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6
另外的一千人,每个城门布置了一百人,再抽出一百名功夫最高的人组成“暗军”,用于骚扰偷袭敌人的后方。虽然金兵已经将大同团团围住了,但是撒的网越宽,漏洞也越多,完颜忽而贴的围城兵力的漏洞对于大部队来说就不算是漏洞了,但是对于这些各自为战的偷袭者,就是机会了。剩下的五百人作为“机动部队”,随时支援各处。
“杨再兴”给这些人下了死命令,一切以杀死敌人为主,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本来这些人中还有一些迂夫子,说什么偷袭手段太卑鄙,不屑为之,不过上次“杨再兴”为了改造他们的这种思想,把他们全部投入战斗中了。这样一来,他们经过了真正的战争,明白了在战场上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放到你,根本没有卑鄙和正大光明可言,战争的目的就是最后让自己活下去,这些人经过了一次战斗,已经成熟起来。
“杨再兴”猜测的不错,金兵果然在争取时间,他们一定要在正月初五之前攻下大同,否则只有退兵,因为金兵的中路被韩世忠给堵住了,而左翼也被岳飞卡上了,剩下的就是完颜忽而贴的右翼了。完颜忽而贴空有强大的兵力,却对着大同有种无可奈何的感觉。
大同的东门最宽敞,最多也只可以摆放三万的兵力,而其他三门每门最多只能布上一万的兵力,自己的八万兵力也不能一下子全部出击,完颜忽而贴决定把重点进攻放在东门,其他每个门里放了一万的兵力佯攻,还剩下两万的兵力,就分散在大同城墙外围的各处。
完颜忽而贴的兵力配置完全符合“杨再兴”所想,其实打仗,就是双方将领互相揣测对方的下一步行动。如果完颜忽而贴不是需要抓紧时间的话,他大可以围而不攻,或者是大同外面的地势很宽阔,可以把八万兵力摆在一处进攻,可是种种条件都不遂完颜忽而贴的心愿,只有这种进攻法。而且,另外两路的金兵都在等着自己打开局面,抄到宋军的后方,完颜忽而贴也考虑过绕道走的,但是即使攻下了大同以南的地方,而没有拿下大同的话,大同的宋军就像一把钳子,狠狠的卡在自己的咽喉,所以完颜忽而贴必须得拿下大同,还得是尽快。
完颜忽而贴一声令下,八万金兵同时进攻,场面何其壮观,本来战前“杨再兴”的心还在“扑通、扑通”的跳,现在已经完全平静了,在战争中,没有万全之策,有的是不断的变数,所以“杨再兴”的预备队迟迟不敢投入战斗,虽然守城士兵抵抗的很艰难。
完颜忽而贴看到“杨再兴”笔直的站在城墙上,心里一阵寒冷,忽然心中起了一个念头,难道我要兵败此地,呸呸呸,完颜忽而贴赶快把这个不祥的念头赶出脑外。
“杨再兴”知道自己要打的是持久战,而且也是消耗战,只要能坚持到其他宋军传来胜仗的消息或者是消灭金兵足够多的有生力量,那么金兵即使占领大同,到最后也只有退出的份。金兵的进攻很猛烈,但是各处的宋军反抗更猛烈,尤其是那些守在各处的将领,金兵千辛万苦的爬上了城墙几十人,却被人家一个将领给灭了,他们可不知道这些将领都是在“杨再兴”面前立下军令状的,守住地方,金兵退兵后,连升三级,守不住,对不起,就要借你的头来用一用,如此一来,哪个将领还敢不用心,他们知道这个新长官带来的二千高手正在自己身后虎视眈眈的看着自己那。
打了一天,金兵丢下三万多具尸体后退了,而宋兵的情况也好不了哪里去,交战的时候,“机动部队”五百人全部投入在了东门,有一度金兵曾经攻上城头三百多人,而当时城头的守军只有一千人了,机动部队也只剩下一百多人,大家都是筋疲力尽了。“杨再兴”知道完颜忽而贴正在看着这个城头,狠狠咬了咬牙,硬是把预备队调上来的念头压下去了。
