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节
待快要走到林子边上了。
刘全也带着雪雁归来了。
雪雁刚与刘全说了些话,有些念家,两眼便红红的。但等见了黛玉,又瞧见她头上陡然多出来的那根簪子,簪子上头缀了只蝴蝶。
蝴蝶两翅镶着红色玉石。
黛玉行走间,那蝶翅便轻轻扇动,使得那红色玉石间像是有光华流转一样。
实在巧夺天工。
雪雁便又笑出了声:“姑娘可摘着好看的花儿了?”
黛玉抿下了唇角,却没能压住唇角的笑意,她斜了雪雁一眼,道:“摘到了。”
“那咱们便回吧。”
“回吧。”
黛玉说完,又忍不住回头瞥了一眼和珅。
随即又朝和珅微微扬起下巴,然后轻点了下头,随后便脸上发烧,带着雪雁匆匆头也不回地走了。
和珅目送着她的背影远去,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先是低低的笑。
但慢慢的却是再压不住心头的喜意,笑出了声来。
刘全见状有些摸不着头脑。
“主子可好?”
“好,好得很。”和珅这才收敛了笑意,“走吧,回去。”
他们的身影也慢慢自林中消失了。
不多时,探春同宝钗才也走了出来。
探春满面呆滞之色,半晌她才拍了拍胸口道:“你说,方才和侍郎瞧见我们了吗?”
宝钗摇头:“许是没有吧,若是瞧见了,便该要呵斥我们了。”
探春吐出一口气,面上神色渐渐恢复如常。
“和侍郎对林姐姐也真是上了心。”探春眼底闪过艳羡之色,“光是这样远处瞧一瞧,我都觉得想要嫁人了。”
宝钗反倒要冷静得多了:“却是要分嫁给谁的。”
探春的脸顿时垮了下来:“宝姐姐说的也是,却不是谁人都能同和侍郎一样的,若是嫁了旁的人,恐怕也不会有这样细心了。”
宝钗早没了那等小女儿心态,因而听过探春的话,便也只是笑了笑。
“走吧,太太该等急了。”
“嗯。”
前头黛玉已经先一步到了。
王夫人一眼便瞧出来她头上多了根簪子,模样精巧。
又见她面颊微粉,模样说不出的绝色动人,应当是已经同和侍郎说过话了。
王夫人立刻便放了心。
想来和侍郎也能记得她的功劳了。
宝玉做的那些浑事,也总能让和侍郎不去计较了。
这时,杨家太太也瞧见了,立时惊道:“可是荣宝轩的簪子?”
黛玉也不知晓。
但从前和珅便送了许多荣宝轩的首饰来,她还分了两件给其他姊妹。
这便应该也是荣宝轩的吧。
杨家太太不等她答话,便已经盯着她头上的簪子,啧啧道:“上月在荣宝轩的册子里,瞧见了这个样式,说是这月才要出的新式样,独一份儿呢。荣国府倒是疼姑娘,这么快便给府里姑娘戴上了。”
王夫人哪里敢揽这个功劳,她忙道:“这是玉儿的未婚夫送来的。”
定了亲的男女,送些小礼物,也是常事。
那杨家太太知晓黛玉定亲的事,当即便掩唇道:“和侍郎待林姑娘可真是好呢。”说罢,她还看向了自己的女儿,道:“我这两个丫头顽劣,不知日后能配个什么样的夫婿呢。”
言语间虽是忧虑,但她的目光却是朝和琳马车那边扫去了。
原本她也不至如此。
奈何和珅求娶黛玉,弄得实在阵仗太大。
又是赐婚,又是钦天监合八字,什么大雁,什么全鹿,什么茶饼,那都是沾了御字的东西……
又有乾清门侍卫抬礼,镶黄旗的士兵开道,内务府的来唱礼单。
谁家听了不羡慕?
哪家有女儿,不盼望着自己女儿也嫁个这样的人家?
