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35
就完全处在了赵敏的监视之下,以后的情节发展自然都不用说了。
“表哥,人家把你从监狱里救出来,你也不感谢人家一下。”赵敏嬉皮笑脸的说道,杨子风云的脸立刻红了,幸好皇宫里点的是红烛,在红色的烛光照耀下倒也看不出来,杨子风云想起自己以前的自作多情,羞得再也不敢看赵敏了。赵敏原来是舅舅的女儿,是我的表妹,我说怎么自己对她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呢,杨子风云暗自庆幸,幸好没有深入下去,不然就铸成了大错,那还有面目活在世上。长安公主看到杨子风云又不言语了,以为他累了,便拉着赵敏走了,杨子风云忽然想起忘了问赵敏关于丐帮的事情,不过转念一想,这不尴不尬的丐帮帮主不做也罢。
在深宫中,杨子风云因为上次打架事件过后,又在牢房里待了一阵儿,变得深沉多了。其实当时赵敏回到皇宫后,要求赵构马上把杨子风云放出来,不过赵构却认为这是一个锻炼杨子风云的好机会,因为解差的心是最毒的,在他们的手下能撑过去的,必定不是平凡人,而且他还有一个任务要这个外甥去完成,所以一直托了一个多月,才把杨子风云救出来。
杨子风云因为有了前车之鉴,再也不敢练那邪门的天心地意内功了,到现在,《地意集》增长功力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天心经拓展经脉的速度了,难道杨子风云的结局也会同风雨断肠人一样。
杨子风云整日闲着无事,便读些书来消遣,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市面上流通的书早就已经就读过了,而且还能倒背如流,实在是没什么书可读的了。而赵敏来找杨子风云去玩,杨子风云也表现的懒懒的,赵敏看到他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也没有兴趣来找他了,于是去找别的王子了,其中和她最投缘的就是上一次被她狂扁了一顿的六王爷的公子赵谓。
杨子风云把这皇宫都转遍了,所有的太监,宫女和皇宫内眷也都认识他了,但对他却不是那么必恭必敬,杨子风云在心中自我解嘲道,寄人篱下,难免招人白眼,待我有朝一日,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看你们那时怎样看我,其实这纯属杨子风云的一厢情愿,即使他能一名动九天,难道还能比得上皇上的尊贵吗。
皇上有令,准许这位外甥在皇宫内自由走动,杨子风云也懒得与人打交道,便一头扎进了御书房,这间御书房本来是赵构专用的,不过只是装点门面,而且赵构大都是在寝宫读书,读女人那本书,倒是很久没有来这里了,一直空着,杨子风云乐得在里面没人打搅。
杨子风云看了看里面的书籍,无非是些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之类什么的,还有一些强身健体的养生书籍,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孤本,杨子风云自从练了天心地意这邪门的武功后,一方面是对武功心法视为洪水猛兽,一方面却又希望找到新的武功心法来治疗自己的这个邪门武功。根据杨子风云修炼天心地意功的经验和直觉,知道应该还有一部内功心法对这个功夫的总结和补充,所以希望能在这里找出自己所需要的。
杨子风云随手抽出一本书来,《九阴真经》,封面四个篆字,杨子风云粗略的翻了翻,感觉对自己的功夫用处不大,就随手丢在了一边,心道,就是九阳真经我也不会练了。杨子风云只是随口说了一句,却引发了后来江湖上为这两本书掀起的腥风血雨的纷争,其实杨子风云并不知道,他错过了百年难逢的机遇。在南宋末年,全真教的王重阳无意中得到了九阴真经,后于华山之颠和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人比武,最终胜出,靠的就是九阴真经上所载的绝世武功,还有《九阳真经》,被元朝时的明教教主张无忌得到,练成了盖世奇功,成为继当时的武林第一高手张三丰的第二高手,创立了千古伟业。
