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节
,宝钗正在等她。
一同来的还有薛姨妈。
黛玉哪里好叫薛姨妈久等,便叫紫鹃将人迎了进去。
薛姨妈如今见了黛玉还有一丝尴尬。
毕竟从前她还想着黛玉给薛蟠做媳妇,那时她与黛玉也并不亲近,心底多少也不大将黛玉瞧得进眼里去。
薛姨妈笑着道:“今个儿巧了,从前头回来,正路过了你这儿,便想着过来坐坐,说会儿话。”
黛玉点了头。
她对薛姨妈没有喜恶之感,左右薛姨妈待她也无恶意,来说两句话也没什么关系。
“我房里有个丫头绣花绣得好,我便叫她绣了几个帕子,想着寻个日子给你。”薛姨妈又道。
原来是送东西来的。
黛玉心下明悟。
薛姨妈将东西送了,净是些女孩儿家的贴身之物。
薛姨妈心细,比较起荣国府里做的更要质地细腻柔软。
待黛玉收下后,薛姨妈方才又低低道了声谢,随后便拉着宝钗走了。
黛玉还不由一怔。
捏着那帕子转了转,笑着道:“今儿也是头一遭了,往日哪里还有谁想着来谢我。”
雪雁忙笑道:“那是他们从前瞧不见姑娘的好呢。”
黛玉抿唇一笑:“如今我也算瞧出来了,除了真叫他们得了利益,不然谁记得来谢你呢……”
这话雪雁便不敢应了。
虽说她也觉得这荣国府瞧上去人丁多,热闹,一团和气。
可实际上又最是冰冷不过,只各家顾各家。
若非真为他们的利益出了力,谁又来管你好不好呢?
“不过呀,这份情我是领的。”黛玉说罢,将那帕子放下,随即指着桌面道:“紫鹃待会儿帮着收起来罢。”
“哎!”紫鹃应了。
黛玉突然想起来一事,便忍不住又问:“侍郎府的二公子和琳,是不是该要春闱了?这几日都没瞧见他来府里了。”
“应当是的罢。”
黛玉沉默了一瞬,便扭头思考,给和琳送个什么好了。
正想着呢,王夫人便来解她的困。
原来这眼瞧着便要春闱了,可宝玉却还不够参与会试的时候,王夫人瞧得眼热,便想着要抽个功夫,为宝玉上炷香去。
而王熙凤近来身体多有不适,便也想陪着一并去上一炷香。
于是二人一拍板,与大房的邢夫人一并,领了几个姑娘出门去了。
因着春闱将近,这寺里进出的人也不少,待行至门前,便可见冲天的烟火气。
不知晓有多少夫人都来此处上香了。
和珅今日也在。
不过他倒并非是追着黛玉来的,而是一早便陪了乾隆前来。
乾隆指着四下道:“此处倒是个好地方……风景正好。”
说罢,他便领着和珅要往院儿中去。
那院儿门口却守了一个沙弥,还有几个小厮。
那沙弥不曾发话,几个小厮倒是先迎了上来,将人拦住,凶恶地道:“你们是何人?前来做甚?”
乾隆失笑:“如何?这院儿里还不许进去了?”
“荣国府的女眷此时正在里头,哪里容你这等人冒——冒犯……”那小厮话说最后,却突地气焰一降。
原来是瞧见了和珅。
小厮僵在那里,行了个不伦不类的礼:“和侍郎。”
“原来是荣国府的?”乾隆反倒驻足不前了,他笑着道:“荣国府好啊。”
那小厮闻言,当即便挺直了背脊,颇有些炫耀的意思,“荣国府自然是好的。”只是碍着和珅在,他到底没敢说出什么更嚣张的话来。
但这已经足够令乾隆恼火了。
他问那小厮:“荣国府的女眷次次来寺中,便都要霸占这几处院落吗?”
小厮抿唇,压根没注意乾隆眼底掩藏的幽暗之色,还自豪地道:“正是!咱们荣国府里的贵人,哪里是旁人能来打搅的?”
