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

  八路的烽火八年 作者:上官氏
  作者:wxxs2008
  今天晚上,我看了《小八路的峰火八年》这本书。其实说老实话,我开始并不太想去看这本书。因为题目。这本书的题目其实并不怎么太好。从题目上看,说的是一个小八路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我们现在也算是成人,好像已经过了对一个小八路感兴趣的时期了。但因为对于抗日战争体裁的喜爱,我还是点开了这本书,看了起来。这一看,却发觉我差点错过了一本好书。开篇就是讲的这个小八路在送信的途中遇到了日本一个中队。当然也写到了一个小孩子看到那精良的武器装备和香香的肉味对他的诱惑。当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军队,特别是共产党的军队武器上的落后。汉阳造,多么古老的武器啊,虽说当时的日本士兵拿的三八大盖与德国,与意大利等国相比要略差一些,但在中国这个战场上,这些武器装备可都是精良的代名词了。接下来的发展更是让人惊叹。这个小八路被日本士兵发现了。虽说小八路跑的飞快,但我们也都知道当时日本士兵的枪法可是相当不错的。正当大家为小八路担心时,小八路却开始了反击。当然,这反击看起来也是让人感到兴奋的。小八路的两枪,就打死了两个日本士兵,其中一个还是一个军曹。爆头,精准的枪法,这下子可让我们产生了兴趣。刚开始的那个想法已经扔在一边了。如果说这部书就是讲述一个英雄的故事的话还不会引起我这么大的兴趣,接下来就是军队之间的战斗了。前几章着重讲了一支国民党军队与日本的交锋。其中还有中国一支部队的阻击战。这两次战斗,又让人从英雄主义的小规模战斗中醒过来,去体会更高一个层次上的战斗了。这也更增加了人去读下去的兴趣。
  说到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的对战,在抗战那几年,可以说是双方打了无数次。其中的胜负之数大概要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抗战的初期,那时候,日本军队占有绝对的优势。不仅仅是在武器装备上,就是军队士兵的训练上也让中国士兵望尘莫及。第二阶段是在抗战的后期,那时中国军队已经成长起来了,不仅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八路军,就是很多爱国的国民党军队也可以与日军展开对攻了。这其中的原因大家也都可以猜出一二来,日本人过早的发动了本可以取胜的战争。日本人自大的在多个战场上同时展开了进攻。日本人过市的估计了自己的国力贮备。日本人最没有想到的是,胜利永远是站在正义一方的。在这本书的前几章,就开展了团一级的军队对抗。只不过,这次对抗是以悲剧来结束的。但不管悲壮也好,兴奋也好。作者还是把读者成功的引进了那个悲壮的年代,引进了那段带给我们无数愤恨的年代。敌我双方在那个小地方展开了拉剧战,真是血与肉的拼杀。而在这个时候,小八路又出现在国军战斗的序列里。当然,小八路可不是投敌,也算是当时的那种大形势下的一个信使吧。当时,军民党的一个团与一个加强的日军中队展开了拼杀,双方在近距离接触时,正拼刺刀时,小八路出现了。小八路一出场,就救了这个国军李团长的命。接着就是双方真正的面对面接触了,也让小八路见识了日本军人优良的个人素质。中国军人以多打少,却损失惨重。而小八路也在其中险些被杀,全靠着一股着勇气,击退了日军。这时,又转到了中国共产党这一边了。当时八路军的一支小部队为了阻击住增援的日本,与强悍的日军展开了一场惨烈的阻击战。说到阻击战,大家可能都明白这种战斗的作用和意义。而阻击战对于双方来说可都是一种折磨。阻击的部队不想让对方冲过去,而被阻击的又想冲过去,双方可就都撞在一起了。在这个时候,可就没有什么战术可言了,双方拼的就是实力。而且在这个没有什么回旋余的战斗中,武器装备可就成了致胜的关键。要知道,对于作战双方来说,拼人肯定是落于下乘。所以拼火力就成为了这种战斗的重要过程。八路军的地雷,手榴弹这种单兵作战的利器却因为手艺落后,杀伤力太小。让本就火力不足的中国军队更加被动。而且在不可避免的最后战斗中,双方展开了殊死的战斗。这个时候,刘小富这个机枪射手被作者重点塑造了。作为机枪射手,枪法那是不用说的,枪械也保养到了极点,但就是子弹太少。所有的子弹竟然只有一百二十多颗。这真是无法想像的事情。机枪啊,是一种速射武器啊,只有这么点子弹。但正是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八路军仍然发扬了我军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不断的转移阵地,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多次打击日军。最后,为了保留住这支部队的最后力量,队长刘阳带着几个重伤员留在了阵地上,小八路等几个年纪相对小一些的撤了下来。而那边,国民党的军队也拼力死战后撤退,再遇日军,除团长外,也都牺牲在日军的围剿下。
