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4

  r   “呵呵”福清被这双重音效逗得一乐,“音儿还挺齐的。”
  “朕意已决。”康熙沉着脸道,“你们二人仍留在军中,想办法作出皇上从未离营的假象。恩,对了……让御驾仍旧随着大军慢慢往京里走,朕会在御驾进京之前赶回来的。”
  “啊?阿玛你是开玩笑的吧?”福清这才感到头大,怀着一丝侥幸问道。江苏现在的局势不明,她可不想让阿玛轻易涉险。
  “你说呢?”康熙眨眨眼道。
  福清彻底无语了,他那个表情是在装可爱吗?为什么她觉得好冷的说。
  “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康熙大手一挥、独断专行,无视屋内众人欲哭无泪的神色,喜气洋洋的说道,“费扬古,你跟朕去挑几个侍卫护驾,明珠嘛~就先下去歇着吧。”
  “阿玛……”
  “皇上……”
  “皇上……”
  明日轩
  费扬古打心眼里不赞成康熙孤身跑到江苏去,遂苦着一张脸沉默的跟在康熙身后。过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康熙竟带他走到自己的帐前,忙问道:“皇上,您可是有话要问奴才?”
  康熙颔首道,“恩,进去说。”
  康熙手扣着茶碗,思量很久才缓缓开口道,“那个楚风楼到底有何神通?还有那个久负盛名的‘明日轩’又是个什么地方?”
  “回皇上,这楚风楼是在八年前落户江苏的,它其实并不是一座酒楼。”费扬古蹙眉努力在想合适的形容,“准确的说,它应该是一条街。而那条街的入口便是这楚风楼!”
  康熙不语,只斜眼看着费扬古。
  “呃……微臣这么来说吧。”费扬古清清嗓子道,“您可以将这楚风楼看成一个大园子。而这大园子包括楚风楼、明日轩、靡音园和醉春风四部分。您一进这个大园子就会先入楚风楼,穿过庭院直着往里走便是靡音园。而如果您入了楚风楼便直接往左拐,走到最深处便是明日轩……”
  “那么说,若一入了那楚风楼便直接往右拐便会进入醉春风了,是不是?”康熙举一反三道。
  “对,皇上英明。不过听说要进醉春风还要过一条河。清明河将醉春风与楚风楼其他三部分隔开了。”
  “听说?”康熙好笑的说道,“爱卿难道没进去开开眼界?”
  “主子您就别糗我了,我家那口子是个醋缸子,我怎么敢……”费扬古红着脸说道。
  “行了,朕已经知道这楚风楼和醉春风是什么地方了。那明日轩和靡音园又是做什么的?”
  “这靡音园不过是一座戏园子罢了,真正值得一提的是那明日轩!”费扬古一片心驰神往的样子陷入了回忆之中……
  “今天下初定,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求才若渴。
  然近年文之状元,武之将军大多出自官宦之家。难道是寒门布衣之中就没有人才吗?
  当然不是!寒门子弟并非不想报效国家,也不是不知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是他们没有机会!他们自懂事起就在为三餐温饱奔波,他们没有钱走入学堂,他们没有那个命拜倒在武林高手门下学习十八般武艺。所以,他们无缘朝堂,更不可能出将入相!
  也是因此,寒门子弟的孩子就依旧还是寒门。代代相传,永远只是一个在乱世中挣扎求存的百姓……寒门子弟,几乎就是没有明天的……
  但是今天,我福清偏要给天下有志有识却偏偏没钱没地位的人一个机会,一个成为人上人的机会!天下的寒门子弟听好了,我明日轩将会给你一个前途光明的明天!”
  八年前,一个端坐在屏风后的神秘女子在明日轩内发表了这么一番轰动全省的惊世之论。世家子弟才有机会跃龙门、上朝堂的惯例古已有之,哪是那么容易就会被打破的?
  但是,自那以后,明日轩真的就敞开大门迎纳天下人才。虽然在起初,并没有多少人进入明日轩。但是,随着一批批的当代知名儒士、武学大师被接入轩内做师傅,明日轩也理所当然的渐渐繁盛起来。
  站在明日轩门外,除了那副紫檀木招牌,最惹眼的就要数横梁上的题词了,上书——穷则独善其身。而进了明日轩的大门到了花厅,又是一行题词——达则兼济天下!
