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节
约知晓了对方的身份。
三姑娘。
二姐姐。
今日成亲的便是荣国府的二姑娘。
可推断出对方当是荣国府的三姑娘。
三姑娘探春,不正是后头父母为他换了的未婚妻么?
卫若兰眼底的光越来越弱,越来越弱,最后彻底湮没。
罢了。
便如此吧。
这位三姑娘瞧着倒是比那位史大姑娘要好。何况他听闻那位史大姑娘与林姑娘多有不合,这位三姑娘反倒与林姑娘亲近些。
那便足够了……
卫若兰如此想着,方才又加快步子,以身体不适为由,离开了连家。
婚宴很快进行到了尾声。
众人饮酒时,连正兴却正进了婚房,掀起了迎春的盖头。
迎春本就生得貌美,加之在荣国府中不受宠爱的遭遇,令她脾性温和,举手投足透着一股子柔气。而婚事的变动,又让她渐渐褪去了从前的木头模样,今日又着盛装,待盖头一揭,娇美之态映入眼眸,实在动人。
连正兴这才微一笑道:“我与迎春共饮。”
迎春乍听他唤了自己的闺名,面上一红,忙与连正兴饮过了交杯酒。
此时的迎春很庆幸。
她庆幸她从未对黛玉表现过一丝冷意,她庆幸自己虽有一对不大管她的父母,却能生在鼎盛之家,得以见到黛玉这样的姊妹,她庆幸……她前半生的木讷畏缩,终于换来了眼下的顺遂与幸福。
而连正兴同样很庆幸。
他庆幸自己恰好遇见了和侍郎,也庆幸荣国府的二姑娘不仅姿容美丽,更性情温和。
于他而言,连家因此飞黄腾达,他更得合心意的妻子。
便是世上再圆满不过的事了。
……
两位新人,乃至连家、荣国府大房,都在心头如何感谢了和珅一番不提。
和珅在那拱门前站了会儿,与连父、贾赦饮了几杯酒,然后便也早早离去了。
他怕再瞧下去,便该要迫不及待地想要迎黛玉进门了。
可想了想钦天监特地选出来的吉日,和珅便又只好按下心思。
他本是个不信玄学的人,可他都已经身在清朝了,自然便无法继续坚持科学破除封建迷信了。何况……既是与黛玉相关,便该万分小心,慎重才好。
便等吉日吧。
左右……也不远了。
想到这里,和珅面上不由带出了一丝笑意。
于是大步向外走去。
和琳嫌弃婚宴无趣,也跟了出来,跟着和珅回了府。
而黛玉也默契地没有去寻和珅的身影。
毕竟她身上已有了婚约,如今再瞧见二姐姐成亲,心下难免有所联想。想必和珅也是如此。
便不要见才好,免得勾得心神不定……
之后几日,和珅便如常上朝下朝,如常与乾隆抖些观念超前的知识。
一转眼,入了三月。
该是放榜日了。
不少读书人都拥堵到了放榜栏前。
而宝玉哪怕并不曾参与此次会试,他也忍不住去了现场。
他想知晓,和琳是否通过了会试,可该要参加殿试与否……
他想知晓,这侍郎府中,便真这样出进士吗?这样引得父亲挂在嘴边,日日以此来训斥责备他!
和琳倒是不急。
他坐在侍郎府里,等着旁人来送消息。
待和珅回了侍郎府,一眼瞧见的,便是和琳躺在贵妃榻上,一旁他的同窗正在兴奋地唾沫横飞,口中大喊:“和琳!和琳!你通过会试了!你如今便是贡生了!改日就要上金銮殿了!”
和琳微微笑,倒是丝毫不谦虚,但也没有要炫耀的意思。
而等那同窗见了和珅,立马吓得浑身一麻,赶紧与和琳告辞,掉头出去了。
和琳忙爬起来:“兄长,我能去荣国府了吗?”
“再等等。”
“为何?”
