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7

  最后反而是救了他们一命。
  小泽联队长不想再这么讲下去了,因为他知道,不可能有人想出完美的作战计划——看来,当联队长也是一件累人的差事。
  他直接站起来宣布自己思考了很长时间的命令:”这次围剿抗日武装的战斗对象有两个,一是国军新编212团,一是八路军抗日支队。整个围剿战术为三路合击战术,第51大队另加52大队两个中队共1800人,另加警备旅1000人为第一路,正面进攻212团,52大队剩余的两个中队600多人直接围剿八路。另外,我将亲自带领第50大队一千人长途奔袭212团后方,与正面部队一起,一战消灭212团。”
  “嗨!”台下的一群军官全部站了起来,一起点头答道。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四)霸王坡阵地
  (十四)霸王坡阵地
  李国强站在霸王坡的阵地上,紧张地指挥着这群第一次参加战斗的士兵们挖“之”字形战壕、交通沟和散兵坑。
  得知鬼子出兵进剿后,他竟然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报仇雪恨的机会就在眼前。但是当他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敌我兵力、火器、战斗素质后,却发现部队整体战斗力仍然远低于日军。至于叶剑飞率领八路军的配合,他并没有寄予多大的希望。毕竟八路的那点战斗力,自保都成问题,谈何支援国军?
  叶子焕曾经跟他讲过,部队的战斗力=枪支一次性投放的弹药+士兵熟练的战术操作+顽强的战斗精神,最后,总和再乘以指挥官的决策。当李国强站到另外一个角度客观评价部队,目前勉强在弹药投放力度不弱于鬼子外,其余几个方面,国军远远不占优势。
  就拿指挥官的决策来讲吧,不仅仅需要部队最高指挥官的正确决策,更需要部队各级长官的正确领会、理解、创造性地执行。这方面,已经作战数年的鬼子部队的确更胜一筹。
  这时,又听见了叶子焕在大声的训斥:“先挖一个一人高左右的坑道,要一到两米宽,把土挖出来,再培在战壕上,用铁锨趸结实,这样才可以抵抗子弹和炮火的摧毁。”没有办法,新兵们的训练实在不够,只能在战斗中去学习战斗了。只是这样需付出更多的鲜血。
  “不要在面前的土层放石头。”叶子焕忙着跑到另一边,对一个正在往阵地掩体外侧放石块的士兵说:“这样很容易形成跳弹,比直接射来的子弹更危险。把外围多夯实几层土就可以了。”
  李国强忙着安排阻击阵地指挥所去了。事实上,他心里还有自己的小算盘:打阵地防御战,被动挨打可不是李国强的作风。得知鬼子已进军后,他立即抽调一个加强营,潜伏到阵地前的一条小河对面,等到鬼子攻势减弱或者阵地存亡的关键时刻,突然杀出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配合正面阵地击退鬼子的进攻。同时,他还派出一个加强营连夜轻装,多带弹药,昼伏夜出潜到辽县周围,相机攻城,吸引鬼子回兵救援。
  安排好这些,他立即与叶剑飞率领的八路支队取得了联系,希望八路配合作战,叶剑飞立即回信表示同意。
  就在新编212团紧急备战的时候,八路支队也没有闲着。接到李国强的信后,叶剑飞就迅速想好了作战方案——全队200人轻装,主动放弃现有的根据地,跳出鬼子的包围圈,进行外线作战。在调动鬼子的过程中,消灭鬼子有生力量。
  于是乎,全队的战士们都紧急行动起来了,擦拭武器、打背包、制作担架等,腊梅还帮着煮鸡蛋、玉米馍、大饼、土豆等——这可是战斗力的保证啊,谁知道这次作战要持续多长时间?能多给战士们带点就多带点吧。叶剑飞把腊梅拉到一边,送给他一把鬼子的“王八盒子”——日军陆军标准配备的大正十四年式手枪。
  “这里面装有五发子弹,是从一个鬼子军官手里抢来的,枪的有效射程是60米,现在枪送给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还有这十几个伤病员和乡亲们。”腊梅接过手枪,抬头看了一眼叶剑飞,咬了咬牙,点头。
  部队在驻地前的平地集合完毕了。叶剑飞斜挎着驳壳枪,背着一支三八步枪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检查装备——”肖大栓发出命令。他现在是支队副队长兼第一大队的大队长(这种编制可不是鬼子的大队编制,只有60多人),这时,一阵辟辟叭叭的骚动和响声后,三个大队长都迅速报告:“检查完毕,一切准备就绪。”
  “同志们,这次鬼子出动了近五千的兵力,对荆山地区的抗日武装进行残酷围剿,我们将和国军一起,打退鬼子的这次进攻。大家有没有决心!”
