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节

  “玉儿,可好?”
  都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了,这是吃准了她不会拒绝。
  宝玉死活原与她无关的,可外祖母已然开了口,想来问上一声也不算什么大事……黛玉便点头应了。
  贾母抬手为黛玉理了理鬓边的发,慈和地道:“便要辛苦玉儿了。”
  贾母越是这样,黛玉便越不好再在这里留下去。
  黛玉道:“便请二舅母传个信儿去侍郎府吧。”
  得了黛玉的话,王夫人当即点了头。
  王夫人知晓,她在贾府中的地位,之所以能远胜邢夫人,并非是因为她如何八面玲珑。毕竟比较起这点,她甚至还不如自己的内侄女王熙凤。
  一切都是因为她有个好儿子,有个好哥哥。
  若没了宝玉,又没了元春……
  王夫人心都揪紧了。
  她不再耽搁,速速起身吩咐人去传信。
  她迫切地想问和珅,元春在宫中究竟出了何事,却又不敢写进信儿里去,怕被旁人知晓。
  王夫人的心焦、忐忑,黛玉是不知晓的。
  她给了话以后,也就没再多留了。
  黛玉从前身子也不好,而她更是目睹了母亲从缠绵病榻到过世……如今再见这样的场景,难免觉得心头沉甸甸的,仿佛多待上一会儿,都觉得压抑。
  回到潇湘馆后。
  雪雁忙让黛玉沐了浴,道:“去去霉气。”
  紫鹃忙拍了她一下,道:“莫让这话传进老太太耳朵里去了。”
  雪雁吐吐舌头:“咱们姑娘本就体弱,可不能过了那病气。”不过说完这句话后,雪雁倒是没再说其它的了。她是不怕让贾母听见的,她就恨不得让他们都听见才好呢。但她却要为自家姑娘考量。
  她是姑娘带来的丫头,可不能让人借着她,来指责姑娘没规矩!
  黛玉沐浴过后,便换了身衣裳,拢着毯子便睡下了。
  她盯着床帐,发了会儿呆,手不自觉地摸着身下的衣裳。
  “这料子摸着倒是软……”
  “姑娘忘了么?这是前些日子侍郎府送来的,说是今年贡品里头匀了两匹来的。”
  黛玉低低地应了一声,翻了个身。
  这头正议论着侍郎府。
  而侍郎府里头,和珅也见到了王夫人令人传来的信儿。
  元春病重的事,他自然知晓。
  宝玉病危,倒是令他有些惊讶。算来,还不到时候才是。
  和珅当然知晓此次病危,宝玉并不会出事。
  但他乐得去做个雪中送炭的人,好叫荣国府将他捧到头顶,恨不能跪地拜谢他才好。
  “取纸笔。”
  身边的丫鬟应了一声,忙去准备了。
  也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和珅就写了个方子出来。
  “拿去。”和珅将那方子交给丫鬟:“抓了药熬制成药丸。”
  丫鬟也不意外。
  毕竟从前和珅为了调理和琳的身体,就没少在府中制药丸。
  和珅也不打算将此事瞒着乾隆,待第二日去见乾隆时,他便说与乾隆听了。
  乾隆笑了笑过后,便也纵容和珅打着他的旗号去送药。
  左右……这荣国府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两日后,那药丸才送到了荣国府。
  而此时荣国府上下已经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中了,连贾政都整日忧心起儿子的生死了。毕竟他前头没了个长子贾珠,若是再没了宝玉……惹得大房看笑话不说,白发人送黑发人,可实在是他承受不住的。
  贾母、王夫人苍老了许多。
  王熙凤面上也无往日的风光了。
  史湘云等姐妹已经哭过好几回了。
  而宝玉房里的丫头小厮也都个个肿着眼睛,生怕下一刻宝玉便没了气儿。宝玉可是最宽厚的主子了,何况丫头小厮与他都有几分情谊,自然不舍他去……
  送药去的人是黛玉。
  侍郎府的药先到了黛玉的手中。
  和珅在信中交代明确,令她亲手去交药。
  随后又安抚她,莫要瞧了别人病了疼了,就心生伤感。
  从来都考虑周全。
  黛玉看着信抿了下唇,心底的那点儿压抑感烟消云散了。
  这厢怡红院内。
  有个穿着白褂子的妇人,沉声道:“老太太为他擦身,换衣裳罢。”
  这话一出,众人哭了个呼天抢地。
  贾母几乎哭得晕厥过去。
  贾政则在一旁怒骂贾环,还将赵姨娘叫来了一并斥骂。
  王夫人恨不得将赵姨娘扇上几个耳刮子,恨不得将她踹翻在地,恨不得撕扯下她的脸皮……但王夫人不能这么做,毕竟她往日的菩萨模样深入人心。
  黛玉跨进门的时候,瞧见的便是这么乱糟糟的一幕。
  “林姑娘来了。”有人喊了一声。
  屋中的乱象立刻便打住了。
  “玉儿!玉儿快来……”贾母高声喊道,兴许是哭得久了,她的嗓音都嘶哑了,此时突然一拔高声音,听起来还有些可怖。
  黛玉心下多少有些感叹。
  宝玉从来不缺疼爱他的人,可他却养成了什么样的德行?