要知若练会这《九阴真经》,对江湖上的各门各派来说,那就是登泰山而小天下了,这《九阴真经》是后世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得到它,想不做武林至尊都难,但是又有谁能想到这本绝世秘笈就藏在深宫内,被丝毫不懂功夫的皇帝所拥有呢。后世的江湖中人都知道著此书的黄裳早已驾鹤归去,而大多数人也都认为《九阴真经》并没有随着黄裳的死去而毁掉,都希望自己有缘得到这本旷世奇书,如果知道几十年前的杨子风云根本不把此书当成一回事,恐怕心里要惋惜的吐血。皇帝有这么多的“国家大事”要办,并且还有太医专门为他炼制的强身健体的药丸,哪里还会在意这本破书,说不定几十年后,这本书真会随着黄裳骑鹤而去。
杨子风云又抽出了一本书,我靠,还真有《九阳真经》咧,翻开看看,怎么都是蝌蚪文字,不认识,这《九阳真经》是用天竺的梵文写成的,虽然长安公主学富五车,但是对其他国家的语言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杨子风云也就不会认识这些蝌蚪了,看着怪累人的,于是也丢在了一边。
再抽出一本,《人情决》,杨子风云心中一动,翻开扉页,只见上面用很大的字写着:天之广亦,地之厚亦,人情之复杂也,是为天心地意人情决。找到了,杨子风云心中狂叫,掀开一看,立刻大失所望,杨子风云本来以为里面是内功修行心法,结果却发现里面都是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很普通很普通的,这些话,杨子风云都见过,并且烂熟于心,什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什么修身起家,治国平天下,什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什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类的,看得杨子风云晕头转向,不知所云。杨子风云不知道这些对自己的天心地意功有什么用,翻来覆去的看着《人情决》,摸不到头绪。杨子风云不死心,扒开书的夹层,没有什么,他还以为这像《地意集》一样,需要放在火上把这些纸烧掉才成,结果杨子风云一冲动,就把《人情决》给烧了,不过烧过之后,却是只剩下一堆灰烬了,杨子风云再在这一堆灰烬上折腾半天,还是没有发现什么,只好绝望的停手。唉,刚刚一看到扉页上写的,马上高兴的到了云端,现在又重重的摔了下来,杨子风云心中郁闷那。
杨子风云发了一会儿呆,知道没有希望了,只好收起心情,继续看里面的书籍。找到了《人情决》,杨子风云就觉得自己有希望了,企图在这里还能找出一些书来,弥补自己的天心地意功的不足,不过杨子风云来来回回的找了十来遍,还是一无所获。这时杨子风云忽然发现自己的手中不知什么时候拿了一本秦桧的传记,杨子风云本来就对秦桧不感冒,所以也没有心情去看,《秦桧传记》旁边的就是岳飞的传记,杨子风云虽然对岳飞没有很深的感情,但是对他的骨气却是很敬重的,于是杨子风云就翻开了岳飞的传记,看到岳母在岳飞背上刺字,泪水模糊了双眼,又看到岳飞写的‘满江红’,虽然杨子风云看不出其中的文笔好坏,不过却觉得气势磅礴,气冲霄汉,如长江大河,滚滚而来,就像自己的那一招武功,“黄河三叠浪”,豪气干云,胆由心生,天地为之一宽,杨子风云忽然有种冲动,要打破一切的冲动,后来又看到岳飞遇难风波亭,不禁黯然神伤,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猛地一拍桌子,“大男儿自当如此。”昂首走出御书房,只想立刻去“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当杨子风云雄纠纠、气昂昂回到温暖舒适的住处后,马上又泄气了,盲目无助,不知从何做起。
正文 第三十一章 再顾临安会亲人
第三十一章再顾临安会亲人惊闻噩耗方醒悟
第二天,杨子风云又恢复了那种软绵绵的德行,直觉昨天和今天已经有了隔世之感,书看完了,又无事可做了,杨子风云准备接着睡觉。赵敏却叽叽喳喳的跑来,要拉着杨子风云上街去玩,杨子风云左右无事,也就不想扫她的兴,就同意了。
两人出了宫门,看到已经有几个人在等着他们了,其中有一个就是赵谓,想来赵谓已经被赵敏教训的服服帖帖的了,叫他向东不敢向西,叫他朝南不敢往北,赵谓对赵敏百般讨好,点头哈腰,卑躬屈膝,对杨子风云却是横眉冷对,怒目相向,呲牙咧嘴,杨子风云现在颓废的皮搭的,对赵谓的态度视而不见,也不在乎。
