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2

  秦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8旅一营二连代连长。现在我谨代表我们光荣的钢铁二连,欢迎你的加入!”
  韩磊没有听错,确实是代连长。这个说起来也是秦书的另一大特色。
  从副班长开始到连长,中间顺顺利利没有什么差错。可是当为了服众摸过方营长的屁股以后,就被降回原职。后来又因为立功升为副连长,没多久再次因违纪被降。
  如此反复的在代排长、排长、副连长、代连长、连长之间徘徊,让方文友和李富贵爱恨纠缠,险些将他踢出一营。
  这回刚从副连长升回代连长,本希望他老实点,结果又故意惹上方老虎。方营长也不可能为了这点口头上的错误把他的职务又降了,所以才关的禁闭。
  这秦书职务变动频繁,就给两个人造成了极大影响。一个是杨毅,本来秦书是排长的时候,他是副排,等秦书高升他就升职,秦书降职他也降职。最后方营长烦了,说:“你就当副排长了,变来变去恼火。三排的排长位置就空着!”
  还有一人是一营的副连长赵志进。本来秦书这个四排长直接越过自己当了连长,他比其他人更加郁闷。结果秦书刚升上来没几天就犯错被降职。
  他以为这样自己可以进一步,结果营长没提。多半是被秦书气的,连带看自己不顺眼。
  后来秦书立功又升了,这回该他赵志进当连长,他当副连长吧?可是营长直接给秦书定了代连长,他再次饱受打击。
  下一回,秦书再降职,他还是副连长。于是赵志进这孩子受不了,找到旅长哭诉申请调离一营。“既生瑜何生亮”一营有了秦书,就没有他赵志进的出头之日。
  方营长被政委王旭批评的时候,他还想:走得好!就不想他呆在咱们二连,不然他那么折腾干嘛。秦书这小子太混,可二连在他手中一定能发扬光大。
  这不,秦书还真将二连打造成了一只虎狼部队,在整个集团军都是威名赫赫。
  38、旅程
  “韩磊,欢迎你!”杨毅也为二连即将多上一员猛将而高兴,心中虽有一丝担忧也被此刻的美好氛围给冲散。
  “好了,以后韩磊就跟着杨毅。杨毅,你给我狠狠的操练他!如果看不到他有大的进步,我就拿你试问!”
  “坚决完成任务!”杨毅立正,向秦书敬礼。
  “是,连长!”韩磊真心为自己即将加入的队伍而感到激动。
  孬种不当兵,当兵就要当好兵,进最好的部队。一营二连就是158旅最好的连队!
  三排也是秦书一手培养出来的,绝对是军事卓越,战绩不俗。
  就连经过秦书的非人磨砺快速成长起来的杨毅,也称得上是158旅数一数二的排长级军官。
  如今韩磊在部队的道路已经铺展开,凭着周围各级军官对他的关注和看重,他未来的前程不可估量。
  尽管从禁闭室出来,小心眼记仇的秦书拦住他给予了一对一搏击教育,顶着五彩斑斓的脸孔去报到时被肆意嘲笑,也熄灭不了他内心熊熊燃烧的奋斗火焰。
  韩磊在独处之后慢慢平静,除了不停的猜测新月离开的真正原因,就是考虑今后应该如何做。
  此时的他还太年轻,即使找回新月也没办法立即成亲。他需要去奋斗,去达到军婚要求。
  如果此时新月回来,韩磊亦不会傻傻的离开部队。
  因为杨毅告诉韩磊,陆新月之所以不告诉他事实真相,是觉得他现在实力不够,即使告知也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陆新月选择什么也不说,独自离开就是必然。如果你成长起来,在部队取得更多的荣誉和成绩,那么陆新月对你的信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提升。
  你试试,那时候她有事还会不和你商量吗?
  杨毅不愧是秦书教育出来的。他为了让韩磊安心留下,巧妙避开问题本质进行说服。
  韩磊本来已经走进死胡同,现在感觉杨毅一说就豁然开朗。新月不是不信任自己,而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才什么也不说。
  在等待陆新月消息的期间,他会在部队好好干,早日升上副排长。到时候,新月一回来,他们就可以结婚了。
  不得不说,韩磊一遇到陆新月的问题就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如果事情真的如他所想,就不会有后来长长的无奈与相思。
  当韩磊正在石板滩水库坚守大坝的时候,陆新月刚到达海宁市。
  那时候虽然暴雨未歇,客车在路上耽搁了很长时间,但当陆新月到达海宁市的时候,关于新安河沿线书库告急,158步兵旅驰援各地抢险的消息还没有在海宁市普通民众之间传开。
  陆新月只要想到韩磊所在的部队就在郊区,怕自己会忍不住反悔,或是忍不住想去再见他一面,她赶紧登上最早一班开往京都的火车,将海宁市远远抛在身后。
  通过火车广播,陆新月得知了西海省各地的灾情。因为她所乘坐的列车不会经过受灾地区,所以旅途一切如常。本有些骚动的乘客,也在列车长的广播和列车员不断解说下慢慢安静下来。
  也有听说家里受灾想要回转的旅客,列车长也给予了充分理解。经过请示,同意临时停靠在一个小站让心急的旅客下车返程。
  陆新月内心不停挣扎,石头和哥哥所在的新兵营会不会在救灾之列,扶牛村会有危险吗?就是兴隆县里的老师一家安全吗?