  黛玉跨步上前,扫了扫床边,才发现外祖母竟然病急乱投医,还请了道婆来。
  那白褂道婆,此时正目光不善地盯着黛玉。
  黛玉可不是从前,她冷淡地扫了眼那道婆,冷声道:“外祖母让她出去罢。”
  不等贾母开口,王夫人便已经红着眼下令,让人将那道婆轰了出去。
  黛玉没有回头去看那道婆,她递上了一个八边盒。
  贾母手微微颤抖地打开了盒子,道:“侍郎送来的?”
  黛玉点头:“他说是从宫里得来的。”
  贾母这才放了心,忙让人将宝玉扶起来,强行将药丸喂进了他的嘴里。
  宝玉勉强睁开眼,眼泪顺着眼角往下流。
  他口中迷迷糊糊地喊着什么,最后却是只喊了句“林妹妹”。
  黛玉听了只觉嘲讽。
  疼他的人何其多。
  他心中整日挂念的却不过风花雪月。
  宝玉躺在床上,惨白的面色渐渐恢复了颜色,皱紧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了。
  贾母和王夫人见状,霎地松了口气,二人都软倒在了床边,叫丫鬟扶住了。
  “要谢过侍郎……”
  “也要谢过咱们玉儿。”贾母忙道。
  黛玉只是淡淡一笑。
  王夫人这会儿觉得可算抓着了一根救命稻草,她忙又问黛玉:“娘娘的事……侍郎可有传话?”
  黛玉摇头。
  王夫人咬咬牙,还是马上令人备了纸墨,写了个信儿,叫小厮传过去。
  这头宝玉等不得。
  同样的,那宫里头的元春也等不得。
  不久,和珅收到信。
  他展开纸条,冷嗤一声。
  王夫人只怕并未意识到,他是个何等小肚鸡肠的人。
  贾元春既将他得罪过了,又哪里会得他的援手?
  和珅很快回了信。
  入夜后。
  王夫人小心地瞧了和珅传来的信儿。
  他也没有法子。
  他根本无法接触到后宫。
  王夫人咬紧了牙,又往下看去,却见最后写着:法子都是人想出来的,夫人不如再想想别的路。
  别的路。
  别的路……
  王夫人此时听见丫头道:“太太,姨太太来探望您了。”
  薛姨妈来了?
  王夫人脑中电光石火,霎时有了个法子在心底渐渐成形。
  她的妹妹从前不是想送宝钗去做秀女么?
  宝钗到底是她薛家的人。
  如今元春势弱,不如……不如再送了宝钗入宫助她?
  只盼元春等得到那时!
