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纸文书断前缘,半府家財起祸端

  刘奚宅中正堂,供奉著一个由整块楠木雕成的剑架。
  架上,一对古剑散发著幽冷而威严的光芒。
  此乃先帝刘备赖以纵横天下的雌雄双股剑。
  兵刃乃沙场损耗之物,极易折断,故所备不止一双。
  这就是当初刘奚说的先祖遗物。
  刘奚静静站在剑架前,目光中满是敬畏。
  汉代实乃中国剑术的巔峰。彼时私斗成风,游侠遍地,剑是决胜生死的利器,而非后世的礼器或舞具。
  为了在搏杀中求胜,剑的形制不断演化,剑身变得更细长以利刺击,剑格也变得异常巨大以护手腕。
  他的目光落在长剑上,有些出神。那巨大的剑格,正是那个尚武时代最直接的证明。
  刘奚想到数百年后在遥远的欧罗巴,一种名为迅捷剑的武器,也会因同样的需求而诞生。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看来人类对於兵刃格斗的理解,终究殊途同归。
  而另一柄短剑,则剑身厚重,前端锐利,形制更像一个加长的矛头,充满了破甲的刚猛之气。
  “郎君的那位先祖,生得双臂奇长,膂力过人。”一旁的莫延年开口,打破了沉寂。“他能单手用长剑,另一手使短剑,为此独创了一套《顾应剑法》。”
  莫延年继续解释道:“所谓顾应,便是左右手、上下盘的协调呼应。敌上击,则顾上而应下;敌左击,则左顾而右应,变化万千。”
  这套剑法在晋代颇有些名气,但是对於身体素质要求太高了,没有多少人愿意学。
  说白了,单手就能挥动长剑,有这力气,还练剑干嘛。
  刘奚原身小时候也被向氏逼著练过,也是早已荒废。
  此刻在莫延年的指点下,他重新拿起练习用的木剑,一招一式地比划起来。
  动作虽生疏,但神情专注,一板一眼,毫无懈怠。
  练了片刻,祠堂门口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
  周广宗披著外衣倚在门框上,他脸色依旧病怏怏的。
  “老莫,”他毫不客气地开口,“你这手剑术,用来强身健体尚可,可別误了郎君。再说,使双剑,可不是你这般使的。”
  周广宗说的是实话,莫延年的剑术只能算稀鬆平常,更別说精妙的双剑。
  莫延年眉头一皱,沉声道:“郎君千金之躯,自当坐镇中枢,运筹帷幄,岂能亲冒矢石?”
  “战场上刀剑无眼,哪分什么中枢后方。”周广宗嗤笑一声,隨即转向刘奚,语气郑重了许多。“我虽不懂这双剑的精妙,却通晓剑盾合击的杀伐之术。等我伤好了,郎君若不嫌粗鄙,我便教你几招真正能保命的本事。”
  说完他又瞥了莫延年一眼,算是找补了一句:“不过,郎君跟著你学学剑术架势,再练好骑术,总是没错的。”
  站在角落的老僕向潜,看著自家郎君专注的身影,听著这番对话,只觉得一股热血直衝头顶。眼眶一热,赶紧低下头偷偷抹去泪水。
  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郎君真的变了,变得神武非凡,简直要追上向宠將军的英姿了。
  时至正午,烈日当空。
  庭院中,刘奚收剑而立,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衣衫。
  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打算入室临帖,以剑法激盪的气血,用笔墨的静气来平復。
  刘奚心中明澈如镜:在这人命如草芥的世道,唯有手中之剑,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洛阳城里那些高冠博带的清谈名士,如今看似风雅高远,受万人追捧。
  可他知道,不出十年,当铁蹄南下,他们的头颅,便要被乱军的马蹄踩进泥里。
  到那时,能决定生死的,只有刀剑。
  正思虑间,一个沉稳的身影出现在了院门口,打断了他的思绪。
  来人正是伯父刘玄。
  一见到刘玄,莫延年立刻放下长剑,快步上前沉声道:“军候!”
  周广宗原本病怏怏地靠著,此刻也猛地站直了身子,同样行礼:“军候。”
  这声“军候”叫得中气十足,浑不似个伤员。
  刘玄的目光扫过二人,先在莫延年身上点了点头,隨即落在周广宗身上,眉头微蹙。
  “你这身子骨还没好利索,就別在风口站著了。”
  周广宗咧嘴一笑,露出个憨直的表情:“回军候,一日不站,骨头就软了。郎君这里清净,养病正好。”
  刘玄不再多言,他知道自己这些老部下的脾性。
  他径直走进屋,刘奚已为他备好了凉茶。
  刘玄坐下,开门见山:“阿奚,事情我已想妥。要办成,就两步。”
  他没有看刘奚,而是先对门外的周、莫二人道:“既然想站就多站一会。你们守好院子,今日之言,不得入第三人之耳。”
  “诺!”二人齐声应道,隨即一左一右,如两尊门神般守住了院门。
  “其一,是做一笔交易。”刘玄的声音压得很低,“你父亲想立次子为世子,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我们就成全他。你主动放弃继承权,作为交换,他必须同意你上祧北地王一脉,並由宗族公证,从此两不相干。他得到他想要的儿子,你得到你想要的自由。”
  “其二,是把这交易变成铁案。”刘玄继续道,“光有口头约定不成。须由我召集族老们做见证,签下文书。再拿著这份宗族文书,去官府走一趟,將你的户籍彻底迁出。宗族和官府,两边都盖了印,这事就再也无人能翻案。”
  经过刘玄的介绍,刘奚才知道,原来还有走这么多步骤。
  主要是因为涉及到安乐公府立世子,这就需要上报尚书台。
  其中需要打通无数关卡,以刘玄的身份,也要费颇多心力。
  刘奚郑重地躬身一揖:“全凭族叔调度。”
  刘玄扶起他,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你莫高兴太早。最难的一步,是去和你安乐公府谈判。此事你不能出面,他见你只会火上浇油。”
  “伯父……”刘奚心中感动。
  “我去。”刘玄摆了摆手,语气不容置疑,“他再不快,也不敢把我如何。你若去了,怕是话没说三句,就要被家丁打出来。”
  两日后,刘玄在其私宅中,请来了几位族中长者。
  他们大多是刘永和刘理一脉的后人,虽无官爵,在族中却有德望。
  刘玄没有多费口舌,只將北地王刘諶为国殉节、不应绝嗣的憾事,与刘奚在安乐公府备受苛待、有心脱离的实情,一併摆在了檯面上。
  一番话,说得几位族老或扼腕嘆息,或面露愤慨。
  “安乐公,唉。”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摇头道,“先帝英雄,北地王刚烈,皆是我刘氏荣光。如今忠良绝后,我等確实於心不安。刘奚这孩子有此心,是大善。”
  也只有在这种地方,他们才能称刘备为先帝,而非蜀主。
  刘玄趁热打铁,取出早已备好的宗族文书。眾人再无二话,纷纷署名画押。
  怀揣著这份凝聚了宗族意志的文书,刘玄孤身一人,来到了安乐公府。
  接待他的,是公府家令陈顺,一个面容精明的中年人。
  安乐公刘皓不用多说,肯定是在青楼里面安乐。
  “刘军候大驾光临,有失远迎。”陈顺將刘玄引入偏厅,言语客气,却有些阴阳怪气。
  刘玄也不兜圈子,直接將来意说明。
  陈顺听罢,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慢悠悠道:“不瞒军候,大公子前几日恶了二公子,主君因此颇为不悦。”
  刘玄心中冷笑,口中却顺著他的话说:“既然不睦,那让刘奚出继,承祧北地王一脉,再立刘籍为世子,岂非两全其美?此事,想必双方是乐见的。”
  这一下,正中陈顺下怀。他要的,就是刘玄主动说出这句话。
  “军候果然是爽快人。”陈顺抚掌一笑,“只是,大公子出继,须自具《绝產书》。另外,府里手头也紧,出继资遣一事,怕是……”
  按照礼数,既然刘奚继承了北地王一脉,安乐公府就需要给他出资做启动资金。
  “资遣,是礼数,也是安乐公府的脸面。”刘玄打断他,语气转硬,將那份宗族文书啪地一声拍在案上。
  “北地王乃殉国忠烈,他的继孙,若出门时身无长物,丟的是谁的脸?此事我已报知宗族,这是族老的合议!”
  他盯著陈顺,一字一顿地问,“若公府过於刻薄,我只好將此事呈於尚书台公断。到那时,你猜,世人是会说安乐公为立次子而苛待长子,还是会赞他深明大义?”