晚上,“杨再兴”去探望那些伤兵,他心里很不好受,看着的伤兵,他想起了白天的那一副场景:金兵攻上城头的有三百多人了,而此刻的守军也已经筋疲力尽了,自己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只要自己把那一千预备队投入进去,马上就可以把金兵赶下去,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提前暴露实力,到最后完颜忽而贴就会有了防备,这只奇兵的效用也就没有了。“杨再兴”已经在心里给自己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守住大同,不成功便成仁,所以“杨再兴”不得不合理的利用手中这点儿可怜的兵力。“杨再兴”看着正在拼死反抗的守军,眼睛模糊了,那些守军回头看看“杨再兴”,露出一副了解的表情,然后抱着金兵义无反顾的跳下去了,“杨再兴”甚至能听见金兵临摔死前的惨叫。这时,“杨再兴”的心里忽然泛起一个念头,为什么要打仗,打仗是为了什么,看着眼前一个个生命的消逝,“杨再兴”觉得自己是一个侩子手,自己想建功立业,却要拿这些平凡的士兵来做垫背。
这次攻击东城门的三万人只剩下一万人了,基本上是自己的是十个人消灭了宋兵的一个人,不过完颜忽而贴也知道了防守最严密的是东门,而且他也看到了宋军的秘密部队已经损失了一大半。宋军的秘密部队确实了得,个个如狼似虎,自己的二十个精兵都不如人家一个,完颜忽而贴把“杨再兴”带的那支部队称为秘密部队。不过经过这一仗后,完颜忽而贴忽然变得有信心起来,完颜忽而贴收拢了部队,东门损失了一万多,其他三门和一些零碎的地方损失了一万,目前能进攻的还有将近六万,完颜忽而贴知道“杨再兴”再没有实力出来偷袭了,也就没有安排很多士兵防守营地。
“杨再兴”派出的一百名“暗军”,在夜里悄悄的潜入了金兵的营地,于是这些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唐门的人拿着自己的暗器这个人点一下,那个人戳一下,唐门的暗器上是有毒的,而且非常的毒,金兵不知不觉的就到下了一大片,其中有轻功好的去放火,反正金兵的粮草都堆在一块儿,这一下,金兵营中大乱,于是那些“暗军”更有利于混水摸鱼,折腾到天亮,这些人又悄悄的溜走了。
完颜忽而贴整理部队一看,妈的,一夜又报销了两千多的士兵,而且粮草也不知道被那里来的野火给烧得一干二净,由于放火的人轻功特高,看守的金兵只是看到一团团火焰在空中飘来飘去,还以为是鬼火,完颜忽而贴当然心知肚明的知道是怎么回事,非常气恼,看看天已经亮了。根据昨天进攻的情况看,城内的兵力也不多了,今天只需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大同。于是完颜忽而贴命令士兵生火做饭,然后攻城,金兵虽然经过昨天的骚扰,疲惫不堪,但是作为一个士兵,还是服从命令。
“杨再兴”在夜里看到金国的粮草被烧,知道“暗军”已经行动了,心里紧张的情绪稍稍放松了一些,“杨再兴”自从三十晚上到现在,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奇怪的是自己竟然没有一点儿睡意。早晨,“杨再兴”看到被折腾了一夜的金兵又开始进攻了,他知道,完颜忽而贴要孤注一掷了。
“杨再兴”握了握手中的铁枪,这是他在临安出发时要求特意打造的,“杨再兴”觉得自己的力气越来越大,而普通的红缨枪用起来已经不是那么顺手了,所以就特意打造了这杆重达三百斤的大铁枪,当日“杨再兴”曾经在训练这些新兵的时候耍了一套枪法,不单有霸王枪的大气,还有红缨枪的凌厉。此时的“杨再兴”的武功修为,已经超过了真正的杨再兴。
“杨再兴”昨天重新整顿了军队,他知道自己造成的大同守军力已至此的假相已经成功的迷惑了完颜忽而贴,其实完颜忽而贴不是那么容易中计的,只是各种条件搀合在一起,不由他不中计。大同的原来守军只剩下七千人,东门损失了一千多人,其他的地方总共损失了两千人。而自己带来的部队,除了一千的预备队和一百个暗军仍然完好无损外,其他的还剩下三百多人。可见昨天的一仗打的甚是惨烈。
这一次,“杨再兴”在东门布置了两千五的守军,是从其他地方抽过来的,而其他的四个门各剩下一千五百人,虽然人数严重匮乏,但是城内的作战物资倒是比较多的,一时也不用担心,那完颜忽而贴所谓的秘密部队剩下的三百多人再加上暗军重新组成了机动部队,“杨再兴”知道今天完颜忽而贴必定会和自己分个胜负,所以也不需要这些暗军去金兵后方行动了,而那一千的预备队一直留在城内,在张铁心的带领下反复训练冲锋队形,看来“杨再兴”的骨子里流的跟杨再兴一样的血,冲锋冲锋再冲锋。
