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民心和依靠

  第260章 民心和依靠
  九月二十二日,晴,微有风。
  从时间上来算,如今已然入冬,山东虽不是辽东、西北,但也渐有寒意。
  但以益都县为核心,临朐、安丘、寿光、临淄、昌乐、潍县,都呈现出繁乱而忙碌的景象。
  与淄川不同,这些地方都遭受了残酷的肆虐,不仅仅是与汉军,战败的明军以及降敌的明军对地方造成的破坏更加严重。
  隨时都可能遭受侵袭也就罢了,但本应该守卫他们的官军以及散落的乱兵、
  盗匪让他们无法安心。
  这使得这些区域的大户不仅深恨韃靶,对官军的恨意更深一层,从而使得护卫军的迁居计划进行的很顺利。
  当然了,最为忙碌的是青州府的府治益都县,这儿匯集了大量的人口、资源,至少之前汉军在青州府劫掠的財物、粮草都匯集於此。
  而最为忙碌的人自然是徐渭,他在舟山体系中的地位相当的特殊,因为谋略他成为了护卫军的谋主用后世的话来说,应该算是参谋长一类的角色。
  但同时徐渭虽然不在內书房任职,但实际上是陈锐的副手,也深层次参与到政事中,对整个舟山的建设、成长都有著很重的话语权。
  在沈束、吴泽等人都没有隨军的情况下,战后的计划执行,徐渭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主事人。
  “关键还是粮草。”开口的是凌云翼,他將昌邑县的事务交给了副手,自己赶到了益都县,成为了徐渭的副手,“迁居民眾数目巨大,即使有胶莱河,也要在其中设置粥棚。”
  “不错。”徐渭极为疲惫,但脸上满是振奋,呈现出极大的反差,“其实如今民间並不缺粮,因为秋收结束不久,而韃靶將劫掠的粮草送回北地的速度不快,大量劫掠后囤积的粮草都在各个县城內。”
  “但问题是这些粮草取之於民,咱们是没办法还之於民的,因为根本没办法仔细计算,即使是按照田地数目来区分这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但是,我们可以保证用之於民。”徐渭揉著眉心,“我已然下令,驻守各地的护卫军护卫粮草,迁居民眾以五百人为一队,登记造册,然后发给乾粮,自行赶往胶莱河。”
  凌云翼笑著说:“文长兄类陈千户,颇有仁心。”
  其实这种粮草是属於战后缴获,即使是收入囊中也无可厚非。
  “只是迁居速度还是慢了些。”徐渭摇摇头,“家家户户都恨不得將所有东西带上凌云翼也皱起眉头,“尚不知晓济南府那边情况,前几日陈千户调了一营兵过去。”
  “那是护送民眾东迁的。”徐渭盯著手上的文书,隨口道:“关键是不知道济南府、东平府的韃靶动向·应该不会来袭了。
  凌云翼喷喷道:“四千虎賁大溃万余敌军,此战之后,护卫军当名扬天下。”
  徐渭笑道:“但也成了俺答的眼中钉肉中刺!”
  “哈哈哈,陈千户不早就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徐渭瞄了眼凌云翼,似笑非笑,前日舟山有信使赶到益都-胶水大捷的战报入京,据说陛下震怒,重臣皆默。
  护卫军可不仅仅只是靶的眼中钉肉中刺。
  凌云翼还想再说什么,突然间外间传来了嘈杂声,声音在短时间內猛地膨胀起来。
  “孙金!”徐渭厉喝道:“怎么回事?”
  疾步入內的孙金是一团警卫连长,顺天府人,孤儿出身,早年被孙鈺的父亲孙堪收留,一路隨之南下,后隨孙鈺入护卫军,颇有勇力,杭州一战后被提拔。
  不等孙金开口,徐渭骂道:“周君仁不在,他王如龙是怎么带兵的?”
  “城內骚乱,他手上的兵是白吃饭的?!”
  “先生,先生误会了。”孙金脸上满是喜色,“大哥回来了!”
  这句话一出,凌云翼就喜不自禁的起身要往外走,顿了顿回头道:“快点,
  快点!”
  “回来就回来了唄,还要大家去迎一迎?”徐渭嘴上牢骚,脚下却是加快。
  陈锐当日率骑兵一路向西追击,至今都没有出现在公眾的眼前,在遣派斥候调兵西去之前,至少益都县內是有不少流言语的。
  嗯,说的就是这些日子搅风搅雨,试图拉拢豪绅大户,又试图笼络被俘虏的降兵降將,甚至还有意笼络护卫军將校的山东巡按王德。
  站在城头处,看著远处黑压压的骑兵,王德轻轻嘆了口气·—-有如此大功在手,朝中会做什么反应?
  如今的护卫军,如今的舟山,已经不是仅仅能用尾大不掉来形容的了。
  益都县城门大开,眾人出迎,徐渭走在最前方,左侧是一团的团副王如龙,
  后方是李伟、廉钟、高巨等一干將校,右侧是凌云翼,身后跟著的是任万里以及几个陌生的文人。
  驱马近前,尚未下马,逼人的锐气迎面扑来,凌云翼、任万里等人都凝神闭息。
  身后的几个文人细细打量,为首的青年將领身躯挺拔,面容坚毅,双眸有神,颇有威势。
  膀下被洗刷乾净的纯白坐骑正在打著响鼻,而马头下悬掛著累累尸首,让人一见就触目惊心。
  “咔。”王如龙突然拔出了腰间长刀,放声高呼道:“万胜,万胜,万胜!”
