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主动来投
第259章 主动来投
站在淄川县衙大堂处,看著棺材內面色青紫却身著大明官服的户体,陈锐没有太多的感触,只是略有些无奈。
诺延达喇率残兵一路西逃到淄川县城外,数百汉军又一鬨而散,只要不傻,
谁都知道靶兵败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月前降敌的淄川县令让人打开了城门,同时在县衙內悬樑自尽。
一名中年文士轻嘆道:“淄川县城內数千民眾,皆因县令而逃过一劫,何至於此,何至於此—“
司马、王长等人都有些不屑,而陈锐脸上一丝表情的看不到,只是心中无奈。
一位县令,在官军大败,敌军围城的时候选择了降敌,气节方面就不说了,
但却一力坚持请王民应这位前山东巡抚与汉军头领魏州亲自纳降,使得城內数千民眾不受劫掠肆虐之难。
如何去评价实在是让人为难。
作为一个手里没有兵权的县令,的確也做不了太多,今日的悬樑自尽也证明了他並不畏惧死亡。
只沉默了一会儿,陈锐开口道:“人困马乏,城內拨出粮草。”
“这是自然。”中年文士应了声,他是淄川本地名士王重光,嘉靖二十年进土,出任户部郎中,去年乱起,幸运的逃回家乡。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类似的人很多,这个时代的人对家族的向心力,是后世人难以想像的。
“剩下的—”陈锐侧头看了眼戚继光。
“嗯,我来说。”戚继光向王重光延手。
片刻之后,侧厅內,王重光张大了嘴巴,失口道:“迁居?”
戚继光耐心的说:“淄川位於济南,如今兵力不足,守不住济南,就连青州也难守,登州军驻扎登州、莱州两地,所以——“
“足下乃山东副总兵,如何能只管登州、莱州?”王重光说出口才觉得有些不妥,形势比人强啊,人家现在是手握强兵的將领,说不鸟自己这个两榜进士也就不鸟了。
顿了顿,王重光勉强笑了笑,“那陈千户?』
“护卫军会驻扎胶州。”
王重光忍不住了,“那朝廷弃青州、济南?”
戚继光神色有些古怪,从去年淮东被攻破,韃靶北撤之后,朝中就已经將整个山东视为弃子了,你不会不知道吧?
就算不知道,王民应这位山东巡抚空置充州、东昌府、济南府北侧,战败后又那么迅速的降敌这很明显了好不好?
“郑公,在下並非妄言。”戚继光解说道:“如今俺答率主力攻打山西,又遣兵力围剿辽东军,虽然尚不知晓战情如何,但韃此番在山东大败,必会復攻,若不迁居,他日——“”
对於局势,王重光听得半懂不懂,但这位沉浮宦海也有十年之久了,对官场规矩却是很懂的,沉默片刻后突然问道:“巡按何在?”
戚继光犹豫了下,“王御史隨军,如今应该在昌乐县。”
“此战之后,应是巡按直升巡抚吧?”
看戚继光迟疑,王重光授须笑道:“想必新任巡抚必会西进。”
戚继光不声了,王德隨军西进,就是为了收拢兵力—但別说护卫军了,
就是登州军都不会进入青州,更別说济南府了。
想了又想,戚继光没有向王重光解释王德对登州军勉强有些影响力,但护卫军那边是完全不鸟的。
送走了王重光,戚继光回了临时营地,接过戚继美递来的碗筷,隨意吃了几口,不由自主的叱骂了几句。
“兄长,怎么了?”
戚继光还没来得及开口,陈锐已经走进来,“如何?”
“谈不下去。”戚继光摇头道:“城內未遭敌军劫掠,王重光只怕是不肯迁居的。”
“这次韃靶未有劫掠城內,他们便心存侥倖。”陈锐嘴笑道:“非要用自己的脖子去冒险,蠢到这个地步,实是令人膛目结舌!”
“那怎么办?”
“我问过了,驻守淄川县原有千余汉军,三百骑兵,之前大半都抽调去了益都。”陈锐抿了抿嘴,“城內的確未遭劫掠,但乡野间一片惨状。”
“適才阎丁回报,数个镇子被攻破,尸骨累累——“”
戚继美插嘴说:“陈大哥,若是大户不肯迁居,只怕民眾—
这是正常的思路,一般来说,劝说民眾迁居,往往需要在当地有影响力的名土出面,他们迁居,民眾才会迁居。
这也是凌云翼、徐渭等人提出的思路,不然让护卫军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去劝说?
別说说不说得动,时间都拖延不起,再说了,护卫军大都是浙江人,言语都不通呢,鸡同鸭讲,效果近乎於无。
所以,凌云翼、徐渭、任方里之前在潍县才会劝说刘应节迁居,一个刘家庄再加上刘应节的影响力,连亲带故,光是潍县就会有大批民眾迁居胶州。
“韃靶此番未有劫掠淄川,但益都、临朐、寿光、临淄、安丘等地都被大掠。”戚继光劝道:“若无意外,仅青州府就有大量人口能东迁。”
“若是迁居的民眾太多,只怕钱粮方面吃不住——”戚继光有些感慨,低声道:“虽有仁心,但也要量力而为。”
陈锐轻轻嘆息一声,“其实我也知道,不仅仅是钱粮—-即將入冬,胶州文靠海,冬日不算太好过。
民眾迁居去胶州,必然大部分无片瓦遮挡,只能住在棚户。
既然是我让民眾迁居胶州,自然不会不管不问,不说其他,至少要让他们活下去。”
陈锐也只能顺著戚继光的话解释几句,实际上舟山一直执行的都是以人为本的策略。
其实社会下层的民眾不需要太多,只要能吃个大半个饱,只要能有简陋的房屋居住,只要能每日虽然辛勤劳作但有收穫———这就足够了。
为了这样的日子,民眾就会天然对舟山有向心力,为了维护这样的日子,民眾就会成为护卫军最好的兵源。
而这些,正是明廷、韃靶很难给予他们的。
俺答虽然有意安抚民眾,但魔下的部落头领却不是那么听话的,而明廷—
那就不评价了。
当然了,这个策略在山东略为受到了阻碍,让民眾拋弃乡梓迁居胶州,就不得不让大户领头这个时代的大户,並不是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而是两榜进士。
而在舟山整个军政体系內,只有沈束一个两榜进士,其他的吴泽、徐渭、万表、孙鈺、陶大顺等人,顶多有个秀才功名。
这也是陈锐刻意为之。
面对淄川如今的態度,陈锐虽然不太甘心,但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安慰自己青州那边情况要好得多。
至少潍县、昌乐两地的民眾都愿意迁居他们都是实实在在遭受了韃、
乱兵轮番躁的。
次日是九月二十日,陈锐准备率骑兵回返益都,后面的事情千头万绪,实在是耽搁不起。
按照计划,前日大战告捷,徐渭应该就第一时间遣派信使去胶州,乘海船南下会舟山。
舟山那边会抽调大量资源、人手北上,临时在麻港附近的靠山背海的区域搭建大量棚子,以供百姓居住。
就在陈锐准备启程的时候,赵鼎突然找上门来,“大哥,顏神镇那边愿意迁居胶州。”
“顏神镇?”陈锐觉得这个地名有些耳熟,隨即就想起,之前山东明军就是以顏神镇为核心囤积大量粮草。
也正是守御顏神镇的李邦珍叛变,焚毁粮草,攻打益都,从而使明军军心涣散,一败涂地。
戚继光有些意外,“顏神镇不是益都县所辖吗?”
