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节
和琳被摸得咯咯笑了起来,当即转移了注意力,不再去关注兄长今日为何那样奇怪。
等用过了饭,和琳便回了自己的院子读书。
而和珅则是回了书房,将折子理好,检查疏漏。
桌前点着的灯明明灭灭,像是要熄了。
丫鬟忙进门来,取下灯罩,剪了剪灯芯。
和珅瞥了一眼。
脑子里突然电光石火,想起了一件事来。
——黛玉信中说,不知礼物贵重,送了一盒给表兄。
这个表兄……不正是贾宝玉吗!
那如何成?
和珅的脸色几乎是立时就沉了下来。
丫鬟转过身来,手里还握着剪子呢,被和珅的模样吓了一跳,想也不想便跪了下去。
“无事,你下去。”
丫鬟舒了口气,赶紧退了下去。
说来也怪,和珅在京中的名声都不知何等响亮,又引来何其多的姑娘倾慕了。
但府中的丫鬟们,却没一个敢对着和珅生出别样心思的。
那丫鬟出去后,小心地合上了门。
和珅不自觉地又看了一眼窗边,再无旁人的身影。只有树叶枝桠微微垂下来,落下一片阴影。
和珅又研了墨,将原本折好的信纸取了出来。
另铺开一张,一字一字滕上去。
这是待到这次写完,不同的是上面还多了一段格外叮嘱的话。
“宝玉声名不堪,酷爱与家中姊妹玩耍,待谁都一样亲近,又惯会花言巧语……”
和珅面无表情地写着,丝毫没有在背后说人坏话的心虚。
他同黛玉结识更早,黛玉应当不至于这样快,便同宝玉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将他抛到脑后去吧?
他说的话,黛玉总该听上一两句的吧。
这一遍,和珅写得迅速,很快便折入了信封中,随后外头再裹了一张药方,一张医嘱。
他屈起食指敲了敲桌面。
“刘全!”
刘全一直都候在外头,听见声音,便立刻推门进来了。
“将这封药方送到荣国府去,便说林姑娘吃药,耽误不得。连同这个盒子。”
刘全低头应了声,捏起那封信,便疾步出门去了。
和珅抬头看了一眼外头。
月明星稀,已然入了夜了。
和珅的心情却有些鼓噪,怎么也平复不下来。
是耽误不得的。
越早嘱咐黛玉少与宝玉接触,便越好。
自然是等不得明日的……
他这样的行径,正常得很,并不莽撞。
和珅在心头如此安抚了自己,这才觉得那口气顺了。
明日还要去见乾隆,便先早早歇下吧。
和珅抿了下唇,脸上这才有了点笑意。
连带睡下的时候,那抹笑意都还未散呢。
时辰的确不早了。
紫鹃打起床边的帘子,让黛玉睡下,还未闭上眼呢,雪雁便轻手轻脚地进门来,小声道:“二老爷那边打发了个丫头来。”
紫鹃惊讶:“这样晚了,来作什么?”
“送东西。”
黛玉一下子便惊醒了:“送东西来了?”她撑着床铺坐了起来,发丝散在脑后,面上半点粉黛不施,看上去纤弱又美丽。
“我来吧。”紫鹃说着,便往外走:“雪雁,你在此地侍候着。”
雪雁点了点头。
紫鹃转到屏风外,跨出了门。
那丫头大约也知道这个时辰不好打搅,也不进门,只低声和紫鹃说了几句话。然后便只听见了远去的脚步声,想来是回去交差去了。
紫鹃捧了个盒子进来。
盒子上头还端正地叠着几张纸,墨迹隐隐透出来,隐约能瞥见些药材的名字。
紫鹃正要将盒子放在桌上。
黛玉却心中一动:“拿过来。”
紫鹃也不生疑,抱着盒子走到了床边放下。
黛玉不好意思打开那叠药方,她不知道里头是否也放了信。便先打开了盒子。
暖黄的灯光下。
盒盖一开,登时便流光溢彩,夺目极了。
那是一整套的头面首饰。
和如今市面上的皆不同。
这套首饰,像是用什么晶莹剔透的东西造的,实在漂亮得过了头。
不似凡间物,倒似天上月桂宫里取出来的玩意儿。
黛玉只瞧上一眼,便喜欢得不行。
纵使紫鹃再沉稳,这一眼瞧去,也呆了呆。
雪雁便更不必提了。
“好生大的……手笔。”紫鹃喃喃道:“这莫非是二太太做主送来的?”
但想想也不大对劲。
二太太虽然对姑娘多有关照,但却并不至于,什么稀罕玩意儿,别的姑娘连见也未见过,就送到姑娘这里来了。
二老爷?那便更不对了。二老爷堂堂男儿,又怎会记挂着为外甥女添置头面首饰?