乾隆哼笑了一声,对和珅道:“走罢,咱们今个儿倒是进不去了。”
那小厮怕得罪了和珅,忙道:“侍郎若要进门倒也不是不可……”
和珅淡淡道:“不必了。”
和珅将乾隆引到了树下去:“您今日不该微服。”
乾隆摇头:“不这样,又如何能瞧得见,这荣国府如今何等的风光。”说罢,乾隆还忍不住低低笑了起来:“那贾元春果真是从荣国府里头出来的,也如这小厮一般的愚笨……”
和珅没应这话。
不过他大抵也从中知晓,贾元春丝毫不得乾隆的宠爱,甚至……反而还招致了乾隆的不喜。
“你那未婚妻可在里头?”乾隆突然问。
“在。”
“那便去罢,你去瞧你的去,让朕一人在此处站一会儿。”
和珅在他跟前是从来不会客气的,毕竟待乾隆,若是越恭谨卑微,他反倒越是不拿你当回事。
和珅拱手谢过了乾隆,这便转身去了。
那小厮放了他入内。
和珅进了院儿中,立时便听见了些嘈杂的声响。
那些丫鬟婆子们正在说话,一时间便让这安静的院落少了一分禅意。
和珅一眼便瞥见了雪雁,她刚打开了一扇门出来,手里拿了个帕子,像是要去寻什么东西。
和珅直直走到了她的跟前:“你们姑娘呢?”
雪雁愣了愣:“在,在屋子里,这边,这边!”雪雁呆愣过后,便欢喜了起来,忙将和珅往那边引去。
雪雁也不知晓为何和珅会出现在这里,但和侍郎是个有本事,兴许就是与咱们姑娘心有灵犀也说不准呢。
雪雁想着,便为和珅推开了面前的门。
但屋里头坐着的却并非黛玉一人。
旁边一个女孩子,面若银盆,眼若水杏,一身浅黄的衣裳,容貌端庄美丽,打扮却略见老成,半点不似这个年纪的姑娘与生俱来的活泼鲜丽。
那是宝钗。
和珅不由挑了下眉。
这倒是巧了。
宝钗认出了和珅,立时便站了起来,甚至往后退了两步,好以示避嫌。
和珅只打量了宝钗一眼,便将目光收了回来。
他瞧着黛玉,道:“叫你的丫头,带薛姑娘去后头的屋子里,妆点一番去。”
宝钗一凌,也不出声,跟着雪雁便走了。
乾隆可与他的父亲雍正截然不同。
康熙、雍正都不喜铺张浪费。
但乾隆却喜好享受,从不亏待自己。
比较起那些稳重、朴素的女性,自然更喜好这朱唇柳眉,光彩照人的女孩子。
和珅走到桌边坐下,抬手为自己倒了杯茶水。
黛玉惊道:“你怎么也在这里?”
和珅一笑:“奉旨来与你说话。”
“奉旨?”
和珅点头:“连皇上都瞧出来我的思念了,便打发我来见你了。”
皇上都知道?
黛玉脸上微红,却又有些想笑。
这京里究竟多少个人晓得,他待她一往情深了?
第九十章
这间禅房不大, 屋内点了檀香, 香气袅袅而起, 让人莫名静心不少。
和珅少有这样悠闲的时刻,毕竟自打他来到这个朝代,就几乎没有一日是停歇的。
黛玉递了个玩意儿到和珅的跟前:“给和琳的。”
和珅低头一瞧, 是串念珠。
“说是开过光的。”黛玉低声道, 她并不大信这些, 不过瞧王夫人都求了来,她想着, 不如便也给和琳买一个。
和珅却没接。
他盯着黛玉:“我的呢?”
黛玉呆了下,这才反应过来,和珅竟是吃自己弟弟的醋。
黛玉忍不住伏首笑起来, 一边笑得肩微颤, 一边又勉力拎着壶为和珅续了杯茶水:“送茶给你好不好?”