  身后的將领无不附和,城外的护卫军士卒高声吶喊,声音渐渐匯集一处,万军高呼,气势惊人。
  数日的大捷,一路追杀的肆意,主將追击至今,携敌军头颅以归,积载多日的情绪在此刻怦然而发。
  城头上的王德面色略显苍白,他开始怀疑,自己即使笼络了大量的乱兵、汉兵,也不能对护卫军有丝毫的制衡。
  眾人在县衙大堂坐定,陈锐首先开口道:“除却陈子良之外,戚元敬率两百骑兵留守淄川,护卫百姓东迁,主要是顏神镇与周村两地,你们这边如何?”
  徐渭笑著点头,却向著凌云翼、任万里使了个眼色。
  “陈千户,容在下一一介绍。”凌云翼笑著起身。
  陈锐扫了眼端坐的数位文土,心里略有些无奈,但迁居民眾,离开这些大户不太好操作。
  而且人家迁居胶州,拋弃祖业,也是付出了极大代价的——-不说其他的,他们歷年积赞的大量田地都化为乌有。
  以后的事,那也只能以后说了。
  凌云翼毕竟不是山东人,而任方里却是山东名土,主要是他开口一一介绍。
  让陈锐鬆了口气的,只有两个进士。
  其一是益都县的石茂华,字君采,二十九岁,韃破益都,他因不肯降敌,
  被囚禁牢中,直到护卫军入城。
  “君采乃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奉公执法得罪了仇鸞。”任万里笑著说:“嘉靖二十八年出任扬州知府,率兵破来犯倭寇,斩首数百级。”
  陈锐略有些意外,打量了几眼才点点头,“当有借重之时。”
  “只要护卫军不弃山东,在下愿尽绵薄之力。”石茂华苦笑道:“当日以为就此死於狱中,不料—.不料—漫捲诗书喜欲狂啊!”
  虽然形容的不太恰当,但几人都纷纷感慨,在惶恐不安之时,护卫军如神兵天降,大败,收復青州。
  即使虽然要迁居胶州,但对比起来,已经是幸运的了——-他们都是当地名土,消息並不算迟钝,早就看出了朝廷对山东的態度。
  “纵前宋也能稳守山东,本朝——”一位中年人慨然嘆道:“愿竭尽全力,
  不仅望护卫军护卫山东,更望有朝一日,护卫军能驱逐韃奴,恢復河山!”
  凌云翼在边上默默看著这一幕,心想朝廷將山东视为弃子,而护卫军却在最关键的时刻北上山东,更能大败。
  这意味著,朝廷几乎是將山东硬生生的塞到了这位陈千户手中—.不说其他,至少面前的这几位已经將护卫军视为依靠,而不是朝廷。
  虽然明太祖刪《孟子》,甚至一度將孟子移出孔庙,但如今的山东士子都会记得孟子说的那些话。
  比如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比如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一旁的任方里介绍道:“这位乃张才甫。”
  听了会儿,陈锐揉了揉眉心,一旁的徐渭在忍笑,他知道陈锐最不耐烦记这些字啊號啊。
  所谓的才甫是字,此人叫张邦彦,临朐人氏,半个月前汉军、乱兵先后肆虐临朐。
  张邦彦率族人南逃,父亲不慎摔落山崖而死,四个弟弟被斩杀两人。
  凌云翼继续道:“才甫兄三弟张邦直乃嘉靖二十五年举人,次年与才甫一同赴考,因病未能完。”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陈锐有些意外。
  徐渭嘿嘿一笑,“又一个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眾人之前已经听徐渭说过,陈锐很重视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任万里继续说:“才甫五弟张邦土乃嘉靖二十五年武举人,有意请入护卫军张邦彦立即接口道:“之前已然询问过王团副,五弟应募入军,一切都按护卫军规矩。”
  “护卫军中也有个武举人,义乌丁邦彦。”凌云翼笑道:“入军时日不长,
  但在杭州一战立功,如今掌一营之兵,此战为先锋,力挡万军。”
  任方里加重了语气,“才甫兄与迟德征、冯汝言、傅应兆四人並称为临朐四杰,名望遍传山东。”