  可还没等她想清楚,火车就驶离临时停靠点,继续向目的地京都驶去。陆新月从火车连接处回到座位,悻悻坐下。
  “妹子,你怎么了?”冯秀媛见陆新月年纪不大,又是独自一人上路,刚才听到广播里的消息以后很是激动。这会儿眼睛红肿不说,泪水还不停划过脸庞,让人心生怜惜。
  “这位婶子,谢谢你!我只是想到发洪水,会有很多人受罪就挺难过的。”陆新月有些不好意思,但出门在外她也存着戒备,没有说实话。
  冯秀媛被陆新月叫大婶挺无奈,虽然自己当了几年知青劳累过度,可毕竟三十不到有那么老吗?其实陆新月只是依着扶牛村的惯例叫人,比自己年长的女性都称婶子。
  “叫我大姐就可以了。你是一个人出门吗?”冯秀媛自来就是热心肠,陆新月答话也挺有礼貌还心地善良,她就多嘴搭讪起来。
  “嗯,一个人。”陆新月就是想说谎也圆不了。自她从海宁市站上车,冯秀媛早就坐在她对面的位子。
  “你还没满18吧?一个人出门胆子挺大。”冯秀媛想起自己第一次乘火车是17岁,身边虽然都是上山下乡的知青,可还是对陌生的地方感到害怕。
  “嗯,我到站会有人接?”陆新月装作无心的说。
  “那就好。你到哪里?我到京都的。”冯秀媛主动说出自己的目的地。
  “我……也是。”陆新月发现对方谈兴更浓,就想装羞涩躲过去。
  “那太好了。我们的目的地一样,路上就可以聊聊。这次没买到卧铺,坐硬座又累又无聊。”冯秀媛微微抱怨。其实她也是苦过的人,别说火车硬座十几个小时,就是火车她都扒过。
  只是硬座车厢人员混杂,很多看起来就不是和自己一路的人。她也不可能和陌生的男子搭话不是,见着陆新月这样年龄的姑娘话匣子就打开了。
  后面就几乎都是冯秀媛在讲自己的经历,陆新月间或点头摇头,或发表一些惊讶好奇的拟声词,让冯秀媛一点也不受打搅的发挥口才,心里对陆新月的好感就更多。
  听完陆新月就感叹,世界真是小!她在窘迫之际想到了郑直,想到了冯家。只是初步打算通过伍海泉的路子,去京都冯家碰碰运气。
  哪曾想,竟然就在这不经意间遇到冯秀媛。冯铭显和范月蓉有三个孩子,大姐冯秀珍也就是郑直的母亲。老二就是冯秀媛,广西知青。老三冯廷铮是小儿子。其实还有两个孩子,因为早已夭折,这里不提也罢。
  但说这冯秀媛名字婉约,可脾气却有点火爆。十七岁那年正值伟大领袖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她不顾全家的反对坚决要跟着男朋友到广西当知青。
  这次好不容易请了假,专程回来给母亲祝寿。今年是范月蓉六十岁生日,冯秀媛自从去了广西就一次也没有回来过,如今有些近乡情怯。好不容易见到陆新月这么个挺顺眼的姑娘,话就比平时还要多,絮絮叨叨连家里的事都说了。
  冯秀媛后知后觉,光自己讲得高兴都没有听到陆新月插嘴,她是说话瘾头过足,但还是会觉得不好意思。
  “我话是不是有些多?”
  “不会,你说的都很有意思。知青好苦!”村里也是有知青的。不过陆新月和他们从来就没有过交集,所以对于冯秀媛所讲的经历心情完全是陌生的,充满好奇的。同时她也很佩服冯秀媛,十七岁就敢为爱离家那么远。
  “呵呵,没什么。习惯就好!”冯秀媛将曾经的痛苦与汗水轻轻带过。
  “你后悔吗?”为了爱,离开爹娘甚至几年没有回家看看。
  冯秀媛知道陆新月问的是什么。其实她没说,当知青的第二年,男友就熬不住累和当地革委会主任的女儿好上了。
  刚被甩的时候,她恨不得冲进小三家将对方狠狠打一顿,还是同屋的女知青们将她拦住。平静下来就想,一个巴掌拍不响,姓赵的自己想劈腿才管不住裤裆。
  “谈不上后悔不后悔的,因为后悔也没用啊!人要往前看,更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
  不能拿叛逆、任性和冲动来当作借口。
  就是挺对不住家里人,这次不晓得我爸准不准我进家门。”冯秀媛很担心儒雅温和的父亲不肯原谅自己。
  “好了,别光说我。你呢?去京都做什么?”
  “我找亲戚。”关于自己的身世,陆新月专门进行了设计。
  当冯秀媛听完,才知道陆新月竟然是知青的孩子,而且现在还怀有身孕。
  因为村里不敢呆,就想偷偷去京都找回城的母亲。
  “那你说车站有人接你,是怎么回事?”冯秀媛用担心怀疑的眼神看着陆新月。
  “我来之前,给母亲发了一封电报。她看到电报会来车站接我。”陆新月假装很肯定的说。
  冯秀媛却觉得陆新月明明就是强自压抑恐慌。如果她母亲愿意要她,就不会自己回城将她扔给农村的父亲养大。再说,发了电报不一定收到啊。这也是很好的借口。
  “你的地址对吗?有没有确定你母亲收到了?”冯秀媛心想,或者当时陆新月母亲只是不能带着女儿回城而已,说不定知道女儿来找,还是很高兴呢。
  “不知道。我是在母亲留下的信封上找到地址的。”然后她将准备好的一张小纸条递给冯秀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