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快读小说书城>书库>>嫁时衣> 分节阅读67

分节阅读67

  在这儿了。”
  又有人乱纷纷地说:“快,快,郡主可安好?”
  后说话的这人声音有些耳熟,正是总在安王身边的那名贴身护卫的声音。小冬全身一松,心里只念叨着,过去了,总算过去了。
  然后她又莫名其妙的想,这密道可以不可再,这一回暴露了,下一回可用不得了。
  呸呸,乌鸦嘴,难道她还盼着有下回?
  永远不要再有才好。
  小冬被托了上来,脚踩着实地,深深吸了口气。
  地底下总是让人觉得喘不过气来。那不是生理因素,纯粹是心理上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焦糊气味儿,不知道什么被烧了。
  那股气味儿长长久久的留在小冬的记忆中,就如同在地底那些黑暗时光的记忆一样。
  天黑后安王会府了。
  安王两眼中都是血丝,形容憔悴。
  小冬亲手端茶奉给他:“父亲用过饭了么?我让人做了些清淡易克化的吃食。父亲用了饭快些梳洗休息吧。”
  安王似是极为疲倦,微微点头,垂下眼睑靠在那儿不动。
  小冬试着喊了声:“父亲?”
  安王抬起头来:“你没事么?”
  “女儿没事。”小冬轻声说。
  府中的情形小冬低声说了出来,管家福海重伤,护卫死伤大半,府中诸人被催逼,得到的消息却是胡氏带着郡主从侧门逃了……
  她明明躲藏了起来,胡氏带的郡主是拿个?她们又能逃到哪儿去?
  到现在还没有消息。
  “还有,明夫人……她不知下落了。”
  明夫人美貌动人,在这样的一场动乱中,她的遭遇小冬想都不敢想。
  虽然不喜欢她,可小冬从来没想过她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父亲,城中的情形如何?”
  “叛军已经肃清……二皇子逃到西内苑被围住,便自杀了。”
  “景郡王呢?”
  “他举火自焚了。”
  第二天小冬却得了好消息,胡氏没有死,她回来了。
  “真是皇天保佑,我们逃出去不远便遇上了罗校尉带的人马,他认得我,又放出消息说安王郡主已经由他们救着了,护着我们一路退走,打杀了不少叛逆贼子——”
  胡氏头发散乱,身旁跟着的那个小姑娘还裹着小冬最华丽的一件宫装,已经脏得不成样子了,脸上也抹得泥猴一般,又是泥又是灰又是泪混成一片,哭得泣不成声。小冬看了好几眼才认出她是红荆。
  “我身形最矮,当时红芙姐姐她们都要和我争着这件衣裳穿,结果只有我能穿下。”
  所以就由胡氏拉着她逃跑去吸引人注意力。
  她平时默不作声,静静的做事,经常让人注意不着她的存在。
  可是这一回她却一下子把所有人地注意都拉到自己身上。
  小冬紧紧抓着胡氏的手,胡氏自己狼狈疲倦到不行,却还一个劲儿安慰小冬:“郡主别怕,这不是没事儿了么?王爷也好好的,咱们也都好好的,不用怕。”
  “妈妈,你以后别再抛下我……”
  胡氏一怔,随即泪盈于睫,搂着小冬说:“好,好,不抛下,再不抛下你了”
  第四十四章 高塔
  许多人牵涉进这一次动乱之中,皇室元气大伤,有人升迁有人死于乱中。
  小冬再见到圣慈太后,只觉得恍如隔世。
  她盈盈拜了下去,却只说了太后两个字,就哽住了喉咙。
  圣慈太后朝她招手:“来,过来。”
  小冬依言起身,坐到圣慈太后身边去。
  “你没事儿吧?”
  小冬摇摇头:“我好好儿的,太后娘娘呢?”
  “哀家经历了那么多事了,不会被这些小小风浪吓住得。”太后心疼地握住她的手:“怎么瘦了这么多?”
  小冬笑着说:“苗条才好看呢。”
  “胡说,小姑娘家瘦成竹竿了还好看什么?”圣慈太后说:“哀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生得圆乎乎得呢。”
  小冬睁大了眼:“太后娘娘骗人的吧。”
  “不骗你。”太后微笑着说:“我没进宫之前,也是父亲母亲娇养着的,上头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数我最小,那时候我又爱吃零嘴儿,整天抱着点心盒子不撒手。”
  “真的?”