  凌云翼解释了几句,这三人中傅应兆已经病逝,而另外两人,迟德征乃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如今出任礼部文选司郎中,冯汝言乃嘉靖十七年进士,如今是南直隶常州知府。
  徐渭与陈锐对视了眼,文选司郎中对於舟山没什么太多的意义,因为陈锐並不会进入朝廷。
  而常州知府却是有意义的,苏松一带以丝绸、布闻名,而常州就在苏州的边上,也种植了大量的、桑树。
  不说这一次从山东周村招募了大量织工,將时间线拉得长一些,即使有徐唯学、毛海峰在,舟山也是必定要踏入海贸这一行的。
  而、桑树都是极为重要的原材料。
  也不知道张邦彦看没看出来,径直道:“三家族人都会隨之东迁胶州。”
  任万里继续介绍剩下的几人,安丘县的马文煒,寿光县的李时渐等人。
  陈锐最为关注的是坐在最后面的中年人,此人虽著长袍,但看起来不像个文人,倒是有些武人作风。
  任方里笑著说:“迁居民眾,如今动作最快的就是临淄,多亏了雨川兄之助》
  中年人谦逊了几句,一旁的凌云翼解释道:“临淄徐家,在当地极有势力,
  徐家圈、徐家庄、南石塔庄都是徐家族人,乱兵肆虐地方,这几处都未被攻破。”
  “此人名为徐八,嘉靖二十年武进士,不过很快就赋閒在家。”
  徐八神色平静,起身道:“徐家自永乐年间迁居临淄,开枝散叶,此刻亦愿迁居护佑家族。”
  陈锐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他听出了其中的味道。
  凌云翼已经点出来了,徐家在临淄很有势力,最早下定决心东迁,而且动作很快,这证明了徐家对临淄地方的控制力很强。
  同时徐家很可能是武人出身,徐八本人就是武进土,能护佑村庄不被乱兵攻破,族內武力应该不弱。
  说起来倒是不错的兵源,但陈锐却有些漠然,因为徐八是在座所有人中唯一一个没有表明態度的人。
  不管是石茂华、张邦彦,还是之前的凌云翼、任万里,都很直接的表明了迁居胶州的態度,而徐八没有,只是说迁居而已。
  陈锐眯著眼睛想了会儿,开口道:“各县迁居事宜,还请诸位襄助,不过我初回益都,还需商议。”
  將眾人送走之后,陈锐侧头看向凌云翼,“怎么回事?”
  凌云翼微觉然,心想这位平日里话不多,但每开口都能说到要害处,显然心思敏捷,轻声解释道:“徐八似乎与巡按有旧。”
  陈锐登时明白过来了,看来徐八是被王德笼络住了。
  身后的徐渭步过来,冷笑道:“只怕不仅如此。”
  凌云翼沉默下来,陈锐想了片刻,皱眉道:“此人倒是有些心气。”
  徐家在临淄势力庞大这个庞大是放在如今乱局中的,三个庄子都能稳稳守住,一声令下,就能组建一支势力不小的军队。
  不管是为了制衡护卫军,还是为了割据地方,徐八显然不打算与护卫军站在一个立场上。
  不然以护卫军大败万余的实力,徐八没有必要去选择王德。
  “隨他去吧,应该不会去胶州的。”陈锐摇了摇头,“召周君佑、周君仁,
  王如龙、陈子鑾、司马、孙鈺来议事。”
  顿了顿,陈锐补充道:“让閔柏也来。”
  “閔柏已经赶回胶州了。”凌云翼笑著说:“心急如焚,赶回胶州布置,不然数目眾多的民眾无法安置。”
  被囚禁牢中,直到护卫军入城。
  “君采乃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奉公执法得罪了仇鸞。”任万里笑著说:“嘉靖二十八年出任扬州知府,率兵破来犯倭寇,斩首数百级。”
  陈锐略有些意外,打量了几眼才点点头,“当有借重之时。”
  “只要护卫军不弃山东,在下愿尽绵薄之力。”石茂华苦笑道:“当日以为就此死於狱中,不料—.不料—漫捲诗书喜欲狂啊!”
  虽然形容的不太恰当,但几人都纷纷感慨,在惶恐不安之时,护卫军如神兵天降,大败,收復青州。
  即使虽然要迁居胶州,但对比起来,已经是幸运的了——-他们都是当地名土,消息並不算迟钝,早就看出了朝廷对山东的態度。
  “纵前宋也能稳守山东,本朝——”一位中年人慨然嘆道:“愿竭尽全力,
  不仅望护卫军护卫山东,更望有朝一日,护卫军能驱逐韃奴,恢復河山!”
