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60

  的民警,因长年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在开会研究案子时突发脑溢血倒下,再没有醒来,丢下孤儿寡母,就这样走了。因积劳成疾,阆中市公安局局长李厚堂牺牲在指挥严打斗争的座车上;南部县公安局王家派出所主持工作的副指导员王大春,42岁牺牲在追捕凶犯的征途中;嘉陵区公安分局蟠龙派出所57岁的民警覃正伦,牺牲在下乡整治农村社会治安的山道上;顺庆区公安分局东南派出所民警李春林,为保护两名妇女,与犯罪分子殊死搏斗,被歹徒用铁棒击中头部而壮烈牺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每年在全国有400多公安民警、武警官兵英勇牺牲;有10多万人负伤。他们的离去,给我们活着的人是激励、是感染、是震憾,还有,还有那带泪的追寻、泣血的呼唤。
  从部队转业到公安局当专职新闻记者、编辑后,我有更多的时间采访大案,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刑警,接触任邦执。为此,我花了很长时间跟踪采访、专访了任邦执。
  2000年“五一”长假,我7天不出门,关在家里写出了以任邦执为原型,长达六万字的长篇小说《骁勇刑警老顽童》。全国有10多家报刊都争相连载。因为不能一稿多投,还是有3家杂志刊登,稿费还可观。有一天,我对任邦执说:
  “老前辈,感谢你对我采访的配合与支持,写这部小说获得了一些稿费。这样,我也不请你老人家吃饭了,孝敬你500元,去买烟抽吧!”
  “不不不,使不得,这是你的辛苦所得,我岂敢,岂敢儿……”
  “老前辈,等我退休了,有闲功夫了,我要依你为原型,把《骁勇刑警老顽童》这部小说加长到30万字以上,争取拍成《傻儿司令》那样类似的电视连续剧。”
  任邦执退休后,他仍没优哉游哉休息,南充市公安局将他返聘在刑警支队,有什么大案,请他参加会诊把脉研究,而更重要的任务是,天天上班,主办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案件。直到2010年10月,73岁的他离开工作岗位休息。
  他写了一本书《我的刑警人生》,真实的记录了他的苦难童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培养下穿上警服,在刑侦战线风雨五十多年的艰辛历程,展示了他参与侦破的数不清的大要案件,以留给后人们,留给新一代的公安民警们。原四川省公安厅主管刑侦工作的副厅长李树村为该书题词作序《华发苍颜英雄气》。任老前辈还特意送给了我一本,当我看了他书中收录的数十张工作生活照片,不禁令我捧腹大笑起来。
  书的封面上印着头戴草帽、刁着烟斗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的照片,那是任邦执一生崇拜的偶像。在香港,他与著名影后秦怡的合影照,他简直就是那个陪笑脸的“阿q”。他20岁风华正茂的标准像,就是一个非常腼腆、没见过大世面的农村姑娘小芳。在上海外滩与他老伴儿那张合影照,左手扶着老伴儿的肩膀,伸出脖子陪笑脸,那憨态可掬的模样,简直就像一个傻儿子、憨儿子,依偎在母亲身旁。他惟一的一张标准像,便是他退休前身着警服、头戴大盖帽的正面像,乍一看,虽然任邦执穿着警服,头顶着灿烂的国徽,但怎么也不像是一位威武庄严、惩严扬善的警察,简直就是一个深藏不露、皮笑肉不笑、刁狡巨猬、阴险狡诈的老特务。
  如今,73岁的任邦执彻底退休安享晚年了,而每天在南充市的街头上,仍可看到他逗逗小猫小狗小孩子时那嘻皮笑脸的身影。
  “收长头发喽!收旧家俱旧电视旧冰箱,收烂铜废铁报纸废书籍喽……”
  第52-54章
  第五十二章
  在和平环境年代,公安队伍是一个高危群体,是奉献牺牲最大的群体。为了人民共和国巍峨大厦的安宁,一代又一代公安民警埋头苦干,默默奉献,面对穷凶极恶地罪犯,面对血与火地生死瞬间,面对地震、洪灾、温疫等人类难以抗拒的特大自然灾害侵袭时,他们总是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义无返顾,用一腔热血和忠诚,谱写了感天动地的篇章!