雪雁小声道:“是昔日老爷一位交好的友人送来的。”
紫鹃微微咋舌,只当对方年纪怕有四五十了,送这些玩意儿,怕也是家中主母做主送出来的。因而丝毫不觉不妥。
黛玉迫不及待拆开了药方,底下的信封便露了出来。
紫鹃已经看呆了:“这、这是……”
黛玉展平信纸。
看着看着,便不自觉呆住了。
“姑娘,怎么了?”雪雁问。
黛玉抿了下唇,神色多有些复杂:“他说,说送来的都不是什么贵重玩意儿,让我不必放在心上。既是送了我的,便随我处置。孝敬老祖宗,舅母也好,送给姊妹也好,打赏下人也好……半点也不必心疼。这些玩意儿多的是,叫我随心使一辈子也使不完的……”
至于后头的,说不要与宝玉来往。
黛玉便绝口不提了。
毕竟紫鹃从前是伺候老祖宗的,在她的跟前,焉能说宝玉的坏话呢?
雪雁“噗嗤”笑出了声:“如此姑娘也可安心了。”
兄长的主子待姑娘是真好呀!
紫鹃年长许多,这会儿便多了个心眼儿。
这样亲切,又是帮着寻大夫,又是送东西,还写了信来……
紫鹃艰难地开口问:“那位老爷,不会是喜欢我们姑娘罢?”
黛玉捏着信纸的手便就此僵住了:“怎会?他……”
他乃是兄长。
又怎么会喜欢她?
黛玉一时出了神,脸颊不自觉地便红了起来。
雪雁在一旁更惊得瞪大了眼。
紫鹃却觉得这是桩大事。
对方若是不怀好意,刻意哄着姑娘,好将姑娘哄得对他动了心。
那怎么了得?
既是与林老爷交好的,必然是年纪不小了,家中还娶了妻的,妾怕是都不知道有几房了。
紫鹃咬了咬唇,大胆道:“姑娘可也喜欢他?姑娘听我一言,与这人的来往,日后必得断了才好。他年纪不小,又是姑娘的长辈,怎能、怎能如此厚颜,来与姑娘亲近?”
黛玉此时已经涨红了脸,细声细气地道:“他,他年纪并不大的。”
紫鹃心道,完了完了……
紫鹃脸色都已经白了,心也沉了下去,但此时却又听黛玉道:“他,他虽与父亲交好。但从前在姑苏时,我是唤他‘兄长’的。”
雪雁也忙在一旁道:“正是,那位不是甚么老爷,是公子。还未及冠呢,妻是更未娶的。”
紫鹃的一颗心上上下下,这会儿惊得更是咣当落了地。
紫鹃:“还未及冠?更未娶妻?是位年轻公子?”
雪雁:“是呀。”
紫鹃的心情经历了这么一遭大悲大喜,忍不住笑出了声:“早说便是了,倒是吓死我了,还当有个不知羞的老东西,敢来哄我们姑娘……”
黛玉听了也忍不住笑了,脑子里还不知觉地勾勒了下那个哥哥的模样。
这会儿黛玉同雪雁二人再瞧紫鹃,便觉亲近了不少。
紫鹃方才的担忧可不是作假的。
雪雁忍不住添声道:“这个公子,紫娟姐姐也当是听过的。近来京里头,连带府里头传得正盛的,那位年轻状元郎,又得了今上赏识,如今都还不曾成亲,得了不少人家青睐的……便正是他了。”
紫鹃面上陡然涌现了喜色。
她是个大胆的,这会儿揪了一旁拔步床上垂下的穗子,小声道:“如此一说,倒真是个好郎君了。姑娘只当我方才那些话都不曾说过。”
紫鹃:“日后可万不要断了联系,亲热着就好……”
黛玉微微瞪大了眼:“胡说甚么……”
但脸颊却已经是红了个透。
烛光落在她的面庞上,更将她的模样衬得眉目含情,颜色动人。
第十三章
乾隆斜倚在紫檀雕八宝云蝠纹宝座上,一手翻动着案上的奏章。
养心殿内气氛沉寂。
两旁伺候着的宫人大气也不敢出。
除却乾隆外,还称得上悠闲的,便也只有站在下首的和珅了。
他双手垂落在两旁,神色不卑不亢。
“和珅。”
“臣在。”
乾隆抬起头来,定定地看着他,突地将手中奏折往桌上重重一扔,就在宫人们担忧皇上可是要发怒时,乾隆猛地站了起来,口中爆出了一道笑声。
笑得颇有些酣畅淋漓。
“好,好!这份折子写得好!”乾隆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和珅微一躬身:“谢皇上。”
“爱卿果然是当得起户部侍郎一职的啊!”乾隆又夸。
和珅还是谦恭地道:“不敢居功,不过在皇上跟前,受了些耳濡目染,这才有了这些微末想法。”
乾隆受用得很,面上自然更见愉悦:“爱卿想要什么赏赐?”