  凌云翼在边上默默看著这一幕,心想朝廷將山东视为弃子,而护卫军却在最关键的时刻北上山东,更能大败。
  这意味著,朝廷几乎是將山东硬生生的塞到了这位陈千户手中—.不说其他,至少面前的这几位已经將护卫军视为依靠,而不是朝廷。
  虽然明太祖刪《孟子》,甚至一度將孟子移出孔庙,但如今的山东士子都会记得孟子说的那些话。
  比如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比如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一旁的任方里介绍道:“这位乃张才甫。”
  听了会儿,陈锐揉了揉眉心,一旁的徐渭在忍笑,他知道陈锐最不耐烦记这些字啊號啊。
  所谓的才甫是字,此人叫张邦彦,临朐人氏,半个月前汉军、乱兵先后肆虐临朐。
  张邦彦率族人南逃,父亲不慎摔落山崖而死,四个弟弟被斩杀两人。
  凌云翼继续道:“才甫兄三弟张邦直乃嘉靖二十五年举人,次年与才甫一同赴考,因病未能完。”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陈锐有些意外。
  徐渭嘿嘿一笑,“又一个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眾人之前已经听徐渭说过,陈锐很重视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任万里继续说:“才甫五弟张邦土乃嘉靖二十五年武举人,有意请入护卫军张邦彦立即接口道:“之前已然询问过王团副,五弟应募入军,一切都按护卫军规矩。”
  “护卫军中也有个武举人,义乌丁邦彦。”凌云翼笑道:“入军时日不长,
  但在杭州一战立功,如今掌一营之兵,此战为先锋,力挡万军。”
  任方里加重了语气,“才甫兄与迟德征、冯汝言、傅应兆四人並称为临朐四杰,名望遍传山东。”
  凌云翼解释了几句,这三人中傅应兆已经病逝,而另外两人,迟德征乃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如今出任礼部文选司郎中,冯汝言乃嘉靖十七年进士,如今是南直隶常州知府。
  徐渭与陈锐对视了眼,文选司郎中对於舟山没什么太多的意义,因为陈锐並不会进入朝廷。
  而常州知府却是有意义的,苏松一带以丝绸、布闻名,而常州就在苏州的边上,也种植了大量的、桑树。
  不说这一次从山东周村招募了大量织工,將时间线拉得长一些,即使有徐唯学、毛海峰在,舟山也是必定要踏入海贸这一行的。
  而、桑树都是极为重要的原材料。
  也不知道张邦彦看没看出来,径直道:“三家族人都会隨之东迁胶州。”
  任万里继续介绍剩下的几人,安丘县的马文煒,寿光县的李时渐等人。
  陈锐最为关注的是坐在最后面的中年人,此人虽著长袍,但看起来不像个文人,倒是有些武人作风。
  任方里笑著说:“迁居民眾,如今动作最快的就是临淄,多亏了雨川兄之助》
  中年人谦逊了几句,一旁的凌云翼解释道:“临淄徐家,在当地极有势力,
  徐家圈、徐家庄、南石塔庄都是徐家族人,乱兵肆虐地方,这几处都未被攻破。”
  “此人名为徐八,嘉靖二十年武进士,不过很快就赋閒在家。”
  徐八神色平静,起身道:“徐家自永乐年间迁居临淄,开枝散叶,此刻亦愿迁居护佑家族。”
  陈锐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他听出了其中的味道。
  凌云翼已经点出来了,徐家在临淄很有势力,最早下定决心东迁,而且动作很快,这证明了徐家对临淄地方的控制力很强。
  同时徐家很可能是武人出身,徐八本人就是武进土,能护佑村庄不被乱兵攻破,族內武力应该不弱。
  说起来倒是不错的兵源,但陈锐却有些漠然,因为徐八是在座所有人中唯一一个没有表明態度的人。
  不管是石茂华、张邦彦,还是之前的凌云翼、任万里,都很直接的表明了迁居胶州的態度,而徐八没有,只是说迁居而已。
  陈锐眯著眼睛想了会儿,开口道:“各县迁居事宜,还请诸位襄助,不过我初回益都,还需商议。”
  將眾人送走之后,陈锐侧头看向凌云翼,“怎么回事?”
  凌云翼微觉然,心想这位平日里话不多,但每开口都能说到要害处,显然心思敏捷,轻声解释道:“徐八似乎与巡按有旧。”
  陈锐登时明白过来了,看来徐八是被王德笼络住了。
  身后的徐渭步过来,冷笑道:“只怕不仅如此。”
  凌云翼沉默下来,陈锐想了片刻,皱眉道:“此人倒是有些心气。”
  徐家在临淄势力庞大这个庞大是放在如今乱局中的,三个庄子都能稳稳守住,一声令下,就能组建一支势力不小的军队。
  不管是为了制衡护卫军,还是为了割据地方,徐八显然不打算与护卫军站在一个立场上。
  不然以护卫军大败万余的实力,徐八没有必要去选择王德。
  “隨他去吧,应该不会去胶州的。”陈锐摇了摇头,“召周君佑、周君仁,
  王如龙、陈子鑾、司马、孙鈺来议事。”
  顿了顿,陈锐补充道:“让閔柏也来。”
  “閔柏已经赶回胶州了。”凌云翼笑著说:“心急如焚,赶回胶州布置,不然数目眾多的民眾无法安置。”
  被囚禁牢中,直到护卫军入城。
  “君采乃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奉公执法得罪了仇鸞。”任万里笑著说:“嘉靖二十八年出任扬州知府,率兵破来犯倭寇,斩首数百级。”
  陈锐略有些意外,打量了几眼才点点头,“当有借重之时。”
  “只要护卫军不弃山东,在下愿尽绵薄之力。”石茂华苦笑道:“当日以为就此死於狱中,不料—.不料—漫捲诗书喜欲狂啊!”
  虽然形容的不太恰当,但几人都纷纷感慨,在惶恐不安之时,护卫军如神兵天降,大败,收復青州。
  即使虽然要迁居胶州,但对比起来,已经是幸运的了——-他们都是当地名土,消息並不算迟钝,早就看出了朝廷对山东的態度。
  “纵前宋也能稳守山东,本朝——”一位中年人慨然嘆道:“愿竭尽全力,
  不仅望护卫军护卫山东,更望有朝一日,护卫军能驱逐韃奴,恢復河山!”
