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接连用清水将这些杯子漂洗了五六遍。
  然后,再将这些万分金贵的杯盏,小心托在手里,拿起一个软软的干净的帕子,转着圈将水渍擦干,擦到自己满意了,在对着光线离得远远的,检查一遍,玲珑剔透,碧洗的杯盏如同一张薄薄的纸,吹弹即破/.
  这些皇家御用杯盏,金贵得很,全部官窑里烧制 ,造型精美,听说程序极其复杂呢,加上用料极其珍贵,须得小心了,一个杯盏,怕是够得上庄户人家一季的收成吧。
  抬起头用手背撩了一下散落在额前的碎发,背有些微酸。
  还是无意间往外瞅了一下,之前自己干活的时候,顺尧会站在门口,滔滔不绝讲他的药典,是呢,这个汤顺尧,只有提到医药的时候,才会口若悬河的。
  小时候听娘说,人这一辈子,该是什么命,在早先一辈子,就定了的,认命吧!
  认命吧——这句话,在娘亲遭人诬陷被处死、自己沦为宫奴时,自己给自己说过;在被送到安乐宫时,自己也是这么说着挺过来的。
  卑微的人,不都是这么自我安慰着过日子么?
  今生的缘分,今生的命数,会遇见的谁,该遇见的谁,也都是早在上一辈子,就注定好了的么?
  自己遇到了善良的叶宝林,还有这个——木讷的汤顺尧,也都是命中注定的吧!
  想起了叶宝林,心中又是一紧:叶宝林,在那荒凉偏僻的陵墓,你,还好么?最近新皇也不常到这儿,不知道他还会不会一如既往的眷顾您?只是听说他很不喜欢新进宫的皇后和贵妃。
  但愿,他早日将您接回来!
  。
  【偶见】
  青螺对自己最亲近的叶宝林固然是万分担心,但终究只是的担心。她无法预知他和皇上会有什么结局。更无从知道,最近,皇上都在忙什么,有没有在为叶宝林牵肠挂肚。
  因为自打入了冬,寝宫的院落就不再由她打扫,之前借着打扫兴许能听出一星半点的话语,如今更是鞭长莫及了。
  将她调离寝宫,其实并非任太后意思。是李嬷嬷负责,那些日子,她见顺尧和青螺走得很近,怕是孤男寡女,日久生情,便防患于未然,将她支远了一些,只负责前院的打扫。
  做为任太后的贴身总管兼奶妈,慈安宫里里的一切,她了若指掌。包括一草一木一人一丁。
  皇后身边从不养无用的人。
  哪怕你看到的是一个粗使丫头,或是摆上台面的小太监,都有着各自的利用价值。说不定,在适当时机,谁都能派得上用场 。
  只是。再没等到最佳时机前,一点风声都不可透露。
  比如,这个姿色俊秀的青螺,早就定好了的,她是留给小皇帝李承恩的。虽然收她在慈安宫的第一天便笃定了的,可是,依旧让她做最艰苦的活儿,一如既往,和别的宫女丝毫没有什么特别,出了错,一样要受到宫规处罚和训诫。
  自然除了李嬷嬷和任太后,外人是看不出来的,包括青螺本人也不知道,自己早就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了。
  最重要的,在派上用场的时候,她只是个无缘近身伺候的粗使宫女,连个贴身宫女都不算,不会惹得皇上的警惕。
  这就是所谓政治家们的阴谋和睿智吧!
  至于顺尧,就更不说了。用处比青萝更要大。除了伺候任太后的医药大事,他还有更多的用途,究竟有什么阴谋?
  ——此事机密,我们都没有机会知道罢了。
  这段日子,皇上依旧照常来慈安宫请安。有时还带着十三岁的小皇后孔凝烟一起来。
  来的时候,也都是手牵着手,有说有笑,仿佛很亲热,青螺看不出什么端倪。
  小孔皇后,说实话,穿着一身庄严华丽的礼服,就像一个小孩子穿着大人的衣服那么滑稽。丝毫看不出什么皇后的威严——除了那些华丽的行头!
  在慈安宫上下太监宫女眼里,这个小皇后根本就是发育不健全的一个假小子,脸上找不到多少成熟少女的妩媚。也难为她,才刚十三岁,虚岁十三岁。本就不谙世事的年纪,又加上皇亲国戚娇养惯了的,就越显得懵懂无知了。
  却不知道。大婚这么久,李承恩是怎么度过的?
  听说第一个月,根本没同房,后来孔皇后大吵大闹,到了慈安宫里。任太后气不过,便亲自凤辇赶到大理寺,问责李承恩。
  后来,就再也没见过小孔皇后来慈安宫告过状。非但如此,连慈安宫都很少来。
  难道。这个小皇后一夕之间长大了?否则,以她的娇纵任性,又如何能忍受得住李承恩的冷漠?
  必是李承恩使了什么法子吧?——一个新郎官,除了在床榻上哄哄自己的女人,还有什么绝招可使?