和珅端起茶盏:“好,纵是给我泡剩下的茶叶梗, 也是好的。”
黛玉忍不住又笑起来:“那自是不成的,我哪里舍得?”
话一出,二人都是一愣。
漂亮话一时脱口脱得痛快, 等说出来后, 黛玉才觉得有些不大好意思。从前她在和珅跟前, 可少有这样表露心迹的时候。
她忙抿了下唇,低头摆弄了下香插。
和珅攥了攥手指,心下也有些鼓噪。
他看着黛玉微微低下头去,看着黛玉发丝滑落肩旁, 露出一点儿雪白的脖颈。和珅心底不自觉地就温柔了下来,他低低地道:“那便改日给我备一份儿罢。”
黛玉“唔”了一声。
心头想的却是,送什么好呢。
和珅什么也不缺。
金银珠宝,奇珍异兽,软帕香囊。
都是应有尽有的。
之前黛玉也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前头几回都不如这回来得郑重。
连心都跟着狂跳起来。
恨不得立时变个什么好玩意儿来,放到和珅的掌心去。
这厢和珅见黛玉不出声了,也不急,便只静静喝着茶,心里又暗暗数了数日子。
不急,不急。
不过今年,黛玉便要打荣国府到侍郎府里去了。
屋外有丫头们打闹着走过。
人影绰绰。
内外仿佛成了两个全然不同的世界。
外头热闹,却浮躁。
里头静谧,却动人。
屋内正沉浸在一片祥和的静谧中时,雪雁敲了敲门。
“姑娘,侍郎……”她压低了声音,小心得很。
“进来。”和珅开口。
“宝姑娘好了。”雪雁小声道。
说打扮,其实在外头又能如何打扮?不过是点了个妆,添了两三首饰在身,衣裳还是那身衣裳,但却光彩照人起来,竟叫人不敢逼视。
和珅回头扫了一眼:“去吧。”
“去哪儿?”雪雁瞪圆了眼,愣愣地道。
“陪着你们薛姑娘,在院子外头走一走。若有不长眼的下人来问,呵斥两声便是。”
雪雁只当和珅是想独自陪着黛玉,便眨了眨眼,笑道:“宝姑娘,咱们走吧。”
宝钗足够聪颖,她也不多话,带了自己的丫头往外走去。
待走了几步,想了想,她还是按住了雪雁道:“你在外头候着吧,兴许一会儿要叫着你呢。”
雪雁想想也是,左右并未叫她陪着宝姑娘去外头顽。
于是等宝钗一走。
雪雁便候在了门外,目光盯着院子前头,提防着有谁来搅了姑娘的事儿。
和珅知晓这次可待得长些,便也不急着拣要紧的话说,反而慢腾腾地问起了黛玉在荣国府里的生活。
事无巨细,桩桩件件都问了。
虽说这些他差不多也都晓得,那荣国府里多的是想同他传信儿的。
但到底都不比亲口问来得好。
“外祖母近来爱揽着我哭。”
“宝玉遭了训斥,不大敢出门了。”
“那日大家一齐猜了灯谜……”
“琏二嫂子瞧着近来气色不好,我那日去她那儿顽的时候,还撞见她与琏二哥争起来……”
“府里头像是要来别家姑娘借住了……”
黛玉也没刻意找话来聊,只突然想起来什么,便随口同和珅说了。
等说着说着,她抬头正对上和珅专注的目光,黛玉不由一顿。
她方才说了些什么?
似乎都是些琐碎的事。
竟是稀里糊涂的,将荣国府里的见闻都胡乱说出来了。平日与三春坐在一处讲一讲倒也没关系,但与和珅讲……总是不太合适的。
和珅怕是不耐听这些的……
“怎么不说了?”和珅低声问。
他的嗓音越发醇厚温柔,压低时,总带着一股子令人心尖儿痒痒的味道。
黛玉不自觉地望着他:“突然不想说了。”
“好,那便不说了罢。”
黛玉忍不住问他:“你平日都做什么?”