  软硬兼施,恩威並用。
  陈顺的额头渗出了细汗。他知道,眼前这个武人,说得出就做得到。
  再说废长立幼,还是立一个舞女的后人,对於安乐公府来说確实不是什么好名声。
  虽然刘皓也没什么名声可言了,但陈顺还要一点脸。
  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份协议。
  一个时辰后,刘玄走出了公府。
  他手中,已经多了一份盖著安乐公家印的《许出继牒》,另一份请立刘籍为世子的文书也已备好,只待一同上报。
  次日,刘氏宗祠之內,气氛肃穆。
  到场的有刘奚本人,作为担保人的刘玄与几位族老,以及代表安乐公府的家令陈顺。
  长案之上,数份以绢帛写就的文书一字排开。
  刘玄以沉稳的声音向眾人宣读宗状:
  “为救前蜀北地王諶公长子刘固之祧,议立本宗孙刘奚为嗣。自是出继入彼支,不復干预本支嗣產。到会宗长刘玄、族老等同议,押字为记。”
  声落,眾族老与刘玄一同上前,在状尾郑重署名画押,以示宗族公认。
  轮到刘奚,他所签的,是《绝產书》。
  他毫不犹豫地写下自己的名字,隨即刺破指尖,以指血在文末重重按下手印,郑重宣告与安乐公府在財產与爵位上永无瓜葛。
  接下来的流程,再无波折。
  洛阳县廷,户曹书吏的案前,刘玄將全套文书呈上。
  书吏依次验看,口中低声念出关键条文,核对印信。
  书吏確认了流程的合法性:“同姓同宗,嗣以救绝祀,请准改籍入谱,给回牒存照。所附宗议、保结、见证如右。”
  见宗族、本家、人证、文书无一不备,印信齐全,书吏不再迟疑。
  他取过一支新笔,饱蘸浓墨,在安乐公刘皓的户籍簿上,於长子奚之名上,画下了一道粗重的墨线,並在旁边注曰:“出继,另立户籍。”
  当新户籍交到刘奚手中时,他从法理上,已是一个全新的人。
  这份文书的抄送件,將被送往河南尹府衙备案,彻底杜绝日后任何纠纷。
  正堂那双剑的旁边,已立起了两块崭新的牌位,並排而列。
  居於主位的那块,其牌位以金粉漆书。
  “显祖考北地忠武王刘諶之神位”
  而在其身侧,与之齐平的另一块牌位,则显得朴素许多。
  “显考刘固之神位”
  从这一刻起,刘奚便可名正言顺地,自称北地王之后。
  周广宗与莫延年二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们齐齐上前,对著刘奚深深一揖,声音中带著真切的喜悦:“恭贺郎君!终得正名,重立宗祧!”
  “同喜。”
  刘奚脸上也发自內心的笑意。
  他扶起二人,隨即转向一旁的向潜,吩咐道。
  “潜伯,去市集上多割些好肉,再打两角上好的酒回来。今夜,我们当为好好庆贺一番!”
  “好嘞!”
  向潜大声应诺,脸上掛著憨厚的笑容,脚步轻快地便去了。
  小小的院落里,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希望。
  然而与刘奚这座城南小宅中洋溢的欢快气氛相比,安乐公府,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一间华丽的暖阁中,瓷器碎裂之声骤然响起。
  新晋的世子刘籍一脚踢翻了面前的火盆,满地滚烫的炭火嚇得侍女们尖叫著后退。
  他那张尚带少年稚气的脸上,此刻却满是与年龄不符的阴鷙与狠毒。
  “凭什么!”他嘶吼著,双目赤红,“凭什么给他那个废物!那些都是我刘家的產业!都是我的钱!”
  他本该为兄长刘奚的自愿出继而欣喜若狂,因为这意味著他將名正言顺地成为安乐公府唯一的继承人。
  可是一想到那份沉甸甸的资遣清单,他的心就像被毒蛇啃噬一般,嫉妒与贪婪让他彻底失去了理智。
  家令陈顺迈著小碎步,躬著身子,小心翼翼地凑上前,脸上堆著諂媚又阴险的笑。
  “世子息怒,为那等人生气,不值得。主君也是为了让您能顺利承袭,才不得不做的表面功夫。”
  “表面功夫?”刘籍一把揪住陈顺的衣领,恶狠狠地盯著他。
  “真金白银地送出去,也叫表面功夫?你这个狗奴,是不是也帮著外人,来掏空我刘家的家底!”
  陈顺被他勒得几乎喘不过气,却不敢挣扎,反而压低了声音,眼中闪烁著精明的光。
  “世子息怒,老臣的忠心,天地可鑑!老臣早就替您查过了,那刘奚前些日子还得罪过一个远房的宗室,名叫司马耀。虽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也是天家贵胄,他如今没了公府的庇护,往后的日子,有的是苦头吃!”
  听到刘奚已经有了麻烦,刘籍的脸色稍缓,但仍是不忿。
  陈顺见状,立刻加了一把火,声音愈发阴沉:“何况,他那院子里有什么?一个老头子向潜,两个残废的中年人,再加上他自己那个病秧子。说白了,就是一窝老弱病残!能翻起什么风浪?”
  他凑到刘籍耳边,继续道:“最关键的是,世子您如今的身份,可是板上钉钉的安乐公府世子。他刘奚呢,一个出继旁支的孤子罢了。从礼法上,您就稳稳压他一头!。咱们既能全了礼数,又能好生羞辱他一番,让他知道谁才是主子!”
  刘籍闻言,这才鬆开了手,狐疑地看著他:“说,你有什么办法?”
  陈顺整理了一下衣冠,阴惻惻地笑道:“世子您想,那清单上只写了数额,可没写是给现钱还是给欠条。咱们可以给他写一张债条,就说府里周转不灵,年底再付。至於那田產……嘿嘿,城郊有几亩地,早就抵押给別人了,地契虽在,却是一块收不回来的死田。咱们把这个给他,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刘籍的眼睛瞬间亮了,脸上的暴戾化为一种扭曲的快感:“好,好计策。就这么办!”
  但他隨即又觉得不解气,咬牙切齿道:“不行,光这样还不够。我要亲眼看著他像条狗一样,收下这些东西!你,立刻去召集家奴,再喊上城东那几个平日里与我交好的游侠儿。我如今是世子了,去教训一个出继的废人,谁敢拦我。”
  “刘军候大驾光临,有失远迎。”陈顺將刘玄引入偏厅,言语客气,却有些阴阳怪气。
  刘玄也不兜圈子,直接將来意说明。
  陈顺听罢,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慢悠悠道:“不瞒军候,大公子前几日恶了二公子,主君因此颇为不悦。”
  刘玄心中冷笑,口中却顺著他的话说:“既然不睦,那让刘奚出继,承祧北地王一脉,再立刘籍为世子,岂非两全其美?此事,想必双方是乐见的。”
  这一下,正中陈顺下怀。他要的,就是刘玄主动说出这句话。
  “军候果然是爽快人。”陈顺抚掌一笑,“只是,大公子出继,须自具《绝產书》。另外,府里手头也紧,出继资遣一事,怕是……”
  按照礼数,既然刘奚继承了北地王一脉,安乐公府就需要给他出资做启动资金。
  “资遣,是礼数,也是安乐公府的脸面。”刘玄打断他,语气转硬,將那份宗族文书啪地一声拍在案上。
  “北地王乃殉国忠烈,他的继孙,若出门时身无长物,丟的是谁的脸?此事我已报知宗族,这是族老的合议!”
  他盯著陈顺,一字一顿地问,“若公府过於刻薄,我只好將此事呈於尚书台公断。到那时,你猜,世人是会说安乐公为立次子而苛待长子,还是会赞他深明大义?”