“顏神镇虽是益都县境內,但因孝妇河,所以反而与淄川来往更多。”赵鼎解释道:“昨日追击汉军南下,在顏神镇—“”
顿了顿,赵鼎咧咧嘴,“之前就来过,被旧人认了出来,所以才解释了几句,没想到他们连夜赶过来了。”
片刻之后,一位身著孝服的中年人大步走来,近前长揖行礼,起身之时,脸上隱见泪痕,“不见天兵,唯有护卫军北上,感激莫名,愿举家迁居胶州,还请陈千户纳之。”
饶是陈锐向来冷静,也不禁有些动容。
不是因为对方脸上的泪痕,而是对方如此直截了当的点明了。
不见天兵,唯有护卫军北上,朝中不发援兵,所以感激的对象不是朝廷,而是舟山。
愿举家迁居胶州,还请陈千户纳之,这是实实在在的投效。
这是护卫军北上之后,第二位见面即来投的,前一位是死了母亲、弟弟等眾多家人而愤怒痛苦的任万里。
赵鼎在边上介绍道:“这位是顏神镇郑公。”
陈锐自然不认识,也没听说过,而戚继光却是试探问道:“可是郑伯公?”
看赵鼎点头,戚继光小声对陈锐解说了几句。
此人乃山东名士郑光溥,字伯公,嘉靖十六年山东解元,次年登科。
郑光溥去年官居户部郎中,五月外放北直隶广平知府,破京师后南下。
广平府失陷,郑光薄隨军南下去了南京,那时候正是南北两京官员爭斗不休最激烈的时刻,郑光薄担忧家乡父母,索性北上还乡。
与陈锐猜测的差不多,先有李邦珍叛乱,后有韃靶来袭,再有乱兵肆虐,顏神镇无有外墙,三番陷落,郑光薄父母皆没於乱中,妻子被掳,长子被杀,只有幼子、长女、次女躲在矿洞中倖免於难。
郑光薄身材硕长,不比陈锐矮多少,双目红肿,面容憔悴却有坚毅之色。
一坐下,郑光薄就开门见山道:“数日前,敌军撤离,我曾遣侄儿探查,见其往益都方向,昨日方知,护卫军於益都大败万余韃靶。”
陈锐点点头,他有些欣赏对方的开门见山,略略说了几句战事,问道:“顏神镇能迁居多少民眾?”
郑光薄心中还有些未能平復,山东明军如此大败,总兵战死,巡抚降敌,却不料数千护卫军北上,力克强敌,面前这位青年千户率骑兵一路追击,实乃一等一的人物。
略略喘了几口气,在心里整理了一下,郑光溥才开口道:“顏神镇田地极少,以矿產为生,主要是煤、铅,此外也有大量瓷窑,僱工数以千计。”
陈锐眼晴一亮,矿工向来是上好的兵源,而煤炭、窑工也都是舟山极需的。
一旁的赵鼎笑著补充道:“其实顏神镇最有名的还是琉璃,宫中的琉璃都是顏神镇专供的。”
“琉璃虽好,却於护卫军无用。”郑光薄径直道:“但矿工可为士卒,匠人可打制军械,水手可操持船只,皆能为护卫军所用。”
赵鼎解释道:“顏神镇境內有淄河、沂河、孝妇河、汶河,商贸旺盛,人口眾多,所以船只水手极多。”
“好!”陈锐点头道:“有多少,我都要,而且连家带口,男女老幼。”
“好!”郑光溥咬著牙说:“顏神镇內以孙、蒋、赵、钱四家为首,我已与四家共议,愿举家迁居,匠人、矿工会儘量携带,请陈千户庇护。”
顿了顿,郑光薄补充道:“顏神镇可由淄水北上,再步行去益都,只是唯恐乱兵、盗匪袭击。”
陈锐转头看向赵鼎,“让阎丁来一趟。”
片刻后,陈锐下令道:“阎丁,你即刻赶回益都,调一营兵西进,护佑顏神镇民眾东行。”
阎丁领命即刻启程,戚继光笑著说:“如今驻守益都的乃是护卫军战力最强的一团,魔下三营均乃精锐。”
郑光溥鬆了口气,隨即犹豫了下,问道:“陈千户可知周村?”
“周村?”陈锐摇了摇头。
赵鼎、戚继光都是山东人,两人对视了眼,后者开口说道:“周村乃是北地纺织重地,聚集大量织工。”
?
陈锐眼晴再次发亮,脱口而出道:“多少都要,多少都要!”
丝绸、布那都是海贸中重要的商品。
郑光薄笑著说:“周村位於淄川西侧,与邹平接壤,之前就听说过,周村丝绸、布输登州。”
戚继光连连点头,对陈锐解释道:“就是毛海峰。”
陈锐登时瞭然,舟山支援登州的第一批物资就是毛海峰送来的,后来听说毛海峰与登州这边也有交易,主要就是丝绸。
不过,现在已经断绝了..毛海峰现在就驻扎在崇明岛,明朝崇明岛是隶属於苏州的,自然是不缺丝绸。
陈锐在心里盘算了下,要聚拢织工迁居,只怕还要遣派兵力过来。
戚继光想了想说:“益都只有一团兵力,临朐、寿光、临淄战事如今还不知晓,登州步卒也不知道有没有抵达昌乐,不如我率两百骑留下?”
看陈锐有些犹豫,戚继光笑骂道:“都是你的,都是你的,不跟你抢!”
“一言为定。”陈锐立即敲了颗钉子上去。
“登州又不种植、桑树。”戚继光没好气的说。
陈锐笑了笑,看向郑光溥,“那就要拜託郑公了。”
“分內之责。”
郑光薄脸上流露出释然的笑容,去胶州,是最好的选择。
顏神镇不比其他城镇,无有城墙,接下来即使韃靶不来袭,盗匪、山贼、乱兵、乱民,顏神镇没有丝毫抵御的能力。
面对淄川如今的態度,陈锐虽然不太甘心,但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安慰自己青州那边情况要好得多。
至少潍县、昌乐两地的民眾都愿意迁居他们都是实实在在遭受了韃、
乱兵轮番躁的。
次日是九月二十日,陈锐准备率骑兵回返益都,后面的事情千头万绪,实在是耽搁不起。
按照计划,前日大战告捷,徐渭应该就第一时间遣派信使去胶州,乘海船南下会舟山。
舟山那边会抽调大量资源、人手北上,临时在麻港附近的靠山背海的区域搭建大量棚子,以供百姓居住。
就在陈锐准备启程的时候,赵鼎突然找上门来,“大哥,顏神镇那边愿意迁居胶州。”
“顏神镇?”陈锐觉得这个地名有些耳熟,隨即就想起,之前山东明军就是以顏神镇为核心囤积大量粮草。
也正是守御顏神镇的李邦珍叛变,焚毁粮草,攻打益都,从而使明军军心涣散,一败涂地。
戚继光有些意外,“顏神镇不是益都县所辖吗?”
“顏神镇虽是益都县境內,但因孝妇河,所以反而与淄川来往更多。”赵鼎解释道:“昨日追击汉军南下,在顏神镇—“”
顿了顿,赵鼎咧咧嘴,“之前就来过,被旧人认了出来,所以才解释了几句,没想到他们连夜赶过来了。”
片刻之后,一位身著孝服的中年人大步走来,近前长揖行礼,起身之时,脸上隱见泪痕,“不见天兵,唯有护卫军北上,感激莫名,愿举家迁居胶州,还请陈千户纳之。”
饶是陈锐向来冷静,也不禁有些动容。
不是因为对方脸上的泪痕,而是对方如此直截了当的点明了。
不见天兵,唯有护卫军北上,朝中不发援兵,所以感激的对象不是朝廷,而是舟山。
愿举家迁居胶州,还请陈千户纳之,这是实实在在的投效。
这是护卫军北上之后,第二位见面即来投的,前一位是死了母亲、弟弟等眾多家人而愤怒痛苦的任万里。
赵鼎在边上介绍道:“这位是顏神镇郑公。”
陈锐自然不认识,也没听说过,而戚继光却是试探问道:“可是郑伯公?”