和珅淡淡道:“莫非你对自己在殿试上的成绩没有信心?”
和琳一拍手掌:“兄长说的正是!不如等殿试结束之后再去!”
贡生虽然厉害。
但若得了正经的进士出身,方才叫贾政眼热。
这会儿让宝玉挨打没意思。
等那时,宝玉再挨打,方才是一顿狠的。
和珅饮尽了杯中的茶,起身往书房去了。
没几日殿试。
和琳因着是和珅的弟弟,他本也才华出众,在殿中又丝毫不惧,光是气势便将旁人甩开许多。
只是到底年纪轻了些,又不似和珅那样妖孽,于是待最后殿试结束。
圣旨下来。
和琳得了探花。
其中未免没有乾隆刻意抬举的意思。
但就算早有一道后门,和琳如今的本事也是旁人难以达到的。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满了整个京城。
众人未见得如何关注那状元榜眼,但如今探花落到和琳的头上,却叫大半的人都为之震动了。
多少家族难以延续下去,便是因着族中子弟人才凋零。多少哥哥厉害的,却未见得弟弟同样厉害。如今这侍郎府可不同,哥哥厉害,弟弟原也是个厉害的。
不知道多少人家嫉妒得咬碎了牙。
而这遭嫉妒的,并非仅仅侍郎府。
还有个黛玉。
暗地里不知晓多少人又将黛玉念叨了一番。
这厢贾母纵使再不喜欢和珅,此时也不由得长叹一声,这侍郎府瞧着便是将来要有大作为的,他荣国府未见得如何与之交好,但却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而王夫人便怀了更要与之交好的想法,于是还将府里头的人都敲打了一番,命他们对黛玉不得有一丝的怠慢。
几日后,王夫人存了心想携黛玉出门顽顽。
便带了几个姑娘出门踏青去。
如今迎春已出嫁,便只余下宝钗、黛玉、史湘云、探春、惜春。
只是在迎春出嫁后,她那紫菱洲里又住下了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
王夫人想了想,倒也懒得在此事上与邢夫人争锋,便将邢岫烟带上了。
邢岫烟秀美端厚,倒与探春几个说得上话。
相比之下,史湘云便缩在角落里,有些备受冷落的味道了。
王夫人只当瞧不见,她带史湘云出来,不过是全了贾母的面儿,但不理史湘云,却是想着不让黛玉生芥蒂。
待马车行到城外。
便见了不少富贵人家,都坐了马车来郊外踏春。
姑娘们个个娇媚活泼。
只有史湘云下了马车,扎在人堆里,神色恹恹。
王夫人不欲理她,便刻意带着黛玉、宝钗,走到了一旁去。
那些个世家夫人,都是消息灵通的。他们未必识得荣国府的三姑娘,宁国府的四姑娘,但却一眼便能认出黛玉来。
有人笑了笑,开口便道:“林姑娘好福气。”
然后便紧跟着一串的开口,都是夸黛玉的。
显然都是冲着和琳得了探花来的。这侍郎府越是厉害,这林姑娘日后的福气可不是越深么?反观荣国府那位衔玉而生的公子……如今倒是半点水花也无。暗暗引人发笑呢。
史湘云等人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
一时不由呆怔住了。
黛玉果真是较他们要高一等的……
第九十六章
贾母默许了王夫人带黛玉出门一事, 她想的乃是叫王夫人领黛玉出去见见世面、开开眼界, 日后黛玉回过味儿来, 方知道荣国府待她从来都是好的。
只是此时见了几个夸赞黛玉有福气的妇人,王夫人心底突地咯噔一下,觉得老太太这个法子不成。
黛玉早是出入过宫廷, 坐在皇后跟前吃过茶的人, 又哪里须他荣国府带她出去开眼界、见世面?