  凌云翼在边上默默看著这一幕,心想朝廷將山东视为弃子,而护卫军却在最关键的时刻北上山东,更能大败。
  这意味著,朝廷几乎是將山东硬生生的塞到了这位陈千户手中—.不说其他,至少面前的这几位已经將护卫军视为依靠,而不是朝廷。
  虽然明太祖刪《孟子》,甚至一度將孟子移出孔庙,但如今的山东士子都会记得孟子说的那些话。
  比如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比如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一旁的任方里介绍道:“这位乃张才甫。”
  听了会儿,陈锐揉了揉眉心,一旁的徐渭在忍笑,他知道陈锐最不耐烦记这些字啊號啊。
  所谓的才甫是字,此人叫张邦彦,临朐人氏,半个月前汉军、乱兵先后肆虐临朐。
  张邦彦率族人南逃,父亲不慎摔落山崖而死,四个弟弟被斩杀两人。
  凌云翼继续道:“才甫兄三弟张邦直乃嘉靖二十五年举人,次年与才甫一同赴考,因病未能完。”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陈锐有些意外。
  徐渭嘿嘿一笑,“又一个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眾人之前已经听徐渭说过,陈锐很重视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任万里继续说:“才甫五弟张邦土乃嘉靖二十五年武举人,有意请入护卫军张邦彦立即接口道:“之前已然询问过王团副,五弟应募入军,一切都按护卫军规矩。”
  “护卫军中也有个武举人,义乌丁邦彦。”凌云翼笑道:“入军时日不长,
  但在杭州一战立功,如今掌一营之兵,此战为先锋,力挡万军。”
  任方里加重了语气,“才甫兄与迟德征、冯汝言、傅应兆四人並称为临朐四杰,名望遍传山东。”
  凌云翼解释了几句,这三人中傅应兆已经病逝,而另外两人,迟德征乃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如今出任礼部文选司郎中,冯汝言乃嘉靖十七年进士,如今是南直隶常州知府。
  徐渭与陈锐对视了眼,文选司郎中对於舟山没什么太多的意义,因为陈锐並不会进入朝廷。
  而常州知府却是有意义的,苏松一带以丝绸、布闻名,而常州就在苏州的边上,也种植了大量的、桑树。
  不说这一次从山东周村招募了大量织工,將时间线拉得长一些,即使有徐唯学、毛海峰在,舟山也是必定要踏入海贸这一行的。
  而、桑树都是极为重要的原材料。
  也不知道张邦彦看没看出来,径直道:“三家族人都会隨之东迁胶州。”
  任万里继续介绍剩下的几人,安丘县的马文煒,寿光县的李时渐等人。
  陈锐最为关注的是坐在最后面的中年人,此人虽著长袍,但看起来不像个文人,倒是有些武人作风。
  任方里笑著说:“迁居民眾,如今动作最快的就是临淄,多亏了雨川兄之助》
  中年人谦逊了几句,一旁的凌云翼解释道:“临淄徐家,在当地极有势力,
  徐家圈、徐家庄、南石塔庄都是徐家族人,乱兵肆虐地方,这几处都未被攻破。”
  “此人名为徐八,嘉靖二十年武进士,不过很快就赋閒在家。”
  徐八神色平静,起身道:“徐家自永乐年间迁居临淄,开枝散叶,此刻亦愿迁居护佑家族。”
  陈锐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他听出了其中的味道。
  凌云翼已经点出来了,徐家在临淄很有势力,最早下定决心东迁,而且动作很快,这证明了徐家对临淄地方的控制力很强。
  同时徐家很可能是武人出身,徐八本人就是武进土,能护佑村庄不被乱兵攻破,族內武力应该不弱。
  说起来倒是不错的兵源,但陈锐却有些漠然,因为徐八是在座所有人中唯一一个没有表明態度的人。
  不管是石茂华、张邦彦,还是之前的凌云翼、任万里,都很直接的表明了迁居胶州的態度,而徐八没有,只是说迁居而已。
  陈锐眯著眼睛想了会儿,开口道:“各县迁居事宜,还请诸位襄助,不过我初回益都,还需商议。”
  將眾人送走之后,陈锐侧头看向凌云翼,“怎么回事?”
  凌云翼微觉然,心想这位平日里话不多,但每开口都能说到要害处,显然心思敏捷,轻声解释道:“徐八似乎与巡按有旧。”
  陈锐登时明白过来了,看来徐八是被王德笼络住了。
  身后的徐渭步过来,冷笑道:“只怕不仅如此。”
  凌云翼沉默下来,陈锐想了片刻,皱眉道:“此人倒是有些心气。”
  徐家在临淄势力庞大这个庞大是放在如今乱局中的,三个庄子都能稳稳守住,一声令下,就能组建一支势力不小的军队。
  不管是为了制衡护卫军,还是为了割据地方,徐八显然不打算与护卫军站在一个立场上。
  不然以护卫军大败万余的实力,徐八没有必要去选择王德。
  “隨他去吧,应该不会去胶州的。”陈锐摇了摇头,“召周君佑、周君仁,
  王如龙、陈子鑾、司马、孙鈺来议事。”
  顿了顿,陈锐补充道:“让閔柏也来。”
  “閔柏已经赶回胶州了。”凌云翼笑著说:“心急如焚,赶回胶州布置,不然数目眾多的民眾无法安置。”
  被囚禁牢中,直到护卫军入城。
  “君采乃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奉公执法得罪了仇鸞。”任万里笑著说:“嘉靖二十八年出任扬州知府,率兵破来犯倭寇,斩首数百级。”
  陈锐略有些意外,打量了几眼才点点头,“当有借重之时。”
  “只要护卫军不弃山东,在下愿尽绵薄之力。”石茂华苦笑道:“当日以为就此死於狱中,不料—.不料—漫捲诗书喜欲狂啊!”