看赵鼎点头,戚继光小声对陈锐解说了几句。
此人乃山东名士郑光溥,字伯公,嘉靖十六年山东解元,次年登科。
郑光溥去年官居户部郎中,五月外放北直隶广平知府,破京师后南下。
广平府失陷,郑光薄隨军南下去了南京,那时候正是南北两京官员爭斗不休最激烈的时刻,郑光薄担忧家乡父母,索性北上还乡。
与陈锐猜测的差不多,先有李邦珍叛乱,后有韃靶来袭,再有乱兵肆虐,顏神镇无有外墙,三番陷落,郑光薄父母皆没於乱中,妻子被掳,长子被杀,只有幼子、长女、次女躲在矿洞中倖免於难。
郑光薄身材硕长,不比陈锐矮多少,双目红肿,面容憔悴却有坚毅之色。
一坐下,郑光薄就开门见山道:“数日前,敌军撤离,我曾遣侄儿探查,见其往益都方向,昨日方知,护卫军於益都大败万余韃靶。”
陈锐点点头,他有些欣赏对方的开门见山,略略说了几句战事,问道:“顏神镇能迁居多少民眾?”
郑光薄心中还有些未能平復,山东明军如此大败,总兵战死,巡抚降敌,却不料数千护卫军北上,力克强敌,面前这位青年千户率骑兵一路追击,实乃一等一的人物。
略略喘了几口气,在心里整理了一下,郑光溥才开口道:“顏神镇田地极少,以矿產为生,主要是煤、铅,此外也有大量瓷窑,僱工数以千计。”
陈锐眼晴一亮,矿工向来是上好的兵源,而煤炭、窑工也都是舟山极需的。
一旁的赵鼎笑著补充道:“其实顏神镇最有名的还是琉璃,宫中的琉璃都是顏神镇专供的。”
“琉璃虽好,却於护卫军无用。”郑光薄径直道:“但矿工可为士卒,匠人可打制军械,水手可操持船只,皆能为护卫军所用。”
赵鼎解释道:“顏神镇境內有淄河、沂河、孝妇河、汶河,商贸旺盛,人口眾多,所以船只水手极多。”
“好!”陈锐点头道:“有多少,我都要,而且连家带口,男女老幼。”
“好!”郑光溥咬著牙说:“顏神镇內以孙、蒋、赵、钱四家为首,我已与四家共议,愿举家迁居,匠人、矿工会儘量携带,请陈千户庇护。”
顿了顿,郑光薄补充道:“顏神镇可由淄水北上,再步行去益都,只是唯恐乱兵、盗匪袭击。”
陈锐转头看向赵鼎,“让阎丁来一趟。”
片刻后,陈锐下令道:“阎丁,你即刻赶回益都,调一营兵西进,护佑顏神镇民眾东行。”
阎丁领命即刻启程,戚继光笑著说:“如今驻守益都的乃是护卫军战力最强的一团,魔下三营均乃精锐。”
郑光溥鬆了口气,隨即犹豫了下,问道:“陈千户可知周村?”
“周村?”陈锐摇了摇头。
赵鼎、戚继光都是山东人,两人对视了眼,后者开口说道:“周村乃是北地纺织重地,聚集大量织工。”
?
陈锐眼晴再次发亮,脱口而出道:“多少都要,多少都要!”
丝绸、布那都是海贸中重要的商品。
郑光薄笑著说:“周村位於淄川西侧,与邹平接壤,之前就听说过,周村丝绸、布输登州。”
戚继光连连点头,对陈锐解释道:“就是毛海峰。”
陈锐登时瞭然,舟山支援登州的第一批物资就是毛海峰送来的,后来听说毛海峰与登州这边也有交易,主要就是丝绸。
不过,现在已经断绝了..毛海峰现在就驻扎在崇明岛,明朝崇明岛是隶属於苏州的,自然是不缺丝绸。
陈锐在心里盘算了下,要聚拢织工迁居,只怕还要遣派兵力过来。
戚继光想了想说:“益都只有一团兵力,临朐、寿光、临淄战事如今还不知晓,登州步卒也不知道有没有抵达昌乐,不如我率两百骑留下?”
看陈锐有些犹豫,戚继光笑骂道:“都是你的,都是你的,不跟你抢!”
“一言为定。”陈锐立即敲了颗钉子上去。
“登州又不种植、桑树。”戚继光没好气的说。
陈锐笑了笑,看向郑光溥,“那就要拜託郑公了。”
“分內之责。”
郑光薄脸上流露出释然的笑容,去胶州,是最好的选择。
顏神镇不比其他城镇,无有城墙,接下来即使韃靶不来袭,盗匪、山贼、乱兵、乱民,顏神镇没有丝毫抵御的能力。
面对淄川如今的態度,陈锐虽然不太甘心,但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安慰自己青州那边情况要好得多。
至少潍县、昌乐两地的民眾都愿意迁居他们都是实实在在遭受了韃、
乱兵轮番躁的。
次日是九月二十日,陈锐准备率骑兵回返益都,后面的事情千头万绪,实在是耽搁不起。
按照计划,前日大战告捷,徐渭应该就第一时间遣派信使去胶州,乘海船南下会舟山。
舟山那边会抽调大量资源、人手北上,临时在麻港附近的靠山背海的区域搭建大量棚子,以供百姓居住。
就在陈锐准备启程的时候,赵鼎突然找上门来,“大哥,顏神镇那边愿意迁居胶州。”
“顏神镇?”陈锐觉得这个地名有些耳熟,隨即就想起,之前山东明军就是以顏神镇为核心囤积大量粮草。
也正是守御顏神镇的李邦珍叛变,焚毁粮草,攻打益都,从而使明军军心涣散,一败涂地。
戚继光有些意外,“顏神镇不是益都县所辖吗?”
“顏神镇虽是益都县境內,但因孝妇河,所以反而与淄川来往更多。”赵鼎解释道:“昨日追击汉军南下,在顏神镇—“”
顿了顿,赵鼎咧咧嘴,“之前就来过,被旧人认了出来,所以才解释了几句,没想到他们连夜赶过来了。”
片刻之后,一位身著孝服的中年人大步走来,近前长揖行礼,起身之时,脸上隱见泪痕,“不见天兵,唯有护卫军北上,感激莫名,愿举家迁居胶州,还请陈千户纳之。”
饶是陈锐向来冷静,也不禁有些动容。
不是因为对方脸上的泪痕,而是对方如此直截了当的点明了。
不见天兵,唯有护卫军北上,朝中不发援兵,所以感激的对象不是朝廷,而是舟山。
愿举家迁居胶州,还请陈千户纳之,这是实实在在的投效。
这是护卫军北上之后,第二位见面即来投的,前一位是死了母亲、弟弟等眾多家人而愤怒痛苦的任万里。
赵鼎在边上介绍道:“这位是顏神镇郑公。”
陈锐自然不认识,也没听说过,而戚继光却是试探问道:“可是郑伯公?”
看赵鼎点头,戚继光小声对陈锐解说了几句。
此人乃山东名士郑光溥,字伯公,嘉靖十六年山东解元,次年登科。
郑光溥去年官居户部郎中,五月外放北直隶广平知府,破京师后南下。
广平府失陷,郑光薄隨军南下去了南京,那时候正是南北两京官员爭斗不休最激烈的时刻,郑光薄担忧家乡父母,索性北上还乡。
与陈锐猜测的差不多,先有李邦珍叛乱,后有韃靶来袭,再有乱兵肆虐,顏神镇无有外墙,三番陷落,郑光薄父母皆没於乱中,妻子被掳,长子被杀,只有幼子、长女、次女躲在矿洞中倖免於难。
郑光薄身材硕长,不比陈锐矮多少,双目红肿,面容憔悴却有坚毅之色。
一坐下,郑光薄就开门见山道:“数日前,敌军撤离,我曾遣侄儿探查,见其往益都方向,昨日方知,护卫军於益都大败万余韃靶。”
陈锐点点头,他有些欣赏对方的开门见山,略略说了几句战事,问道:“顏神镇能迁居多少民眾?”