多大的脸面啊。
杨太太都已为妇人了,但想着都还觉得心中嫉妒呢。
王夫人虽然也叫和珅的手笔震住了,更曾经想着嫁个贾家女儿到侍郎府中去。
但如今她更瞧不上杨家太太那番小家子气做派。
便只淡淡一笑,也不同她接话。
杨家太太这会儿见了黛玉,正被她脑袋上那根簪子弄得心下痒痒,恨不得自己女儿也过上这样的富贵生活呢,哪里肯就此住嘴?
她便又看向了迎春、惜春,道:“你们府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也都是可以说亲的年纪了,巧了,林姑娘正与和侍郎结了亲,不若便亲上加亲,再嫁个姑娘到那侍郎府上去。”
杨家太太捂嘴一笑:“和侍郎有一幼弟,也生得俊美非常,如今正在官学里读书呢,说不得过两年便也同他兄长一样,中了举人,再封了官儿呢。”
王夫人心下也痒痒,但她晓得这时候不能得罪和珅。
她便淡淡道:“总该要情投意合才有这样的事。哪有一头热的道理。”
这便是在讥讽杨家太太了。
杨家太太恍若未闻一般,指着远远的那头马车道:“瞧瞧,那便是和侍郎的弟弟了。”
迎春、惜春本能地朝那边看了过去。
只隐约瞥见个身影,修长,身量高,清俊,有几分和侍郎的风采。
但仅仅是这样,也足够叫人心下一动,本能地脸红了。
黛玉许久没见过这样不懂得瞧眼色的人了。
她抬头瞧了瞧那杨家太太,道:“太太若是想将女儿许给和琳,何必攀扯荣国府里的姑娘?”
三春中,迎春、惜春胆小。
尤其惜春,因着宁国府的原因,便总畏惧旁人拿她打趣,说了什么闲话。
此时听了杨家太太的话,黛玉都觉得烦闷,何况惜春?
既听不得她的话。
不知为何,黛玉脑中霎时闪过了方才在林子里时,和珅同她说:“若实在有不长眼的,你便写信给我……”
黛玉心下一松,便就这样说出来了。
她又并非可怜巴巴的孤女。
何必委屈自己闷着这样的气?
第四十八章
杨家太太敢拿迎春、惜春开涮, 也不过是柿子捡软的捏。
她讪讪笑道:“林姑娘说的什么话, 我哪里是在攀扯荣国府上的姑娘。”
说话间, 那头的马车动了,像是朝这边过来了。
杨家太太本就心虚,见状还当是那和侍郎要过来找麻烦了, 便就此住了嘴, 面上微白, 再没了要开口的意思。
眼看着那马车越来越紧。
杨家太太不由掐紧了手中的帕子。
纵观围坐在这里的一行人,反倒只有黛玉毫无惧色。
终于, 那马车在不远处停下了。
两个丫鬟捧了一匣子点心并一壶果酿下来,走近了,盈盈道:“我们家主子令我们送些吃食来给林姑娘。”
说罢, 也不要黛玉起身, 那两个丫鬟便恭敬地跪伏下来,将手中捧着的食物, 放上了中间的桌案。
王夫人最先回过神来,道:“有劳侍郎牵挂。”
那丫鬟只笑笑,并不说话。
杨家太太见状, 便也想讨个好, 于是笑道:“这是墨斋的点心吧?那是青玉楼的果酿吧?可都是难买的好东西。说是每日份额都有限呢。和侍郎待林姑娘可真是好。”
谁晓得黛玉看也不看她, 只与那丫鬟道:“辛苦你们走一趟。”
丫鬟忙笑了:“应当的。能给林姑娘送东西来,倒是我们的福分。”
说罢,那两个丫鬟才同王夫人辞别了。
毕竟王夫人到底是长辈。
杨家太太心底却有些不是滋味儿了,暗暗道这林姑娘真是得势了, 便也给人脸子看了。
只瞧方才那两个丫头,模样俏丽得很。
