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22

  杨子风却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既给了自己面子又不违武当法令,双方各得所愿,皆大欢喜,襄阳王心中暗自感叹,这杨子风真是个人物,有些手段,虽正直却不刻板,虽灵活却又有原则,武当有他和一个还不知深浅的朴卜雪领着,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经过在武昌的补给,武当派这支队伍的规模扩大了,其中多了两个女眷,水清姑娘和赵若兰,水清姑娘不必说了,连赵若兰都要跟着杨子风一行,杨子风本来的打算是让赵若兰要么在家里等着他们游历完回武当山后再上山,要么先去武当山等着他们,武当山上也有女弟子,没有什么不方便。可是这赵若兰却认准了杨子风,非要跟着他们不可,襄阳王雄才大略,当然知道杨子风他们此行的用意,所以也坚持女儿跟在杨子风身边,甚至还说出让赵若兰一路伺候杨子风的话语,当时尊师之风甚盛,师父有事,弟子代其劳,天经地义,见襄阳王如此说,杨子风也不好再拒绝,只是难道这襄阳王竟不会怕两个女子会和八个男人发生一些不得不说的故事吗。总之,带上女人就是不方便,要不是杨子风坚持不让女眷带侍女,恐怕队伍中还要多出几个女子,武当派的弟子虽然在学艺期间不准成亲,但是也不阻止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所以水清和赵若兰才能跟着,另外队伍中还有一些行脚客商,虽是太平年月,路上还是会有些不太平,杨子风他们一行简直是免费的保镖。
  因为有女眷不便于抛头露面,只好雇了马车代步,这襄阳王也够大方,赵若兰的拜师费有白银两千两,一千两送到了武当山,一千两给了杨子风,还给了杨子风额外五百两,算是朋友之间的赠送,供他们路上花销,赵若兰自然带了不少的零花钱,还有水清姑娘,这些年也攒了不少钱,其时因为有钱庄,白银也都可以兑换成银票随身带着,这一支小小的队伍,差不多个个都是腰缠万贯的主儿了,一路上根本不会吃什么苦,大违了此行劳其筋骨、空乏其身之本意,对这种情况,杨子风虽有意见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约束武当七雄注意磨练自己。
  马车走的比较慢,一日只行了百余里,好在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虽说礼教深严,仍然不能阻止这些年轻人的谈兴,两个女子自然是一行人的重心,武当弟子入门前,都是四处奔波的穷人,哪里有和这些漂亮姑娘呆在一起的机会,此刻虽有师父不停的训斥,不过他们也知道杨子风只是假意的,对这些弟子,杨子风倾入的心血很多,平时爱着都来不及,哪里会真正斥责,所以都故意作出一副顶风作案、大义凛然之姿态,不停的献着殷勤;而那些客商,都是在社会上打滚经年的浑刀肉,肚子里的货可不是一点两点,自然看出这女子在这队伍中的地位,于是巧舌如簧,一个接一个的上阵吹捧,为这两个女子消烦解闷,引得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丢在马车过后的路上。
  杨子风的年纪也不大,可是他和这些人之间却有着很大差距,一路上话却是最少,即使杨子风收了赵若兰为徒,教授武功还是有正德代劳,一是正德年纪大,可以避嫌,另外,一路上杨子风都在注意着水清,看她有什么怪异的举动,赵若兰虽有不满,但也不能说什么,路上行了四日,眼见快到了信阳府。信阳府隶属河南,不过和湖北交界,对武当也是有所听闻,而且这也是惊龙帮的势力范围内,照例,方腊是会在这里准备好的,本来他们计划今天晚上到达信阳歇息的,但是因为天降大雨,耽误了行程,眼见这雨是越下越大,竟是织成了一片雨幕,众人在雨中难辨方向,只得就地扎营。
  恰好路边有一废弃庙宇,正好借用,这时的队伍已有三十余人了,不过这庙甚为宽绰,三十人住下来还显空旷,不等武当七雄动手,早有同行之人生火做饭了,他们沾了武当派的光,自然要分担一些事情。众人吃过饭后,便聚在一起,天南地北的开讲,武当七雄和两位姑娘也呆在其中,只有杨子风一个人坐在火边,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时,外面又传来车辘声和脚步声,杨子风侧耳倾听了一下,是向着这里来得,果然,过了一会儿,正德走到杨子风身边,想来他也听到了,问杨子风有什么指示,杨子风示意暂时不要动,又等了一下,便听到“这里有人”的说话声。