  第九十八章
  宝玉那条命到底是留住了。
  而宫里也来了消息, 说是皇后体恤, 允王夫人进宫探望女儿。
  荣国府上下顿觉阴云散去, 好松了一口气。
  也唯有黛玉才知晓,荣国府这口气恐怕松得太早了些。
  她也不愿见母亲的母族,最后落得个如临安伯府一样的下场。
  黛玉便想着过几日再见外祖母时, 与她提一提。若外祖母并不放在心上, 那便也只有随她去了。
  日后荣国府如何, 便也与她无干了。
  毕竟,不是谁的安危, 都要她拼力去施救的。
  荣国府……不值。
  没两日,王夫人去蘅芜苑与薛姨妈、宝钗说了许久的话,然后才离去。
  当天, 宝钗便来了潇湘馆。
  她与黛玉笑了笑:“正如和侍郎所言, 今日姨妈来寻我了。”
  说完这话,宝钗心中都还略有余悸。
  只怕一切都在那位和侍郎的算计之中……
  宝钗脑中甚至隐隐有个念头。
  连今上恐也被算计了进去。
  但这个念头只在宝钗脑中浮现一瞬, 便叫她牢牢压了下去。如今和侍郎给了她她所想要的,那么她便该摆出万分合作的姿态了。脑子里决不能有半点不利于黛玉、和侍郎的念头。
  这厢黛玉也多少有些感慨:“宝姐姐进宫应当在我成婚之前了。”
  宝钗点头,面上也露出一丝可惜来:“那时我自当先备好妹妹的礼……”
  说话间, 门外的丫头喊了声:“三姑娘来了。”
  探春来了。
  二人便自然地闭了嘴, 不再提此事。
  探春跨进门, 道:“珠嫂子请我们去吃茶,我就自告奋勇,上门来给林姐姐传话了,没成想宝姐姐也在这儿。”
  如今在三春的心头, 黛玉早排在宝钗的前头了。
  因而有了什么事,便爱先往黛玉这儿来。那些丫鬟婆子们也有样学样,但凡再送什么东西来,是决计不敢将黛玉落在最后的。
  “都有谁在?”黛玉先问了一声。
  “邢姑娘也在。”
  黛玉对邢岫烟的印象不深,只记得她的性子不似史湘云的莽撞恶劣,又不似宝钗的八面玲珑,不似迎春怯懦,也不似惜春冷漠……不像是个会生事儿的。
  那便一起吃茶也没什么关系。
  黛玉应声站起:“那便过去吧。”
  珠嫂子李纨较他们要年长一些,心思细腻,会照顾人。黛玉与她关系倒也还成,所以但凡有李纨相邀,她是会去的。
  大观园建成后,李纨便一直住在稻香村处,再不必与三春挨在一处。
  黛玉等人进了门,一眼望去,果然见邢岫烟已经在了。
  探春在黛玉耳边悄悄地道:“这两日宝玉不是好了么,湘云不是歇在自己的屋里,便是去瞧宝玉。珠嫂子便没有唤她来。”
  倒是省了他们的麻烦。
  免得见了面,又互相瞧不顺眼,反倒尴尬。
  李纨的丫头素月煮了茶,又小心地分至杯盏中。
  “这水透亮,倒是与往日煮茶的水不大同。”宝钗指了指那杯盏。
  李纨笑了:“这是邢姑娘取来的。”
  邢岫烟这时也才出了声,道:“不是我取的,是妙玉爱用这个煮茶,便取了一罐子水给我。说是取的叶尖儿上那点子露水。最是集天地精华不过。”
  黛玉骤然想起来。
  是了。
  他们搬进大观园里头,妙玉也跟着搬进来了,似乎还特地修了尼姑庵容她清修。
  探春忍不住道:“这样讲究?岂不是冬日里还要拿雪水来煮茶?”
  邢岫烟笑了笑:“许是的罢,她就是这样儿讲究的。”
  邢岫烟与妙玉早年便相识了,她也知晓妙玉与旁人不同,妙玉出身不低,再讲究也不奇怪。
  探春便又道:“她如今在何处?前回我们去瞧她,还不曾见到她的面儿。今日不知是否有幸。”
  只是这话由探春口中说出来,便难免有一丝讥讽的味道。
  探春不喜欢妙玉。一则此人较黛玉还要高傲孤僻,二则她也是正经的侯门千金,却总觉得自己矮了人一头,怎么想都怎么觉得难受。
  她那胞兄不争气。
  宝玉一病,害得她也吃了挂落。
  如今可算好了,她却不似之前那样风光了。
  如今再瞧妙玉这样拿架子,探春心底可不觉得有一丝心酸妒忌么?