几个人鲜衣怒马,引得行人是频频侧目,愤愤让路。赵谓在最前面开路,像一只螃蟹一样,前面有一个推独轮车的壮汉躲闪不及,赵谓就一鞭子抽在了他的头上,那汉子的头上立刻起了一道红痕,“还不快滚,”赵谓骂道,那壮汉狠狠的忘望了他们一行人一眼,闪在了一边,杨子风云看得有些愤怒,却终于懒得说话。走过时,看看那汉子,那汉子正愤怒的盯着他,杨子风云心里暗暗说了声对不起。
五人来到一座酒楼,“迎宾楼”,这是临安皇城最繁华的地段,这“迎宾楼”是这最繁华地段上的最好的酒楼,看来这几位是常客了,还未到门口,早有店小二迎了上来,接过众人手中的马缰,把杨子风云他们几位大爷迎进酒楼去了,杨子风云回头看了看皇宫,只有一里多远,走就走来了,那还用的上骑马,他哪里知道赵谓他们耀武扬威惯了,即使几步,也要骑着马走上一遭,坐轿子不足以体现他们英武的身姿,所以从来不乘轿子,杨子风云还能说什么呢。
五人来到二楼上,从这里可以看到下面整条街的情形,人虽多,但是秩序井然,几个捕快在巡逻,一副国泰民安的景象,这里的人中有几人能想到在金国统治区艰难生活的老百姓呢,除了岳飞,杨再兴他们,杨子风云心中感慨道。五人临窗而坐,其他四人叽叽喳喳个不停,杨子风云则独自眺望着远处的山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杨子风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突然想到这些,唉,杨子风云摇了摇头,把这些不祥的念头赶出脑外。
这时,只听“啪”的一声,杨子风云循声望去,有人在拍醒木,看来是要开始说书了,其他四人不理,继续说个不停,那边有人大声叫道:“对面桌子上的朋友,请安静一会儿。”我靠,你是谁,敢管老子,赵谓立刻像斗鸡一样,站起来发彪,因为有赵敏在旁边,这个彪一定要发得威风,“我们说话,关你屁事儿,他妈的,是不是找砍呀。”这次他是陪着赵敏来的,自从上次被赵敏扁过一顿,他竟然看上了赵敏,于是每每想在赵敏面前表现上一番,却见她对自己总是视而不见,很是泄气,以为只是表现不够,这次赵敏同意陪她出来,更是要声嘶力竭的狂吼一番,能进这个“迎宾楼”的都不是简单的人物,那边说话的人大怒,心想,他奶奶的,老子在京城也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怎么会怕你这个小兔崽子,正要站起来,却见店小二悄悄在他耳边说了什么话,那人便狠狠的坐下了。
酒楼里的人都看着杨子风云这桌人,而赵谓兀自嘟囔个不停,赵敏看了看杨子风云,见他也有些不耐烦的表情,便凶狠狠对赵谓叫道:“不要闹了,听说书。”赵敏今天出来主要是陪着杨子风云散散心的,赵谓吓得赶快闭嘴,连动都不敢动一下了,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那说书之人见安静下来,便在再拍醒木道:“今天说的是‘壮志未酬身先死,杨公深陷小商河’这一段。”底下的人立刻拍手叫好,赵谓却独自嘀咕,都听了十遍了,赵敏瞪了他一眼,他赶快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心观老二,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赵敏暗自好笑。
杨子风云听到杨公,心里一动,隐隐觉得这事跟自己有关,于是凝神细听,只听那说书之人又说道:“诸位,这段书我已经说了三十二次了,大伙可能都听够了,但我今天忍不住还是要说。”“没够,没够,再说一百次也不够。”底下的人都叫道,那说书之人便开始说下去,说到最后,当杨再兴陷入小商河的淤泥中,被金兵乱箭射死,而后,金兵焚烧其遗体,竟然收出十余斤的铁箭头,酒楼之中一片唏嘘之声,杨子风云更是悲愤异常,只听“哗啦”声响,杨子风云他们所坐的桌子竟然已经散了架,这张桌子是楠木所作,可以承受千斤,原来杨子风云的双臂不知不觉的贯注了真气,心情激动,把桌子压得粉碎。赵敏知道杨子风云和杨再兴的关系,他们虽然没有见过几次面,但是毕竟是姑表兄弟,今天赵敏带杨子风云来到这里,也是想唤醒杨子风云。赵敏伸手拍了拍杨子风云的肩膀,却被一股大力震开,赵敏又惊有喜,惊的是不知杨子风云会怎么样,喜得是杨子风云的功力竟然已经深厚到这种地步了,那么对那件事的完成更有帮助了,一时,也不知她脸上是嗔是怒。酒楼中的人都吃惊的看着杨子风云,杨子风云注意到了自己的失态,心想,不好,得赶快走,别让人把我当成杨再兴了,便要转身就走,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