  软硬兼施,恩威並用。
  陈顺的额头渗出了细汗。他知道,眼前这个武人,说得出就做得到。
  再说废长立幼,还是立一个舞女的后人,对於安乐公府来说確实不是什么好名声。
  虽然刘皓也没什么名声可言了,但陈顺还要一点脸。
  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份协议。
  一个时辰后,刘玄走出了公府。
  他手中,已经多了一份盖著安乐公家印的《许出继牒》,另一份请立刘籍为世子的文书也已备好,只待一同上报。
  次日,刘氏宗祠之內,气氛肃穆。
  到场的有刘奚本人,作为担保人的刘玄与几位族老,以及代表安乐公府的家令陈顺。
  长案之上,数份以绢帛写就的文书一字排开。
  刘玄以沉稳的声音向眾人宣读宗状:
  “为救前蜀北地王諶公长子刘固之祧,议立本宗孙刘奚为嗣。自是出继入彼支,不復干预本支嗣產。到会宗长刘玄、族老等同议,押字为记。”
  声落,眾族老与刘玄一同上前,在状尾郑重署名画押,以示宗族公认。
  轮到刘奚,他所签的,是《绝產书》。
  他毫不犹豫地写下自己的名字,隨即刺破指尖,以指血在文末重重按下手印,郑重宣告与安乐公府在財產与爵位上永无瓜葛。
  接下来的流程,再无波折。
  洛阳县廷,户曹书吏的案前,刘玄將全套文书呈上。
  书吏依次验看,口中低声念出关键条文,核对印信。
  书吏確认了流程的合法性:“同姓同宗,嗣以救绝祀,请准改籍入谱,给回牒存照。所附宗议、保结、见证如右。”
  见宗族、本家、人证、文书无一不备,印信齐全,书吏不再迟疑。
  他取过一支新笔,饱蘸浓墨,在安乐公刘皓的户籍簿上,於长子奚之名上,画下了一道粗重的墨线,並在旁边注曰:“出继,另立户籍。”
  当新户籍交到刘奚手中时,他从法理上,已是一个全新的人。
  这份文书的抄送件,將被送往河南尹府衙备案,彻底杜绝日后任何纠纷。
  正堂那双剑的旁边,已立起了两块崭新的牌位,並排而列。
  居於主位的那块,其牌位以金粉漆书。
  “显祖考北地忠武王刘諶之神位”
  而在其身侧,与之齐平的另一块牌位,则显得朴素许多。
  “显考刘固之神位”
  从这一刻起,刘奚便可名正言顺地,自称北地王之后。
  周广宗与莫延年二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们齐齐上前,对著刘奚深深一揖,声音中带著真切的喜悦:“恭贺郎君!终得正名,重立宗祧!”
  “同喜。”
  刘奚脸上也发自內心的笑意。
  他扶起二人,隨即转向一旁的向潜,吩咐道。
  “潜伯,去市集上多割些好肉,再打两角上好的酒回来。今夜,我们当为好好庆贺一番!”
  “好嘞!”
  向潜大声应诺,脸上掛著憨厚的笑容,脚步轻快地便去了。
  小小的院落里,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希望。
  然而与刘奚这座城南小宅中洋溢的欢快气氛相比,安乐公府,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一间华丽的暖阁中,瓷器碎裂之声骤然响起。
  新晋的世子刘籍一脚踢翻了面前的火盆,满地滚烫的炭火嚇得侍女们尖叫著后退。
  他那张尚带少年稚气的脸上,此刻却满是与年龄不符的阴鷙与狠毒。
  “凭什么!”他嘶吼著,双目赤红,“凭什么给他那个废物!那些都是我刘家的產业!都是我的钱!”
  他本该为兄长刘奚的自愿出继而欣喜若狂,因为这意味著他將名正言顺地成为安乐公府唯一的继承人。
  可是一想到那份沉甸甸的资遣清单,他的心就像被毒蛇啃噬一般,嫉妒与贪婪让他彻底失去了理智。
  家令陈顺迈著小碎步,躬著身子,小心翼翼地凑上前,脸上堆著諂媚又阴险的笑。
  “世子息怒,为那等人生气,不值得。主君也是为了让您能顺利承袭,才不得不做的表面功夫。”
  “表面功夫?”刘籍一把揪住陈顺的衣领,恶狠狠地盯著他。
  “真金白银地送出去,也叫表面功夫?你这个狗奴,是不是也帮著外人,来掏空我刘家的家底!”
  陈顺被他勒得几乎喘不过气,却不敢挣扎,反而压低了声音,眼中闪烁著精明的光。
  “世子息怒,老臣的忠心,天地可鑑!老臣早就替您查过了,那刘奚前些日子还得罪过一个远房的宗室,名叫司马耀。虽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也是天家贵胄,他如今没了公府的庇护,往后的日子,有的是苦头吃!”
  听到刘奚已经有了麻烦,刘籍的脸色稍缓,但仍是不忿。
  陈顺见状,立刻加了一把火,声音愈发阴沉:“何况,他那院子里有什么?一个老头子向潜,两个残废的中年人,再加上他自己那个病秧子。说白了,就是一窝老弱病残!能翻起什么风浪?”
  他凑到刘籍耳边,继续道:“最关键的是,世子您如今的身份,可是板上钉钉的安乐公府世子。他刘奚呢,一个出继旁支的孤子罢了。从礼法上,您就稳稳压他一头!。咱们既能全了礼数,又能好生羞辱他一番,让他知道谁才是主子!”
  刘籍闻言,这才鬆开了手,狐疑地看著他:“说,你有什么办法?”
  陈顺整理了一下衣冠,阴惻惻地笑道:“世子您想,那清单上只写了数额,可没写是给现钱还是给欠条。咱们可以给他写一张债条,就说府里周转不灵,年底再付。至於那田產……嘿嘿,城郊有几亩地,早就抵押给別人了,地契虽在,却是一块收不回来的死田。咱们把这个给他,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刘籍的眼睛瞬间亮了,脸上的暴戾化为一种扭曲的快感:“好,好计策。就这么办!”
  但他隨即又觉得不解气,咬牙切齿道:“不行,光这样还不够。我要亲眼看著他像条狗一样,收下这些东西!你,立刻去召集家奴,再喊上城东那几个平日里与我交好的游侠儿。我如今是世子了,去教训一个出继的废人,谁敢拦我。”
  “刘军候大驾光临,有失远迎。”陈顺將刘玄引入偏厅,言语客气,却有些阴阳怪气。
  刘玄也不兜圈子,直接將来意说明。
  陈顺听罢,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慢悠悠道:“不瞒军候,大公子前几日恶了二公子,主君因此颇为不悦。”
  刘玄心中冷笑,口中却顺著他的话说:“既然不睦,那让刘奚出继,承祧北地王一脉,再立刘籍为世子,岂非两全其美?此事,想必双方是乐见的。”
  这一下,正中陈顺下怀。他要的,就是刘玄主动说出这句话。
  “军候果然是爽快人。”陈顺抚掌一笑,“只是,大公子出继,须自具《绝產书》。另外,府里手头也紧,出继资遣一事,怕是……”
  按照礼数,既然刘奚继承了北地王一脉,安乐公府就需要给他出资做启动资金。
  “资遣,是礼数,也是安乐公府的脸面。”刘玄打断他,语气转硬,將那份宗族文书啪地一声拍在案上。
  “北地王乃殉国忠烈,他的继孙,若出门时身无长物,丟的是谁的脸?此事我已报知宗族,这是族老的合议!”
  他盯著陈顺,一字一顿地问,“若公府过於刻薄,我只好將此事呈於尚书台公断。到那时,你猜,世人是会说安乐公为立次子而苛待长子,还是会赞他深明大义?”
  软硬兼施,恩威並用。
  陈顺的额头渗出了细汗。他知道,眼前这个武人,说得出就做得到。
  再说废长立幼,还是立一个舞女的后人,对於安乐公府来说確实不是什么好名声。
  虽然刘皓也没什么名声可言了,但陈顺还要一点脸。
  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份协议。
  一个时辰后,刘玄走出了公府。
  他手中,已经多了一份盖著安乐公家印的《许出继牒》,另一份请立刘籍为世子的文书也已备好,只待一同上报。
  次日,刘氏宗祠之內,气氛肃穆。
  到场的有刘奚本人,作为担保人的刘玄与几位族老,以及代表安乐公府的家令陈顺。
  长案之上,数份以绢帛写就的文书一字排开。
  刘玄以沉稳的声音向眾人宣读宗状:
  “为救前蜀北地王諶公长子刘固之祧,议立本宗孙刘奚为嗣。自是出继入彼支,不復干预本支嗣產。到会宗长刘玄、族老等同议,押字为记。”
  声落,眾族老与刘玄一同上前,在状尾郑重署名画押,以示宗族公认。
  轮到刘奚,他所签的,是《绝產书》。
  他毫不犹豫地写下自己的名字,隨即刺破指尖,以指血在文末重重按下手印,郑重宣告与安乐公府在財產与爵位上永无瓜葛。
  接下来的流程,再无波折。
  洛阳县廷,户曹书吏的案前,刘玄將全套文书呈上。
  书吏依次验看,口中低声念出关键条文,核对印信。
  书吏確认了流程的合法性:“同姓同宗,嗣以救绝祀,请准改籍入谱,给回牒存照。所附宗议、保结、见证如右。”
  见宗族、本家、人证、文书无一不备,印信齐全,书吏不再迟疑。
  他取过一支新笔,饱蘸浓墨,在安乐公刘皓的户籍簿上,於长子奚之名上,画下了一道粗重的墨线,並在旁边注曰:“出继,另立户籍。”
  当新户籍交到刘奚手中时,他从法理上,已是一个全新的人。
  这份文书的抄送件,將被送往河南尹府衙备案,彻底杜绝日后任何纠纷。
  正堂那双剑的旁边,已立起了两块崭新的牌位,並排而列。
  居於主位的那块,其牌位以金粉漆书。
  “显祖考北地忠武王刘諶之神位”
  而在其身侧,与之齐平的另一块牌位,则显得朴素许多。
  “显考刘固之神位”
  从这一刻起,刘奚便可名正言顺地,自称北地王之后。
  周广宗与莫延年二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们齐齐上前,对著刘奚深深一揖,声音中带著真切的喜悦:“恭贺郎君!终得正名,重立宗祧!”