  邢岫烟愣了下,道:“她的性子是这样……”
  李纨也道:“我听说她来的时候,是咱们府里特地请了抬软轿,将人请进门来的。后头也有人去瞧她,只是未见着面。那段时候不正忙着么?母亲便说过段时日递个正经的帖子去。”
  探春更觉抓心挠肺的难受了。
  她笑道:“她在咱们府里头,咱们要去见她,却还要递拜帖?”
  李纨点头。
  “那今个儿便递个去瞧瞧,我也好瞧瞧,这高山之巅、雪中之莲似的人物,究竟长得什么模样。”
  李纨放下杯盏,道:“那你们去罢,我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探春忙问黛玉:“林姐姐去么?”
  “去。”黛玉应声,她也是好奇的。
  宝钗便也抿唇一笑,道:“且先吃过嫂嫂这里的茶再走。”
  “是是。”探春忙应道,随即端起杯盏,牛饮了下去。
  李纨瞧得无奈,便道:“快去顽罢,不必顾我。明日再邀你们来我这里,是一样的。”
  探春笑了笑,忙攥着黛玉的手,起身出去了。
  后头宝钗、邢岫烟跟了上去。
  因着近来惜春的父亲贾敬病了的缘故,惜春也不大好出门来顽,她本身也没什么心思。所以今日便不见她的身影。
  这四人往妙玉修行的栊翠庵行去,待行至门外,便听见一阵儿笑声。
  按理说,修行处不该有这样的声音。
  探春探头往里瞧了瞧,先瞧见了那还未谢的红梅,随即又瞧见了贾母房里的婆子丫头。
  “老太太在呢。”探春小声道。
  此时婆子也瞧见了几个姑娘的身影,便迎了出来,道:“姑娘好。”说罢,那婆子又解释道:“今个儿刘姥姥来园子里了,老太太将她带来栊翠庵吃茶了。”
  紫鹃在一旁小声道:“听闻老太太与二太太,都喜妙玉这手煮茶的功夫。”
  黛玉点了头。
  不过她这会儿想的倒不是别的,而是另一桩事。
  前头宝玉病得那样狠,可急坏了外祖母。后头她便将宝玉带在身边了,生怕哪天宝玉又叫人魇住了去。
  今日也不知晓宝玉可在外祖母身边。
  这边黛玉想着,那边探春已经急不可耐地踏步进去了。
  里头妙玉听见了声音,便有个小丫头出门来问:“谁来了?”
  待见了探春几个,那丫头似有不快,眼底光芒都沉了沉。
  这时里头传出了贾母的声音:“谁来了?”