  “有——!”台下的两百抗日壮士齐声共吼,天地为之一震。
  叶剑飞听到这么响亮的吼声,心里似乎有了依靠。我就不相信鬼子有本事能消灭八路。他发布命令,立即启程。而这时,腊梅带着十个八路和村里的两百多乡亲,抬着伤病号,赶着猪牛,慢慢地离开了生活了这么久的驻地。
  …………
  村田中佐指挥着正面一路的日军和警备旅共三千多人,杀气腾腾地开向了荆山北面。心想又可以与中国军队交锋,心里按捺不住兴奋,就像是野兽又嗅到了鲜血一样。
  突然,一个斜挎着步枪的日本侦察骑兵快马奔来。
  “报告长官,前方发现212团主力。目前已架筑工事,等待我军。”村田少佐心里不禁冷笑了几声。中国人就是喜欢玩这种防御战术,就像中国几千年来不停地修造长城一样。对于这种一字线形防御体系,村田是非常熟悉的。每次战斗中国军队的防御纵深都太浅了,皇军只要集中火力攻破一点,整个防线就立即土崩瓦解。
  “###军队的战术思想还停留在十九世纪!凭这么点土木工事就想阻击我?”村田中佐笑了起来,回头跟旁边的一位参谋官讲道。
  “这就是###被我们大日本帝国统治的原因!”这位参谋官也笑了起来。
  村田潇洒地挥了一下手:“部队立即停止前进,就地驻扎,派出警戒部队。第一中队进行试探攻击,炮兵中队和掷弹筒消灭一切敢于暴露的中国军队火力点。”
  ……
  212团的阵地上人影晃动,一些士兵们忙着整理自己的掩体;一些士兵把弹药分发到位,特别是将大量的手榴弹发到每个士兵手里。
  “教官,我们被鬼子的子弹打中会马上死吗?”从未上过战场,长得看起来最多不过十七岁的士兵“小毛孩”问叶子焕。
  叶子焕知道,第一次上战场的士兵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精神压力非常大,只有解决这种压力,才可能真正发挥战斗力。
  “一般情况下无论是被什么枪击中,感觉都像是被人或者东西比较用力撞了一下,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弹头的口径。”他轻描淡写地说道。
  在相等的速度下,拥有的势能越大,同样的,弹头口径越大,质量就越大,拥有的势能也越大,对物体撞击后释放的冲击力就越大。但是一个15克的普通步枪弹头以500m/s撞击一个假设有50公斤的人,通过计算后得出,其实力量就相当于挨了别人一拳,并不是很大,人通过肌肉的控制完全可以抵抗住冲击力,这也就是很多人在打完仗后才发现自己中弹的原因。
  叶子焕不愧为是留过洋的军事教官,理论知识非常丰富,而且联系实际,让没有多少文化的士兵一听就懂。
  其实,如果人被子弹击中后,并不会立刻感到疼痛,而是在中弹后数秒后才会慢慢感受到,而且会先感觉到伤口有种被烫的灼热感,然后才是放射性的刺通。
  另外,一般中弹身亡主要都是由于失血过多,除了子弹直接命中大脑并破坏大脑人会立即死亡以外,命中其他部位都有一个死亡的过程,有数据表明,一个人在心脏中弹后仍有7-12秒的行为时间,完全能够在死亡前进行3一4枪的射击,所以多数狙击手会选择射击头部而非心脏.
  叶子焕突然充满了激情:“其实死亡并不可怕,关键是怎么死的。如果是为打小鬼子死的,那么以后的中国人会永远记得我们的功勋!”
