学校里,我们不会手挽手,不会一起打水、吃饭,可是偶而交错的眼神里却有一种不敢声张的快乐。我喜欢在没人的时候拉着她,把离她近的那只手曲起来,手指冲后,掌心向上,等着她自己拉上来。在她把手交到我手里以前,我不去看她,也不提要求,这个姿势我究竟要保持多久,全凭她自觉。
  每一次,她都很乖。
  我们就这样拉着手,在晚上去d大西门买烧饼夹鸡蛋。她捧着热腾腾的烧饼,拿手指粘几粒芝麻放进嘴里,立刻就心满意足,笑着把烧饼递到我面前。我捧住她的手咬一口,再把缺了一角的烧饼推回她嘴边,然后,看着她站在路灯底下吃完那个烧饼,拍拍手,把粘在手上的碎屑掸在地上,等着她抱怨完一句“没饱”,我们再牵起手往更远的地方走。
  有的时候,她会带着笔记、讲义,把我领到有路灯的小街心公园里。她看书,我看她。被我盯久了,她就转过头来看我,眼睛里的光是活的,会流,流得无所不在。
  我说:“看第一眼丢三魂,看第二眼失七魄,看第三眼永陷孽障,不得超生。”
  她笑着问我,谐谑又郑重:“说你,还是说我?”
  我抬手把她抱进了怀里。前一天晚上,我做了个梦,不好意思跟她讲,自己又舍不得忘,她就是这样被我抱着的。
  她靠过来,小动物似的蹭蹭我的衣领,找了个舒服的地方靠上。我能闻到她头发里护发素的味道,只要一扭头,嘴唇就能碰上她的发梢,碰上她的嘴唇。她软绵绵地倚在我身上,贴着我,提一些幼稚的小要求,比如讲个笑话,唱个歌之类的。
  天涯呀海角
  觅呀觅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
  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哎呀哎呀
  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这是靳晓川给纪晗唱的第一首歌。她笑着,枕在他肩上,看头顶上的路灯,路灯后的树冠,那些叶子绿得闪闪发亮。当时,正是初夏,天气舒服又撩人,一场雨后,空气里飘着槐树花的味道,清新、干净。
  家山呀北望
  泪呀泪沾襟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
  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靳晓川的手揽在纪晗腰间,还没唱完就摸索着她的小腹说:“瘪成这样。”
  “鼓的是蛤蟆。”
  “我怀疑你不止这儿瘪。”
  纪晗转过头,正看见靳晓川讨打的笑。她把他往上攀的手向下挪了挪,“就算真平也不亏,没听人说么,离心还近了呢。”
  过了一会儿,他不动声色地想要抽手,却被她握得更紧了。
  “纪晗……”靳晓川喊她的名字,低下头看她。
  “嗯?”纪晗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
  “想什么呢?”