  婆子答道:“林姑娘几个来了。”
  贾母忙喜道:“快让他们进来。”
  贾母都开了口了,自然无法再拦人。
  那丫头便只好领了他们进来。
  待踏进门,便见一张长案旁,坐了贾母,宝玉,还坐了拘谨憨笑的刘姥姥。
  以及……一个穿着绾色长裙,丁香色外褂的年轻姑娘。
  那姑娘挽着发髻,扎了丝带。
  眉眼秀美。
  举手投足透着行云流水之意。
  模样确实透着一股子孤高气,一瞧便觉得不大好接近。
  她便该是妙玉了。
  妙玉听见脚步声,便也抬头瞧了瞧进门来的几人。
  她打量过探春,又瞧过邢岫烟。
  纵使邢岫烟与她是旧识,但邢岫烟与探春一样,落在妙玉眼里都是俗人。
  但等她瞧见黛玉、宝钗时,便不由目光一滞。
  妙玉生得好模样,又有通体的高洁气。
  寻常谁见了她,都不大敢与她接近。妙玉自然也瞧不进旁的人入眼了。
  但此时见了他们二人,妙玉方才又晓得,原来还有这样集天地精华于一身的人物。
  妙玉不由转头瞧了瞧宝玉。
  她心下跳得略快,随即有些不耐于再给刘姥姥、贾母煮茶了。
  此时贾母出声为他们介绍了互相身份。
  妙玉便出声道:“林姑娘,薛姑娘到里头吃茶罢。”
  黛玉不明白她要弄什么花样,便跟宝钗进去了。
  而等他们进去后,妙玉便又邀了宝玉去。
  贾母也想宝玉换换心情,便挥手让宝玉去了。
  只是外头探春的面色便有些难看了。她知晓,这位妙玉姑娘,怕是瞧不上她呢。邢岫烟倒是早适应了妙玉的做派,一言不发地在一旁落了座,只时不时与贾母说两句话,倒是将贾母哄得高兴。
  贾母也并未久留,她很快就又带着刘姥姥去别处玩儿了。
  而这厢,黛玉见宝玉踏进门来,她便动了离开的心思。
  宝玉原本见了妙玉,心下正有些荡漾。
  只是这会儿再见了黛玉,便紧张了起来。他掐了掐手指,反倒局促起来。
  妙玉叫丫头去取杯盏来,她的目光却是落在了宝玉的身上。
  见了宝玉略局促的姿态,妙玉不自觉地抿了下唇,心下跳得更快了。
  那丫头取了杯盏回来,后头还跟了个道婆,道:“老太太已经走了……”
  还不等道婆说完,妙玉瞥见她手里收拾着的茶盏,皱眉道:“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
  道婆忙笑笑,转身出去了。
  这会儿探春踏了进来,笑道:“妙玉姑娘可是有洁癖?嫌刘姥姥吃过了脏得很。”
  妙玉抿唇不言,眼底明显带着不快。
  她不喜探春的行径,粗俗无礼。
  这会儿丫头将杯盏在桌上放好。
  妙玉转过头,不再理会探春。她将瓟斝给了宝钗,点犀给了黛玉。
  宝玉忍不住问:“他两个用那样的古玩奇珍,怎么不见我的?莫不是我的便是样俗器了。”
  此时妙玉取了绿玉斗放在他的跟前,正要出声,这头探春却先笑了:“二哥哥便不知晓了,这哪里是俗器?方才听道婆说,妙玉姑娘讲究,吃茶惯用的正是用的它呢。寻常人家里找不出来第二份儿的。”
  黛玉皱眉,推开了跟前的点犀。
  原本珍奇的玩意儿,叫探春这样一说,便只叫人觉得尴尬了。
  原来妙玉存的是这样的心思。
  那头妙玉僵在了那里。
  她并不打算将自己的心思明着表露出来,却偏偏被探春点破。
  妙玉心下难堪至极。
  偏那头宝玉傻愣愣的,似没明白过来,这是发生了何事。
  黛玉起身道:“管这煮茶的,是雨水还是雪水……想来是不大适合我的。”
  探春也笑:“林姐姐应当重惜身子,这不知道打哪儿采的雨水雪水,封坛子里不知道长了多少虫子,林姐姐是不当喝。”
  这番话,可谓是大俗人了!
  第九十九章
  随着黛玉起身, 宝玉不自觉地也站了起来。
  而宝钗、探春也有了欲离开的意思。
  邢岫烟在一旁便显得有些紧张了, 她掐了掐掌心的帕子, 有些为妙玉担忧。她本欲出声为妙玉说话,但又怕妙玉反倒怪她多事,想了想便只好咬着唇不出声了。
  妙玉这会儿的确气着呢。
  探春那番话, 霎时将她心中对荣国府的好感打碎了个干净。可见这位薛姑娘和那位林姑娘也都不过是俗人罢了……
  倒是唯有宝玉一个……
  妙玉正想着, 便转头去瞧宝玉。
  却见宝玉正痴痴地望着黛玉的方向, 还手脚无措地道:“林妹妹要走了么?那我与妹妹一道走吧。我也正该回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