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36

  也站起来了,赵谓慌慌忙忙的去付帐,心里却骂杨子风云给自己出这一摊子烂事。五人本是乘兴而来,却让杨子风云搅的败兴而归。
  杨子风云回到宫中,越想越诧异,以前走到哪里都会被误认为杨再兴的,今天怎么没有人认错,杨子风云让宫女拿来一面镜子,一看之下,大吃一惊,这是我吗,白白胖胖的脸,额头已经有了皱纹,两鬓也有些白白的,自己竟然颓废到了这种地步,与以前的杨子风云是大相径庭,即使相貌还有些相象,但是已经有了很大改变,没有了以前那种勇往直前的气势,反而多出许多丧气。杨子风云这才明白为什么别人都认不出自己来了,他心里一阵悲痛,以前害怕别人把他误认为杨再兴,现在却希望别人都把他当作杨再兴,心情极其矛盾复杂,难道我这一生就这样完了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这皇宫中终老,虽然一生都不愁衣食,但是却不会有人知道世上原来有杨子风云这个人,百年之后,只剩下一钵黄土,人只知杨家有杨再兴而不知有杨子风云也。杨子风云想到这些,决定离开皇宫,继续去走自己的路。
  就在这时,皇帝突然在御书房召见他,杨子风云急忙赶去御书房,见皇上已经在那里等他了,杨子风云赶紧跪拜,在他的心中,拜的是自己的舅舅,而不是皇上,却被赵构一把拉住,赵构摒退了所有的人,然后忽然和颜悦色的问道:“你在这里读了很多的书。”杨子风云不知所以,点了点头,“大致翻了翻。”“你有没有看过这两本书?”赵构拿着《岳飞传》和《秦桧传》接着问杨子风云道,“看了岳飞的,没有看秦桧的,”杨子风云回答道,不知道赵构要说什么。“怎么不看秦桧的,是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奸臣?”赵构笑着对杨子风云说道,“嗯。”杨子风云点点头。
  赵构听了杨子风云的话,沉思了一会儿,“对这两人你有什么看法?”赵构又问道,目光深邃,似乎要看出杨子风云的心思,这时他才像一个真正的皇帝,杨子风云心中一惊,正不知怎么回答时,皇上却笑了,“今天咱们只是舅甥关系,不是君臣关系,你老老实实的把心里所想的说出来,我不会责怪你的。”杨子风云看了看赵构,然后说道:“外甥认为秦桧乃是大奸大恶之人,罪不可恕,百死不足以赎其罪,而现在仍位居高位,另外我也听无道说过秦桧是金国的奸细;”杨子风云顿了一顿,接着说道:“岳飞精忠报国,忠心耿耿,数年来呕心沥血,披肝沥胆,十过家门而不入,最后却被降罪,这实在是有失公平。”
  赵构听了杨子风云的话,冷笑道:“哼,有失公平,天下百姓可都是这么说朕的?”杨子风云看了看赵构,没有吭声,赵构也发现了自己语气的异样,于是马上作出一副笑脸,“你可知道前朝太祖皇帝如何取得皇位的,当然是打来的呀。”“那你知不知道‘陈桥兵变’?”(史实:北周末年,北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出兵北方,以图统一中原,当时驻扎在陈桥。周朝皇帝柴荣突然去世,其三岁的儿子继位。驻扎在陈桥的赵匡胤的禁军部队中的将领瞒着赵匡胤,由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后来北宋的开国丞相赵普主持,秘密召开会议,在会议中,石守信提到:北周皇帝年幼无知,不懂事,将领在外辛辛苦苦的打仗,却不如皇帝身边的近侍功劳大,长此以往,将领们必会寒心,而禁军统领赵匡胤则英明神武,而且是与众将领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不如拥护赵匡胤做皇帝。众将领密谋了一夜,第二天把连夜做好的龙袍披在了赵匡胤的身上。于是赵匡胤就做了皇帝,建立了北宋,史称“陈桥兵变”。后来赵匡胤怕自己的手下将领也会像自己一样攒权自立,于是就宴请当时参与陈桥兵变的将领石守信等人,石守信看到赵匡胤在席中闷闷不乐,于是就问赵匡胤怎么回事,赵匡胤说道:你们把我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可是这皇帝一点儿都不好当啊。石守信忙问:为什么。赵匡胤说道:你们现在就像我当年一样啊。石守信是个聪明人,听到此话大惊,赶快跪下请罪,说自己绝无反叛之心。赵匡胤亲自扶起石守信,说道:我当然知道你们没有此心,但是你能保证你的手下没有此心吗。石守信低头不语,想了一会儿,然后茫然的问道:那该怎么办。赵匡胤说道:那好办,只要你们交出兵权,然后轻轻松松的做一个地方官,不是很好。石守信明白赵匡胤是下定决心要收他们这些将领的兵权,于是爽快的同意了,而还有些将领不明白赵匡胤的意思,仍在那里炫耀自己劳苦功高,赵匡胤不耐烦了,说道:都是陈年旧事了。宴会过后的第二天,这些将领全部被剥夺了兵权,调到地方上做了一个文官,而这场宴会在历史上被称作“杯酒释兵权”。)
