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后的机会
如今瞧着太后娘娘的意思,一定是要皇上退位静养。</br> 倘若只是寻常的帝后争权,阁老们没准就顺着太后娘娘了,毕竟早些年他们和辅政的太后娘娘配合得相当默契,太后娘娘对大多数朝臣有提携的大恩。</br> 然而清君侧却是绝对不成的。</br> 辅持重般说道:“只不过是几个小人在皇上耳边燥舌,太后娘娘同皇上母子情深,您只需把皇上叫来,母子两人说开误会,皇上还能为几个嘴碎的小人不认娘娘?臣等在一旁说和,总不会娘娘和皇上再存芥蒂,即便皇上主政天下,到底还要仰仗娘娘的指点,臣愿意为娘娘去请皇上……”</br> “不必请了,朕已经到了。”</br> 大殿门口传来皇帝一如既往温润的声音,殿门缓缓打开,在夕阳晚霞映衬下,皇上站在门口,背后是重甲林立的侍卫,还有一对手持宝剑的金童玉女一般的人。</br> 女孩子眉眼如画,掩盖不住英气,少年君子如玉,矜贵雅致。</br> 他们把皇上衬托得飘然若仙。</br> 太后娘娘眉头拧紧,竟是没有人给自己报信?守在慈宁宫的锦衣卫和近卫都是吃干饭的?</br> 皇上温和的目光扫过匆忙起身的朝臣,“你们坐,坐下说话。”</br> 然而谁敢坐?!</br> 别看皇上一脸的温和,久历官场的朝臣都明白,决定富贵生死的时候到了,便是看好太后娘娘,见皇上从容步入慈宁宫,太后娘娘竟然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他们也会在心里掂量一二。</br> 包括辅在内,大臣们齐齐起身,垂手侍立。</br> 皇上风光霁月,笑容温和雅致,风姿卓绝。</br> 这就是她养出的好儿子!</br> 太后娘娘在心头把皇帝骂了个狗血淋头,就是这个兔崽子不听话,在朝臣面前是个温和孝顺的帝王,正是他不停蚕食压迫生母,逼生母荣阳。</br> 一旦没了权力,她一辈子费劲心思岂不是白费了。m.biqubao.com</br> 太后娘娘捏着手中的佛珠,眸子闪烁是不是先制人?</br> 皇上潇洒坐在太后娘娘下手,身体舒展,神色慵懒,好似察觉不到剑拔弩张的氛围:</br> ,“早知有朝臣陪伴母后,朕就不匆忙赶过来了,朕原想着母后身边太清净,皇后她们又是嘴笨的,不会讨母后欢喜,母后素来喜欢热闹,朕便过来凑趣……”</br> 仿佛才感到僵硬尴尬的气氛,皇上笑容更浓:“莫非朕打扰了母后和你们商量要事?”</br> 他挨个大臣看去,竟是没有一个臣子敢同皇上对视片刻。</br> 臣子们不懂自己到底怕什么。</br> 皇上一向待他们很宽和,从来不刚愎自用,只要他们说得合情合理,皇上往往会主动改变一些决意,在朝廷上往往有不少臣子为刚正不阿的名声反对皇上的旨意,皇上也纵容了他们。</br> 不过辅等人却明白,这些人都被皇上划入了无能之列,不会得到重用,皇上原谅他们毫无根据的冒犯,是在千金买马,让朝臣们深刻认识到皇上的圣旨可以驳回,只要是正确的意见,皇上就会采纳。</br> “你们有何事需要避讳朕这个皇帝?越过朕,打扰太后娘娘颐养天年?”</br> 皇上打开手中的折扇,轻轻扇了两下,“太后娘娘为朕,为帝国操劳一辈子,朕一直想让她晚年不在操心费神,连朕都不拿大事烦母后,你们竟拿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惊扰太后娘娘,你们这是臣子所为?”</br> “你们这是逼朕做不孝子啊!”</br> 辅领着朝臣跪下了,“臣……臣不敢。”</br> “不敢?朕看你们胆子大得很,有何事需要一起来闹母后?说吧,朕也听听你们越过朕这个皇帝的原因。”</br> 言下之意,在他们眼中已经没了皇上。</br> 慕婳眼见皇上迅掌握主动,占据大义,心头佩服不得了,皇上身体孱弱,带人温和,然关键时候……真有一国之主的风范,这等心胸气魄绝非庸碌之辈。</br> 虽然她早知道皇上是个雄才大略的圣主,但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慕婳才真正的体会到皇上的人格魅力。</br> 孱弱温润的帝王未必就不能成为雄主。</br> 只要皇上不被龙体拖累,他的眼界和智慧,胸襟和远见足以缔造一个盛世帝国,许是能越过前朝那些贤君明主成为千古一帝。</br> 臣服于皇上,让慕婳脸上亦有光彩。</br> 到底是少将军的经历和记忆占据主动,慕婳更像是这个时代的人,觉醒得更为遥远的模糊的记忆,很难影响她的。</br> 太后娘娘瞪了一眼不争气的臣子,同时也明白臣子们不敢开口反驳皇上的顾虑,叹息道:“皇帝,你变了,变得哀家都怀疑你是不是哀家的儿子。”</br> 皇帝挑起眉梢,无辜般说道:“朕若是一成不变,母后才该担心,虽然朕希望母后长命百岁,然长生之事就没人能做到,哪怕耗尽天下财富也求不到一颗长生丹药,母后想必心里也是明白的。”</br> 太后微微颔,不过心头却记得嘉敏县主漏出的口风,沐世子是鬼谷子的唯一传人,鬼谷子有神鬼莫测的本事,长生许是做不到,但活过百岁许是能做到。</br> “说句不孝的话,母后总有归天的一日,到时朕若不立起来,支撑江山社稷,还能指望谁?朕可不能眼看着把江山让人,辜负母后这些年的辛劳。”</br> 皇上把玩扇子,轻声说道:“不是朕变了,而是您不愿意见儿子长大,独立处理政务,母后,朕最后劝您一句,放手吧,无论您多不放心江山,怕朕辜负了祖宗基业,您总要给朕机会一展抱负,让帝国按照朕的心思改变。”</br> 他神色凝重许多,唇边的笑容渐渐淡去,“这是个最好的时代,却是帝国最后的机会,朕不怪您看不到那些稀奇的事物,不愿意听高人阐述的道理,毕竟您一心都在朝政上,不似朕白龙鱼服看到了帝国的山山水水,百姓的生活。”</br> “朕希望母后相信朕,如同所有追随朕的臣子一般相信朕,朕能让帝国变得更好,让他们不负才华,青史留名。”</br> 皇上言辞恳切真诚,然太后却觉得他是来夺权的。
三月,初春。</br>南凰洲东部,一隅。</br>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br>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br>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br>,。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br>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br>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br>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br>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br>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br>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br>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br>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br>那里,趴着一道身影。</br>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br>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br>可即便雨水落在脸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鹰隼般冷冷的盯着远处。</br>顺着他目光望去,距离他七八丈远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秃鹫,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时而机警的观察四周。</br>似乎在这危险的废墟中,半点风吹草动,它就会瞬间腾空。</br>而少年如猎人一样,耐心的等待机会。</br>良久之后,机会到来,贪婪的秃鹫终于将它的头,完全没入野狗的腹腔内。</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