只怕那侍郎府里还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丫鬟呢,好好一个俊公子放在跟前,谁不想巴上去呢?总有林姑娘头疼的时候。
王夫人知晓黛玉已经同和珅见过了。
于是待他们吃过点心,喝了果酿后,王夫人便出声道:“时辰也不早了,不如便回城去吧。”
杨家太太只好起了身,只目光还忍不住又望了望和珅那头。
那头主仆也正在坐下来吃东西。
和琳似乎在说些什么,说着说着便自己笑出声来,连这边都隐约可闻。
王夫人将杨家太太的神色收入眼底,心下不屑,转头道:“上马车吧。”
几个姑娘便立时动身上了马车。
杨家太太瞧出了王夫人不愿与她相交的意思,便也扭脸上了马车。
待车帘一放,她才同丫鬟讽刺道:“不过是林家结了门好亲,倒仿佛他荣国府结的亲一样。架子比从前也大了不少。谁家没个女儿?日后我女儿还说不得要嫁谁呢。”
丫鬟忙安抚了几句。
杨家太太冷笑一声:“日后且等着瞧吧。”
这边几个姑娘同王夫人坐在了一处。
王夫人道:“那杨家太太是个多病的,整日想着将女儿嫁户好人家。你们不必理会她,让她自个儿发疯去吧。”
三春点头。
话音落,马车便动了起来。
探春忍不住掀起帘子来,往外瞧了瞧。
他们行过了侍郎府的马车旁。
三春往外一望,就能轻易瞥见和珅同和琳的身影。
王夫人便也装作瞧不见他们的小动作,并不出声干预。
待行得远些了,他们便自然放下了帘子。
这厢,和琳转头瞥了一眼远去的马车,问:“兄长,咱们也回府吗?”
“你不是前两日便闹着要出府玩儿吗?坐。我陪你玩儿。”
和琳双眼一亮:“好好好。”
两人便又留了半个时辰,方才回了城中。
“我一旦离府,府中做主的人便成了你。和琳,你如今年纪也不小了,该要担得起责任了。若是荣国府那头有什么消息传来,你须得时时上心。”
和琳一拍胸脯,道:“兄长放心罢!若林姑娘那里出了事,我定然是使尽力气护住她!不会叫谁欺了她去!若她有事令我去办,我也定不会含糊。”
和珅拍了下他的头:“去歇息吧,我明日便走了。”
“不是说过两日吗?”和琳微微紧张起来。
“若再不走,如何舍得走?”
和琳立即笑起来:“兄长说的有理。”
和珅既已下了决定,当日便进了皇宫与乾隆说了此事,乾隆自然是希望他越早去越好,只是碍于和珅方才下了聘,才不好令他即刻动身。
也是巧了。
第二日,林如海便也该离京了。
他放心不下黛玉,但同样的,他也放心不下手头的政务。何况地方官员本就不能在京中久留。
转眼便是第二日。
黛玉去送了林如海。
和珅则悄悄领了十来个侍卫,先行出发往两淮去了。
其后的钦差队伍,要再过一日才会出发。
送走林如海后,黛玉便同宝钗、惜春玩儿去了。
探春跟着王熙凤忙活呢。
而迎春……
紫鹃道:“说是大老爷和大太太在为二姑娘相婆家了,这几日怕是不得闲了。”
“这样快?”黛玉惊讶道。
宝钗在一旁笑道:“我应当也快了。本就年纪不小了,先说了亲,挑个好日子,这样还要耽搁上一两年呢。”
黛玉这才反应过来。
倒是她最快才是。
一旁的惜春一言不发,一时间,气氛倒有些冷清。
宝钗不由问她:“四妹妹可是有什么心事?”
惜春摇头摇得倒是快。
黛玉瞥了一眼她的头顶,问:“今日怎么没戴送你的的簪子?”她记得惜春最喜欢那个簪子不过。
惜春这才开了口,笑道:“不戴了,没什么意思。待来日我与智能儿一同做姑子去。哪有地儿戴呢。”
黛玉惊了一跳:“好好的,怎么这样想?”