  “知道,”杨子风云回答,“太祖皇帝发动‘陈桥兵变’,从软弱的后周手中取得了皇位,虽然有人反对,但是仍然坐下来了,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赵构问道。“太祖皇帝尽心尽力为国效力,老百姓都服从他,得民心者得天下。”杨子风云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很好,不枉你娘这么多年的教诲。”赵构点头赞许道,杨子风云得此夸奖,诚惶诚恐。
  赵构接着说道:“太祖皇帝为什么能轻易夺得皇位呢,因为他掌握着兵权。”“噢,我明白了,现在的岳飞就像当年得太祖皇帝,岳飞下狱也不是秦桧的唆摆,而是您早就有了如此心思。”杨子风云恍然大悟道,赵构听到这话,脸色突然变冷,杨子风云丝毫不让,针锋相对,“可是,”“朕知道你要说什么,岳飞忠心耿耿,绝对不会作出此等不忠不义之事,对吗?”赵构听到杨子风云如此说他,不禁恼羞成怒,也不用我了,而用朕,露出了真面目。
  杨子风云大惊,赵构竟然如此对太祖皇帝不敬,影射太祖皇帝背信弃义的这类大逆不道的话,不过却也正是说中了他的心思。“不用害怕,现在朕是天子,你终究是年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赵构又变成一脸和颜悦色的说道,他还有些事情需要杨子风云去出力,所以也不愿与他闹僵。“我重用秦桧,就是要用来牵制岳飞,秦桧是奸狡之徒,我何尝不知,但秦桧说的话就是我要说的话,唯有他才能揣摩到我的心意,现在岳飞羽翼已丰,如果他手下的大将也像当年太祖皇帝手下的石守信等人,我该怎么办。”
  杨子风云想想,也是这般道理,“现在正是多事之秋,杀了岳飞不正是自毁长城?”杨子风云小心翼翼的问道,幸好他是赵构的外甥,兼且不知天高地厚,外面的人谁敢如是说赵构,当然也除了长安公主,赵构生来便对自己的这位姐姐存了一分敬畏之心,因为自己的心思根本逃不过长安公主雪亮的眼睛,而这个外甥,以后还有些事情需要他做,现在让他先放肆一下。
  赵构颇有深意的看了杨子风云一眼,看得杨子风云心里发毛,“亡于外族之手甚于祸起萧墙,”杨子风云不明白,“你看历史,数次匈奴,突厥,契丹,女真等外族侵入中原,有几个能站稳脚跟的,最后还不是铩羽而归,被赶到漠北塞外。要是由汉人造起反来,那便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了,我们若输于汉人之手,你我赵氏能为长安布衣就算不错的了。(长安布衣:最早由康有为提出,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恳请变法,曾说道:国不变则我们亦难为长安布衣也,意思是亡国奴)后晋石敬唐不愧为聪明人。”(五代十国的时候,石敬唐建立了后晋,但是国力不敌当时的南朝陈,于是石敬唐便向契丹称臣,称契丹王为“父皇帝”,而自己则自称为“儿皇帝”。)
  杨子风云心里不以为然,儿皇帝石敬唐,不算是个人,赵构笑道:“你可是不服气,历史不是那么单纯的,石敬唐当时若不借助契丹兵马,早就被灭了满门,他也清楚的知道,少数民族是统治不了汉族的,无论当时少数民族是多么的嚣张。到最后都会被汉族推翻或者同化,这个世界只有汉人才能统治下去。石敬唐他这一代对契丹卑躬屈膝,等到他的儿子,孙子,重孙的一代,那时自己的王朝已经在中原根深蒂固了,等到那时,后晋皇帝振臂一呼,驱逐鞑虏,百姓谁不拥护,最后还不是要把契丹人赶走。”
  杨子风云还从来没有想的这么深入过,毕竟这些都是政治老手才懂得,他只感觉的很有道理,这有点大丈夫先忍胯下之辱,然后统兵百万,封王拜相,怪不得传说中说宋家王朝是韩信的后人,这看来是一个优良的传统啊。
  正文 第三十二章 皇宫密谋入彀中