和珅微笑,实在风采过人:“臣若能在此事上为皇上尽忠,那便是皇恩浩荡了。”
乾隆此人,喜好大胆、敢于表现的臣子。但却又不喜欢伸手讨要,居功自傲的臣子。
其中分寸对于旁人来说是极难把握的。
但对于和珅来说,却是极好揣度的。
和珅在乾隆跟前,一面并不掩饰自身的才华,只管打着为乾隆效力的旗子;一面又谦虚得恰到好处,他越是将功劳往乾隆的头上推,乾隆便越是要赏他。
果不其然——
“说的甚么胡话?该你的赏赐!怎能不要?”乾隆笑着看他:“果然还是年纪小,半点不懂得为自己作打算!换了别人,早问朕要恩典了!”
和珅但笑不语。
“行了,折子便留在朕这里了。你便回去等赏吧。”乾隆心情大好,连带口吻也分外的亲和。
说罢,他还又问:“如何?可要朕再给你几日歇息?”
但不等和珅回答,乾隆便又摇头道:“不可不可,朝中难得有你这样的年轻官员,此时歇不得。待你日后成婚时,朕自然给足了你的婚假!明日给朕滚来上朝!”
和珅应了声。
乾隆重新坐回去,道:“你先莫走。朕且问你,这几日你同贾政见过了?”
皇帝直呼臣子的名字时,一是极其赏识且关系亲近;二则是实在不大待见。
此处显然是后者。
“臣回去写折子时,因一时理不顺,气性大了些,夜晚总难以入睡,便去道观里求药去了,正巧碰上了员外郎。”
乾隆盯着他笑了:“行,是个有本事的。贾政既将你视作知己,你便约束他一二。”乾隆顿了顿,目光有些冷:“自然,一些小事是不必管的。”
乾隆巴不得看荣国府分外猖狂,又再自我消亡。
和珅早将乾隆的心思摸得透透的,此时笑着躬身,道:“皇上放心,此事,臣心中省得。”
“来人,去御膳房传一份血燕来,与和侍郎补一补身子。这几日着实辛苦你了。”
和珅叩了谢。
一份燕窝算不得什么。
和珅知道,后头只会有更好的更大的赏赐等着他。
过了会儿功夫,宫女送着血燕到了和珅的跟前,还有小太监搬了个凳子给他。
和珅也不客气,当即坐下来,慢慢吃了起来。
正吃着,突然又听乾隆问:“听闻爱卿在京里弄了几个铺子?”
这是当初初到京城时,和珅便弄出来的。
和珅并不打算避讳乾隆,他点头应了,嘴上也未停,还继续吃着燕窝。
“进账如何?”
“不过发得起铺子里伙计的工钱罢了。”
“这你便是在糊弄朕了,你的手段,朕会不知道?应当日进斗金才是。”乾隆倒是没有半点责怪的意思。
“皇上谬赞。”
乾隆突地口吻一转,道:“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爱卿当也是听过的罢?”
“如雷贯耳。”
乾隆的脸色冷了下来:“爱卿说的正是。如雷贯耳。不是什么正经王公贵族,倒是比寻常皇亲国戚的派头要大得多了。荣宁两府,金陵王史,皇商薛家……个个都金贵得很。”
这下和珅没有再应声。
明显乾隆这会儿心头正不快,他接什么话都不会好听。
“你那铺子开得不错。”乾隆突地又转了回去,道:“日后或许比薛家要强。”
和珅明悟了乾隆的意思,当即拜道:“那便借皇上金口圣言。”
乾隆瞧了一眼他手中捧着的玉碗,笑道:“行了,回去吧。改日朕再去瞧瞧你那铺子。”
宫女太监忙撤了碗筷和凳子。
和珅又拜了拜,这才转身走出了养心殿。
待回去之后没多久,和珅便等来了赏赐的圣旨。
赐了四个庄子,又赐了良田百亩,还赐了奴婢仆从十余人,另有金银珠宝,布匹古玩。
消息自然是瞒不住的。
圣旨到了府上的当日,消息便如同插了翅膀,飞快地传遍了整个京城。
和珅又大大出了一回风头。
那些暗地里相中和珅的人家,便不由更心思热切了。
自然,也免不了在背后诋毁,说和珅乃是佞臣之相,只会蛊惑今上的。但这些话,他们纵使有一千个胆子,也不是敢往外说的。毕竟这话一说出去,乾隆发作的必然不会是和珅,而是他们。
这话可不等同于也在诋毁乾隆昏聩吗?
谁敢说出去?
这会儿和珅的心思,也全然不在别人夸赞还是诋毁他之上。
他问刘全:“荣国府那边可有来信儿?”