  这两行词曾被江苏众多学者大骂‘狂妄’。因为,显然这两行词充分表达了:若你止步于明日轩外,最多也就是个独善其身的‘穷’;但如你进了我明日轩,必会有兼济天下之‘达’的意思。这种自信,的确亦可以称得上狂妄了。
  然而,随着几年间明日轩子弟不断的成为了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十夫长、百夫长、千夫长、将军……这些骂声也越来越低,直至消失。明日轩真的给了寒门子弟一个前途光明的明天!
  明日轩分文、武两馆。文馆教授书画文章,武馆教授武术、兵法。对所有入馆学习的学生都不收取一文费用。并且,对于成绩优秀且家境不好的学生还提供免费的食宿。
  明日轩的学习分为上、下两个学期,上学期为春夏,下学期自然就是秋冬了。每学期末学院又会安排一次结业考,成绩分为优、良、可、差四项。不论你是何时入的学,但凡你在结业考时取得‘优’的成绩且又希望离校,明日轩就会为你准备三十两盘缠及一辆马车,你可以带它们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这些取得优异的毕业学生有的投到高官门下做了幕僚、门人;有的通过科举走向仕途;有的去应征当了兵;也有些背井离乡来到这儿求学的人,在学成后便回到家乡开馆授课,而这些馆不论文武,都被学生们自发的命名为——‘明日院’。
  明日轩一直关注着每一个优秀的毕业生,特别是进入仕途的那批人。每个学生在获得正式的功名后,都会收到明日轩的一份礼物。文官是一方徽砚上刻‘书画天下’;武官则是一柄长枪或利剑,内雕‘谁与争锋’!并且依据官位的大小,他们每年过年时还会收到明日轩送的一封银子,美其名曰‘养廉银’以及楚风楼楼主亲笔写的一张帖子,上面写着: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为官。呃……底下还划了一道符,大概是辟邪用的。
  同样的,明日轩既然格外照顾进入仕途的学生,自会对他们有所要求。但是,明日轩的要求很简单,它只是要求每个做了官的学生一年之中要抽出三天时间回到明日轩当老师,教育他们的同门学弟。
  这个要求得到了所有毕业生的首肯。并且,不论八年之间那些学生有了怎样的因缘际遇,得到了多大的官位,手中已握上了多大的权利……他们一到冬至都会不约而同的赶往江苏,赶往那个助他们实现梦想的地方。脱掉官服,卸下官腔,心怀虔诚的走入学堂。将他们毕生所学以及在官场里摸爬滚打出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给那些一脸崇拜的望着自己的师弟们。
  八年时光,风雨无阻。随着明日轩子弟当官人数的增加,现在几乎每天都有数位不同的文武官员来到馆内教课。上至八府巡按、镇边大将,下至地方知县、同知,都是乘着气派的官轿来到门口,客套的互相请安问礼。俨然成为了江苏城内一道别样气派的风景……
  然而,这些或大或小的官员们,一进明日轩的大门便再无人会记得自己是几品,而对方又是谁面前的红人了。师兄、师弟喊作一团,斗酒谈诗对坐而笑。
  明日轩实在有一种奇异的向心力,它几乎……能让你忘了自己是谁!让你只记得,自己是明日轩的学生。仅此,而已。
  八年以来,明日轩早已不再是寒门之士的天下了。无数官宦子弟,八旗子弟慕名来到明日轩求学。而这批毕业生,因为都有真才实学且又有着强大的家世做后盾,很快都在官场上青云直上。
  在轩内的共同学习与生活中,由于楼主给所有学生安排了统一的食宿、着装、书本、纸笔,因而极大的弱化了贫富间的差距。并且,在学生彼此之间树立了牢不可破的师兄弟情谊。
  所有进入仕途的学生不分彼此,在黑暗的官场中相互扶持。较早便身局高位的世家学生更是利用家世之便对后来的师弟大力提拔,使得出身寒门的明日轩学生也能于倾扎的官场上站住脚跟。
  八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似乎只在转瞬之间,朝廷内的中下级官吏中便已挤进了一大批明日轩学生。这些人同进退、共荣辱,一人落难、群起支援,加上又有几个大的官宦世家做靠山,俨然已成为了朝堂上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且还在不断壮大之中!