  (一)
  人们把警察比作金盾,是因为警察把亲民、爱民的一腔殷殷热血融进蓝盾,抵挡风,抵挡雨,护卫着九州方圆,献给人民的是温馨的港湾……
  蓬安县公安局徐家派出所警察田华东1岁零7个月的幼儿患重病,他正要回山区老家看孩子时,中学教师文德全两岁的幼儿突然失踪,田华东迅速投入案侦工作。经5天5夜艰苦奋战,步行300多公里,终于找到失踪孩子,并将盗窃婴儿的案犯一举抓获。然而,田华东自己的儿子却因延误抢救,于大年初二病死。这一不幸消息传开,200多群众自发前往他家看望慰问。文德全夫妻抬来书有“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大镜匾,捧出500元钱跪在田华东面前哭诉:“恩人啊,您是为了我们一家,才丢了您的孩子呀……”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警察的同义词,那就是奉献、牺牲。为了母亲的微笑,南部县武警中队战士廖先龙跳入嘉陵江,与洪峰巨浪殊死搏斗,一举救起3名落水儿童;原阆中市武警中队指导员李忠文抓捕杀伤7人的罪犯时被砍中6斧,他身负重伤与歹徒搏斗,将罪犯一举生擒;顺庆公安分局东南派出所50岁的民警李春林,为保护两名妇女,被歹徒用铁棒击中头部而壮烈牺牲;高坪公安分局民警任文斌在办案中遇车祸,献出了19岁的年青生命。为了人民的幸福,公安干警数十年超负荷工作,全市病故的警察中,平均年龄不到50岁,而病故的交通警察平均年龄不到45岁。每年夏天高温,全市70%的交警中暑,30%的人曾晕倒在岗亭内、马路边。
  “民安我荣,民忧我耻”。这是人民警察心中的信念和追求的目标。仪陇县瓦子镇遭特大干旱,看到山民饭碗里尽是青菜,仪陇县公安局局长邓路强把他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立二等功的1300元奖金全部分发给快断炊的特困户。1300元钱算不了什么,更无力回天使这干旱缺水的山区摆脱贫困。但这是党心民心、警心的血乳茭融,是一位警察,一名公仆为人民捧出的金子般的心。
  为民献丹心,势血写忠诚。武警南充市支队警官周贤友每当危急关头舍生忘死,冲锋陷阵。华蓥山发生特大山崩,他率部队奋勇抢险,迅速转移140多名群众,挖出31具尸体,抢出价值300多万元的国家财产。在抓捕持抢杀人罪犯时,他孤身闯虎穴,就在罪犯掏枪的瞬间,身高近一米八,体重98公斤的周贤友猛扑上去用重拳频频猛击敌头部,将这个罪大恶极的歹徒一举生擒,当场缴获弹已上膛的“五·四”式手枪一支,子弹144发。
  周贤友母亲病故,他和妻儿回家奔丧途中遇车祸,妻子受重伤晕死过去,6岁的儿子当即惨死。面对接二连三的灾难,他安埋了母亲和儿子的尸骨,擦干眼泪,又投入到打击罪犯的战斗中。周贤友被树为“巴蜀卫士标兵”,并出席了全国武警部队“双先”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多少英雄豪杰在这片热土上涌现,英雄的战友引起人们如丝如缕的怀念。李春林、任文武、王大春、贾铁成,他们全都匆匆地上路了,走在他们前头的,跑在他们后面的,是短短10年间,在全国公安战线上倒下的8000多名铮铮硬汉,他们的离去,给活着的人是激励、是感染、是震撼,还有,还有那带泪的追寻、泣血的呼唤……
  南部县公安局王家派出所主持工作的副指导员王大春,患腹泻20多天,战友们劝他快住医院,他说:把两名抢劫罪犯抓回来再说。他硬是拖着病体带领干警抓回了两名罪犯,可他积劳成疾,一头栽倒在地,战友们把他抱上床找来医生抢救,而他在全身已瘫痪的情况下,还在召集干警研究严打方案。生命垂危时,战友们含着泪水守护在他身边,弥留之际,他断断续续念道:不要管我,你们千万要看住罪犯,不要让他们跑了……
  清晨,朝霞映红了大地,可年仅40岁的王大春却躺在战友的怀抱里,永远闭上了疲惫的双眼,离开了他无限眷念的红土地和他钟爱的战斗岗位。
  哎!岁月的波涛潮涨潮落,生命的历程云起云飞。假如时光能够倒转,我真想为那些在冰雪中渐渐远去的勇士披上一条围巾;为那些在风雨中永远消失的英烈们送上一件雨衣,假如时光再能倒转,我将亲手把公安战线上那些活着的和牺牲的英烈们变成一幅幅画面,一尊尊雕像,一座座永恒的丰碑矗立在人民心中。