  “同喜。”
  刘奚脸上也发自內心的笑意。
  他扶起二人,隨即转向一旁的向潜,吩咐道。
  “潜伯,去市集上多割些好肉,再打两角上好的酒回来。今夜,我们当为好好庆贺一番!”
  “好嘞!”
  向潜大声应诺,脸上掛著憨厚的笑容,脚步轻快地便去了。
  小小的院落里,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希望。
  然而与刘奚这座城南小宅中洋溢的欢快气氛相比,安乐公府,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一间华丽的暖阁中,瓷器碎裂之声骤然响起。
  新晋的世子刘籍一脚踢翻了面前的火盆,满地滚烫的炭火嚇得侍女们尖叫著后退。
  他那张尚带少年稚气的脸上,此刻却满是与年龄不符的阴鷙与狠毒。
  “凭什么!”他嘶吼著,双目赤红,“凭什么给他那个废物!那些都是我刘家的產业!都是我的钱!”
  他本该为兄长刘奚的自愿出继而欣喜若狂,因为这意味著他將名正言顺地成为安乐公府唯一的继承人。
  可是一想到那份沉甸甸的资遣清单,他的心就像被毒蛇啃噬一般,嫉妒与贪婪让他彻底失去了理智。
  家令陈顺迈著小碎步,躬著身子,小心翼翼地凑上前,脸上堆著諂媚又阴险的笑。
  “世子息怒,为那等人生气,不值得。主君也是为了让您能顺利承袭,才不得不做的表面功夫。”
  “表面功夫?”刘籍一把揪住陈顺的衣领,恶狠狠地盯著他。
  “真金白银地送出去,也叫表面功夫?你这个狗奴,是不是也帮著外人,来掏空我刘家的家底!”
  陈顺被他勒得几乎喘不过气,却不敢挣扎,反而压低了声音,眼中闪烁著精明的光。
  “世子息怒,老臣的忠心,天地可鑑!老臣早就替您查过了,那刘奚前些日子还得罪过一个远房的宗室,名叫司马耀。虽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也是天家贵胄,他如今没了公府的庇护,往后的日子,有的是苦头吃!”
  听到刘奚已经有了麻烦,刘籍的脸色稍缓,但仍是不忿。
  陈顺见状,立刻加了一把火,声音愈发阴沉:“何况,他那院子里有什么?一个老头子向潜,两个残废的中年人,再加上他自己那个病秧子。说白了,就是一窝老弱病残!能翻起什么风浪?”
  他凑到刘籍耳边,继续道:“最关键的是,世子您如今的身份,可是板上钉钉的安乐公府世子。他刘奚呢,一个出继旁支的孤子罢了。从礼法上,您就稳稳压他一头!。咱们既能全了礼数,又能好生羞辱他一番,让他知道谁才是主子!”
  刘籍闻言,这才鬆开了手,狐疑地看著他:“说,你有什么办法?”
  陈顺整理了一下衣冠,阴惻惻地笑道:“世子您想,那清单上只写了数额,可没写是给现钱还是给欠条。咱们可以给他写一张债条,就说府里周转不灵,年底再付。至於那田產……嘿嘿,城郊有几亩地,早就抵押给別人了,地契虽在,却是一块收不回来的死田。咱们把这个给他,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刘籍的眼睛瞬间亮了,脸上的暴戾化为一种扭曲的快感:“好,好计策。就这么办!”
  但他隨即又觉得不解气,咬牙切齿道:“不行,光这样还不够。我要亲眼看著他像条狗一样,收下这些东西!你,立刻去召集家奴,再喊上城东那几个平日里与我交好的游侠儿。我如今是世子了,去教训一个出继的废人,谁敢拦我。”
  “刘军候大驾光临,有失远迎。”陈顺將刘玄引入偏厅,言语客气,却有些阴阳怪气。
  刘玄也不兜圈子,直接將来意说明。
  陈顺听罢,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慢悠悠道:“不瞒军候,大公子前几日恶了二公子,主君因此颇为不悦。”
  刘玄心中冷笑,口中却顺著他的话说:“既然不睦,那让刘奚出继,承祧北地王一脉,再立刘籍为世子,岂非两全其美?此事,想必双方是乐见的。”
  这一下,正中陈顺下怀。他要的,就是刘玄主动说出这句话。
  “军候果然是爽快人。”陈顺抚掌一笑,“只是,大公子出继,须自具《绝產书》。另外,府里手头也紧,出继资遣一事,怕是……”
  按照礼数,既然刘奚继承了北地王一脉,安乐公府就需要给他出资做启动资金。
  “资遣,是礼数,也是安乐公府的脸面。”刘玄打断他,语气转硬,將那份宗族文书啪地一声拍在案上。
  “北地王乃殉国忠烈,他的继孙,若出门时身无长物,丟的是谁的脸?此事我已报知宗族,这是族老的合议!”
  他盯著陈顺,一字一顿地问,“若公府过於刻薄,我只好將此事呈於尚书台公断。到那时,你猜,世人是会说安乐公为立次子而苛待长子,还是会赞他深明大义?”
  软硬兼施,恩威並用。
  陈顺的额头渗出了细汗。他知道,眼前这个武人,说得出就做得到。
  再说废长立幼,还是立一个舞女的后人,对於安乐公府来说確实不是什么好名声。
  虽然刘皓也没什么名声可言了,但陈顺还要一点脸。
  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份协议。
  一个时辰后,刘玄走出了公府。
  他手中,已经多了一份盖著安乐公家印的《许出继牒》,另一份请立刘籍为世子的文书也已备好,只待一同上报。
  次日,刘氏宗祠之內,气氛肃穆。
  到场的有刘奚本人,作为担保人的刘玄与几位族老,以及代表安乐公府的家令陈顺。
  长案之上,数份以绢帛写就的文书一字排开。
  刘玄以沉稳的声音向眾人宣读宗状:
  “为救前蜀北地王諶公长子刘固之祧,议立本宗孙刘奚为嗣。自是出继入彼支,不復干预本支嗣產。到会宗长刘玄、族老等同议,押字为记。”
  声落,眾族老与刘玄一同上前,在状尾郑重署名画押,以示宗族公认。
  轮到刘奚,他所签的,是《绝產书》。
  他毫不犹豫地写下自己的名字,隨即刺破指尖,以指血在文末重重按下手印,郑重宣告与安乐公府在財產与爵位上永无瓜葛。
  接下来的流程,再无波折。
  洛阳县廷,户曹书吏的案前,刘玄將全套文书呈上。
  书吏依次验看,口中低声念出关键条文,核对印信。
  书吏確认了流程的合法性:“同姓同宗,嗣以救绝祀,请准改籍入谱,给回牒存照。所附宗议、保结、见证如右。”
  见宗族、本家、人证、文书无一不备,印信齐全,书吏不再迟疑。
  他取过一支新笔,饱蘸浓墨,在安乐公刘皓的户籍簿上,於长子奚之名上,画下了一道粗重的墨线,並在旁边注曰:“出继,另立户籍。”
  当新户籍交到刘奚手中时,他从法理上,已是一个全新的人。
  这份文书的抄送件,將被送往河南尹府衙备案,彻底杜绝日后任何纠纷。
  正堂那双剑的旁边,已立起了两块崭新的牌位,並排而列。
  居於主位的那块,其牌位以金粉漆书。
  “显祖考北地忠武王刘諶之神位”
  而在其身侧,与之齐平的另一块牌位,则显得朴素许多。
  “显考刘固之神位”
  从这一刻起,刘奚便可名正言顺地,自称北地王之后。
  周广宗与莫延年二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们齐齐上前,对著刘奚深深一揖,声音中带著真切的喜悦:“恭贺郎君!终得正名,重立宗祧!”