若老太太真以此为依仗, 认为黛玉日后该要靠到荣国府……只怕,只怕便想歪了。
想到这里, 王夫人惊出了一身汗来。
不过她倒也不觉畏惧。
过不了多久,便是嫂子王子腾夫人的生辰。
王夫人早早便作好了打算。等那时一过,往后她在荣国府中的地位也不可同往日而语了。老太太要伤黛玉的心, 日后责难都是落老太太的头上, 左右是轮不到她了。
如此想着,王夫人才扬起了笑脸, 与那些个夫人闲谈起来,几乎将黛玉夸上天去。
旁的姑娘对视一眼,立时便反应过来。
——如今他们与这林姑娘站在一处, 便也都是陪衬了。
黛玉懒与应付这些, 只与他们说了几句话, 便和惜春往溪水边去顽了。
王夫人也不拦她,只是目送着黛玉走远,随后又嘱咐了婆子几句,叫丫鬟婆子们留心黛玉, 可别磕了碰了。
夫人们心中知晓,这是冲的和侍郎的面儿。只是如今王夫人有个好女儿,争了口气。此时当然是又上杆子夸了王夫人:“二太太待甥女真是好呐……”
黛玉隐约听见了这么一句,心下多少有些嘲意。
从前她待舅舅、舅母还是有一分亲近的。
只是从宝玉整日缠着她后,黛玉便将舅舅、舅母的姿态瞧了个分明。她心中明白,二舅母待她好,是因着盯着她身后的人。二舅母是个惯会趋炎附势的,当然会因着和珅的缘故,恨不能将她捧在掌心。反倒比外祖母待她还要细致入微。
这厢邢岫烟瞥见黛玉的神情举止,心下不由暗道。
这位林姑娘可见是个性情高傲的。
她初来乍到,与三春并不大相熟。
探春口舌伶俐,惜春神情漠然。
邢岫烟想来想去,便只好与史湘云说话。至少这位史大姑娘瞧着性情爽直,该是个好说话的。
“那位林姑娘是老太太的外孙女?”邢岫烟出声问。
“是。”史湘云原本也想与邢岫烟交好,毕竟如今探春不与她说话了,迎春又已然出嫁,惜春更不搭理她……如此一来,她便显得有些形影寥落了。
只是此时听邢岫烟一开口便是黛玉,史湘云的口吻便忍不住有些生硬。
“生得好模样。”邢岫烟低低叹道,眼底也不免有一丝的艳羡,只是除此外,便没旁的情绪了。
这头史湘云不由紧紧抿住了唇。
邢岫烟并未察觉到她的不快,还低声又与史湘云交谈起来,言下便是想要摸清如今荣国府里头的情况。邢岫烟家道贫寒,但却并不是卑微的性子,反倒温雅持重,她如今既投奔到荣国府来了,便该谨慎些行事才好,免得犯了错,邢夫人是不会保她的。
史湘云原本不欲与邢岫烟说下去,见她总来问自己,渐渐地,史湘云才有了一丝存在感。
好歹如今这府里,倒也有个人还将她瞧得进眼里去。
史湘云咬了咬舌尖,低声与邢岫烟说起了话。
尤其说到黛玉时,她便冷了眉眼,道:“你只管晓得,这位林姑娘莫靠近便是……”想起当初探春与她说的话,此时史湘云压下心头冷笑,便也按原来那话,道:“这位林姑娘身后,可站着位厉害人物,惹了会叫人害怕呢。”
……
黛玉可不知晓那头还有人在说自己的闲话。
这头惜春冷着脸,盯着那溪水道:“听人说,父亲病了……”惜春随即又拧起眉,面容有些纠结:“我……我不大想去瞧……可,可又该去瞧……”
黛玉无从安抚她,便只好道:“随心便好。”
惜春红了眼眶,紧紧攥住黛玉的袖子:“林姐姐今年便要嫁了罢?”