  虽然形容的不太恰当,但几人都纷纷感慨,在惶恐不安之时,护卫军如神兵天降,大败,收復青州。
  即使虽然要迁居胶州,但对比起来,已经是幸运的了——-他们都是当地名土,消息並不算迟钝,早就看出了朝廷对山东的態度。
  “纵前宋也能稳守山东,本朝——”一位中年人慨然嘆道:“愿竭尽全力,
  不仅望护卫军护卫山东,更望有朝一日,护卫军能驱逐韃奴,恢復河山!”
  凌云翼在边上默默看著这一幕,心想朝廷將山东视为弃子,而护卫军却在最关键的时刻北上山东,更能大败。
  这意味著,朝廷几乎是將山东硬生生的塞到了这位陈千户手中—.不说其他,至少面前的这几位已经將护卫军视为依靠,而不是朝廷。
  虽然明太祖刪《孟子》,甚至一度將孟子移出孔庙,但如今的山东士子都会记得孟子说的那些话。
  比如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比如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一旁的任方里介绍道:“这位乃张才甫。”
  听了会儿,陈锐揉了揉眉心,一旁的徐渭在忍笑,他知道陈锐最不耐烦记这些字啊號啊。
  所谓的才甫是字,此人叫张邦彦,临朐人氏,半个月前汉军、乱兵先后肆虐临朐。
  张邦彦率族人南逃,父亲不慎摔落山崖而死,四个弟弟被斩杀两人。
  凌云翼继续道:“才甫兄三弟张邦直乃嘉靖二十五年举人,次年与才甫一同赴考,因病未能完。”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陈锐有些意外。
  徐渭嘿嘿一笑,“又一个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眾人之前已经听徐渭说过,陈锐很重视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任万里继续说:“才甫五弟张邦土乃嘉靖二十五年武举人,有意请入护卫军张邦彦立即接口道:“之前已然询问过王团副,五弟应募入军,一切都按护卫军规矩。”
  “护卫军中也有个武举人,义乌丁邦彦。”凌云翼笑道:“入军时日不长,
  但在杭州一战立功,如今掌一营之兵,此战为先锋,力挡万军。”
  任方里加重了语气,“才甫兄与迟德征、冯汝言、傅应兆四人並称为临朐四杰,名望遍传山东。”
  凌云翼解释了几句,这三人中傅应兆已经病逝,而另外两人,迟德征乃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如今出任礼部文选司郎中,冯汝言乃嘉靖十七年进士,如今是南直隶常州知府。
  徐渭与陈锐对视了眼,文选司郎中对於舟山没什么太多的意义,因为陈锐並不会进入朝廷。
  而常州知府却是有意义的,苏松一带以丝绸、布闻名,而常州就在苏州的边上,也种植了大量的、桑树。
  不说这一次从山东周村招募了大量织工,將时间线拉得长一些,即使有徐唯学、毛海峰在,舟山也是必定要踏入海贸这一行的。
  而、桑树都是极为重要的原材料。
  也不知道张邦彦看没看出来,径直道:“三家族人都会隨之东迁胶州。”
  任万里继续介绍剩下的几人,安丘县的马文煒,寿光县的李时渐等人。
  陈锐最为关注的是坐在最后面的中年人,此人虽著长袍,但看起来不像个文人,倒是有些武人作风。
  任方里笑著说:“迁居民眾,如今动作最快的就是临淄,多亏了雨川兄之助》
  中年人谦逊了几句,一旁的凌云翼解释道:“临淄徐家,在当地极有势力,
  徐家圈、徐家庄、南石塔庄都是徐家族人,乱兵肆虐地方,这几处都未被攻破。”
  “此人名为徐八,嘉靖二十年武进士,不过很快就赋閒在家。”
  徐八神色平静,起身道:“徐家自永乐年间迁居临淄,开枝散叶,此刻亦愿迁居护佑家族。”
  陈锐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他听出了其中的味道。
  凌云翼已经点出来了,徐家在临淄很有势力,最早下定决心东迁,而且动作很快,这证明了徐家对临淄地方的控制力很强。
  同时徐家很可能是武人出身,徐八本人就是武进土,能护佑村庄不被乱兵攻破,族內武力应该不弱。
  说起来倒是不错的兵源,但陈锐却有些漠然,因为徐八是在座所有人中唯一一个没有表明態度的人。
  不管是石茂华、张邦彦,还是之前的凌云翼、任万里,都很直接的表明了迁居胶州的態度,而徐八没有,只是说迁居而已。
  陈锐眯著眼睛想了会儿,开口道:“各县迁居事宜,还请诸位襄助,不过我初回益都,还需商议。”
  將眾人送走之后,陈锐侧头看向凌云翼,“怎么回事?”