  “同喜。”
  刘奚脸上也发自內心的笑意。
  他扶起二人,隨即转向一旁的向潜,吩咐道。
  “潜伯,去市集上多割些好肉,再打两角上好的酒回来。今夜,我们当为好好庆贺一番!”
  “好嘞!”
  向潜大声应诺,脸上掛著憨厚的笑容,脚步轻快地便去了。
  小小的院落里,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希望。
  然而与刘奚这座城南小宅中洋溢的欢快气氛相比,安乐公府,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一间华丽的暖阁中,瓷器碎裂之声骤然响起。
  新晋的世子刘籍一脚踢翻了面前的火盆,满地滚烫的炭火嚇得侍女们尖叫著后退。
  他那张尚带少年稚气的脸上,此刻却满是与年龄不符的阴鷙与狠毒。
  “凭什么!”他嘶吼著,双目赤红,“凭什么给他那个废物!那些都是我刘家的產业!都是我的钱!”
  他本该为兄长刘奚的自愿出继而欣喜若狂,因为这意味著他將名正言顺地成为安乐公府唯一的继承人。
  可是一想到那份沉甸甸的资遣清单,他的心就像被毒蛇啃噬一般,嫉妒与贪婪让他彻底失去了理智。
  家令陈顺迈著小碎步,躬著身子,小心翼翼地凑上前,脸上堆著諂媚又阴险的笑。
  “世子息怒,为那等人生气,不值得。主君也是为了让您能顺利承袭,才不得不做的表面功夫。”
  “表面功夫?”刘籍一把揪住陈顺的衣领,恶狠狠地盯著他。
  “真金白银地送出去,也叫表面功夫?你这个狗奴,是不是也帮著外人,来掏空我刘家的家底!”
  陈顺被他勒得几乎喘不过气,却不敢挣扎,反而压低了声音,眼中闪烁著精明的光。
  “世子息怒,老臣的忠心,天地可鑑!老臣早就替您查过了,那刘奚前些日子还得罪过一个远房的宗室,名叫司马耀。虽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也是天家贵胄,他如今没了公府的庇护,往后的日子,有的是苦头吃!”
  听到刘奚已经有了麻烦,刘籍的脸色稍缓,但仍是不忿。
  陈顺见状,立刻加了一把火,声音愈发阴沉:“何况,他那院子里有什么?一个老头子向潜,两个残废的中年人,再加上他自己那个病秧子。说白了,就是一窝老弱病残!能翻起什么风浪?”
  他凑到刘籍耳边,继续道:“最关键的是,世子您如今的身份,可是板上钉钉的安乐公府世子。他刘奚呢,一个出继旁支的孤子罢了。从礼法上,您就稳稳压他一头!。咱们既能全了礼数,又能好生羞辱他一番,让他知道谁才是主子!”
  刘籍闻言,这才鬆开了手,狐疑地看著他:“说,你有什么办法?”
  陈顺整理了一下衣冠,阴惻惻地笑道:“世子您想,那清单上只写了数额,可没写是给现钱还是给欠条。咱们可以给他写一张债条,就说府里周转不灵,年底再付。至於那田產……嘿嘿,城郊有几亩地,早就抵押给別人了,地契虽在,却是一块收不回来的死田。咱们把这个给他,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刘籍的眼睛瞬间亮了,脸上的暴戾化为一种扭曲的快感:“好,好计策。就这么办!”
  但他隨即又觉得不解气,咬牙切齿道:“不行,光这样还不够。我要亲眼看著他像条狗一样,收下这些东西!你,立刻去召集家奴,再喊上城东那几个平日里与我交好的游侠儿。我如今是世子了,去教训一个出继的废人,谁敢拦我。”
  “刘军候大驾光临,有失远迎。”陈顺將刘玄引入偏厅,言语客气,却有些阴阳怪气。
  刘玄也不兜圈子,直接將来意说明。
  陈顺听罢,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慢悠悠道:“不瞒军候,大公子前几日恶了二公子,主君因此颇为不悦。”
  刘玄心中冷笑,口中却顺著他的话说:“既然不睦,那让刘奚出继,承祧北地王一脉,再立刘籍为世子,岂非两全其美?此事,想必双方是乐见的。”
  这一下,正中陈顺下怀。他要的,就是刘玄主动说出这句话。
  “军候果然是爽快人。”陈顺抚掌一笑,“只是,大公子出继,须自具《绝產书》。另外,府里手头也紧,出继资遣一事,怕是……”
  按照礼数,既然刘奚继承了北地王一脉,安乐公府就需要给他出资做启动资金。
  “资遣,是礼数,也是安乐公府的脸面。”刘玄打断他,语气转硬,將那份宗族文书啪地一声拍在案上。
  “北地王乃殉国忠烈,他的继孙,若出门时身无长物,丟的是谁的脸?此事我已报知宗族,这是族老的合议!”
  他盯著陈顺,一字一顿地问,“若公府过於刻薄,我只好將此事呈於尚书台公断。到那时,你猜,世人是会说安乐公为立次子而苛待长子,还是会赞他深明大义?”
  软硬兼施,恩威並用。
  陈顺的额头渗出了细汗。他知道,眼前这个武人,说得出就做得到。
  再说废长立幼,还是立一个舞女的后人,对於安乐公府来说確实不是什么好名声。
  虽然刘皓也没什么名声可言了,但陈顺还要一点脸。
  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份协议。
  一个时辰后,刘玄走出了公府。
  他手中,已经多了一份盖著安乐公家印的《许出继牒》,另一份请立刘籍为世子的文书也已备好,只待一同上报。
  次日,刘氏宗祠之內,气氛肃穆。
  到场的有刘奚本人,作为担保人的刘玄与几位族老,以及代表安乐公府的家令陈顺。
  长案之上,数份以绢帛写就的文书一字排开。
  刘玄以沉稳的声音向眾人宣读宗状:
  “为救前蜀北地王諶公长子刘固之祧,议立本宗孙刘奚为嗣。自是出继入彼支,不復干预本支嗣產。到会宗长刘玄、族老等同议,押字为记。”
  声落,眾族老与刘玄一同上前,在状尾郑重署名画押,以示宗族公认。
  轮到刘奚,他所签的,是《绝產书》。
  他毫不犹豫地写下自己的名字,隨即刺破指尖,以指血在文末重重按下手印,郑重宣告与安乐公府在財產与爵位上永无瓜葛。
  接下来的流程,再无波折。
  洛阳县廷,户曹书吏的案前,刘玄將全套文书呈上。
  书吏依次验看,口中低声念出关键条文,核对印信。
  书吏確认了流程的合法性:“同姓同宗,嗣以救绝祀,请准改籍入谱,给回牒存照。所附宗议、保结、见证如右。”
  见宗族、本家、人证、文书无一不备,印信齐全,书吏不再迟疑。
  他取过一支新笔,饱蘸浓墨,在安乐公刘皓的户籍簿上,於长子奚之名上,画下了一道粗重的墨线,並在旁边注曰:“出继,另立户籍。”
  当新户籍交到刘奚手中时,他从法理上,已是一个全新的人。
  这份文书的抄送件,將被送往河南尹府衙备案,彻底杜绝日后任何纠纷。
  正堂那双剑的旁边,已立起了两块崭新的牌位,並排而列。
  居於主位的那块,其牌位以金粉漆书。
  “显祖考北地忠武王刘諶之神位”
  而在其身侧,与之齐平的另一块牌位,则显得朴素许多。
  “显考刘固之神位”
  从这一刻起,刘奚便可名正言顺地,自称北地王之后。
  周广宗与莫延年二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们齐齐上前,对著刘奚深深一揖,声音中带著真切的喜悦:“恭贺郎君!终得正名,重立宗祧!”
  “同喜。”
  刘奚脸上也发自內心的笑意。
  他扶起二人,隨即转向一旁的向潜,吩咐道。
  “潜伯,去市集上多割些好肉,再打两角上好的酒回来。今夜,我们当为好好庆贺一番!”
  “好嘞!”
  向潜大声应诺,脸上掛著憨厚的笑容,脚步轻快地便去了。
  小小的院落里,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希望。
  然而与刘奚这座城南小宅中洋溢的欢快气氛相比,安乐公府,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一间华丽的暖阁中,瓷器碎裂之声骤然响起。
  新晋的世子刘籍一脚踢翻了面前的火盆,满地滚烫的炭火嚇得侍女们尖叫著后退。
  他那张尚带少年稚气的脸上,此刻却满是与年龄不符的阴鷙与狠毒。
  “凭什么!”他嘶吼著,双目赤红,“凭什么给他那个废物!那些都是我刘家的產业!都是我的钱!”