“我?”和珅失笑,“没甚趣味,上朝,读书,公务。唯这三样。”衣食住行,他所享受过的,是乾隆也未必能比得上的待遇。自然的,便也就勾不起他的兴致。于是,这日子过得也就没太大滋味儿了。
黛玉就是唯一的那道滋味儿。
黛玉叹了口气:“那岂不同我说话时,甚为无趣?我不通公务大事,又不通庶务小事……”
“上朝,读书,公务。没甚趣味。”和珅顿了下,“与你谈天,哪怕是你与我说,你院儿里头哪棵树脖子长歪了……那也是有趣的。”
黛玉叫他逗笑了:“我院儿里的树脖子没长歪。”
经和珅这样一说,黛玉便也抛却了旁的想法。
不再质疑与和珅闲谈,是否无趣过头了。
她想,也许正是像话本里头写的。
心属于谁时,哪怕只与那人顺口说上两三句话,便也成了趣味儿。
可若是跟前站着不喜的人,那人绞尽脑汁想出来的话,也都觉得尽是糟粕。
“砰砰砰。”门突地被敲响。
雪雁的声音传来:“姑娘,时辰差不多了。”
“今日好像没说上几句话。”黛玉蹙了下眉,没成想到时间飞逝竟是这样的快。
“说了,说了许多,我都记在心头了。”和珅站起身来,想要摸一摸黛玉的头顶,但想了想又克制住了。他道:“我知晓你如今过得高兴,便抵过千万句话了。”
黛玉抿了下唇。
她没觉出来自己过得如何高兴,只是此刻仔细一回想,她倒真淡了些思乡的情绪,不再总忆起父亲母亲,更不为贾母更看重宝玉而觉得心酸难当了……
和珅却看得比黛玉更为清晰。
若是过得辛苦的人,脑子里填满的便是自己的苦楚,又哪里会注意到旁人如何。
唯有一身轻松,心情愉悦时,方才会留意到生活中的小事。哪怕是今个儿天上的云多了两抹,地上的花儿焉了三朵……都会印在眼底了。
黛玉聊得越是细碎。
既是说明黛玉与他亲近,更说明黛玉如今过得闲适。
和珅顿住脚,突然俯下身,将卷在黛玉胸前的发丝理了理,替她拂到后头去:“回程时小心些。”
“嗯。”黛玉站起身,总觉得有一丝的不满足。
她又倒了杯茶:“再来一杯么?”
“好。”和珅应了,又喝光了茶水,顺带将那茶杯都抄走了,道:“镇在书房里。”
这才转身出去。
黛玉哭笑不得。
待会儿小沙弥问起来,她该如何作答?
便说叫和侍郎顺走了吗?
和珅走后。
没一会儿宝钗便回来了。
黛玉将旁的情绪抛开,先问宝钗:“外头有什么顽?”
“也没什么,不过恰巧撞见了缘分。”宝钗深深一笑,瞧着神色间竟是轻松不少,像是压在身上许久的重担,一朝消失了。
黛玉望着她的模样,不由心中一动。
无她,宝钗如今的模样瞧着更明艳大方了。元春盛装之下,却也不及她一半。
和珅出来时,乾隆还在树下,只是身边多了个前倨后恭的公公。
“瞧完了?”乾隆似笑非笑地盯着他。
“瞧完了。”
“那便走罢,朕也瞧完了。”只是话说完,乾隆脸色微沉,“荣国府派头果然大,这下人一个比一个更像主子。真是个个都要跟着鸡犬升天了。”
和珅没出声。
乾隆也不需要他出声。
二人一并出了寺,上了马车,悄悄下山去了。
和珅已经足够了解乾隆了。
所以哪怕他人不在此,也差不多能推演出方才的事儿来。
宝钗与丫头出院子,叫下人拦了,令她莫要乱走。
宝钗的丫头因着荣国府里下人背后胡乱编排,积怨已久,便与下人争执,宝钗旁观。
乾隆站得远听不清什么事,但却瞧得清宝钗的模样。
也晓得那下人如何凶恶。
他最是自诩怜香惜玉的,又如何不会起心思?