郑光薄心中还有些未能平復,山东明军如此大败,总兵战死,巡抚降敌,却不料数千护卫军北上,力克强敌,面前这位青年千户率骑兵一路追击,实乃一等一的人物。
略略喘了几口气,在心里整理了一下,郑光溥才开口道:“顏神镇田地极少,以矿產为生,主要是煤、铅,此外也有大量瓷窑,僱工数以千计。”
陈锐眼晴一亮,矿工向来是上好的兵源,而煤炭、窑工也都是舟山极需的。
一旁的赵鼎笑著补充道:“其实顏神镇最有名的还是琉璃,宫中的琉璃都是顏神镇专供的。”
“琉璃虽好,却於护卫军无用。”郑光薄径直道:“但矿工可为士卒,匠人可打制军械,水手可操持船只,皆能为护卫军所用。”
赵鼎解释道:“顏神镇境內有淄河、沂河、孝妇河、汶河,商贸旺盛,人口眾多,所以船只水手极多。”
“好!”陈锐点头道:“有多少,我都要,而且连家带口,男女老幼。”
“好!”郑光溥咬著牙说:“顏神镇內以孙、蒋、赵、钱四家为首,我已与四家共议,愿举家迁居,匠人、矿工会儘量携带,请陈千户庇护。”
顿了顿,郑光薄补充道:“顏神镇可由淄水北上,再步行去益都,只是唯恐乱兵、盗匪袭击。”
陈锐转头看向赵鼎,“让阎丁来一趟。”
片刻后,陈锐下令道:“阎丁,你即刻赶回益都,调一营兵西进,护佑顏神镇民眾东行。”
阎丁领命即刻启程,戚继光笑著说:“如今驻守益都的乃是护卫军战力最强的一团,魔下三营均乃精锐。”
郑光溥鬆了口气,隨即犹豫了下,问道:“陈千户可知周村?”
“周村?”陈锐摇了摇头。
赵鼎、戚继光都是山东人,两人对视了眼,后者开口说道:“周村乃是北地纺织重地,聚集大量织工。”
?
陈锐眼晴再次发亮,脱口而出道:“多少都要,多少都要!”
丝绸、布那都是海贸中重要的商品。
郑光薄笑著说:“周村位於淄川西侧,与邹平接壤,之前就听说过,周村丝绸、布输登州。”
戚继光连连点头,对陈锐解释道:“就是毛海峰。”
陈锐登时瞭然,舟山支援登州的第一批物资就是毛海峰送来的,后来听说毛海峰与登州这边也有交易,主要就是丝绸。
不过,现在已经断绝了..毛海峰现在就驻扎在崇明岛,明朝崇明岛是隶属於苏州的,自然是不缺丝绸。
陈锐在心里盘算了下,要聚拢织工迁居,只怕还要遣派兵力过来。
戚继光想了想说:“益都只有一团兵力,临朐、寿光、临淄战事如今还不知晓,登州步卒也不知道有没有抵达昌乐,不如我率两百骑留下?”
看陈锐有些犹豫,戚继光笑骂道:“都是你的,都是你的,不跟你抢!”
“一言为定。”陈锐立即敲了颗钉子上去。
“登州又不种植、桑树。”戚继光没好气的说。
陈锐笑了笑,看向郑光溥,“那就要拜託郑公了。”
“分內之责。”
郑光薄脸上流露出释然的笑容,去胶州,是最好的选择。
顏神镇不比其他城镇,无有城墙,接下来即使韃靶不来袭,盗匪、山贼、乱兵、乱民,顏神镇没有丝毫抵御的能力。
面对淄川如今的態度,陈锐虽然不太甘心,但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安慰自己青州那边情况要好得多。
至少潍县、昌乐两地的民眾都愿意迁居他们都是实实在在遭受了韃、
乱兵轮番躁的。
次日是九月二十日,陈锐准备率骑兵回返益都,后面的事情千头万绪,实在是耽搁不起。
按照计划,前日大战告捷,徐渭应该就第一时间遣派信使去胶州,乘海船南下会舟山。
舟山那边会抽调大量资源、人手北上,临时在麻港附近的靠山背海的区域搭建大量棚子,以供百姓居住。
就在陈锐准备启程的时候,赵鼎突然找上门来,“大哥,顏神镇那边愿意迁居胶州。”
“顏神镇?”陈锐觉得这个地名有些耳熟,隨即就想起,之前山东明军就是以顏神镇为核心囤积大量粮草。
也正是守御顏神镇的李邦珍叛变,焚毁粮草,攻打益都,从而使明军军心涣散,一败涂地。
戚继光有些意外,“顏神镇不是益都县所辖吗?”
“顏神镇虽是益都县境內,但因孝妇河,所以反而与淄川来往更多。”赵鼎解释道:“昨日追击汉军南下,在顏神镇—“”
顿了顿,赵鼎咧咧嘴,“之前就来过,被旧人认了出来,所以才解释了几句,没想到他们连夜赶过来了。”
片刻之后,一位身著孝服的中年人大步走来,近前长揖行礼,起身之时,脸上隱见泪痕,“不见天兵,唯有护卫军北上,感激莫名,愿举家迁居胶州,还请陈千户纳之。”
饶是陈锐向来冷静,也不禁有些动容。
不是因为对方脸上的泪痕,而是对方如此直截了当的点明了。
不见天兵,唯有护卫军北上,朝中不发援兵,所以感激的对象不是朝廷,而是舟山。
愿举家迁居胶州,还请陈千户纳之,这是实实在在的投效。
这是护卫军北上之后,第二位见面即来投的,前一位是死了母亲、弟弟等眾多家人而愤怒痛苦的任万里。
赵鼎在边上介绍道:“这位是顏神镇郑公。”
陈锐自然不认识,也没听说过,而戚继光却是试探问道:“可是郑伯公?”
看赵鼎点头,戚继光小声对陈锐解说了几句。
此人乃山东名士郑光溥,字伯公,嘉靖十六年山东解元,次年登科。
郑光溥去年官居户部郎中,五月外放北直隶广平知府,破京师后南下。
广平府失陷,郑光薄隨军南下去了南京,那时候正是南北两京官员爭斗不休最激烈的时刻,郑光薄担忧家乡父母,索性北上还乡。
与陈锐猜测的差不多,先有李邦珍叛乱,后有韃靶来袭,再有乱兵肆虐,顏神镇无有外墙,三番陷落,郑光薄父母皆没於乱中,妻子被掳,长子被杀,只有幼子、长女、次女躲在矿洞中倖免於难。
郑光薄身材硕长,不比陈锐矮多少,双目红肿,面容憔悴却有坚毅之色。
一坐下,郑光薄就开门见山道:“数日前,敌军撤离,我曾遣侄儿探查,见其往益都方向,昨日方知,护卫军於益都大败万余韃靶。”
陈锐点点头,他有些欣赏对方的开门见山,略略说了几句战事,问道:“顏神镇能迁居多少民眾?”