  凌云翼微觉然,心想这位平日里话不多,但每开口都能说到要害处,显然心思敏捷,轻声解释道:“徐八似乎与巡按有旧。”
  陈锐登时明白过来了,看来徐八是被王德笼络住了。
  身后的徐渭步过来,冷笑道:“只怕不仅如此。”
  凌云翼沉默下来,陈锐想了片刻,皱眉道:“此人倒是有些心气。”
  徐家在临淄势力庞大这个庞大是放在如今乱局中的,三个庄子都能稳稳守住,一声令下,就能组建一支势力不小的军队。
  不管是为了制衡护卫军,还是为了割据地方,徐八显然不打算与护卫军站在一个立场上。
  不然以护卫军大败万余的实力,徐八没有必要去选择王德。
  “隨他去吧,应该不会去胶州的。”陈锐摇了摇头,“召周君佑、周君仁,
  王如龙、陈子鑾、司马、孙鈺来议事。”
  顿了顿,陈锐补充道:“让閔柏也来。”
  “閔柏已经赶回胶州了。”凌云翼笑著说:“心急如焚,赶回胶州布置,不然数目眾多的民眾无法安置。”
  被囚禁牢中,直到护卫军入城。
  “君采乃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奉公执法得罪了仇鸞。”任万里笑著说:“嘉靖二十八年出任扬州知府,率兵破来犯倭寇,斩首数百级。”
  陈锐略有些意外,打量了几眼才点点头,“当有借重之时。”
  “只要护卫军不弃山东,在下愿尽绵薄之力。”石茂华苦笑道:“当日以为就此死於狱中,不料—.不料—漫捲诗书喜欲狂啊!”
  虽然形容的不太恰当,但几人都纷纷感慨,在惶恐不安之时,护卫军如神兵天降,大败,收復青州。
  即使虽然要迁居胶州,但对比起来,已经是幸运的了——-他们都是当地名土,消息並不算迟钝,早就看出了朝廷对山东的態度。
  “纵前宋也能稳守山东,本朝——”一位中年人慨然嘆道:“愿竭尽全力,
  不仅望护卫军护卫山东,更望有朝一日,护卫军能驱逐韃奴,恢復河山!”
  凌云翼在边上默默看著这一幕,心想朝廷將山东视为弃子,而护卫军却在最关键的时刻北上山东,更能大败。
  这意味著,朝廷几乎是將山东硬生生的塞到了这位陈千户手中—.不说其他,至少面前的这几位已经將护卫军视为依靠,而不是朝廷。
  虽然明太祖刪《孟子》,甚至一度將孟子移出孔庙,但如今的山东士子都会记得孟子说的那些话。
  比如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比如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一旁的任方里介绍道:“这位乃张才甫。”
  听了会儿,陈锐揉了揉眉心,一旁的徐渭在忍笑,他知道陈锐最不耐烦记这些字啊號啊。
  所谓的才甫是字,此人叫张邦彦,临朐人氏,半个月前汉军、乱兵先后肆虐临朐。
  张邦彦率族人南逃,父亲不慎摔落山崖而死,四个弟弟被斩杀两人。
  凌云翼继续道:“才甫兄三弟张邦直乃嘉靖二十五年举人,次年与才甫一同赴考,因病未能完。”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陈锐有些意外。
  徐渭嘿嘿一笑,“又一个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眾人之前已经听徐渭说过,陈锐很重视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任万里继续说:“才甫五弟张邦土乃嘉靖二十五年武举人,有意请入护卫军张邦彦立即接口道:“之前已然询问过王团副,五弟应募入军,一切都按护卫军规矩。”
  “护卫军中也有个武举人,义乌丁邦彦。”凌云翼笑道:“入军时日不长,
  但在杭州一战立功,如今掌一营之兵,此战为先锋,力挡万军。”
  任方里加重了语气,“才甫兄与迟德征、冯汝言、傅应兆四人並称为临朐四杰,名望遍传山东。”
  凌云翼解释了几句,这三人中傅应兆已经病逝,而另外两人,迟德征乃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如今出任礼部文选司郎中,冯汝言乃嘉靖十七年进士,如今是南直隶常州知府。
  徐渭与陈锐对视了眼,文选司郎中对於舟山没什么太多的意义,因为陈锐並不会进入朝廷。
  而常州知府却是有意义的,苏松一带以丝绸、布闻名,而常州就在苏州的边上,也种植了大量的、桑树。
  不说这一次从山东周村招募了大量织工,將时间线拉得长一些,即使有徐唯学、毛海峰在,舟山也是必定要踏入海贸这一行的。
  而、桑树都是极为重要的原材料。
  也不知道张邦彦看没看出来,径直道:“三家族人都会隨之东迁胶州。”
  任万里继续介绍剩下的几人,安丘县的马文煒,寿光县的李时渐等人。
  陈锐最为关注的是坐在最后面的中年人,此人虽著长袍,但看起来不像个文人,倒是有些武人作风。
  任方里笑著说:“迁居民眾,如今动作最快的就是临淄,多亏了雨川兄之助》
  中年人谦逊了几句,一旁的凌云翼解释道:“临淄徐家,在当地极有势力,
  徐家圈、徐家庄、南石塔庄都是徐家族人,乱兵肆虐地方,这几处都未被攻破。”
  “此人名为徐八,嘉靖二十年武进士,不过很快就赋閒在家。”
  徐八神色平静,起身道:“徐家自永乐年间迁居临淄,开枝散叶,此刻亦愿迁居护佑家族。”
  陈锐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他听出了其中的味道。
  凌云翼已经点出来了,徐家在临淄很有势力,最早下定决心东迁,而且动作很快,这证明了徐家对临淄地方的控制力很强。
  同时徐家很可能是武人出身,徐八本人就是武进土,能护佑村庄不被乱兵攻破,族內武力应该不弱。
  说起来倒是不错的兵源,但陈锐却有些漠然,因为徐八是在座所有人中唯一一个没有表明態度的人。
  不管是石茂华、张邦彦,还是之前的凌云翼、任万里,都很直接的表明了迁居胶州的態度,而徐八没有,只是说迁居而已。
  陈锐眯著眼睛想了会儿,开口道:“各县迁居事宜,还请诸位襄助,不过我初回益都,还需商议。”
  將眾人送走之后,陈锐侧头看向凌云翼,“怎么回事?”