  皇宫密谋入彀中暗藏机心谁人知
  赵构长叹一声,似是有无尽的惆怅,然后拍了拍杨子风云的肩膀,眼睛里竟然有些湿润,“可惜你母亲不明白我的苦心。”在亲情的感召下,杨子风云也有点哽咽,他终于明白了赵构的难处和苦心,“舅舅,我明白。”年轻的杨子风云那是玩惯了阴谋手段的赵构的对手,三下两下就把杨子风云给收拾的服服帖帖,心甘情愿,此刻赵构即使让杨子风云上刀山,下火海,杨子风云都会毫不犹豫,闷头闷脑的勇往直前,赵构嘴角露出一丝皱纹,似哭非哭,似笑非笑,极是怪异,杨子风云只顾感动去了,哪里注意的到。
  赵构看着杨子风云如此表现,心道,鱼儿终于上钩了,姐姐,虽然你不帮我,但是我却可以让你儿子为我死心塌地的卖命,嘿嘿嘿嘿,赵构心中奸笑到,赵构接着深情款款的对杨子风云说道:“岳飞其实并没有死。”“什么?”杨子风云更是惊奇,岳飞遇难于风波亭,这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情,舅舅,难道你又耍了什么阴着,还是你后悔了,杨子风云心道。
  “即使岳飞已经死了,我们还可以再造出来一个。”赵构自信满满的说道,杨子风云不知该怎么回答,他直觉赵构的脑袋有问题,岳飞乃旷古奇才,是上天赐给我们中原的财富,岂是人力所及,平空造出来的,不好好珍惜上天的厚爱,反而自毁长城,自掘坟墓,难道你后悔了吗,不过嘴上却没有说出来,对赵构,除了因为是舅舅,杨子风云对他并无一点儿尊敬之情,所以说话也比较刻薄,但是这些话却是在心里暗暗的说,是决不敢说出口的,要不然不但是侮辱皇帝的大罪,就连自己的母亲也不放过自己,好歹赵构还是咱舅舅咧,是长辈也。
  赵构可不知道自己这个外甥心里正在转着什么古怪的念头,不知道他知道杨子风云对自己如此的不尊敬后,会不会气的吐血。他接着说道:“岳飞打仗,用兵如神,闻者莫不胆丧,但是提到用兵,那相信就一定会有用兵的方法。孙武,孙膑虽然都死了,可是他们却都还活着,因为他们的军事思想已经流传下来了,你明白了吗?”赵构看着杨子风云听得入神,突然问道,他还要看看这个外甥够不够聪明,顺便考考他。
  “舅舅是说,岳飞也留下了一部兵书。”杨子风云想都不想的说道,赵构点点头,心说,这个外甥看起来木头木脑的,但是还有些心眼,如果他不是太善良,自己倒可以考虑考虑那件事,不过这也得姐姐同意,唉,姐姐为什么现在对我如此反感呢,小时候我们俩之间的关系是最好的了,如果姐姐能帮助我,我还会怕老六那个家伙吗,十个老六都不够我玩的。唉,赵构想到长安公主,就觉得一座宝山放在自己的前面,但是自己却进不去。
  赵构收回飘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的神思后懒散的说道:“是《武穆遗书》,但是现在却下落不明,有好几股力量都开始在找寻了,金国的奸细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舅舅,秦桧是金国的奸细。”杨子风云好心的提醒赵构道,笑话,我难道不知道秦桧是不是金国的奸细,其实秦桧是金国的奸细的消息还是我故意放出去的,如果我不说秦桧是金国的奸细,秦桧为什么会唆摆我杀掉岳飞,忠心的秦桧,可怜的秦桧,这个黑锅你就一直背下去吧,我以后会好好对待你的家人的,好好对待你的老婆王氏的,赵构心里奸笑。嘴上却同时说道:“江湖流言不可信。”杨子风云只有泱泱的继续听下去。
  “可笑的是一些江湖中人竟然认为这是一本武功秘笈,也在处心积虑的寻找,金国狼子野心,如果落在他们的手里,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我们得到,中原就将不再是一个岳飞了,而是百个,千个,对了,你的武功怎么样了。”赵构忽然转个话题问道,杨子风云也不知道是该自谦还是该自夸,他隐隐觉得自己将会和这件事扯上关系,“能做疯丐的徒弟,自然不会差了。”“你怎么会知道。”杨子风云随口问了一句,但是心中马上想到自己的一切还有什么是赵构不知道的。
  赵构笑笑道:“天下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这些武林中人,我也是非常倾慕的,早就想把他们招揽进来,为国出力,但是他们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