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3
之早,追起女生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青涩摇滚”(17)
相比之下,找许鉴成的电话就少得可怜了,除了同学问功课,也就是汤骥伟隔三差五打来聊聊天,而且,他逐渐发现,连汤骥伟也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了,说了几句就“你妹妹在家吧”。
允嘉啧啧嘴,“你人缘怎么这么差,几个月都没有一个女生打电话来。”
“哼,主要是我不敢把号码告诉她们,怕她们一轰而上,耽误了你妈的麻将搭子事小,妨碍你们班那些大小帅哥表忠心,我怎么担当得起。”
某天,终於有个女孩子打电话找他,电话是允嘉接的,她又麻烦起来,先把人家盘问了半天,弄清对方意图是询问数学考卷什么时候交,才把话筒递给鉴成“恭喜恭喜,零的突破噢”,女同学大惑不解“你妈的声音怎么那么年轻”。后来鉴成抗议“你这样,以后谁还敢来找我”,允嘉说“你就当我是在替向晓欧监督你不就行了,虽然她暂时还没有发现你这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但你还是要守身如玉,说不定她哪天明白过来就会来给你浇浇水施施肥呢,许鉴成,不能半途而废啊”,气得他翻白眼。
好些日子过去,允嘉还对没有在艺术节汇演上唱成“恰似你的温柔”耿耿于怀,但是她很快找到另外一个发挥才能的领域。
鉴成爸爸的生意越做越有声色,应酬也随之增多,常常有饭局。允嘉的妈多去了几次,嫌饭店的菜太油,谈生意也没什么好听,就不愿意去;允嘉却趋之若骛,拦也拦不住,因为她发现在那里大可以尽情地唱卡拉ok,想唱什么唱什么,以那些“老总”们的音乐鉴赏水平,她随便唱什么总能博来满堂彩。鉴成的爸爸也乐得带上允嘉,她懂得看人眼色,初次谋面,一圈下来,每个“总”的名字都记得清清楚楚,绝不会叫错,而且知道名片上“副总”的“副”坚决不能叫出来,只要在敬酒时排在“总”后面就行了。那种场合,一群男人吞云吐雾,有她给人家敬烟递酒,说点套话,再即席唱几支歌,场面立刻生动不少。偶尔哪个有公子的“总”戏言“将来给我家做媳妇”,被允嘉笑眯眯地弹回去“好啊,只有一个条件,您儿子要跟您一模一样高,长一模一样,还要一模一样有本事”。
於是,没多久,鉴成爸爸圈子里大部分人都知道“许总”有一个漂亮而活泛的小女儿,有人夸及,他就装模作样一番“哪里哪里,小女管教不严,大家见笑了”,被允嘉妈妈背地里白眼“小女小女,哪个的小女”。
后来,陪着陪着,允嘉自己也学会了喝酒。从含酒精的饮料开始,啤酒,葡萄酒一路喝上去,度数越来越高,嘴巴越来越刁。过年时家里吃饭开瓶酒,她也会跟鉴成爸爸你一杯我一杯喝得有滋有味,喝到起劲还会猜起拳来,鉴成爸爸越发觉得“你才像是我亲生的”,而且“青出於蓝胜于蓝”。允嘉的妈妈抗议“才十几岁就喝酒像什么样子”,鉴成的爸爸反驳“喝酒也是一门学问,要从娃娃抓起嘛” 。
“从娃娃抓起”的结果是元宵节后的一天,允嘉在一个饭局上喝得酩酊大醉,被鉴成爸爸扶进家门时嘴里还在“记住我的情记住我的爱,记住有人天天在等待”。原来那天谈一笔女装生意,碰到个颇为海量的“总”,喜欢“感情深、一口闷”,要“闷”就“闷”五粮液,几岁闷几杯。这笔单不小,而且另外有几家公司也在争取,鉴成爸爸希望尽快敲定,免得夜长梦多,便跟人家“闷”。一杯接一杯,“闷”到三十几杯,鉴成爸爸吃不消了,那位老兄却还不放过他,说真是兄弟就“闷” 到底,否则不吉利,场面尴尬起来。最后,允嘉主动请缨,喝完了最后十多杯,还趁酒劲拉起那位“总” 合唱了一首“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哄得人家眉花眼笑。