“没有。”
和珅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
也许是因为黛玉就在咫尺,于是反而比从前更关心些吧。
和珅在心底如此道。
刘全小心地觑着和珅的脸色,道:“今日有人上门来求见主子。”
“嗯?什么人?”
“直隶总督冯英廉冯大人府上来的。”
和珅眼皮一跳:“说了什么?”
“也没说什么,只说请您改日上门吃茶。”
和珅掐了掐指尖:“嗯,若是下次再来,便说我近日为皇上办差,忙得很。恐是没有功夫的。”
刘全忍不住道:“主子可是不喜欢冯家小姐?”
但谁都晓得,很早那冯家便相中主子了。
如今主子一步登天,成了今上跟前的红人,自然就更相中了……
和珅抬眼,淡淡道:“冯家小姐很好,只是……非我所欲也。”
刘全低声道:“那,那林姑娘呢?”
和珅冷冷地盯住了他:“这等玩笑如何开得?她还年幼时,我便认得。不过是一心怜惜她年纪小,失了母亲……”
刘全忙屏了息,不敢再胡话。
和珅却是并未就此打住,而是接着道:“我不愿听见这样的话传出去半句。”
刘全忙点头。
这样的话,传出去是会坏了闺誉的。
和珅又怎能瞧着黛玉承受他人诋毁?
“明日我便不得如此悠闲了,趁着今日还有些功夫,去街上买些玩意儿,给林姑娘送去。”和珅说着便起了身,往外迈去。
刘全叹了口气。
这般上心。
您又不是人家的父亲兄长。
那不是心存喜欢是什么?
……
这日,荣国府便又得了送上门来的礼。
净是些稀奇的吃食,价值也是不菲的。
只是与从前不同的是,这次送来的不少,荣国府上下都得了份儿。连探春几个姊妹也得了。
黛玉的那份儿,自然也就光明正大地送到了碧纱橱去。
“可又是那位公子送来的?”紫鹃问。
雪雁笑着点了下头:“正是呢。”
紫鹃也笑了,揉了揉手里头的帕子,道:“这位公子着实厉害,这样轻易便让府里头上下,都感念他的恩了。”
黛玉不自觉地抿了抿嘴角,缀上了一丝笑意。
竟是有种像在夸她一样的感觉。
第十四章
入春。
京里头近来有两个招牌,声名响亮得很。
一个是荣宝轩。
专门售卖女子首饰的铺子。
打这里头做出来的首饰,做工较市面上的,都要精致上许多。款式也常叫人惊奇得很。
一个是墨斋。
专门售卖食物点心,每逢雨天,还会售卖一些酒茶。
着实引了些自认情趣高雅的文人才子、达官贵人前来。
荣国府里,便常在这两处买东西。
幸而荣国府不仅财大气粗,更手握权势,这才总能买到合心意的东西。
只是荣国府里头主子多,分来分去,倒也没多的了。
如今宝玉手中便捧了一盒子墨斋的点心,同贾母道:“林妹妹那处,我送去便是。何必再让翡翠多走一趟。”
“你倒是整日惦记着你妹妹。”贾母慈爱的目光在宝玉身上打了个转儿,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懒惫地挥一挥手道:“去吧去吧。”
宝玉面上一喜,当即便捧着那盒子点心往碧纱橱去了。
此时虽正值春日,但却还有寒意未消散。
他已经许久不曾见过那位林妹妹了。
如此想着,宝玉面上便不自觉带上了一丝笑意。
“林妹妹。”还未进碧纱橱,宝玉就已经先喊出了声。
怪异的是,丫鬟婆子并没有守在外头。
宝玉摸不着头脑地继续往前走去,里头的笑闹声越发的清晰了。
宝玉忙跨门而入,这才看清,迎春几人都在里头坐着了,丫鬟婆子们原在一旁伺候着。
他们听见了脚步声,不由都转头过来看了一眼,口中笑道:“宝玉来了,快来……”
“来来来。尝尝这个。”
几个姊妹是同他打闹惯了的,探春捻了个什么食物,往他嘴里一塞,笑吟吟地问:“味道可好?”
入口酥脆,香气浓郁却并不腻。
这不是……这不是他方才在老祖宗那里吃过的蝴蝶酥吗?
他手里捧着的,也正是此物呢。
“怎么竟是呆住了?”探春掩唇一笑,问。
宝玉扫了一眼屋子里的景象。
黛玉斜斜倚在小榻上。
迎春、探春、宝钗围坐在两旁,惜春正扶着一面镜子,手里捏了个簪子,像是在试头饰。
而她们跟前的小桌子上,摆满了吃食。
什么糖炒栗子,府里头常做的点心,还有瓜子,茶水……还有两三盒像是从外头买来的吃食。
“这是……?”宝玉指了指桌上的食物,很快恢复了心神,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