不等黛玉应声,惜春便又道:“我若能跟着林姐姐走就好了,去当个丫鬟也是好的,比在这府里做千金小姐要好。”
但话说完,她自己又笑了:“我胡说什么呐。”
正说着话,又听那头婆子唤他们了。
说是该要回去了。
黛玉应了一声,正要带着惜春转身走。
却见两个小姑娘,牢牢跟在一个妇人身边,而此时这三人正在打量她。那目光闪烁,有些羡慕又有些嫉妒,却又不敢上前。
黛玉记性好,很快便想起来,这不是去年出城踏春时,遇见的杨太太么?
那时杨太太尚且胆大。
今个儿见了黛玉,她却踌躇起来。
再不敢往黛玉跟前说什么闲话了。
这些人也晓得敬畏她了。
黛玉不由挑了下细眉,心下有些轻松。
“走罢。”黛玉与惜春道。
惜春“嗯”了一声,跟在了黛玉的身后。
黛玉越走越远,直到她上马车,那杨太太也不敢与她说话。
王夫人瞥见了杨太太的身影,心下瞧不上,便与黛玉道:“杨家瞧着怕是要败落了,这杨太太也没两年好活了。”听着口吻倒是慈悲的,只是骨子里带着挥之不去的优越。
黛玉闻言,不由暗暗皱了下眉。
从王夫人口中听闻别人家败落的话,不知为何,黛玉有股强烈的违和感。
而这日一回去。
前脚方得知宝玉挨了顿打。
且问为何,原来是和琳来了府上顽,叫贾政看见了,贾政心中憋火,便将宝玉教训了一顿,宝玉叫父亲这样下了面子,便也难得梗着脖子不肯服气,这下子便捅了马蜂窝,叫贾政下手整治了一顿。
这王夫人还未去瞧宝玉的伤势呢,后脚便有个婆子火急火燎地来了。
她抓着王夫人的手腕,面色煞白。
她附耳与王夫人说了几句话,随即王夫人的面色也白了。
黛玉不由得好奇地瞧了一眼,但王夫人却手微颤地打发走了她们。
黛玉瞧得分明。
那串佛珠在王夫人手中,都绷紧了。
黛玉想来想去,也不知晓是出了什么事。而等第二日听闻王夫人抱恙的消息后,黛玉便更肯定应当是出了什么不小的事。
既然在荣国府中不好问,那便问和珅去……
不知何时开始,黛玉已经将此当做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习惯。
递出去的信,很快就回过来了。
黛玉接到信的时候,宝钗也恰好在潇湘馆中。
黛玉拆开信来,便见里头写着一串令人惊骇的字眼。
——“荣妃病,王夫人入不得宫。”
若只是病了,二舅母不至如此惊慌才是。
难道是生了什么疑难病症?
黛玉不由想起了和珅那一手本事……也不知那时候他那样的年纪,是从何处学来的?
黛玉心下百转千回,面上却丝毫不显。
她按下了手中的信封。
宝钗扫了一眼,识趣地没问是什么消息。
没两日。
荣国府便又闹起来了。
黛玉匆匆从床上醒来时,叫住紫鹃一问,才知晓二房出了大事,如今前头正哭着闹着,喊打喊杀的。
这是出了什么事?
黛玉由雪雁伺候着,慢条斯理地穿好了衣裳,又问外间的紫鹃:“咱们去瞧瞧么?”