说罢,黛玉又想起前两日惜春的脸色便不大好了,瞧着恹恹,像是对什么都失去了兴味。
惜春笑出声来:“我说着玩儿的,莫瞧我了。”
过会儿功夫,探春也来了。
探春坐下来,面色忧伤地道:“方才听说蓉大奶奶病了,病得重,都起不来了。凤姐儿才又送了些人参过去。”
黛玉对宁国府那位蓉大奶奶颇有耳闻,说是生得风流体态,是个十足的美人儿。她性子又好,待长辈恭敬,待小辈爱护,平辈与她也相交甚笃。
难怪探春面露忧伤。
宝钗也叹了声:“病了有小半年了吧。”
反观一旁的惜春,一言不发,甚至面色还有些冷漠。
黛玉心下觉得惊奇,但也不好此时问她,便先按在心中了。
因着说起了伤感的事,几人也都没了说话的欲望,很快便各自先散去了。
唯有惜春往外走时,黛玉将她叫住了。
“到底出了什么事,同我说说。”
惜春摇摇头,如何也不肯说,她挣开黛玉的手,快步走了出去。
隐约间,黛玉瞥见她眼底带着泪光。
很快,院儿里便静了下来。
见人都走得没影儿了,紫鹃方才陪着黛玉坐下,道:“四姑娘因什么事难过,我心中是知晓一些的。这话本不能在府里传,不过府里的下人们从来管不住嘴,当着四姑娘的面儿都说过几回。”
“什么话?”黛玉更觉一头雾水了。
紫鹃压低了声音道:“姑娘可知四姑娘为什么养在荣国府?”
“听闻是宁国府的二老爷没有心思管她?”
“不止如此呢。四姑娘的兄长较她年纪大上许多,整日荒淫无度,男女不忌。更是什么人都带得到床上去。”紫鹃顿了顿,又道:“幸而姑娘与咱们荣国府才是亲戚。我与姑娘这样一说,姑娘日后便记着离那宁国府远些才好。”
黛玉听了,竟也不觉惊讶。
大抵是知晓了宝玉何等荒唐以后,她便觉得荣宁两府,本也不是什么干净的胚子。
雪雁进门来,道:“我也听见那些人说闲话了。他们总在背后里调笑,说宁国府里头没一个干净的,四姑娘虽然年纪小,但谁晓得她是有没有被祸害……”
黛玉皱了下眉。
她来荣国府也听了不少闲话。
但不过才一载罢了。
可惜春早先便养在荣国府,也不知晓听了多少闲话去。
“她与蓉大奶奶为何关系这样疏远?”
雪雁道:“这便不好说给主子听了。”
黛玉也不再问。
想来,那位蓉大奶奶虽然是个好人儿,但在宁国府里,大抵也被染得不干净了。这才让惜春不愿提她,提起来,便觉得不快。
“日后让咱们院儿里的莫要传这些话,荣国府里头我管不着,但咱们院儿里我是管得着的。”
紫鹃应了声。
“还有桩事要与姑娘说。”雪雁道。
“何事?”
“和侍郎今日已经离京了,说是办差去了。”
黛玉一怔:“怎么这样快?”“倒忘记问她临安伯府的事了。”
雪雁惊道:“主子还要问那临安伯公子的事?”
“我连他长什么模样都不记得,哪里会问他。我要问的是临安伯府上的姑娘。”
雪雁道:“姑娘说那个讨人厌的小丫头啊。兴许这几日正闹着呢吧,我瞧她嫉妒我们姑娘嫉妒得厉害呢。”
正应了雪雁的话。
灵月的确在临安伯府中闹腾。
她从前被父兄捧在掌心,哪里受过这样的苦?