  他本该为兄长刘奚的自愿出继而欣喜若狂,因为这意味著他將名正言顺地成为安乐公府唯一的继承人。
  可是一想到那份沉甸甸的资遣清单,他的心就像被毒蛇啃噬一般,嫉妒与贪婪让他彻底失去了理智。
  家令陈顺迈著小碎步,躬著身子,小心翼翼地凑上前,脸上堆著諂媚又阴险的笑。
  “世子息怒,为那等人生气,不值得。主君也是为了让您能顺利承袭,才不得不做的表面功夫。”
  “表面功夫?”刘籍一把揪住陈顺的衣领,恶狠狠地盯著他。
  “真金白银地送出去,也叫表面功夫?你这个狗奴,是不是也帮著外人,来掏空我刘家的家底!”
  陈顺被他勒得几乎喘不过气,却不敢挣扎,反而压低了声音,眼中闪烁著精明的光。
  “世子息怒,老臣的忠心,天地可鑑!老臣早就替您查过了,那刘奚前些日子还得罪过一个远房的宗室,名叫司马耀。虽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也是天家贵胄,他如今没了公府的庇护,往后的日子,有的是苦头吃!”
  听到刘奚已经有了麻烦,刘籍的脸色稍缓,但仍是不忿。
  陈顺见状,立刻加了一把火,声音愈发阴沉:“何况,他那院子里有什么?一个老头子向潜,两个残废的中年人,再加上他自己那个病秧子。说白了,就是一窝老弱病残!能翻起什么风浪?”
  他凑到刘籍耳边,继续道:“最关键的是,世子您如今的身份,可是板上钉钉的安乐公府世子。他刘奚呢,一个出继旁支的孤子罢了。从礼法上,您就稳稳压他一头!。咱们既能全了礼数,又能好生羞辱他一番,让他知道谁才是主子!”
  刘籍闻言,这才鬆开了手,狐疑地看著他:“说,你有什么办法?”
  陈顺整理了一下衣冠,阴惻惻地笑道:“世子您想,那清单上只写了数额,可没写是给现钱还是给欠条。咱们可以给他写一张债条,就说府里周转不灵,年底再付。至於那田產……嘿嘿,城郊有几亩地,早就抵押给別人了,地契虽在,却是一块收不回来的死田。咱们把这个给他,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刘籍的眼睛瞬间亮了,脸上的暴戾化为一种扭曲的快感:“好,好计策。就这么办!”
  但他隨即又觉得不解气,咬牙切齿道:“不行,光这样还不够。我要亲眼看著他像条狗一样,收下这些东西!你,立刻去召集家奴,再喊上城东那几个平日里与我交好的游侠儿。我如今是世子了,去教训一个出继的废人,谁敢拦我。”
  “刘军候大驾光临,有失远迎。”陈顺將刘玄引入偏厅,言语客气,却有些阴阳怪气。
  刘玄也不兜圈子,直接將来意说明。
  陈顺听罢,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慢悠悠道:“不瞒军候,大公子前几日恶了二公子,主君因此颇为不悦。”
  刘玄心中冷笑,口中却顺著他的话说:“既然不睦,那让刘奚出继,承祧北地王一脉,再立刘籍为世子,岂非两全其美?此事,想必双方是乐见的。”
  这一下,正中陈顺下怀。他要的,就是刘玄主动说出这句话。
  “军候果然是爽快人。”陈顺抚掌一笑,“只是,大公子出继,须自具《绝產书》。另外,府里手头也紧,出继资遣一事,怕是……”
  按照礼数,既然刘奚继承了北地王一脉,安乐公府就需要给他出资做启动资金。
  “资遣,是礼数,也是安乐公府的脸面。”刘玄打断他,语气转硬,將那份宗族文书啪地一声拍在案上。
  “北地王乃殉国忠烈,他的继孙,若出门时身无长物,丟的是谁的脸?此事我已报知宗族,这是族老的合议!”
  他盯著陈顺,一字一顿地问,“若公府过於刻薄,我只好將此事呈於尚书台公断。到那时,你猜,世人是会说安乐公为立次子而苛待长子,还是会赞他深明大义?”
  软硬兼施,恩威並用。
  陈顺的额头渗出了细汗。他知道,眼前这个武人,说得出就做得到。
  再说废长立幼,还是立一个舞女的后人,对於安乐公府来说確实不是什么好名声。
  虽然刘皓也没什么名声可言了,但陈顺还要一点脸。
  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份协议。
  一个时辰后,刘玄走出了公府。
  他手中,已经多了一份盖著安乐公家印的《许出继牒》,另一份请立刘籍为世子的文书也已备好,只待一同上报。
  次日,刘氏宗祠之內,气氛肃穆。
  到场的有刘奚本人,作为担保人的刘玄与几位族老,以及代表安乐公府的家令陈顺。
  长案之上,数份以绢帛写就的文书一字排开。
  刘玄以沉稳的声音向眾人宣读宗状:
  “为救前蜀北地王諶公长子刘固之祧,议立本宗孙刘奚为嗣。自是出继入彼支,不復干预本支嗣產。到会宗长刘玄、族老等同议,押字为记。”
  声落,眾族老与刘玄一同上前,在状尾郑重署名画押,以示宗族公认。
  轮到刘奚,他所签的,是《绝產书》。
  他毫不犹豫地写下自己的名字,隨即刺破指尖,以指血在文末重重按下手印,郑重宣告与安乐公府在財產与爵位上永无瓜葛。
  接下来的流程,再无波折。
  洛阳县廷,户曹书吏的案前,刘玄將全套文书呈上。
  书吏依次验看,口中低声念出关键条文,核对印信。
  书吏確认了流程的合法性:“同姓同宗,嗣以救绝祀,请准改籍入谱,给回牒存照。所附宗议、保结、见证如右。”
  见宗族、本家、人证、文书无一不备,印信齐全,书吏不再迟疑。
  他取过一支新笔,饱蘸浓墨,在安乐公刘皓的户籍簿上,於长子奚之名上,画下了一道粗重的墨线,並在旁边注曰:“出继,另立户籍。”
  当新户籍交到刘奚手中时,他从法理上,已是一个全新的人。
  这份文书的抄送件,將被送往河南尹府衙备案,彻底杜绝日后任何纠纷。
  正堂那双剑的旁边,已立起了两块崭新的牌位,並排而列。
  居於主位的那块,其牌位以金粉漆书。
  “显祖考北地忠武王刘諶之神位”
  而在其身侧,与之齐平的另一块牌位,则显得朴素许多。
  “显考刘固之神位”
  从这一刻起,刘奚便可名正言顺地,自称北地王之后。
  周广宗与莫延年二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们齐齐上前,对著刘奚深深一揖,声音中带著真切的喜悦:“恭贺郎君!终得正名,重立宗祧!”
  “同喜。”
  刘奚脸上也发自內心的笑意。
  他扶起二人,隨即转向一旁的向潜,吩咐道。
  “潜伯,去市集上多割些好肉,再打两角上好的酒回来。今夜,我们当为好好庆贺一番!”
  “好嘞!”
  向潜大声应诺,脸上掛著憨厚的笑容,脚步轻快地便去了。
  小小的院落里,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希望。
  然而与刘奚这座城南小宅中洋溢的欢快气氛相比,安乐公府,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一间华丽的暖阁中,瓷器碎裂之声骤然响起。
  新晋的世子刘籍一脚踢翻了面前的火盆,满地滚烫的炭火嚇得侍女们尖叫著后退。
  他那张尚带少年稚气的脸上,此刻却满是与年龄不符的阴鷙与狠毒。
  “凭什么!”他嘶吼著,双目赤红,“凭什么给他那个废物!那些都是我刘家的產业!都是我的钱!”
  他本该为兄长刘奚的自愿出继而欣喜若狂,因为这意味著他將名正言顺地成为安乐公府唯一的继承人。
  可是一想到那份沉甸甸的资遣清单,他的心就像被毒蛇啃噬一般,嫉妒与贪婪让他彻底失去了理智。
  家令陈顺迈著小碎步,躬著身子,小心翼翼地凑上前,脸上堆著諂媚又阴险的笑。
  “世子息怒,为那等人生气,不值得。主君也是为了让您能顺利承袭,才不得不做的表面功夫。”
  “表面功夫?”刘籍一把揪住陈顺的衣领,恶狠狠地盯著他。
  “真金白银地送出去,也叫表面功夫?你这个狗奴,是不是也帮著外人,来掏空我刘家的家底!”