  顺庆区公安分局局长助理贾铁成,是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优秀警察,在执行追捕一起特大诈骗案主犯的任务中,因车祸,他牺牲在鄂州平原。噩耗传来,家乡父老乡亲无不悲痛万分。当灵车载着他的骨灰回归故乡时,上千名公安战友和自发赶来的群众排列在嘉陵江两岸肃立默哀。此时此刻,他那幼小的儿子还蒙在鼓里,当车队缓缓驶来,孩子的目光搜寻着每一辆车,可没有见着他的爸爸,他问:“叔叔,我爸爸在哪儿啦!阿姨,你知道我爸爸在哪儿吗?”人们无法回答他,突然间,孩子看见了灵车上挂着爸爸的遗像时,他惊呆了!站在高高的大桥上,面对那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水,他撕心烈肺呼喊:“爸爸……爸爸!我要我的爸爸呀!……”
  一家团圆不是福,万家团圆福无疆。这就是人民共和国的警察,他们从人生苦难中走来,从荣誉的光环中走出,走进这片英雄花绽放的橄榄林,处处是歌,是收获的歌,是奉献的歌,是奋斗的歌!站在保卫共和国安宁的行列,站在川北南充这片多情的热土上,我们的公安民警、武警官兵以那威武雄姿,飘扬着心中的旗帜,向大地、向人民、向祖国、向明天,奉献、前进……
  明天,星空依然闪烁!
  明天,大地依然宁静,必将永远安宁!
  上述这段,是我写的一篇演讲稿,是我到公安机关从事新闻记者工作两年多时间里,对公安工作,对公安民警的认识和理解。
  1995年5月,南充市要举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岗位演讲大赛》,市公安局决定由我写稿,并代表南充市公安局参加演讲,此时,我已40岁。怀着对公安工作的感受和对公安民警们的热爱,我把在公安战线的所见所闻,自己曾采访、宣传报道过的公安民警、武警官兵们的感人故事串写成了演讲稿《光荣啊,共和国之盾》,真实地记录了火热的公安工作,再现了人民警察爱民、为民,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战斗中的感人故事。我花了一周时间写稿、背记,对着镜子练习演讲技巧。在全南充市各条战线40多人参加的这次演讲大赛中,我的演讲获得了一等奖。这篇演讲稿被报刊刊登,广播电台播出。随后,南充市委宣传部将这篇稿子推荐到四川省委宣传部参评,获得了优秀奖,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这篇稿子。
  透过这篇演讲稿,可以看出,公安民警们爱民、为民的一片拳拳之心,殷殷火热之情,他们在和平年代,为了社会的安宁,用汗水、热血乃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催人泪下,感天动地的时代颂歌。
  公安工作的艰辛,那些苦辣酸甜,那些刀光剑影,那些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公安民警中那些默默奉献,那些慷慨赴死的英雄壮举,时时在我脑海里闪现,也通过我的笔,经过我的采访报道,有很多的报道在报刊、网络上出现。
  (二)
  一天,南充市委副书记黄德益在市公安局的民警大会上讲话说:
  “我们的公安民警不在于胸前挂多少军功章,不在于有多少感天动地的英雄故事,而在于平时亲民爱民为民利民,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忠诚奉献。交警一大队老民警赵干修,几十年如一日站马路,亲民爱民做了一辈子的好事,老百姓有口皆碑。一提起赵干修,老百姓便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警察。像赵干修这样的公安民警,值得大家宣扬,值得全市公安民警学习。”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本想去交警一大队家属院采访报道赵干修,一走进大门口,我便问一群在此吹牛谈天的老年妇女道:
  “请问赵干修同志住在那里?我是市公安局的,有事找他。”
  一位五十六七岁的妇女,个子高大,有些发胖,她顿时怒冲冲对我吼道:
  “哪个叫赵干修?哪个是赵干修?你才是干修儿呢!你这个人连别人的名字都没搞清楚,就到处乱问乱叫,人家扇你两耳光还不知道为啥?”
  “也,这妇女真是吃了火药哇,这样火爆爆的!”
  事后,通过交警支队安排,我在交警大队办公室采访了赵干修。
  “赵老革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