完颜忽而贴在东门还是投入了三万人,不过这三万人都是各个部队中的精英,这样一来,也打乱了编制,看来完颜忽而贴是志在必得了。金兵呐喊着冲了上来,“杨再兴”看着这些张牙舞爪的金兵,脸上的表情变得异常冷酷,心底生出一股杀机,这股杀机来得很是莫名其妙。此刻,“杨再兴”的脑中不断响起“杀杀杀”的喊声,“杨再兴”不知道,自己心底的戾气被勾起来了,每个人都有戾气,如果不把戾气化解掉,必然会引起人的精神错乱。
“杨再兴”看着这些金兵,觉得面目是那么的狰狞,”杨再兴”狠狠抓紧了手中的铁枪,冰凉的枪身上传来阵阵凉意,缓缓的化解着“杨再兴”心中的戾气,“杨再兴”所修炼的天心经是一种很霸道的内力,“杨再兴”天天苦练不辍,内力与日俱增,力气也越来越大。人的力量一旦强大到某个程度,就会升起一股狠心,力量越大,戾气也会越强烈。江湖上的很多高手大都是脾气暴躁,而少林寺的高僧却很平和,因为高僧每天都要坐禅,化解自己随着力量的增强而与日俱增的戾气,其实这也像儒家孔子所说,日三省吾身也,也是为了化解戾气。
“杨再兴”猛地打了一个寒战,知道自己再任由自己一直恨下去,肯定会走火入魔,他深吸了两口气,压下心中那份呼之欲出的杀机,继续平静的看着金兵的进攻。站在“杨再兴”身边的那些士兵刚刚都感觉到了一股强大的杀机向自己袭来,这份杀机强大的足与战场上数千人交锋所产生的杀机相媲美,最后发现是“杨再兴”身上所发出来的,不禁心头大定,“杨再兴”一个人能发出那么大的杀机,也就相当于数千名士兵共同发出的杀机,这一下,信心大增,其实他们还不知道,“杨再兴”是武将世家出身,他身上流的是流传了数代的武将血液,本身就带有一股强大的杀机,这就是杨再兴为什么那么年轻,却是势不可挡,再加上“杨再兴”本身强大的力量,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杀机。
“杨再兴”冷冷的看着面前的宋军一个个倒下,而身后的一千预备队早已经是群情激愤,他们一直在城内训练,没有看到昨天的战况,尽管这样,他们还是有些按捺不住,跃跃欲试,却见“杨再兴”仍然站在那里默不做声,“杨再兴”不下令,他们就不能行动,甚至动也不能动,眼睁睁的看着金兵一个个的爬上城头,把宋兵砍倒。
日头已经过午,金兵的士气也大不如前了,“杨再兴”缓缓的把铁枪举起来,然后向完颜忽而贴的营帐一指,杀呀,这憋了许久的预备队终于投入了战斗。“杨再兴”冲在最前面,一杆铁枪横扫千军,金兵碰到“杨再兴”的铁枪,无不头破血流,肢离体散,“杨再兴”看到这种情形,心中竟是有些不忍,但是他更明白这是战场,没有心慈手软可讲。预备队在“杨再兴”带领下,势如破竹,向完颜忽而贴的帅帐杀去。完颜忽而贴一看这种架式,明白了“杨再兴”最后的冲锋开始了,本来完颜忽而贴还在对“杨再兴”的战术怀疑,因为这不是杨再兴的风格,现在看到“杨再兴”冲过来,又是提着铁枪,不是杨再兴还是谁,于是迅速吹起号角,把围城的各处兵马调到这里来,围歼“杨再兴”,在金兵中流传着一句话,得一杨再兴甚于得十万兵。这样一来,其他城门的压力顿减。
这一千人的部队此刻体现出来的战斗力是惊人的,他们就像一股铁流,势不可挡的向完颜忽而贴冲来,他们只知道一直向前冲,而不顾两旁加诸其身的刀剑,完颜忽而贴忽然明白,原来对方是来要自己的命的,不过现在明白过来也晚了,因为挡在这支部队前面的任何东西到最后都被他们淹没了。一百丈,五十丈,十丈,越来越近了,金兵也越来越多了,而“杨再兴”身边只剩下五百多人了,“杨再兴”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完颜忽而贴的一根根胡须了,而完颜忽而贴也清楚的看到“杨再兴”眼中的决绝。完颜忽而贴闭上了眼睛,等着死神的降临,却突然听到周围猛地安静下来,完颜忽而贴很奇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睁眼一看,“杨再兴”他们把自己团团围住,却没有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