临安伯老太太身子渐弱,没了心思管她,她便趁机发作,哭喊起来。
临安伯夫人心疼不已,便问她欲如何,定然想尽办法去满足她。
灵月抬起一双红彤彤的眼,哑着嗓子道:“我欲如何,我欲嫁和珅。母亲也能为我做到么?”
第四十九章
临安伯夫人自然也起过这样的心思。
那位和侍郎就是个香饽饽, 京里的夫人, 谁不想让他做自家女婿?
但后头, 和珅斥了她的儿子,转头却又自己求娶了林家姑娘,临安伯夫人便怒极, 若非如今临安伯府已是强弩之末, 她绝不肯就此罢休。
“他不行。”临安伯夫人厉声道。
“母亲连我这点请求也不允吗?”灵月哭得头发都乱了, “可我只想嫁他!作妾也好!我咽不下这口气。那林家姑娘哪里好?兄长瞧上她,和珅也瞧上她。”
“我临安伯府的女儿焉能去作妾?”临安伯夫人快叫她气疯了:“何况和珅同林家姑娘这桩亲事, 乃是皇帝亲自赐下的婚,你这便要去与人作妾。只会叫你父亲得罪了皇上……”
搬出皇上来,倒是叫灵月冷静了些。
她坐在地面上, 喃喃道:“那该如何?那我该如何?”
临安伯夫人为她理了理发:“你年纪也到了, 本也该说亲了。娘自会为你寻个好人家。你莫要再生这样的念头了。”
说罢,临安伯夫人便起身离去了。
灵月还坐在地面上, 半晌,她抬手捂住面孔。
怎能再不生这样的念头呢?
那念头她怎么也压不住啊……
她第一面见他,就喜欢极了。纵使他为那林姑娘斥骂她, 她心中也只是觉得痛得很。但她还是喜欢他的。
又不知过了多久, 灵月抬起脸来, 叫来丫鬟:“你为我收拾收拾,我要出府去。”
方才临安伯夫人也没说不能出府,丫鬟便只好点了头。
不一会儿,灵月便坐了马车, 带了三两个护卫,说要去山上散心。
待一离了临安伯府,她便指挥车夫往侍郎府去,车夫听从她的话,便去了。
灵月便如此反复几日,偷偷在那侍郎府外探看。
后头知晓和珅不在府中,甚至还动了追去两淮的心思。只是她到底知道自己的斤两,这才没有胡来。
临安伯夫人见她乖觉下来,只以为她真放下此事了,便开始为她相看人家。
那日方才说到蓉大奶奶。
没两日,宁国府便来了信儿,说是人要不成了。
荣国府便派了王熙凤去,最后连带宝玉也去了。
府里几个姑娘倒是不曾去,怕过了病气不好。
而且这等场合,他们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自然是留在荣国府内慢慢等待了。
当日便传来消息,说人没了。
黛玉怕惜春心中有恙,便同惜春在园子里玩儿,还叫了宝钗。
园子里头几个下人扫着地,丫鬟婆子们来来往往,口中还议论着:“宝二爷是个重情的,蓉大奶奶没了,他便在宁国府哭得厉害呢……”
惜春讽刺地笑了笑。
婆子们瞧见了,自是不惧她。
但瞧见了黛玉和宝钗后,便多少收敛了些。
黛玉听了,倒是没什么感觉。
毕竟她早看清宝玉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了。
恐怕凡是好看的女子病了,他都会真情实意哭上一场。到别人嘴里,竟也成了重情之人。
宝钗出声岔开了话,两人便也不提什么宝玉、蓉大奶奶了,转而聊起书画,惜春擅画,如此也可插上两句。
宝玉是叫人扶回来的。
这么狠狠哭了一场,人瞧着倒是清醒了不少,只是他满面的悲戚,叫人看了心底也跟着发酸。
他房里的几个丫头瞧了,便心疼得不得了。
王夫人扫了一眼,却暗暗皱眉。
那秦可卿是个什么人物?她明白得很。贾母喜欢她,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