  “嗯。后来进了宫之后才瘦下来的——先帝喜欢苗条女子,那时候后宫女子都少食少喝,又把腰身紧束。我倒没想瘦,可是偏就瘦下来了。”
  从父母膝下的宝贝,一下子变成了后宫如草芥般的女子,一定吃了很多苦头,所以才瘦的。
  “我陪太后娘娘去佛堂吧。”
  “不去佛堂,难得今天天气好,去御花园走走吧。”
  小冬扶着圣慈太后,穿过长春宫的西侧门,经过一段夹道,就进了御花园。
  天气晴好,风吹在脸上暖洋洋的,小冬特意掐了一朵花替圣慈太后插在鬓边,旁边的宫人纷纷凑趣说好看,采姑笑盈盈地说:“这花也好,可是也得人好,戴别人头上,那就不衬,戴在太后娘娘头上,这花儿也一下子尊贵起来了。”
  圣慈太后笑着说:“胡说八道,我都什么岁数了还戴花儿呢,幸好这是没外人,不然还不让人笑话。”
  “人家七十老太太过寿还戴红牡丹呢。”
  小冬说:“就是就是,我和太后娘娘这么一站啊,旁人恐怕以为我们这是姐妹两呢。”
  圣慈太后笑着打了她一下,从采姑端得鲜花里挑了一朵红艳艳的,给小冬簪在头上。
  没有镜子,小冬扶了扶花,转头问:“好看么?”
  采姑领着一帮宫人齐声赞道:“太好看了。”
  小冬和圣慈太后笑作一团。
  宫人们也都往头上戴花,这个红,那个粉,看上去好不热闹喜气,连采姑这么素来稳重的,都簪了一朵在鬓边。
  “咦,有人放风筝。”
  圣慈太后也抬起头看,果然天上有两个风筝,一个燕子,一个老鹰。
  “不知道哪宫的妃子在玩。”
  “咱们宫里其实也收着两个呢。”采姑说:“趁着天好,让她们拿出来放一放。”
  圣慈太后点头:“也好。”
  便有宫人去取了风筝,放了起来。结果连放了两回都不起,还是叫了一个小宦官来才把风筝放上天。
  采姑笑着说:“瞧你们一个两个笨的,把线给我。”
  她结果手来,扯了扯线,也没见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花样,那风筝果然飞得更高更稳了。
  采姑把线轴递给小冬:“来,郡主放一会儿。”
  那是一只扎得极好的金鱼,大翅子呼啦啦的响,小冬没心理准备,只觉得线轴沉重,差点握不住。
  圣慈太后笑她:“你可站稳了,别让风筝把你带上去了。”
  “才不会呢。”
  小冬放了一会儿,仰得脖子都酸了,不服不行,只好把线轴交出去,扶着圣慈太后在亭子里坐下。还没喝上一口茶,就听着有笑语欢声远远从花园另一边来了。
  圣慈太后笑笑:“有人来凑热闹了,都是那个风筝引来的。”
  明明是圣慈太后引来的。
  出来散个步也不能安生,也难怪圣慈太后总是不出户。
  来的人里小冬熟识一个宋婕妤,其他几个美人都不大认识。
  宋婕妤她们一副偶遇的惊喜表情,上来给太后见礼。
  小冬又给宋婕妤见礼,慌得她连忙拦住:“郡主可别多礼了。再说今天是出来玩儿的,干嘛弄得这么拘束,没得生分了。”
  小冬微微一笑,不接她的话。
  宋婕妤特意来偶遇太后,可不是为了和她套近乎来的。
  说起来宋婕妤相貌既美,又玲珑圆滑,可惜六公主学不像她娘,不然肯定比现在要讨人喜欢得多。
  第四十五章 家宴
  秦烈再见到小冬时,都已经快要过年了。
  他有一阵子没再过来,再回来时,却是风尘仆仆。
  “你去了叶安?”
  小冬惊讶之极:“看见我哥哥了吗?”