  我看到这里,不禁为中国军队奋战的精神所鼓舞。更为八路军留下来的这些小鬼们担心。没有了领头,只有这个小机灵鬼叶剑飞,以后的路真是难走啊。但接下来,小叶同志却带领着这些小孩子们偷袭了日军一个伤兵营地,全歼了日军,并获得了一大批相当重要的军用物资。看到这里,我放心了,这些小八路肯定会在小叶同志的带领下,打拼出一个新的天地来的。
  几支中国军队虽然失败了,但我们对抗侵略者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我想,在接下来的故事发展中,叶剑飞一定会带领着这些孩子们利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
  没想到,看书看了这么长时间,我看了很多抗日方面体裁的书,今天却看起了小八路。
  [原创]我谈《小八路的烽火八年》之惨酷战场和人物成长
  [原创]我谈《小八路的烽火八年》之惨酷战场和人物成长
  作者:上官氏
  我是一位老网友了,但是从来都是看书,自己并不写书。
  后来我有了写书的冲动,因为我看过很多好书,但也看过很多让自己有点昏昏然的抗日书籍。夸大的情节、英雄主义太过突出,将日军战斗力描写的一文不值,或许这样可以突出主人翁的英雄主义和超强的战斗力。当然,这也博得了很多愤青们的一致好评,于是乎,骂娘的、大呼痛快的,都在书中得到抒发。
  但是,我想问一句:日本鬼子这么容易打发,为什么区区100多万日军就纵横大半个中国,杀害3000多万中国人,而国民党、共产党却要玩成“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游戏?如果日军如此之差,那不是正说明我们中国人更差,否则,谈何抗战还需要八年?
  于是乎,我想写书了,写这本《小八路的烽火八年》。
  1、写书的目的。我是一个军事迷,我更希望中国人能够挺直腰杆,但是我们无法回避七十年前那段抗日烽火,更无法回避我们当年国力、军力的虚弱不堪。我写叶剑飞,只是想通过他这个1937年才16岁的孩子,一个八路军的通信员,在主力部队与日军顽强作战全部殉国后,带着不多的年轻的八路战士们,如何坚持斗争下去的故事。在烽火与血泪的洗礼中,逐渐成长起来。用他的眼睛和经历,去写出真实的、惨烈的那段抗日烽火。随着故事的展开,很多线索慢慢汇集,慢慢向读者们展现一段壮阔而又复杂残酷的抗日烽火图。
  2、关于战争。抗日战场上,有国军,有八路,也有土匪,有皇协军,有日军,也有很多的谍报人员。他们在这个战场上摆开架式,你来我往,争斗不休,除非,有一方实在挺不住,倒下了。所以,大家在《小八路的烽火八年》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到拼死抗日的国军,但同时对八路却又防心很重;可以看到不成熟的叶剑飞在成功和失败间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可以看到抢粮、抢女人的土匪跟日军作战,为了抢到枪弹和漂亮日本女人当压寨夫人而冒险伏击鬼子车队。…………而在战斗力的写作上,作者基本上忠实于那个年代的真实。特别是关于日军的战斗力,基本上没有太多夸大或者缩小的成份,基本上在史实的框架内,尽我个人的最大努力,去告诉大家日军的战斗精神。当然,那是日军所谓的武士道精神。作者并不憎恶武士道,但日军身上的却是一种变味了的、为日本扩张侵略服务的武士道。
  3、关于日军军官的战术思想。不可否认,日军军官的战斗素养的确很厉害,但是从日本军部到下面的军官,大都只有战术认识,缺乏战略层面的认识。所以,他们才会盲目扩大战争,才会发表声明提前拒绝国民政府的投降,才会不顾一切地想蛇口吞象。小泽是一个例外,他是日本陆军军官学校的高材生,是一个职业的军人,他认为自己不屠杀百姓,不杀投降的士兵,但是事实上却又是不在停地做着这些事情,因为他认为杀的百姓通匪,杀的降兵不愿意真正投 降……同时,他对中国抗战形势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所以,他才会说,日本应该和中国议和,现在的日本军部都是一群笨蛋,都应该枪毙,没有一点战略眼光,迟早会把明治维新五十年的成果毁于一旦。他是一个魔头,但是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战斗精神和宏观认识.没有办法,他是一个军人,军人讲究的是忠诚和服从.