  他们,便被称作——明日党!
  费扬古睁开眼,遗憾的结束了江苏城内关于明日轩神话般的历史的复述,“主子,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全部了。明日轩几乎是江苏的一个传奇,故而有了‘江南才子,明日八九’的说法。”
  “江南才子,明日八九?”康熙轻笑道,“这又是什么意思?”
  “呃……它的意思是:江南多出才子,而这些才子又有十之八九是明日学子。”
  “哦?看来,朕回京后也要好好注意下这个明日党了……”康熙忽然手一撑站了起来,“等一下,你刚才说这明日轩是属于楚风楼的?”
  “是。”
  “那也就是说……福清就是这个明日轩掌控者,甚至说她才是那个明日党的真正主人?!”康熙大惊失色道。
  “微臣也觉得很不可思议,”费扬古困惑的说道,“格格七岁时竟然就有这份财力与气魄创建楚风楼,开办明日轩,培育才子入仕,将势力一步一步渗入朝廷。而且,据微臣所知,这楚风楼在江湖上也有着不可小觑的实力……这位格格,似乎在步步为营,目标明确,像是,像是要……要……”
  “要什么?”康熙阴着脸问。
  “要……问鼎天下!”费扬古低哑的声音在深夜回荡,让人顿起寒意。
  问鼎天下?她会吗?
  康熙闭上眼深深的呼出一口气陷入沉思。半晌,再睁开眼时已是一片清明。“朕知道她想要做什么了……费扬古你先出去吧。让朕,自己待一会儿……”
  “喳。”费扬古慢慢退出了自己的帐篷。
  康熙的嘴角慢慢挂上了一抹温柔而释然的微笑。很多模糊的猜测在这一瞬都清晰了起来。
  福清啊,原来你从八年前就在准备了……
  你是这么的努力,只为了站到这个天下的最高点。可是,你根本不是一个凡人,又怎会在乎人间庸俗的钱、权、名、利呢?
  我想,你如此辛苦的向顶峰攀登,只是因为那里有朕吧……你,是想要站到这世界的最高处与朕一起俯视天下吗?
  那好,朕成全你。自今日起,你我便是一体,我对你,再不放手!
  黑暗中的曙光
  康熙理清了心中的疑惑,心情大好的往自己的大帐走去。刚走到帐外,恰好就听到福清和明珠似在争执什么,遂摆手止住了帐外兵丁的通报声。
  “你到底给不给?再不给就休怪我自己动手抢了!”福清霸道的声音响起。
  “格格,您就绕了奴才吧。大印给您使倒没有关系,可您绝对不能不等皇上回来就离开,这回要了奴才的命的!奴才求您了……”明珠可怜巴巴的说道。
  站在外面的康熙剑眉一蹙,这小丫头想落跑?!
  “天啊!我刚才已经和你分析得很清楚了,江苏眼下局势浑乱,阿玛实在是不适合以身犯险。”福清压着火气说道。
  “奴才承认您说得都对,奴才也认为皇上不该去江苏……”
  “那你还拦我做什么?”福清没好气的说道。
  “可问题是皇上他不这么认为啊!格格,您怎么能替皇上拿主意呢?”明珠无奈地说。
  “没错!”康熙一掀帘走了进去,直视着福清说道,“你何时能替朕做主了?这江苏若朕是非去不可,你待如何?!”
  “阿玛矮你不要这么任性好不好?”福清耐下性子说道,“河南现下半个省都让水给泡着,所以导致大批的灾民涌入了江苏。红花会、青衣教及朱三太子党趁机煽动灾民闹事,那儿的局面已经是一触即发了!江苏可是大清南部最富庶的一省,若江苏一垮,大清定会大伤元气。我必须要尽快赶过去把事处理好……”
  “够了!”康熙勃然大怒道,“总之一句话,在你眼里,你才是灾民们的救世主!而朕,就只是一个拖油瓶!是不是?”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担心你碍……”福清对于康熙的胡搅蛮缠很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