  “小五,先去看看。”“是,总镖头。”而后就见一年轻人踏入门内,扫视众人一眼,然后退出去了,因为杨子风他们是出来历练,打响名声的,所以都穿的是武当的道服,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同一门派的,而其他客商则是五花八门的装束。
  外面的人窃窃私语一番后,只听见一声“无妨”,就见门外涌进五个人,其中一个就是刚刚的年轻人小五,另外四个是中年人,胳膊上都绣着扬威镖局的肩章,中间一个长得特别出色,尤其是两条眉毛,像两只毛毛虫趴在脸上,看得两个女子一阵恶寒。
  杨子风心中暗道,好大的口气,须知镖局乃是走南闯北的,天下之大,能人辈出,谁敢自说打遍天下无敌手,当然这里就有一个杨子风,不过这是个例外,扬威,扬威,看来是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了,不禁想起朴卜雪以前给他讲过人际关系时而举的一个例子了,说的是一个镖局,名为福威镖局,镖局为人作保,需要威势才能压住阵脚,为什么却要把福放在威前面呢,其实做镖局,依仗的并不全是威武,而是福气,也是人和,只要人和,道上的人都买你面子,所以你才能平安,而威压人一头,绝不能持久,除非你的威武是远远超过别人,这扬威镖局看来是太刚了,刚则易折,早晚会招致大祸,杨子风已经估算到了这扬威镖局的结果;不过换个念头想,扬威,阳痿,呵呵,其中萎缩之气倒也是多多呀,真想不到怎么会起了这个名字。
  其中总镖头见正德像是主事之人,便说道:“这位朋友请了,我们扬威镖局在此歇息一晚,麻烦各位朋友让让。”此言一出,众人大哗,这破庙本是无主之地,而且众人又是先来的,这镖局竟是如此无礼,当下群情激愤。其实镖局也有自己的难处,他们保的是贵重的东西,每天晚上歇息时都要开箱检查,黄白之物容易招人眼红,与陌生人共处一室,自然诸多不便,再者,他们镖局在道上也算比较有名,几位镖头的武功都不错,而总镖头更是厉害,以往虽说遇到过扎手的劫镖,不过都凭总镖头和几位手下过人的武力化险为夷,也养成了他们自大的毛病,眼下一出口就把众人得罪了。
  不过杨子风他们这边,有功夫的不过是武当派众人,其他的虽有几手拳脚功夫防身,但是遇到真正的高手,可是不堪一击,而那边镖局中五十人都是高手,两下一比较,这些人的心有些凉了,不待正德回话,赵若兰就出头了,她身为郡主,何时受过此等冷语呼喝,当下脸色就变了,正德连忙拉住,虽然武当派此次下山是历练,但也不是没事找事,何况别人只是说,自己还可以与他计较,没必要现在就撕破脸面干架,而且这架干得也极其不值,经过这几天的交往,正德已经清楚这郡主的性格,高傲,这也是杨子风不愿亲自教她基本功的缘故。
  “在下武当派弟子正德,这厢有礼了,出门的兄弟都不容易,外面的雨下的这么大,一时也找不到好去处,而且我等也是先到,论理也分个先来后到,这位大侠如此强言相向,岂不有违江湖道义,如果真的困难,我们倒可以挤一挤,腾出一个地方,这庙虽然破,总好过在雨地里露宿。”正德一副老好人的模样,这边的正忠他们却是有些不耐烦,这些天武当派哪天不是抬着头走路,要他们骤然低头,难。
  那总镖头听了正德的话,不知是畏惧武当的声势还是怎么,竟头也不回的领着镖局一众人出去了,正德诧异至极,本来还以为要纠缠上一番,难道他们想动武,不过等了一会儿,却不见有人进来,正德悄悄的来到门口,却看到这些人扯了些雨布,就在这门口歇息下了。
  正德回来问杨子风怎么办,杨子风说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他们不想领情就算了,只是这态度转变的未免太快了。”正德也没听出杨子风口中探究的语气,看看时辰,已是不早了,于是招呼众人休息,而两个女子则钻进马车内。