允嘉虽然有一点酒量,但头一次喝烈酒,灌得又猛,回到家时摇摇晃晃、脸颊通红,看见鉴成,咧嘴笑笑,刚要说话,已经“哇”地吐了他一身。
鉴成的爸爸也上了头,顾不得脱西装解领带就歪倒在沙发上。
允嘉的妈照例不到三更半夜不会回来,鉴成忙着侍候这一老一小:先把小的扶进卫生间吐干净、漱了口、脱掉外衣搬到床上去,把自己身上的脏衣服脱下来泡在盆里,然后泡杯浓茶给爸爸端过去,爸爸接过去,喝过两口,醉眼朦胧地对他说“你妹妹今天立了大功,替我干掉十几杯五粮液,十几杯啊,儿子,这点你要好好跟她学,每次带你出去,喝几杯就要换雪碧,比你妹妹差远了”。鉴成站在一边,看着一脸油光、满嘴酒气、两只大脚搁在茶几上的父亲,想起刚才吐了一地的允嘉,心里升起一股厌恶,父亲不知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俗气的。他冷冷地说,“赵允嘉要真是我妹妹,我看你大概就不会那么讲了吧”,然后在他爸爸反应过来之前走出去,重重关上了房门。
鉴成回到允嘉房里,端个脸盆放在床头柜上预备她随时再吐,想了想,又拿了块干净毛巾铺在她胸前的被子上。允嘉歪着脑袋,一半脸颊埋进枕头里,长长的睫毛罩着眼睛,头发散开、凌乱地披下来,身子裹在棉被里显得更加娇小,不知道的人很难相信她刚刚灌下了十多杯几十度的酒。鉴成替她把头发拨开拢到脑后,括了括她的鼻子,允嘉一点反应都没有,看来这次不是在装睡,鉴成决定再陪她一回儿然后自己也去睡觉。
允嘉枕边放着那本“小王子”,已经皱巴巴的,鉴成随手翻着。翻到最后部分,跋涉万里来到地球的小王子下定决心返回自己的星球去寻找那朵只属於他的玫瑰花时说“我就住在其中的一颗星上,我会在那里对你笑,当你夜晚看星星时,会觉得所有星星都在笑…..你--只有你--能懂得星星的笑!”。允嘉好像很喜欢这几句话,在下面用蓝笔划了线,然后又密密地用红笔勾上圈,最后用黑墨水写着,“小王子,我看得见你的星星,那么,你也一定看得见我的星星,所以,我也要努力地微笑,让你,同样拥有会笑的星星……”
鉴成饶有兴味地把这句话仔细读了几遍,再看看沉睡的允嘉,突然觉得她既熟悉又有点陌生。
第二天早上,鉴成一醒来就听见爸爸和后妈在他们房间里嘹亮地吵架,后妈嗓门大得像开机关枪,主题是要爸爸保证以后再也不带允嘉出去喝酒,爸爸开始粗着喉咙顶了几句,但毕竟理亏
,声音也就渐渐小下去,听得出是在陪小心做保证了。
鉴成匆匆洗漱完毕就去允嘉房间看她,她已经醒了,裹在被子里一双眼睛瞪着天花板。
“感觉怎么样?”
“头痛,”她皱起眉头,“痛得要命。我妈还一大清早冲进来把我臭骂一顿。”
“你是该骂,昨天喝得醉醺醺回来发酒疯。”鉴成把椅子上的毛衣扔给她,“八点多了,还不快起来,要开学了,你还得补寒假作业呢,今天把毛笔字都写了。”
“你们一个比一个煞风景,”允嘉没精打采地坐起来,把头埋在膝头上,过一会儿又抬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地问,“对了,我发酒疯的时候什么样子?”
“吐了我一身,还有,‘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不采白不采,采了也白采’。”他边说边学着允嘉昨天回家时嘴里唱的,“你老跟我说李白的诗就是喝了酒才写出来的,好啊,人家一斗酒写出一百篇,你喝了十几杯五粮液,不多,就一篇,你写给我看看,好不好?”