  “你闻这槐树花,算浓还是算淡?我爸以前跟我说,昙花香是浓浓的淡香,清甜的,一开屋门就能闻见。我一直想不出来那是什么味儿。”纪晗说完,又认真地去看不远处的一排老槐树。
  槐花?昙花?被靳晓川深深吸进肺里,百转千回的就只是她的味道。余下的,他什么都没有闻到。
  “你知道么,昙花未必是夜深人静了才开,也不是就开两三分钟。”纪晗自顾自地说下去,“我爸说,有一回是我爷爷给他打的电话,说下了班你接小汪过来,咱家的昙花要开了。有两朵是下午开的,吃晚饭的时候又开了几朵,大概能开两三个钟头。吃完饭,我妈就偷偷问我爸,这花能吃么?我爸禁不住撺掇,从我爷爷那儿把花要了。第二天,我妈熬了个清汤,他们说喝完就只记得香,没其他的味儿。然后,我爸去给学生上课,留了个作文,《煮鹤焚琴》。”
  靳晓川笑了,在心里感叹,倒霉的永远都是学生。
  很多个晚上,他们都是这么过的。
  纪晗总是给靳晓川讲一些她家里的事情,爸爸妈妈、姐姐姐夫,她说他们那样的感情才是最好的,简简单单,细水长流,平淡到让别人都忘了羡慕。纪晗那样讲着,靳晓川那样听着,他从来没有多想过什么,直到有一天晚上,纪晗失约了。
  电话里,纪晗告诉他,她妈妈生病,姐姐一个人照看不过来,她急着去医院。
  靳晓川说,我过去陪你。
  汪雁兮被留院观察一晚,并没有什么大碍。纪曦陪在床边,抱着安然,孩子的哭闹引来值班护士一次次的责备,等纪晗到了,她只能带着孩子先回家,说晚一点儿再打电话联系。
  母亲劝纪晗赶快回学校,说自己不用人陪。纪晗以没有末班车为借口,强行留下了。
  汪雁兮看着小女儿,哄着她:“这是干嘛,妈挺好的,明儿咱就回家了。你姐是给吓怕了,非带着我来医院,要不不放心。明天回去我就骂她。”
  纪晗抓着母亲的手不肯放开,翻来覆去地就只会问:“妈,你还哪儿难受?你真没事儿啦?”
  汪雁兮立刻勉力地冲她笑笑,“没事儿了,都好了。纪晗啊,你姐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打电话把你折腾过来的,然然离不了人,你别埋怨她。”
  老人精神不济,说了这么多话,很快就疲乏地睡着了。纪晗盯着母亲眼角延伸出来的深刻的鱼尾纹,愣愣地发了一会儿呆,这么死要强的一个人,也一样会病倒。
  靳晓川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看着纪晗孤零零地从病房里出来,对她笑笑,觉得她无依无靠怪可怜的。
  “真来了,不会抓你逃寝吧?”纪晗问。
  “没关系,晚上不在宿舍的人多了。”靳晓川把她拉到身边坐下。
  “我妈睡了,要是没什么问题,明天就能回家了。”
  “那就好。”
  “谢谢你过来。”
  “打架那次,我到现在都没谢过你。”
  “我什么也没帮上,该处分还是处分,不知道往不往档案里写,还一个学期你就该毕业找工作了。”
  话说到这儿,气氛变得更凉了,两个人都沉默了。
  过了好久,纪晗仰起头靠着墙壁,样子很冷静,是若有所思的冷静。她开始给靳晓川讲自己的家,从父亲去世,到姐夫去世,从安然降生,到他慢慢长大。整个故事满是郁郁葱葱的忧伤。
  “我们家女的命都硬,你怕不怕?”纪晗问。
  “不怕,”靳晓川摇头,“你这样的姑娘既不惹事儿,又不怕事儿,有什么可怕的。再说,有我罩着你呢。”
  “罩好你自己就行了。”纪晗的话里有些欲言又止的味道。
  靳晓川轻轻把胳膊搭在她肩上,慢慢收紧,把她搂进怀里,“罩你一辈子。”
  纪晗没有说“好”,仍旧仰着头,看着天花板,表情柔和又迷惘,“一辈子,你说得有多长?”
  他把另一只手伸过去,摊开手掌,等着纪晗的手伸过来。手掌叠上手掌,靳晓川弯起手指握住,又在手心里紧了紧。
  “不管多长。”他的声音在纪晗耳边飘。
  “好。”
  “说定了?”
  纪晗看着靳晓川的指尖,又说了一次:“好。”
  (六)安然
  “小朋友们,今天的离园时间已到,我们明天再见。”不远处的幼儿园里,孩子们的吵闹声渐渐散去,每天的这个时候,纪曦开始准备晚饭。
  布置好餐桌,迟迟不见人回来,她往楼下张望,正想着要不要出去接一接母亲和儿子,就听见了门外的脚步声。打开门,她迎到楼道里,汪雁兮领着外孙回来了。
  “妈,今天转悠的时间长了,菜都不热了,我正说下去瞧瞧呢。”
  “哦,我歇了会儿才回来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