  因此,后宫里,暗暗流传,新皇李承恩终于像太后屈服了,这不,和太后娘家的两个至亲女儿,处得如同鱼水之乐。
  但是青螺总觉得李承恩不是那种喜新厌旧的人,那么久,他都坚持着对叶宝林的爱,难道,这两个其貌不扬的女子就能左右得了他得心么?
  “青螺,过来把忍冬落叶扫净了。”李嬷嬷的声音。
  “是,李嬷嬷。”青螺应声,拿起扫帚,走进寝宫内苑。
  窗户下,那棵高大的忍冬花树,自打顺尧说了用处极大,任太后就连一片叶子都舍不得丢了,好些天才吩咐清扫一次,而且清扫完的叶子不许扔掉,要专门洗净了,焙干,揉碎,作枕头芯子。
  先前不当好东西的树叶子,因为得到了任太后的赏识,立马变得金贵了起来。皇家有的是威严,指鹿为马也不是没有的事情!
  虽然说这巴蜀移来的红色忍冬树冬天不落叶,四季长青。 其实说不落叶,也所剩不多,只不过针对那些光秃秃的落叶乔木而言。
  实际上,慈安宫里的这棵古忍冬树,到了冬天是有一部分落叶的 ,而且剩下的叶子不是先前那般绿,毕竟是经历了秋冬,剩下的叶子也不是很多,且不是有些变黄,就是透着紫色,很难谈得上是绿色 。只有到了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才会重新恢复生机。
  扫帚沙沙 ,一边想着,一边干活。
  一想到春天,心就仿佛复苏了一般,自己喜欢烂漫的春天,喜欢御花园里千奇百怪的花儿,喜欢春日氤氲在皇宫上空的,那种里特有的暖融融,甜丝丝的味道。
  历来是厌烦冬天的 ,冬天太冷,太萧瑟!而实际上,在宫里呆了这么多年,早已明白。只有这冷酷无情的冬天,才真正符合后宫里的氛围。
  寝宫的院子都比外头要暖得多。屋里的火炉燃烧的烟雾透过排气的瓷管子输送到屋外头。其实,通了地龙的慈安宫根本没有生火炉子的必要了,可是,任太后是娇贵的人儿,受不了冻得!何况今年冬天,特别冷——干冷的冷!
  那股子烟味,却毫不刺鼻,娘亲候过先皇比较宠爱的一个妃子,小的时候跟着娘亲多次进出那座豪华的宫苑。
  也是冬天,皇宫覆盖着皑皑白雪。奇怪 ,儿时的冬天却不是这么地冷。
  那会子自己还小,鞋上沾满了皑皑的雪痕,到了屋里,热气腾腾,一晃眼鞋上的雪痕就化净了。
  那时候,在内屋的床榻前,就见过一个将至的火炉,炉子里燃着一些东西,自己从未见过,满屋子就是就是这股子香香的味道。
  后来,就再也没机会问过这种美好的味道……再后来,跟了叶宝林,跟她提及此事,方知晓这种味道便是那火炉子里燃烧的乌青炭味儿……
  “ 太后娘娘,薛女史来了……”李嬷嬷进去了屋里,隐隐透过排气的瓷烟囱,传出李嬷嬷小心翼翼的通报声。
  “传进!”任太后不惊不乍的声音。
  接着,李嬷嬷出来,到内苑门口,将一个一身女官打扮的三十岁左右女子,领了进来。
  。
  【召见薛彤史】
  这个女史长得一般般,但确实不怒而威,气度不凡,梳盘桓髻,衣着面料和样式很讲究,后面跟着两个贴身的小宫女。走起道来,目不旁视,很是有气势。这排场和气氛,不比贵妃娘娘差。
  何为女史?在后宫里,佳丽成群,个个都是皇上的女人。
  这个责任,当然,女史们也不例外。但是,在后宫中,女史们跟那些专门的妃子们不一样,地位很特殊,她们不需要具备特别的姿色,她们的进宫并不是为了取悦皇上,而是专门辅佐帝王后宫妃嫔诗书礼仪,她们主要负责安排宫廷中皇帝与各个宫里的妻妾们性生活的官员,她们是宫廷之中的女官,不被称为什么妃嫔,而是被称为“女史”。
  当然,即便是女史,有机会被皇上看中的,一样可以临幸,这一点,后宫里的女人雷同。
  自小就在宫中长大,这后宫里的六局分工,青螺自然很熟悉。只是这个女史自己先前是从未见过的。看那样子,似乎很得太后的待见,屋里传来任太后很温和的声音,看样子,又是个身居要职的人。
  “李嬷嬷,您腿脚不灵便,您先等在这里,奴婢去将茶沏好,您送进去就好了。”屋里的贴身宫女也都退了出来,见李嬷嬷亲自动手端茶,肯定是个很有用的人。青螺倒也眼疾手快,一溜烟忙着帮李嬷嬷将茶装好,端了过来。
  送进去后,李嬷嬷带上屋门,走了出来,那个女史的两个贴身宫女也退了出来。
  任太后的宫中,即便粗使宫女在外人眼里也是高人一头的,却是这两个宫女不屑一顾的样子,看来,大有来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