“你烦不烦,”允嘉噘起嘴,拿起毛衣往头上套,套到一半,嘻嘻地笑了,“昨天那个大叔土得掉了一地渣,就知道灌酒,连‘干红’是什么都不知道。本来觉得你爸已经够土,现在发现比他土的人还多。哎唷,我这儿痛 -- ”允嘉一面说一面用手揉太阳穴,“鉴成哥哥,今天不写毛笔字好不好,我眼前全是星星,手也发抖,写出来也不好看的。”
“哼,我看他们都不土,最土的是你,人家让你喝酒你就喝,到头来自己吃亏。我不是跟你说过,在外面顶多喝到葡萄酒,白酒充其量拿来洗筷子消毒的吗?”
“我知道,可我觉得你爸当时挺可怜。”
“他有什么好可怜的,就算一笔生意做坏也不会饿死。”
“还有,”允嘉顿了一会儿,低下头揪着棉被上的线头,慢慢地说,“我总觉得你爸心里看不起我。”
“所以你就多喝酒,让他看得起你?”
“也不是。我就是觉得,能帮上他,也挺好的。”允嘉抬起眼皮,像只受了委屈的小猫咪一样可怜巴巴地看了他一眼,“你说呢?”
鉴成的喉头哽住了,他终於明白允嘉心里原来还有这么一个结,而且,她试图用如此可笑的方式来解开它。
他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微笑着说,“你放心,我爸现在可看得起你了,昨天晚上他还说你比我强多了,叫我跟你学呢。”
“真的?”
“嗯。”
允嘉笑了,“算了,不要跟我学。”
“以后不要那么喝酒了,听见没有?”
“嗯,知道了。”
“其实,我爸看不看得起你根本无所谓,你又不会跟他过一辈子。”
“那你说我会跟谁过一辈子呢?”
“将来等你长大了,你那些崇拜者也长大了,到他们当中挑一个像样的当附马。”
“我要不会挑怎么办?”
“那你就把他们都带来,我帮你挑。不过,无论如何,那个给你做了次把作业就要你替他买早饭的坚决不要,还有那个你说长得像黎明的也不要,我不喜欢黎明,中看不中用。”
“那那个有点像郭富城的呢?”
“哪个?”
“就是初三送我小虎队海报的那个啊。”
“帮帮忙,他像郭富城?”
“头发很像啊,你不觉得吗?”
“我怎么觉得他更像‘上海一家人’里的阿祥哥。人是看着不错,就是个子矮了点,我的妹夫,起码张学友的高度。”
“那你想跟谁过?”
“我…我 --不知道啊。” 他想起向晓欧。
“你知道的。”
“我不知道。”
“装傻。”
“我是真傻,不是装的。”
允嘉扑哧一声笑了,“有时候我想,你要是我亲哥哥就好了。”
“为什么?”
“我要是嫁不出去就跟你过。”
“你怎么可能嫁不出去?”
“不过仔细想想,还是像这样好。”
“别胡思乱想了,快穿好衣服起床吃饭吧!”他拍拍允嘉的脑袋。
鉴成的爸爸从前当推销员时算过命,说他会大器晚成,现在看来还真是应验了。这一年,他做成好几笔大单子,很是春风得意,把门市部旁边一间门面也租下来,装修一下,注册了一个公司,招进几个人,弄了一辆二手桑塔纳,真正当起“许总”,走到哪里身边都跟着一个年方二十的漂亮姑娘。
允嘉妈妈在饭桌上很不满,“我不就是做会计的吗,干什么还要另外找人?”
“小林可是会计、秘书、司机三合一复合型人才,还会外语。再说,你是总经理夫人,以你的身份,也不适合在我手下打工。我看你就保住那只铁饭碗,在家享享福就是了。”鉴成的爸爸这么说。
允嘉妈妈冷笑一声,“你当心点,那种年轻女孩子不是好惹的。”她或许想起了当初自己怎么进的这个家门,所以格外敏感,直奔主题。
“瞎说什么,人家有男朋友的。”
“许总”公司的业务比从前广得多了,从亚麻布扩展到高档棉布和弹性布料,慢慢炒起股票,到后来,逐渐发展到期货,用鉴成爸爸的说法是,“趁命好的时候赚它个满钵”。<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