  “见着了,他好着呢。”秦烈笑呵呵的,把一直揣在怀里的信掏了出来。
  胡氏紧紧盯着两人,生怕他们有一点儿不轨的举止。
  秦烈咳嗽一声,没敢再像刚才笑得那么肆意将信交给小冬。
  小冬几乎是将信抢了过来。
  信当然是赵吕写的,说因为大雪得缘故,路不好走,邮驿也慢他的上一封信大概还在路上,绝没有秦烈专门捎回去的这一封来得快捷。赵吕说自己身体很好,小冬做给他的靴子,棉袜,还有那式样奇怪的保暖内衣都派上了大用场。
  那保暖内衣是小冬按着现代的样式做的,虽然不可能那么有弹性,但是总比敞襟系带的又或是罩头宽身的那些要贴身保暖得多了。
  他信里写着:“那风像刀子一样,嗖嗖只往人脸上手上割,往衣领袖筒里钻。每个人都把自己所有能穿的东西都穿在身上。前天有位姓苏的副将,出去巡视回来,身上的铁甲冻住了脱不下来。他们都羡慕我,可惜他们家中没有贴身巧手的妹子呀。眼馋也是白眼馋。”
  小冬笑出声来,捧着信再往下看。
  “西北是很苦,可是我学到了许多在京城一辈子也学不到的东西,刚来时常有人在背后取笑我是小白脸,现在我的脸也不白啦,再过些日子,大概也就和他们一样的粗糙起来,你送我的蛤蜊油和羊脂油我也擦了,下次再让人多捎一些来。我现在只担心我回去了之后,妹妹或许认不出我来……”
  小冬又是高兴,又是心酸,背过身去抹了下脸。
  她瘦了,越来越像个大姑娘。因为不是见外客,所以只传着件半旧的水红织花对襟的小袄,下身是胡服式的裙裤,额头上系着一条细细的绞丝锦毛抹额,衬着一张小脸儿粉嫩嫩的,有如花瓣儿一般。
  “秦哥哥一路辛苦了。”小冬站起身来,正正经经和他道了个谢:“哥哥的信一直不到,我这些天正揪心呢。这么冷的天,难为你还走这一趟……”
  “也不是特意去探他的,只是贩货经过那一带,往他那儿绕了一圈儿。”
  “哥哥怎么样?瘦了吗?吃的好不好?天气真那么冷么?”
  “可不是么,今年尤其冷的很。”秦烈说:“瘦倒没有瘦多少,可是结实了,也精神了,穿上盔甲还真像那么回事儿。当然不能像在王府似的享福,我记得他以前写一回字就要洗两三回的手,就算冬天也是隔日就沐浴一回的。现在热水可不是随便就得了,他说最长的一回十二天没洗成头,痒得不行。他告了半日的假,我们一起骑马,说话,可惜军中有法度,不能陪他喝一回酒。”
  小冬忙说:“不喝的好,犯了军法不是玩的。”
  就算他是世子,也不能带着头得违反军纪,那岂不让人为难么。
  “他还有东西让我给你捎来。”
  小冬精神一振:“什么东西?”
  “他在军中也没得什么东西,是个小玩意儿。”
  秦烈取下腰间革囊,从里面掏出半个巴掌大的小猴儿来:“喏,牛骨头的,你哥自己雕的。”
  那小猴儿雕的很是用心,五官灵动,表情讨喜,尾巴翘着,尾梢儿还打了个小卷儿。小冬先给逗乐了。
  捧着这个,她能想象赵吕是怎么在简陋的屋子里,对着灯一点一点雕刻这块牛骨的。窗子外面大风呼啸,周围没有他熟悉的朋友亲人,一切的一切都那么陌生——
  赵吕一定很想念京城,想念安王府,想念他的父亲和妹妹……
  比小冬想念他还要多得多。
  小冬眼睛又觉得酸热,借着端茶遮过去:“哥哥还有信给父亲吧?”
  “有,王爷可在家?”
  “在的,父亲前两日偶感风寒,所以在家休养了两日。”
  秦烈一拍头:“哎哟,不要紧吧?”
  “不打紧,太医开了药,说吃不吃都行,父亲也就没吃。你这会儿过去么?”
  “行,那就过去吧。”
  胡氏那目光像锥子似的,一刻也不松,刺得秦烈浑身不自在。
  “我和你一同去。”
  秦烈当然求之不得:“好,你穿暖些,这马上要过年了,你可别再淘气吃药。”
  小冬一笑:“你还当我是三岁孩子啊?”
  她披了件斗篷,又拿上手炉,和秦烈一起出了门。胡氏嘱咐红芙和红荆跟紧点儿,自己犹豫了一下,便没有一起跟过去。
  秦烈朝后看一眼,压低声音问:“后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