紫鹃忙道:“姑娘莫急,我先去探探。”
这一探,便足有一炷香的功夫。
“府里请了御医来瞧宝二爷……”紫鹃一脸惊骇之色。
原来宝玉叫那日一打,也不知是受了什么邪风,后头同父异母的弟弟贾环因着嫉恨他,又企图趁他在病间毁他容貌,宝玉正好醒来了,睁眼就瞧见贾环满面狰狞的样子,便被贾珠吓坏了。
这一吓,就浑身发汗,颤抖不止,整个人白得跟蜡似的。
紫鹃抖了抖,道:“前头说……说如今瞧着不成样儿了。前面请的大夫来,都说……都说让备着后事了……”
说完,紫鹃紧了紧胸口的衣衫,显然也是叫宝玉的模样吓坏了。
这回宝玉的确是病了。
还病得极重。
黛玉想着,总该瞧一瞧老太太的面子,便还是让人带了药材,过去探望。
只是她走时,李嬷嬷再三嘱咐她:“莫要过了病气。咱们姑娘比他可金贵呢。”
黛玉感动又觉好笑,便也再三保证记下了,这才往怡红院去了。
此时贾母与王夫人守在宝玉的床边,眼眶又红又肿。
显然已经是哭过许多次了。
待黛玉进了门,他们二人也没回头来瞧。
史湘云与探春更是坐在旁边默默垂泪呢。
只不过前者是怕宝玉出事。
而后者却是怕叫胞兄牵连了去。
黛玉粗略扫过他们,然后便往床上瞧去,只隐约瞧见一个惨白如纸的人影。
床上的人还在发梦,口中不断呓语,叫旁人听了便觉害怕。
就在这个当口,一个婆子快步跑进来,攥住王夫人的袖子,低声又与她说了句什么。随即那婆子软软地跪倒在了床边。
王夫人的唇微微哆嗦,知晓此事瞒不下去了。
她拉着贾母的手,道:“老太太……宫里头来了消息,说,说娘娘病重。”
她往日不喜贾母。
但这会儿她盯着贾母,却希望贾母想出什么法子来。
贾母是个惜命的,平日养身养得好,兴许藏了什么好药呢……
第九十七章
王夫人虽与王子腾乃是兄妹, 但那层亲缘关系到底还不够深, 所以王夫人才费尽了心思想要与王子腾一家牢牢绑在一处。如此, 她才有所依仗。而元春的将来,必然也更为光明。
可谁知晓……前些日子还好好的,突然间元春便病了呢?
元春这一病, 必然恩宠不在!
而当恩宠不在时……
王夫人心底一阵发寒。
到那时, 兄长王子腾未必还瞧得上他们。
而她对外的风光必然也会遭到削减。
那钱财便更不必说了……自然也不会再有人往她手中送钱了。
于王夫人来说, 没有什么比这更大的折磨了。
“你说什么?”贾母变了调的声音,陡然将王夫人从自己的惊惧中拉扯了出来。
王夫人抿紧了唇, 没有再重复。
但贾母却无法将之视为幻听。
贾母攥紧了宝玉的手,脑子仿佛被一双手拉扯着,散发出尖锐的疼痛感。
一边是眼瞧着要不成的宝玉, 一边是入了深宫承载贾府兴荣的荣妃。
“明明前些日子还是好的……”贾母的唇抖了抖, 面色发白。若是宝玉不曾出事,她此时兴许尚可冷静。但荣国府已经风平浪静太久了, 渐渐地,贾母变得无法承受这样的冲击了。
此时王夫人与贾母几乎不约而同地门口扫去。
他们望见了门口站着的黛玉。
于是刹那心底平静了。
王夫人深信,哪怕没有了兄长王子腾的助力, 但只要有和珅在, 那她便能一挽颓势。和珅越是喜欢黛玉, 对他们荣国府来说,便更为有力。
贾母此时想的也差不离。
幸好,幸好她还有玉儿……
可,可宝玉又该怎么办?
贾母想起了和珅往日的种种手段。
他不是极有本事吗?他不是什么稀罕东西都能弄到吗?
“玉儿。”
黛玉骤然听见贾母唤自己的声音, 她微微惊愕地抬头看去。
便见贾母双眼噙泪地看着她。
宝玉这样一病,外祖母看上去都无端苍老了许多。
“玉儿,你来。”贾母又唤。
黛玉自然不好推拒。
两旁的丫鬟为她让出路来,鸳鸯甚至伸手扶了她一把,可谓是举止体贴、无微不至了。
“玉儿代你表兄,问一问和侍郎,可有这救病的药……”贾母说罢,眼泪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