  “对,大家都是两只手,一个脑袋,谁干掉谁还说不定呢!”阵地上一个年纪看起来较大的兵接过话头。“就是,小鬼子来了等着瞧,爷爷一枪送你上西天!”又有士兵接过话来了。大家一阵哄笑。 突然,一阵尖锐的声音从远方传来,越来越响,越来越尖。“轰—轰—”的响了起来,砸得地面晃动了起来。鬼子的步兵炮开火了。
  (十五)试探进攻
  (十五)试探进攻
  霸王坡阵地的分布共有三个层:最外一层是前沿阵地,布防了一个加强连,配备两挺马克沁重机枪,主要目的是让鬼子提前展开攻击队形,消耗鬼子的有生力量;中间一层是主阵地,配备了三个加强营1500多人的兵力,依托地形纵深300多米,主要是挡住鬼子的进攻,御敌于阵地之外,以待战局变化;最后一层是后卫阵地,配备了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同时,李国强亲自掌握着一个警卫连的预备队,以防止突发情况。
  国军的步兵战术是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散兵线式战术为主,防御时,强调战线的纵深和连续,要求是部队整体的协调性好,有不可逾越的地形掩护侧翼;一般在最前沿部署步兵,很多情况下有数条散兵线,在后是预备队和炮兵,最后是督战队,因为国军士兵素质差,要防止不战而逃;一旦防线瓦解,再想组织逃散中的队伍是不可能的事;国军的火力基本是平均分布在正面,步兵要为保持战线的连续而努力战斗。
  而小鬼子针对国军的防御战术,都是集中火力攻其一点,或者是远距离迂回,这样一来,整个线式防御体系就会立马崩溃。
  212团这次仍然按照国军传统的战术思想进行布防。或许对于国军来讲,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差距,更多的,还有战术思想和进攻意思的差距。
  不过,212团的局部兵力优势还是存在的。
  像新编212团这样的部队,其实正规的建制应该是国军的一个旅了。但是李国强非要用团的建制,最后,只有将部队的班排连营的人数、火力、装备成倍扩大,才算用一个加强团的建制涵盖了。这时在指挥所,李国强正通过望远镜看到前沿阵地挨上了几枚炮弹后,前方五百米外出现了一百多皇协军和几十个鬼子,呈散兵进攻队形,在三百米就开始向国军前沿阵地开火。
  这时,国军前沿阵地上枪上大作,轻重机枪、步枪全部开火,当即将五六个敌人打倒,其余的敌人迅速卧倒,边回击边拖上阵亡或受伤的士兵,迅速后撤。
  “这群混蛋,一点都沉不住气,谁让他们开火的?一百多敌人进攻两百多人的前沿阵地,三百米外用得着轻重火力全部开火吗?这是提前暴露阵地的支撑火力点。”李国强愤怒地丢下望远镜。
  他没有理由不恼怒。早在开战前,他就给那些连长们反复交待,为保障射击效果,给鬼子以最大杀伤,步枪到200米,轻机枪到150米,重机枪到100米才能开火。这样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火力梯队优势,另一方面避免因鬼子的试探而提前暴露火力点,遭到鬼子炮兵的轰击。但是,真正第一次面对进攻的鬼子,前沿阵地的连长过于紧张,顾不了这么多要求,当即命令所有武器全部开火。
  “轰——轰”前沿阵地上响个不停,鬼子的炮兵开始对前沿阵地上的火力点进行点对点轰击。迅速又拿起望远镜的李国强看到,阵地上的重机枪阵地已经被炮火掀翻,重机枪零件满天飞,其中夹杂着人的断腿和碎衣。
  而轻机枪的火力点也不好过,八挺轻机枪一下子就被鬼子的炮兵干掉了六个。其它的士兵被这又狠又准的炮火打得抬不起头来,拼命地将头压到坑道的最里面。其实这起不到一点作用,在重炮面前,弹片不仅仅可以直接杀伤士兵,强大的冲击波可以将士兵震聋、震死。
  看来,这炮火中间不仅仅有九二步兵炮,还有更大口径的重炮。李国强让叶子焕通过望远镜观察一下。看了足足有一分钟,叶子焕回头说,“这肯定是鬼子的75毫米野战炮,看规模,至少是一个六门炮以上的炮群。”
  “是不是可以派小部队把这个炮群干掉?”
  “估计不好办,这种火炮的最大射程超过一万米,属于远程压制火力,等我们摸到位置了,火炮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