这番再提荣国府的下人派头大,不过真是侧面表露他待宝钗的怜惜罢了。
而宝钗又是个聪明的。
她会瞧见乾隆,但却不会刻意接近,她只会在院外逛一逛,求炷香,买两三道符,便径直回到院中。
她越是不与乾隆有所实际的接触,便越是会叫人心中牵挂。
投其所好。
没有比宝钗能做得更好的人了。
和珅垂下眼眸,拨了拨袖中的杯盏,笑道:“还要劳烦皇上一件事。”
“何事?”
“我方才拿了寺中一只茶盏走,要劳烦皇上差个太监去与那寺中人说一声了。”
乾隆大笑:“可是那林姑娘用这茶盏给你盛了茶?”
“正是。”
乾隆无奈摇头,只好将小太监叫来,命他转身回去与主持传话。
这个和珅。
满腹才学,又富有手段。
唯一点死穴,儿女情长割舍不断。叫人觉得好笑。
第九十一章
和珅回到府中, 将袖中的杯盏放在了桌上。
刘全见了, 不由心下惊讶:“主子, 此物……”
“取个紫檀木底座来。”
刘全摸不着头脑地去拿了。
待他小心地将那紫檀木底座放在桌案上,和珅便将那杯盏放了上去。
因着和珅一声不吭,瞧着分外郑重的缘故, 刘全看向那杯盏的视线也变得慎重了起来。
刘全小声问:“主子, 这是宫里赐下的?”
和珅摇头:“寺里的。”
“开过光的?”
和珅刚想摇头, 但随即想了想,又点了下头:“也算是开过光了。”
刘全点点头, 之后更嘱咐丫鬟小厮们,打理书房的时候要万分小心,莫要碰了此物才好。
于是自此侍郎府上下, 再瞧那杯盏, 便如同瞧开过光的舍利子一般,万分小心, 且眼底充满了敬畏。
这头和珅落座歇息,丫鬟忙去泡了茶来。
而刘全则是取了一个大盒子来:“这是连家铺子送来的。”
“打开瞧瞧。”和珅一手接了茶盏,冲刘全抬了抬下巴。
“哎。”刘全应声, 忙将盒子打开了, 露出里头依次摆放的瓷器、玉瓶儿来。
和珅随手拿了一个起来把玩。
外壁打磨光滑, 却又并不至容易脱手的地步。
举在灯下,那玉瓶儿更晶莹剔透,好似一汪水揉成似的。
待取了瓶塞,便能嗅得一股子淡淡香气。
和珅转了转瓶身, 道:“此物该叫琼浆玉露才是。”
刘全好奇地抬头打量了几眼。
“挑个精美的匣子,装三两个进去,我明日一并带进宫去。”
刘全忙应了声,小心捧着盒子下去了。
第二日,和珅便顺手将匣子递到了乾隆的案头。
乾隆打开来一瞧,不由失笑:“你怎么拿了这些玩意进宫?”
“原是为林姑娘挑选,我见这家铺子的东西有些意思,便想着,有趣的玩意,也该送皇上一份才是。”
乾隆笑着收下,让小太监送去给太后。
自然,此物还得经过一番检验,确认无害后方才会送到太后的宫中。
只是这话当然不会说出来了。
将东西呈完后,和珅便也将此事抛到了脑后,像是浑然不在意。
连父久久得不到和珅的信儿,便有些急了。
还是连正兴劝他:“父亲何必在此时着急?前头那么长的功夫,咱们都等过去了。有这个功夫,不如好生为我操持婚事。”
连父这才按捺下心头的焦躁,干脆回家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