  4、关于新编212团。国军同样抗日,同样有深入敌人的部队,团长李国强最大的可贵在于他对日作战的坚决性。他绝不允许投降,甚至在他的212团被日军包围全歼后,自己孤身逃回武汉,在要枪决议罪的情况下,非要重新建立212团编制,重新回到辽县坚持与日作战。他是一种另类的英雄,对于八路,他既肯定又防备,既合作又拆台,作为一个单纯的军事负责人,他既要抗日希望中国抗日武装强大,但又不愿意共产党的八路军发展威胁国军,这是一种矛盾的心理。但是好在他并没有做出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而是在最大限度上削弱八路,而又让其保持自卫作战的能力——这样才能让他的212团的利益最大化。
  <小八路的烽火八年>,一部努力贴进那段惨烈历史的小说作者会尽全力的去还原历史的
  就简单谈这些吧,希望大家多去看看,多给拍拍砖!!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抗战中的各种英勇抗战力量—《小八路的烽火八年》[蓝剑军团] [博客帖]
  原创]抗战中的各种英勇抗战力量—《小八路的烽火八年》[蓝剑军团] [博客帖]
  文章提交者:祖国统一 加贴在 优秀小说评论区 铁血论坛
  网络小说中的抗日战争小说,大多是yy式的穿越、改变历史进程的军事作品。而上官氏的这部《小八路的烽火八年》小说内容之中,却很少有yy式的穿越小说。在故事发生中真实地反映出敌我双方在历史中的真实作战能力和作战实力,以故事的发展来吸引读者,这才是本书的一大看点。
  在那场敌后艰苦的八年抗战之中,不管是什么样的中国人,也不管是什么地位的中国人,都在那场战争中,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付出了自己的一点点微薄之力。作者就是从抗战初日本侵略者对占领区进行扫荡开始了本书的故事。作品的主人翁叶剑飞以八路军通信员的身份进入了故事,将故事的进程引入了日本21联队,进攻其占领区的国民党212团。作者并没有象其他作者那样把国民党212团写成无能、怕死之流。作为中国人,更确切的说是中国军人,他们在对日作战中也表现出了不怕牺牲的一面。
  作者也注意了对于军校出身军官李国强的描写,这个从军校毕业出来的高才生,只是以书面作战理论来指挥部队作战。虽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理论知识少了实战经验的补充,同时敌我双方武器装备的相差太多,使他理论知识在对日的实战中吃了大亏。不过中国军人在面对着外敌入侵的时候,还是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他的带领下,国民党212团以血肉之躯挡住了日本侵略者的进攻。在抗日战争的初期与日本鬼子拼刺刀,就象作者按历史真实情况写的那样,面对着经过精心训练的日本兵,那些没有真正系统训练过的中国军人,只有面对着死亡以牺牲的精神去与对手拼刺刀。100多人的牺牲才杀死了30多日本鬼子的作战结果,让我们真正了解了当时中国军人的作战情况。这也是中国抗战军人所面临的何种作战环境,现在的人是不可能真正了解到的。
  相比之下,八路军荆山抗日支队在阻击鬼子援军的作战中。他们的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