郑光薄心中还有些未能平復,山东明军如此大败,总兵战死,巡抚降敌,却不料数千护卫军北上,力克强敌,面前这位青年千户率骑兵一路追击,实乃一等一的人物。
略略喘了几口气,在心里整理了一下,郑光溥才开口道:“顏神镇田地极少,以矿產为生,主要是煤、铅,此外也有大量瓷窑,僱工数以千计。”
陈锐眼晴一亮,矿工向来是上好的兵源,而煤炭、窑工也都是舟山极需的。
一旁的赵鼎笑著补充道:“其实顏神镇最有名的还是琉璃,宫中的琉璃都是顏神镇专供的。”
“琉璃虽好,却於护卫军无用。”郑光薄径直道:“但矿工可为士卒,匠人可打制军械,水手可操持船只,皆能为护卫军所用。”
赵鼎解释道:“顏神镇境內有淄河、沂河、孝妇河、汶河,商贸旺盛,人口眾多,所以船只水手极多。”
“好!”陈锐点头道:“有多少,我都要,而且连家带口,男女老幼。”
“好!”郑光溥咬著牙说:“顏神镇內以孙、蒋、赵、钱四家为首,我已与四家共议,愿举家迁居,匠人、矿工会儘量携带,请陈千户庇护。”
顿了顿,郑光薄补充道:“顏神镇可由淄水北上,再步行去益都,只是唯恐乱兵、盗匪袭击。”
陈锐转头看向赵鼎,“让阎丁来一趟。”
片刻后,陈锐下令道:“阎丁,你即刻赶回益都,调一营兵西进,护佑顏神镇民眾东行。”
阎丁领命即刻启程,戚继光笑著说:“如今驻守益都的乃是护卫军战力最强的一团,魔下三营均乃精锐。”
郑光溥鬆了口气,隨即犹豫了下,问道:“陈千户可知周村?”
“周村?”陈锐摇了摇头。
赵鼎、戚继光都是山东人,两人对视了眼,后者开口说道:“周村乃是北地纺织重地,聚集大量织工。”
?
陈锐眼晴再次发亮,脱口而出道:“多少都要,多少都要!”
丝绸、布那都是海贸中重要的商品。
郑光薄笑著说:“周村位於淄川西侧,与邹平接壤,之前就听说过,周村丝绸、布输登州。”
戚继光连连点头,对陈锐解释道:“就是毛海峰。”
陈锐登时瞭然,舟山支援登州的第一批物资就是毛海峰送来的,后来听说毛海峰与登州这边也有交易,主要就是丝绸。
不过,现在已经断绝了..毛海峰现在就驻扎在崇明岛,明朝崇明岛是隶属於苏州的,自然是不缺丝绸。
陈锐在心里盘算了下,要聚拢织工迁居,只怕还要遣派兵力过来。
戚继光想了想说:“益都只有一团兵力,临朐、寿光、临淄战事如今还不知晓,登州步卒也不知道有没有抵达昌乐,不如我率两百骑留下?”
看陈锐有些犹豫,戚继光笑骂道:“都是你的,都是你的,不跟你抢!”
“一言为定。”陈锐立即敲了颗钉子上去。
“登州又不种植、桑树。”戚继光没好气的说。
陈锐笑了笑,看向郑光溥,“那就要拜託郑公了。”
“分內之责。”
郑光薄脸上流露出释然的笑容,去胶州,是最好的选择。
顏神镇不比其他城镇,无有城墙,接下来即使韃靶不来袭,盗匪、山贼、乱兵、乱民,顏神镇没有丝毫抵御的能力。
面对淄川如今的態度,陈锐虽然不太甘心,但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安慰自己青州那边情况要好得多。
至少潍县、昌乐两地的民眾都愿意迁居他们都是实实在在遭受了韃、
乱兵轮番躁的。
次日是九月二十日,陈锐准备率骑兵回返益都,后面的事情千头万绪,实在是耽搁不起。
按照计划,前日大战告捷,徐渭应该就第一时间遣派信使去胶州,乘海船南下会舟山。
舟山那边会抽调大量资源、人手北上,临时在麻港附近的靠山背海的区域搭建大量棚子,以供百姓居住。
就在陈锐准备启程的时候,赵鼎突然找上门来,“大哥,顏神镇那边愿意迁居胶州。”
“顏神镇?”陈锐觉得这个地名有些耳熟,隨即就想起,之前山东明军就是以顏神镇为核心囤积大量粮草。
也正是守御顏神镇的李邦珍叛变,焚毁粮草,攻打益都,从而使明军军心涣散,一败涂地。
戚继光有些意外,“顏神镇不是益都县所辖吗?”
“顏神镇虽是益都县境內,但因孝妇河,所以反而与淄川来往更多。”赵鼎解释道:“昨日追击汉军南下,在顏神镇—“”
顿了顿,赵鼎咧咧嘴,“之前就来过,被旧人认了出来,所以才解释了几句,没想到他们连夜赶过来了。”
片刻之后,一位身著孝服的中年人大步走来,近前长揖行礼,起身之时,脸上隱见泪痕,“不见天兵,唯有护卫军北上,感激莫名,愿举家迁居胶州,还请陈千户纳之。”
饶是陈锐向来冷静,也不禁有些动容。
不是因为对方脸上的泪痕,而是对方如此直截了当的点明了。
不见天兵,唯有护卫军北上,朝中不发援兵,所以感激的对象不是朝廷,而是舟山。
愿举家迁居胶州,还请陈千户纳之,这是实实在在的投效。
这是护卫军北上之后,第二位见面即来投的,前一位是死了母亲、弟弟等眾多家人而愤怒痛苦的任万里。
赵鼎在边上介绍道:“这位是顏神镇郑公。”
陈锐自然不认识,也没听说过,而戚继光却是试探问道:“可是郑伯公?”
看赵鼎点头,戚继光小声对陈锐解说了几句。
此人乃山东名士郑光溥,字伯公,嘉靖十六年山东解元,次年登科。
郑光溥去年官居户部郎中,五月外放北直隶广平知府,破京师后南下。
广平府失陷,郑光薄隨军南下去了南京,那时候正是南北两京官员爭斗不休最激烈的时刻,郑光薄担忧家乡父母,索性北上还乡。
与陈锐猜测的差不多,先有李邦珍叛乱,后有韃靶来袭,再有乱兵肆虐,顏神镇无有外墙,三番陷落,郑光薄父母皆没於乱中,妻子被掳,长子被杀,只有幼子、长女、次女躲在矿洞中倖免於难。
郑光薄身材硕长,不比陈锐矮多少,双目红肿,面容憔悴却有坚毅之色。
一坐下,郑光薄就开门见山道:“数日前,敌军撤离,我曾遣侄儿探查,见其往益都方向,昨日方知,护卫军於益都大败万余韃靶。”
陈锐点点头,他有些欣赏对方的开门见山,略略说了几句战事,问道:“顏神镇能迁居多少民眾?”
郑光薄心中还有些未能平復,山东明军如此大败,总兵战死,巡抚降敌,却不料数千护卫军北上,力克强敌,面前这位青年千户率骑兵一路追击,实乃一等一的人物。
略略喘了几口气,在心里整理了一下,郑光溥才开口道:“顏神镇田地极少,以矿產为生,主要是煤、铅,此外也有大量瓷窑,僱工数以千计。”
陈锐眼晴一亮,矿工向来是上好的兵源,而煤炭、窑工也都是舟山极需的。
一旁的赵鼎笑著补充道:“其实顏神镇最有名的还是琉璃,宫中的琉璃都是顏神镇专供的。”
“琉璃虽好,却於护卫军无用。”郑光薄径直道:“但矿工可为士卒,匠人可打制军械,水手可操持船只,皆能为护卫军所用。”
赵鼎解释道:“顏神镇境內有淄河、沂河、孝妇河、汶河,商贸旺盛,人口眾多,所以船只水手极多。”
“好!”陈锐点头道:“有多少,我都要,而且连家带口,男女老幼。”
“好!”郑光溥咬著牙说:“顏神镇內以孙、蒋、赵、钱四家为首,我已与四家共议,愿举家迁居,匠人、矿工会儘量携带,请陈千户庇护。”
顿了顿,郑光薄补充道:“顏神镇可由淄水北上,再步行去益都,只是唯恐乱兵、盗匪袭击。”
陈锐转头看向赵鼎,“让阎丁来一趟。”
片刻后,陈锐下令道:“阎丁,你即刻赶回益都,调一营兵西进,护佑顏神镇民眾东行。”
阎丁领命即刻启程,戚继光笑著说:“如今驻守益都的乃是护卫军战力最强的一团,魔下三营均乃精锐。”
郑光溥鬆了口气,隨即犹豫了下,问道:“陈千户可知周村?”