  陈顺被他勒得几乎喘不过气,却不敢挣扎,反而压低了声音,眼中闪烁著精明的光。
  “世子息怒,老臣的忠心,天地可鑑!老臣早就替您查过了,那刘奚前些日子还得罪过一个远房的宗室,名叫司马耀。虽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也是天家贵胄,他如今没了公府的庇护,往后的日子,有的是苦头吃!”
  听到刘奚已经有了麻烦,刘籍的脸色稍缓,但仍是不忿。
  陈顺见状,立刻加了一把火,声音愈发阴沉:“何况,他那院子里有什么?一个老头子向潜,两个残废的中年人,再加上他自己那个病秧子。说白了,就是一窝老弱病残!能翻起什么风浪?”
  他凑到刘籍耳边,继续道:“最关键的是,世子您如今的身份,可是板上钉钉的安乐公府世子。他刘奚呢,一个出继旁支的孤子罢了。从礼法上,您就稳稳压他一头!。咱们既能全了礼数,又能好生羞辱他一番,让他知道谁才是主子!”
  刘籍闻言,这才鬆开了手,狐疑地看著他:“说,你有什么办法?”
  陈顺整理了一下衣冠,阴惻惻地笑道:“世子您想,那清单上只写了数额,可没写是给现钱还是给欠条。咱们可以给他写一张债条,就说府里周转不灵,年底再付。至於那田產……嘿嘿,城郊有几亩地,早就抵押给別人了,地契虽在,却是一块收不回来的死田。咱们把这个给他,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刘籍的眼睛瞬间亮了,脸上的暴戾化为一种扭曲的快感:“好,好计策。就这么办!”
  但他隨即又觉得不解气,咬牙切齿道:“不行,光这样还不够。我要亲眼看著他像条狗一样,收下这些东西!你,立刻去召集家奴,再喊上城东那几个平日里与我交好的游侠儿。我如今是世子了,去教训一个出继的废人,谁敢拦我。”
  “刘军候大驾光临,有失远迎。”陈顺將刘玄引入偏厅,言语客气,却有些阴阳怪气。
  刘玄也不兜圈子,直接將来意说明。
  陈顺听罢,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慢悠悠道:“不瞒军候,大公子前几日恶了二公子,主君因此颇为不悦。”
  刘玄心中冷笑,口中却顺著他的话说:“既然不睦,那让刘奚出继,承祧北地王一脉,再立刘籍为世子,岂非两全其美?此事,想必双方是乐见的。”
  这一下,正中陈顺下怀。他要的,就是刘玄主动说出这句话。
  “军候果然是爽快人。”陈顺抚掌一笑,“只是,大公子出继,须自具《绝產书》。另外,府里手头也紧,出继资遣一事,怕是……”
  按照礼数,既然刘奚继承了北地王一脉,安乐公府就需要给他出资做启动资金。
  “资遣,是礼数,也是安乐公府的脸面。”刘玄打断他,语气转硬,將那份宗族文书啪地一声拍在案上。
  “北地王乃殉国忠烈,他的继孙,若出门时身无长物,丟的是谁的脸?此事我已报知宗族,这是族老的合议!”
  他盯著陈顺,一字一顿地问,“若公府过於刻薄,我只好將此事呈於尚书台公断。到那时,你猜,世人是会说安乐公为立次子而苛待长子,还是会赞他深明大义?”
  软硬兼施,恩威並用。
  陈顺的额头渗出了细汗。他知道,眼前这个武人,说得出就做得到。
  再说废长立幼,还是立一个舞女的后人,对於安乐公府来说確实不是什么好名声。
  虽然刘皓也没什么名声可言了,但陈顺还要一点脸。
  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份协议。
  一个时辰后,刘玄走出了公府。
  他手中,已经多了一份盖著安乐公家印的《许出继牒》,另一份请立刘籍为世子的文书也已备好,只待一同上报。
  次日,刘氏宗祠之內,气氛肃穆。
  到场的有刘奚本人,作为担保人的刘玄与几位族老,以及代表安乐公府的家令陈顺。
  长案之上,数份以绢帛写就的文书一字排开。
  刘玄以沉稳的声音向眾人宣读宗状:
  “为救前蜀北地王諶公长子刘固之祧,议立本宗孙刘奚为嗣。自是出继入彼支,不復干预本支嗣產。到会宗长刘玄、族老等同议,押字为记。”
  声落,眾族老与刘玄一同上前,在状尾郑重署名画押,以示宗族公认。
  轮到刘奚,他所签的,是《绝產书》。
  他毫不犹豫地写下自己的名字,隨即刺破指尖,以指血在文末重重按下手印,郑重宣告与安乐公府在財產与爵位上永无瓜葛。
  接下来的流程,再无波折。
  洛阳县廷,户曹书吏的案前,刘玄將全套文书呈上。
  书吏依次验看,口中低声念出关键条文,核对印信。
  书吏確认了流程的合法性:“同姓同宗,嗣以救绝祀,请准改籍入谱,给回牒存照。所附宗议、保结、见证如右。”
  见宗族、本家、人证、文书无一不备,印信齐全,书吏不再迟疑。
  他取过一支新笔,饱蘸浓墨,在安乐公刘皓的户籍簿上,於长子奚之名上,画下了一道粗重的墨线,並在旁边注曰:“出继,另立户籍。”
  当新户籍交到刘奚手中时,他从法理上,已是一个全新的人。
  这份文书的抄送件,將被送往河南尹府衙备案,彻底杜绝日后任何纠纷。
  正堂那双剑的旁边,已立起了两块崭新的牌位,並排而列。
  居於主位的那块,其牌位以金粉漆书。
  “显祖考北地忠武王刘諶之神位”
  而在其身侧,与之齐平的另一块牌位,则显得朴素许多。
  “显考刘固之神位”
  从这一刻起,刘奚便可名正言顺地,自称北地王之后。
  周广宗与莫延年二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们齐齐上前,对著刘奚深深一揖,声音中带著真切的喜悦:“恭贺郎君!终得正名,重立宗祧!”
  “同喜。”
  刘奚脸上也发自內心的笑意。
  他扶起二人,隨即转向一旁的向潜,吩咐道。
  “潜伯,去市集上多割些好肉,再打两角上好的酒回来。今夜,我们当为好好庆贺一番!”
  “好嘞!”
  向潜大声应诺,脸上掛著憨厚的笑容,脚步轻快地便去了。
  小小的院落里,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希望。
  然而与刘奚这座城南小宅中洋溢的欢快气氛相比,安乐公府,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一间华丽的暖阁中,瓷器碎裂之声骤然响起。
  新晋的世子刘籍一脚踢翻了面前的火盆,满地滚烫的炭火嚇得侍女们尖叫著后退。
  他那张尚带少年稚气的脸上,此刻却满是与年龄不符的阴鷙与狠毒。
  “凭什么!”他嘶吼著,双目赤红,“凭什么给他那个废物!那些都是我刘家的產业!都是我的钱!”
  他本该为兄长刘奚的自愿出继而欣喜若狂,因为这意味著他將名正言顺地成为安乐公府唯一的继承人。
  可是一想到那份沉甸甸的资遣清单,他的心就像被毒蛇啃噬一般,嫉妒与贪婪让他彻底失去了理智。
  家令陈顺迈著小碎步,躬著身子,小心翼翼地凑上前,脸上堆著諂媚又阴险的笑。
  “世子息怒,为那等人生气,不值得。主君也是为了让您能顺利承袭,才不得不做的表面功夫。”
  “表面功夫?”刘籍一把揪住陈顺的衣领,恶狠狠地盯著他。
  “真金白银地送出去,也叫表面功夫?你这个狗奴,是不是也帮著外人,来掏空我刘家的家底!”
  陈顺被他勒得几乎喘不过气,却不敢挣扎,反而压低了声音,眼中闪烁著精明的光。
  “世子息怒,老臣的忠心,天地可鑑!老臣早就替您查过了,那刘奚前些日子还得罪过一个远房的宗室,名叫司马耀。虽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也是天家贵胄,他如今没了公府的庇护,往后的日子,有的是苦头吃!”
  听到刘奚已经有了麻烦,刘籍的脸色稍缓,但仍是不忿。
  陈顺见状,立刻加了一把火,声音愈发阴沉:“何况,他那院子里有什么?一个老头子向潜,两个残废的中年人,再加上他自己那个病秧子。说白了,就是一窝老弱病残!能翻起什么风浪?”
  他凑到刘籍耳边,继续道:“最关键的是,世子您如今的身份,可是板上钉钉的安乐公府世子。他刘奚呢,一个出继旁支的孤子罢了。从礼法上,您就稳稳压他一头!。咱们既能全了礼数,又能好生羞辱他一番,让他知道谁才是主子!”