  半夜里,杨子风突觉门外一阵异动,心念一动,已是出了门外,却见外面血流满地,镖局的人全都躺下了,还有几个黑衣蒙面人在搜索幸存者,却对镖局所保之物不屑一顾,杨子风大叫一声,“干什么,”这些黑衣人俱是吓得一跳,回头就看见一个人正盯着自己,奇怪地是外面这么大的雨,那人身上却没有一处湿的,而且他头顶上的雨都向旁边滑去,就像打了一把无形的伞,不禁毛骨悚然,刚刚杀了人,难道就遇见鬼了吗,不过这黑衣人也是久经风雨之人,他们做的事被一览无遗,就是鬼也得灭口,于是撇下地下的人向杨子风冲来,这些人哪里是杨子风的对手,一个接一个的倒在地上,杨子风正待上前询问,忽觉不对劲,再细看时,这些黑衣人已经口吐黑血,当场毙命,想是咬破了牙齿内暗藏的毒囊,做事竟然连自己人都不留活口,杨子风越觉得其中的诡异,扫视了一圈,没有发现生存者,遂回到破庙,看了马车一眼,然后叫醒正德,因为外面的雨声很大,这些人都没有警觉。杨子风小声的告诉了正德外面的情形,然后正德就把众人叫醒了,粗略的介绍了外面的情况,要求大家围坐一团,免得有什么意外,待到天明去报官。
  天明以后,这雨还在下,不过报官的事情却不能耽搁,正德、正忠、正仁他们三人在杨子风的分派下向信阳府赶去报案,中午时分,官府就有人来了,不过这班衙役好生不讲理,到了现场后,发现没有一个活口,知道又是一桩无头公案,要破起来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欲拿下杨子风他们顶罪,这些人自然不干,两方纠缠起来,直到赵若兰摆出郡主的身份,这些衙役才知道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吓得赶快赔礼道歉,杨子风也不指望这帮衙役能有什么出息,报官的原本目的就是需要官府的人证来洗脱他们一行人的嫌疑,见目的达到也不再深究,看到赵若兰仍在那里摆谱,刺了她一眼。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
  第一百零五章
  到了信阳府,便有一部分客商离队而去,因为路上扬威镖局的事情,大家的心情都不是太好,被刺了一下的赵若兰也受到了教训,让她明白,外面不比王府,自己虽有襄阳王撑腰,但也不是可以胡作非为的,而且自己名义上的师父杨子风虽然平时话不多,但是她看你的时候,那目光仿佛要把你穿透,赵若兰和杨子风说过几句话后,便不敢再和杨子风待在一起了。
  每个办事点都有信鸽,以供杨子风和朴卜雪互通消息,朴卜雪现在在武当山上的建设开展的是如火如荼,同时传给了杨子风一个消息,要他暂缓去少林,转而去洛阳,因为十天后是华山派掌门岳不群女儿岳灵姗的大婚之日,当初华山派这么给武当面子,此次武当也不能失了体面,理应去捧岳不群的场,杨子风作为武当的二号人物,份量够重了。
  在信阳府北有一座明港镇,和朱仙镇当时并称中原四大名镇之一,明港镇因为一条明河贯穿其中得名,说来,这里还有一个传说,当年楚汉之争时,刘邦在江淮流域被项羽打的大败,一路后退,而项羽在其后紧追不舍。当时来到了明河,项羽在河南岸,刘邦在北岸,两军都累了,刘邦下令就地扎营休息,次日鸡鸣拔营,而项羽下的命令也是如此,但是,明河北岸的鸡鸣要比南岸早一个更次,结果,刘邦脱险了,明港因此得名。
  过了明港后一路继续向北,因为婚期在即,他们在路上也不再耽搁,专心一意赶路,终于在第九天的头上赶到了洛阳。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素有“九朝古都”之称,先后有夏、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设立国都,建都史长达一千多年,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在隋唐盛世,洛阳人口曾经多达百万,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洛阳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深厚的古文化底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奉为“人根之祖”、“人文之祖”的以“河图洛书”代表的河洛文化。道学创始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光大于此;地动仪、浑天仪、候风仪在此发明;《汉书》在此修成;魏晋文学在此兴盛。
  作为长期辉煌鼎盛的古都,历史给洛阳留下了都城遗址、寺庙、石窟、墓葬碑碣等丰厚灿烂的文化遗产,沿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