“周村?”陈锐摇了摇头。
赵鼎、戚继光都是山东人,两人对视了眼,后者开口说道:“周村乃是北地纺织重地,聚集大量织工。”
?
陈锐眼晴再次发亮,脱口而出道:“多少都要,多少都要!”
丝绸、布那都是海贸中重要的商品。
郑光薄笑著说:“周村位於淄川西侧,与邹平接壤,之前就听说过,周村丝绸、布输登州。”
戚继光连连点头,对陈锐解释道:“就是毛海峰。”
陈锐登时瞭然,舟山支援登州的第一批物资就是毛海峰送来的,后来听说毛海峰与登州这边也有交易,主要就是丝绸。
不过,现在已经断绝了..毛海峰现在就驻扎在崇明岛,明朝崇明岛是隶属於苏州的,自然是不缺丝绸。
陈锐在心里盘算了下,要聚拢织工迁居,只怕还要遣派兵力过来。
戚继光想了想说:“益都只有一团兵力,临朐、寿光、临淄战事如今还不知晓,登州步卒也不知道有没有抵达昌乐,不如我率两百骑留下?”
看陈锐有些犹豫,戚继光笑骂道:“都是你的,都是你的,不跟你抢!”
“一言为定。”陈锐立即敲了颗钉子上去。
“登州又不种植、桑树。”戚继光没好气的说。
陈锐笑了笑,看向郑光溥,“那就要拜託郑公了。”
“分內之责。”
郑光薄脸上流露出释然的笑容,去胶州,是最好的选择。
顏神镇不比其他城镇,无有城墙,接下来即使韃靶不来袭,盗匪、山贼、乱兵、乱民,顏神镇没有丝毫抵御的能力。
面对淄川如今的態度,陈锐虽然不太甘心,但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安慰自己青州那边情况要好得多。
至少潍县、昌乐两地的民眾都愿意迁居他们都是实实在在遭受了韃、
乱兵轮番躁的。
次日是九月二十日,陈锐准备率骑兵回返益都,后面的事情千头万绪,实在是耽搁不起。
按照计划,前日大战告捷,徐渭应该就第一时间遣派信使去胶州,乘海船南下会舟山。
舟山那边会抽调大量资源、人手北上,临时在麻港附近的靠山背海的区域搭建大量棚子,以供百姓居住。
就在陈锐准备启程的时候,赵鼎突然找上门来,“大哥,顏神镇那边愿意迁居胶州。”
“顏神镇?”陈锐觉得这个地名有些耳熟,隨即就想起,之前山东明军就是以顏神镇为核心囤积大量粮草。
也正是守御顏神镇的李邦珍叛变,焚毁粮草,攻打益都,从而使明军军心涣散,一败涂地。
戚继光有些意外,“顏神镇不是益都县所辖吗?”
“顏神镇虽是益都县境內,但因孝妇河,所以反而与淄川来往更多。”赵鼎解释道:“昨日追击汉军南下,在顏神镇—“”
顿了顿,赵鼎咧咧嘴,“之前就来过,被旧人认了出来,所以才解释了几句,没想到他们连夜赶过来了。”
片刻之后,一位身著孝服的中年人大步走来,近前长揖行礼,起身之时,脸上隱见泪痕,“不见天兵,唯有护卫军北上,感激莫名,愿举家迁居胶州,还请陈千户纳之。”
饶是陈锐向来冷静,也不禁有些动容。
不是因为对方脸上的泪痕,而是对方如此直截了当的点明了。
不见天兵,唯有护卫军北上,朝中不发援兵,所以感激的对象不是朝廷,而是舟山。
愿举家迁居胶州,还请陈千户纳之,这是实实在在的投效。
这是护卫军北上之后,第二位见面即来投的,前一位是死了母亲、弟弟等眾多家人而愤怒痛苦的任万里。
赵鼎在边上介绍道:“这位是顏神镇郑公。”
陈锐自然不认识,也没听说过,而戚继光却是试探问道:“可是郑伯公?”
看赵鼎点头,戚继光小声对陈锐解说了几句。
此人乃山东名士郑光溥,字伯公,嘉靖十六年山东解元,次年登科。
郑光溥去年官居户部郎中,五月外放北直隶广平知府,破京师后南下。
广平府失陷,郑光薄隨军南下去了南京,那时候正是南北两京官员爭斗不休最激烈的时刻,郑光薄担忧家乡父母,索性北上还乡。
与陈锐猜测的差不多,先有李邦珍叛乱,后有韃靶来袭,再有乱兵肆虐,顏神镇无有外墙,三番陷落,郑光薄父母皆没於乱中,妻子被掳,长子被杀,只有幼子、长女、次女躲在矿洞中倖免於难。
郑光薄身材硕长,不比陈锐矮多少,双目红肿,面容憔悴却有坚毅之色。
一坐下,郑光薄就开门见山道:“数日前,敌军撤离,我曾遣侄儿探查,见其往益都方向,昨日方知,护卫军於益都大败万余韃靶。”
陈锐点点头,他有些欣赏对方的开门见山,略略说了几句战事,问道:“顏神镇能迁居多少民眾?”
郑光薄心中还有些未能平復,山东明军如此大败,总兵战死,巡抚降敌,却不料数千护卫军北上,力克强敌,面前这位青年千户率骑兵一路追击,实乃一等一的人物。
略略喘了几口气,在心里整理了一下,郑光溥才开口道:“顏神镇田地极少,以矿產为生,主要是煤、铅,此外也有大量瓷窑,僱工数以千计。”
陈锐眼晴一亮,矿工向来是上好的兵源,而煤炭、窑工也都是舟山极需的。
一旁的赵鼎笑著补充道:“其实顏神镇最有名的还是琉璃,宫中的琉璃都是顏神镇专供的。”
“琉璃虽好,却於护卫军无用。”郑光薄径直道:“但矿工可为士卒,匠人可打制军械,水手可操持船只,皆能为护卫军所用。”
赵鼎解释道:“顏神镇境內有淄河、沂河、孝妇河、汶河,商贸旺盛,人口眾多,所以船只水手极多。”
“好!”陈锐点头道:“有多少,我都要,而且连家带口,男女老幼。”
“好!”郑光溥咬著牙说:“顏神镇內以孙、蒋、赵、钱四家为首,我已与四家共议,愿举家迁居,匠人、矿工会儘量携带,请陈千户庇护。”
顿了顿,郑光薄补充道:“顏神镇可由淄水北上,再步行去益都,只是唯恐乱兵、盗匪袭击。”
陈锐转头看向赵鼎,“让阎丁来一趟。”
片刻后,陈锐下令道:“阎丁,你即刻赶回益都,调一营兵西进,护佑顏神镇民眾东行。”
阎丁领命即刻启程,戚继光笑著说:“如今驻守益都的乃是护卫军战力最强的一团,魔下三营均乃精锐。”
郑光溥鬆了口气,隨即犹豫了下,问道:“陈千户可知周村?”