  刘籍闻言,这才鬆开了手,狐疑地看著他:“说,你有什么办法?”
  陈顺整理了一下衣冠,阴惻惻地笑道:“世子您想,那清单上只写了数额,可没写是给现钱还是给欠条。咱们可以给他写一张债条,就说府里周转不灵,年底再付。至於那田產……嘿嘿,城郊有几亩地,早就抵押给別人了,地契虽在,却是一块收不回来的死田。咱们把这个给他,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刘籍的眼睛瞬间亮了,脸上的暴戾化为一种扭曲的快感:“好,好计策。就这么办!”
  但他隨即又觉得不解气,咬牙切齿道:“不行,光这样还不够。我要亲眼看著他像条狗一样,收下这些东西!你,立刻去召集家奴,再喊上城东那几个平日里与我交好的游侠儿。我如今是世子了,去教训一个出继的废人,谁敢拦我。”
  “刘军候大驾光临,有失远迎。”陈顺將刘玄引入偏厅,言语客气,却有些阴阳怪气。
  刘玄也不兜圈子,直接將来意说明。
  陈顺听罢,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慢悠悠道:“不瞒军候,大公子前几日恶了二公子,主君因此颇为不悦。”
  刘玄心中冷笑,口中却顺著他的话说:“既然不睦,那让刘奚出继,承祧北地王一脉,再立刘籍为世子,岂非两全其美?此事,想必双方是乐见的。”
  这一下,正中陈顺下怀。他要的,就是刘玄主动说出这句话。
  “军候果然是爽快人。”陈顺抚掌一笑,“只是,大公子出继,须自具《绝產书》。另外,府里手头也紧,出继资遣一事,怕是……”
  按照礼数,既然刘奚继承了北地王一脉,安乐公府就需要给他出资做启动资金。
  “资遣,是礼数,也是安乐公府的脸面。”刘玄打断他,语气转硬,將那份宗族文书啪地一声拍在案上。
  “北地王乃殉国忠烈,他的继孙,若出门时身无长物,丟的是谁的脸?此事我已报知宗族,这是族老的合议!”
  他盯著陈顺,一字一顿地问,“若公府过於刻薄,我只好將此事呈於尚书台公断。到那时,你猜,世人是会说安乐公为立次子而苛待长子,还是会赞他深明大义?”
  软硬兼施,恩威並用。
  陈顺的额头渗出了细汗。他知道,眼前这个武人,说得出就做得到。
  再说废长立幼,还是立一个舞女的后人,对於安乐公府来说確实不是什么好名声。
  虽然刘皓也没什么名声可言了,但陈顺还要一点脸。
  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份协议。
  一个时辰后,刘玄走出了公府。
  他手中,已经多了一份盖著安乐公家印的《许出继牒》,另一份请立刘籍为世子的文书也已备好,只待一同上报。
  次日,刘氏宗祠之內,气氛肃穆。
  到场的有刘奚本人,作为担保人的刘玄与几位族老,以及代表安乐公府的家令陈顺。
  长案之上,数份以绢帛写就的文书一字排开。
  刘玄以沉稳的声音向眾人宣读宗状:
  “为救前蜀北地王諶公长子刘固之祧,议立本宗孙刘奚为嗣。自是出继入彼支,不復干预本支嗣產。到会宗长刘玄、族老等同议,押字为记。”
  声落,眾族老与刘玄一同上前,在状尾郑重署名画押,以示宗族公认。
  轮到刘奚,他所签的,是《绝產书》。
  他毫不犹豫地写下自己的名字,隨即刺破指尖,以指血在文末重重按下手印,郑重宣告与安乐公府在財產与爵位上永无瓜葛。
  接下来的流程,再无波折。
  洛阳县廷,户曹书吏的案前,刘玄將全套文书呈上。
  书吏依次验看,口中低声念出关键条文,核对印信。
  书吏確认了流程的合法性:“同姓同宗,嗣以救绝祀,请准改籍入谱,给回牒存照。所附宗议、保结、见证如右。”
  见宗族、本家、人证、文书无一不备,印信齐全,书吏不再迟疑。
  他取过一支新笔,饱蘸浓墨,在安乐公刘皓的户籍簿上,於长子奚之名上,画下了一道粗重的墨线,並在旁边注曰:“出继,另立户籍。”
  当新户籍交到刘奚手中时,他从法理上,已是一个全新的人。
  这份文书的抄送件,將被送往河南尹府衙备案,彻底杜绝日后任何纠纷。
  正堂那双剑的旁边,已立起了两块崭新的牌位,並排而列。
  居於主位的那块,其牌位以金粉漆书。
  “显祖考北地忠武王刘諶之神位”
  而在其身侧,与之齐平的另一块牌位,则显得朴素许多。
  “显考刘固之神位”
  从这一刻起,刘奚便可名正言顺地,自称北地王之后。
  周广宗与莫延年二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们齐齐上前,对著刘奚深深一揖,声音中带著真切的喜悦:“恭贺郎君!终得正名,重立宗祧!”
  “同喜。”
  刘奚脸上也发自內心的笑意。
  他扶起二人,隨即转向一旁的向潜,吩咐道。
  “潜伯,去市集上多割些好肉,再打两角上好的酒回来。今夜,我们当为好好庆贺一番!”
  “好嘞!”
  向潜大声应诺,脸上掛著憨厚的笑容,脚步轻快地便去了。
  小小的院落里,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希望。
  然而与刘奚这座城南小宅中洋溢的欢快气氛相比,安乐公府,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一间华丽的暖阁中,瓷器碎裂之声骤然响起。
  新晋的世子刘籍一脚踢翻了面前的火盆,满地滚烫的炭火嚇得侍女们尖叫著后退。
  他那张尚带少年稚气的脸上,此刻却满是与年龄不符的阴鷙与狠毒。
  “凭什么!”他嘶吼著,双目赤红,“凭什么给他那个废物!那些都是我刘家的產业!都是我的钱!”
  他本该为兄长刘奚的自愿出继而欣喜若狂,因为这意味著他將名正言顺地成为安乐公府唯一的继承人。
  可是一想到那份沉甸甸的资遣清单,他的心就像被毒蛇啃噬一般,嫉妒与贪婪让他彻底失去了理智。
  家令陈顺迈著小碎步,躬著身子,小心翼翼地凑上前,脸上堆著諂媚又阴险的笑。
  “世子息怒,为那等人生气,不值得。主君也是为了让您能顺利承袭,才不得不做的表面功夫。”
  “表面功夫?”刘籍一把揪住陈顺的衣领,恶狠狠地盯著他。
  “真金白银地送出去,也叫表面功夫?你这个狗奴,是不是也帮著外人,来掏空我刘家的家底!”
  陈顺被他勒得几乎喘不过气,却不敢挣扎,反而压低了声音,眼中闪烁著精明的光。
  “世子息怒,老臣的忠心,天地可鑑!老臣早就替您查过了,那刘奚前些日子还得罪过一个远房的宗室,名叫司马耀。虽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也是天家贵胄,他如今没了公府的庇护,往后的日子,有的是苦头吃!”
  听到刘奚已经有了麻烦,刘籍的脸色稍缓,但仍是不忿。
  陈顺见状,立刻加了一把火,声音愈发阴沉:“何况,他那院子里有什么?一个老头子向潜,两个残废的中年人,再加上他自己那个病秧子。说白了,就是一窝老弱病残!能翻起什么风浪?”
  他凑到刘籍耳边,继续道:“最关键的是,世子您如今的身份,可是板上钉钉的安乐公府世子。他刘奚呢,一个出继旁支的孤子罢了。从礼法上,您就稳稳压他一头!。咱们既能全了礼数,又能好生羞辱他一番,让他知道谁才是主子!”
  刘籍闻言,这才鬆开了手,狐疑地看著他:“说,你有什么办法?”
  陈顺整理了一下衣冠,阴惻惻地笑道:“世子您想,那清单上只写了数额,可没写是给现钱还是给欠条。咱们可以给他写一张债条,就说府里周转不灵,年底再付。至於那田產……嘿嘿,城郊有几亩地,早就抵押给別人了,地契虽在,却是一块收不回来的死田。咱们把这个给他,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刘籍的眼睛瞬间亮了,脸上的暴戾化为一种扭曲的快感:“好,好计策。就这么办!”
  但他隨即又觉得不解气,咬牙切齿道:“不行,光这样还不够。我要亲眼看著他像条狗一样,收下这些东西!你,立刻去召集家奴,再喊上城东那几个平日里与我交好的游侠儿。我如今是世子了,去教训一个出继的废人,谁敢拦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