“周村?”陈锐摇了摇头。
赵鼎、戚继光都是山东人,两人对视了眼,后者开口说道:“周村乃是北地纺织重地,聚集大量织工。”
?
陈锐眼晴再次发亮,脱口而出道:“多少都要,多少都要!”
丝绸、布那都是海贸中重要的商品。
郑光薄笑著说:“周村位於淄川西侧,与邹平接壤,之前就听说过,周村丝绸、布输登州。”
戚继光连连点头,对陈锐解释道:“就是毛海峰。”
陈锐登时瞭然,舟山支援登州的第一批物资就是毛海峰送来的,后来听说毛海峰与登州这边也有交易,主要就是丝绸。
不过,现在已经断绝了..毛海峰现在就驻扎在崇明岛,明朝崇明岛是隶属於苏州的,自然是不缺丝绸。
陈锐在心里盘算了下,要聚拢织工迁居,只怕还要遣派兵力过来。
戚继光想了想说:“益都只有一团兵力,临朐、寿光、临淄战事如今还不知晓,登州步卒也不知道有没有抵达昌乐,不如我率两百骑留下?”
看陈锐有些犹豫,戚继光笑骂道:“都是你的,都是你的,不跟你抢!”
“一言为定。”陈锐立即敲了颗钉子上去。
“登州又不种植、桑树。”戚继光没好气的说。
陈锐笑了笑,看向郑光溥,“那就要拜託郑公了。”
“分內之责。”
郑光薄脸上流露出释然的笑容,去胶州,是最好的选择。
顏神镇不比其他城镇,无有城墙,接下来即使韃靶不来袭,盗匪、山贼、乱兵、乱民,顏神镇没有丝毫抵御的能力。
面对淄川如今的態度,陈锐虽然不太甘心,但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安慰自己青州那边情况要好得多。
至少潍县、昌乐两地的民眾都愿意迁居他们都是实实在在遭受了韃、
乱兵轮番躁的。
次日是九月二十日,陈锐准备率骑兵回返益都,后面的事情千头万绪,实在是耽搁不起。
按照计划,前日大战告捷,徐渭应该就第一时间遣派信使去胶州,乘海船南下会舟山。
舟山那边会抽调大量资源、人手北上,临时在麻港附近的靠山背海的区域搭建大量棚子,以供百姓居住。
就在陈锐准备启程的时候,赵鼎突然找上门来,“大哥,顏神镇那边愿意迁居胶州。”
“顏神镇?”陈锐觉得这个地名有些耳熟,隨即就想起,之前山东明军就是以顏神镇为核心囤积大量粮草。
也正是守御顏神镇的李邦珍叛变,焚毁粮草,攻打益都,从而使明军军心涣散,一败涂地。
戚继光有些意外,“顏神镇不是益都县所辖吗?”
“顏神镇虽是益都县境內,但因孝妇河,所以反而与淄川来往更多。”赵鼎解释道:“昨日追击汉军南下,在顏神镇—“”
顿了顿,赵鼎咧咧嘴,“之前就来过,被旧人认了出来,所以才解释了几句,没想到他们连夜赶过来了。”
片刻之后,一位身著孝服的中年人大步走来,近前长揖行礼,起身之时,脸上隱见泪痕,“不见天兵,唯有护卫军北上,感激莫名,愿举家迁居胶州,还请陈千户纳之。”
饶是陈锐向来冷静,也不禁有些动容。
不是因为对方脸上的泪痕,而是对方如此直截了当的点明了。
不见天兵,唯有护卫军北上,朝中不发援兵,所以感激的对象不是朝廷,而是舟山。
愿举家迁居胶州,还请陈千户纳之,这是实实在在的投效。
这是护卫军北上之后,第二位见面即来投的,前一位是死了母亲、弟弟等眾多家人而愤怒痛苦的任万里。
赵鼎在边上介绍道:“这位是顏神镇郑公。”
陈锐自然不认识,也没听说过,而戚继光却是试探问道:“可是郑伯公?”
看赵鼎点头,戚继光小声对陈锐解说了几句。
此人乃山东名士郑光溥,字伯公,嘉靖十六年山东解元,次年登科。
郑光溥去年官居户部郎中,五月外放北直隶广平知府,破京师后南下。
广平府失陷,郑光薄隨军南下去了南京,那时候正是南北两京官员爭斗不休最激烈的时刻,郑光薄担忧家乡父母,索性北上还乡。
与陈锐猜测的差不多,先有李邦珍叛乱,后有韃靶来袭,再有乱兵肆虐,顏神镇无有外墙,三番陷落,郑光薄父母皆没於乱中,妻子被掳,长子被杀,只有幼子、长女、次女躲在矿洞中倖免於难。
郑光薄身材硕长,不比陈锐矮多少,双目红肿,面容憔悴却有坚毅之色。
一坐下,郑光薄就开门见山道:“数日前,敌军撤离,我曾遣侄儿探查,见其往益都方向,昨日方知,护卫军於益都大败万余韃靶。”
陈锐点点头,他有些欣赏对方的开门见山,略略说了几句战事,问道:“顏神镇能迁居多少民眾?”
郑光薄心中还有些未能平復,山东明军如此大败,总兵战死,巡抚降敌,却不料数千护卫军北上,力克强敌,面前这位青年千户率骑兵一路追击,实乃一等一的人物。
略略喘了几口气,在心里整理了一下,郑光溥才开口道:“顏神镇田地极少,以矿產为生,主要是煤、铅,此外也有大量瓷窑,僱工数以千计。”
陈锐眼晴一亮,矿工向来是上好的兵源,而煤炭、窑工也都是舟山极需的。
一旁的赵鼎笑著补充道:“其实顏神镇最有名的还是琉璃,宫中的琉璃都是顏神镇专供的。”
“琉璃虽好,却於护卫军无用。”郑光薄径直道:“但矿工可为士卒,匠人可打制军械,水手可操持船只,皆能为护卫军所用。”
赵鼎解释道:“顏神镇境內有淄河、沂河、孝妇河、汶河,商贸旺盛,人口眾多,所以船只水手极多。”
“好!”陈锐点头道:“有多少,我都要,而且连家带口,男女老幼。”
“好!”郑光溥咬著牙说:“顏神镇內以孙、蒋、赵、钱四家为首,我已与四家共议,愿举家迁居,匠人、矿工会儘量携带,请陈千户庇护。”
顿了顿,郑光薄补充道:“顏神镇可由淄水北上,再步行去益都,只是唯恐乱兵、盗匪袭击。”
陈锐转头看向赵鼎,“让阎丁来一趟。”
片刻后,陈锐下令道:“阎丁,你即刻赶回益都,调一营兵西进,护佑顏神镇民眾东行。”
阎丁领命即刻启程,戚继光笑著说:“如今驻守益都的乃是护卫军战力最强的一团,魔下三营均乃精锐。”
郑光溥鬆了口气,隨即犹豫了下,问道:“陈千户可知周村?”
“周村?”陈锐摇了摇头。
赵鼎、戚继光都是山东人,两人对视了眼,后者开口说道:“周村乃是北地纺织重地,聚集大量织工。”
?
陈锐眼晴再次发亮,脱口而出道:“多少都要,多少都要!”
丝绸、布那都是海贸中重要的商品。
郑光薄笑著说:“周村位於淄川西侧,与邹平接壤,之前就听说过,周村丝绸、布输登州。”
戚继光连连点头,对陈锐解释道:“就是毛海峰。”
陈锐登时瞭然,舟山支援登州的第一批物资就是毛海峰送来的,后来听说毛海峰与登州这边也有交易,主要就是丝绸。
不过,现在已经断绝了..毛海峰现在就驻扎在崇明岛,明朝崇明岛是隶属於苏州的,自然是不缺丝绸。
陈锐在心里盘算了下,要聚拢织工迁居,只怕还要遣派兵力过来。
戚继光想了想说:“益都只有一团兵力,临朐、寿光、临淄战事如今还不知晓,登州步卒也不知道有没有抵达昌乐,不如我率两百骑留下?”
看陈锐有些犹豫,戚继光笑骂道:“都是你的,都是你的,不跟你抢!”
“一言为定。”陈锐立即敲了颗钉子上去。
“登州又不种植、桑树。”戚继光没好气的说。
陈锐笑了笑,看向郑光溥,“那就要拜託郑公了。”
“分內之责。”
郑光薄脸上流露出释然的笑容,去胶州,是最好的选择。
顏神镇不比其他城镇,无有城墙,接下来即使韃靶不来袭,盗匪、山贼、乱兵、乱民,顏神镇没有丝毫抵御的能力。
面对淄川如今的態度,陈锐虽然不太甘心,但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安慰自己青州那边情况要好得多。
至少潍县、昌乐两地的民眾都愿意迁居他们都是实实在在遭受了韃、
乱兵轮番躁的。
次日是九月二十日,陈锐准备率骑兵回返益都,后面的事情千头万绪,实在是耽搁不起。
按照计划,前日大战告捷,徐渭应该就第一时间遣派信使去胶州,乘海船南下会舟山。
舟山那边会抽调大量资源、人手北上,临时在麻港附近的靠山背海的区域搭建大量棚子,以供百姓居住。
就在陈锐准备启程的时候,赵鼎突然找上门来,“大哥,顏神镇那边愿意迁居胶州。”
“顏神镇?”陈锐觉得这个地名有些耳熟,隨即就想起,之前山东明军就是以顏神镇为核心囤积大量粮草。
也正是守御顏神镇的李邦珍叛变,焚毁粮草,攻打益都,从而使明军军心涣散,一败涂地。
戚继光有些意外,“顏神镇不是益都县所辖吗?”
“顏神镇虽是益都县境內,但因孝妇河,所以反而与淄川来往更多。”赵鼎解释道:“昨日追击汉军南下,在顏神镇—“”
顿了顿,赵鼎咧咧嘴,“之前就来过,被旧人认了出来,所以才解释了几句,没想到他们连夜赶过来了。”
片刻之后,一位身著孝服的中年人大步走来,近前长揖行礼,起身之时,脸上隱见泪痕,“不见天兵,唯有护卫军北上,感激莫名,愿举家迁居胶州,还请陈千户纳之。”
饶是陈锐向来冷静,也不禁有些动容。
不是因为对方脸上的泪痕,而是对方如此直截了当的点明了。
不见天兵,唯有护卫军北上,朝中不发援兵,所以感激的对象不是朝廷,而是舟山。
愿举家迁居胶州,还请陈千户纳之,这是实实在在的投效。
这是护卫军北上之后,第二位见面即来投的,前一位是死了母亲、弟弟等眾多家人而愤怒痛苦的任万里。
赵鼎在边上介绍道:“这位是顏神镇郑公。”
陈锐自然不认识,也没听说过,而戚继光却是试探问道:“可是郑伯公?”
看赵鼎点头,戚继光小声对陈锐解说了几句。
此人乃山东名士郑光溥,字伯公,嘉靖十六年山东解元,次年登科。
郑光溥去年官居户部郎中,五月外放北直隶广平知府,破京师后南下。
广平府失陷,郑光薄隨军南下去了南京,那时候正是南北两京官员爭斗不休最激烈的时刻,郑光薄担忧家乡父母,索性北上还乡。
与陈锐猜测的差不多,先有李邦珍叛乱,后有韃靶来袭,再有乱兵肆虐,顏神镇无有外墙,三番陷落,郑光薄父母皆没於乱中,妻子被掳,长子被杀,只有幼子、长女、次女躲在矿洞中倖免於难。
郑光薄身材硕长,不比陈锐矮多少,双目红肿,面容憔悴却有坚毅之色。
一坐下,郑光薄就开门见山道:“数日前,敌军撤离,我曾遣侄儿探查,见其往益都方向,昨日方知,护卫军於益都大败万余韃靶。”
陈锐点点头,他有些欣赏对方的开门见山,略略说了几句战事,问道:“顏神镇能迁居多少民眾?”
郑光薄心中还有些未能平復,山东明军如此大败,总兵战死,巡抚降敌,却不料数千护卫军北上,力克强敌,面前这位青年千户率骑兵一路追击,实乃一等一的人物。
略略喘了几口气,在心里整理了一下,郑光溥才开口道:“顏神镇田地极少,以矿產为生,主要是煤、铅,此外也有大量瓷窑,僱工数以千计。”
陈锐眼晴一亮,矿工向来是上好的兵源,而煤炭、窑工也都是舟山极需的。
一旁的赵鼎笑著补充道:“其实顏神镇最有名的还是琉璃,宫中的琉璃都是顏神镇专供的。”
“琉璃虽好,却於护卫军无用。”郑光薄径直道:“但矿工可为士卒,匠人可打制军械,水手可操持船只,皆能为护卫军所用。”
赵鼎解释道:“顏神镇境內有淄河、沂河、孝妇河、汶河,商贸旺盛,人口眾多,所以船只水手极多。”
“好!”陈锐点头道:“有多少,我都要,而且连家带口,男女老幼。”
“好!”郑光溥咬著牙说:“顏神镇內以孙、蒋、赵、钱四家为首,我已与四家共议,愿举家迁居,匠人、矿工会儘量携带,请陈千户庇护。”
顿了顿,郑光薄补充道:“顏神镇可由淄水北上,再步行去益都,只是唯恐乱兵、盗匪袭击。”
陈锐转头看向赵鼎,“让阎丁来一趟。”
片刻后,陈锐下令道:“阎丁,你即刻赶回益都,调一营兵西进,护佑顏神镇民眾东行。”
阎丁领命即刻启程,戚继光笑著说:“如今驻守益都的乃是护卫军战力最强的一团,魔下三营均乃精锐。”
郑光溥鬆了口气,隨即犹豫了下,问道:“陈千户可知周村?”
“周村?”陈锐摇了摇头。
赵鼎、戚继光都是山东人,两人对视了眼,后者开口说道:“周村乃是北地纺织重地,聚集大量织工。”
?
陈锐眼晴再次发亮,脱口而出道:“多少都要,多少都要!”
丝绸、布那都是海贸中重要的商品。
郑光薄笑著说:“周村位於淄川西侧,与邹平接壤,之前就听说过,周村丝绸、布输登州。”
戚继光连连点头,对陈锐解释道:“就是毛海峰。”
陈锐登时瞭然,舟山支援登州的第一批物资就是毛海峰送来的,后来听说毛海峰与登州这边也有交易,主要就是丝绸。
不过,现在已经断绝了..毛海峰现在就驻扎在崇明岛,明朝崇明岛是隶属於苏州的,自然是不缺丝绸。
陈锐在心里盘算了下,要聚拢织工迁居,只怕还要遣派兵力过来。
戚继光想了想说:“益都只有一团兵力,临朐、寿光、临淄战事如今还不知晓,登州步卒也不知道有没有抵达昌乐,不如我率两百骑留下?”
看陈锐有些犹豫,戚继光笑骂道:“都是你的,都是你的,不跟你抢!”
“一言为定。”陈锐立即敲了颗钉子上去。
“登州又不种植、桑树。”戚继光没好气的说。
陈锐笑了笑,看向郑光溥,“那就要拜託郑公了。”
“分內之责。”
郑光薄脸上流露出释然的笑容,去胶州,是最好的选择。
顏神镇不比其他城镇,无有城墙,接下来即使韃靶不来袭,盗匪、山贼、乱兵、乱民,顏神镇没有丝毫抵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