  凌云翼微觉然,心想这位平日里话不多,但每开口都能说到要害处,显然心思敏捷,轻声解释道:“徐八似乎与巡按有旧。”
  陈锐登时明白过来了,看来徐八是被王德笼络住了。
  身后的徐渭步过来,冷笑道:“只怕不仅如此。”
  凌云翼沉默下来,陈锐想了片刻,皱眉道:“此人倒是有些心气。”
  徐家在临淄势力庞大这个庞大是放在如今乱局中的,三个庄子都能稳稳守住,一声令下,就能组建一支势力不小的军队。
  不管是为了制衡护卫军,还是为了割据地方,徐八显然不打算与护卫军站在一个立场上。
  不然以护卫军大败万余的实力,徐八没有必要去选择王德。
  “隨他去吧,应该不会去胶州的。”陈锐摇了摇头,“召周君佑、周君仁,
  王如龙、陈子鑾、司马、孙鈺来议事。”
  顿了顿,陈锐补充道:“让閔柏也来。”
  “閔柏已经赶回胶州了。”凌云翼笑著说:“心急如焚,赶回胶州布置,不然数目眾多的民眾无法安置。”
  被囚禁牢中,直到护卫军入城。
  “君采乃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奉公执法得罪了仇鸞。”任万里笑著说:“嘉靖二十八年出任扬州知府,率兵破来犯倭寇,斩首数百级。”
  陈锐略有些意外,打量了几眼才点点头,“当有借重之时。”
  “只要护卫军不弃山东,在下愿尽绵薄之力。”石茂华苦笑道:“当日以为就此死於狱中,不料—.不料—漫捲诗书喜欲狂啊!”
  虽然形容的不太恰当,但几人都纷纷感慨,在惶恐不安之时,护卫军如神兵天降,大败,收復青州。
  即使虽然要迁居胶州,但对比起来,已经是幸运的了——-他们都是当地名土,消息並不算迟钝,早就看出了朝廷对山东的態度。
  “纵前宋也能稳守山东,本朝——”一位中年人慨然嘆道:“愿竭尽全力,
  不仅望护卫军护卫山东,更望有朝一日,护卫军能驱逐韃奴,恢復河山!”
  凌云翼在边上默默看著这一幕,心想朝廷將山东视为弃子,而护卫军却在最关键的时刻北上山东,更能大败。
  这意味著,朝廷几乎是將山东硬生生的塞到了这位陈千户手中—.不说其他,至少面前的这几位已经將护卫军视为依靠,而不是朝廷。
  虽然明太祖刪《孟子》,甚至一度將孟子移出孔庙,但如今的山东士子都会记得孟子说的那些话。
  比如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比如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一旁的任方里介绍道:“这位乃张才甫。”
  听了会儿,陈锐揉了揉眉心,一旁的徐渭在忍笑,他知道陈锐最不耐烦记这些字啊號啊。
  所谓的才甫是字,此人叫张邦彦,临朐人氏,半个月前汉军、乱兵先后肆虐临朐。
  张邦彦率族人南逃,父亲不慎摔落山崖而死,四个弟弟被斩杀两人。
  凌云翼继续道:“才甫兄三弟张邦直乃嘉靖二十五年举人,次年与才甫一同赴考,因病未能完。”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陈锐有些意外。
  徐渭嘿嘿一笑,“又一个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眾人之前已经听徐渭说过,陈锐很重视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任万里继续说:“才甫五弟张邦土乃嘉靖二十五年武举人,有意请入护卫军张邦彦立即接口道:“之前已然询问过王团副,五弟应募入军,一切都按护卫军规矩。”
  “护卫军中也有个武举人,义乌丁邦彦。”凌云翼笑道:“入军时日不长,
  但在杭州一战立功,如今掌一营之兵,此战为先锋,力挡万军。”
  任方里加重了语气,“才甫兄与迟德征、冯汝言、傅应兆四人並称为临朐四杰,名望遍传山东。”
  凌云翼解释了几句,这三人中傅应兆已经病逝,而另外两人,迟德征乃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如今出任礼部文选司郎中,冯汝言乃嘉靖十七年进士,如今是南直隶常州知府。
  徐渭与陈锐对视了眼,文选司郎中对於舟山没什么太多的意义,因为陈锐並不会进入朝廷。
  而常州知府却是有意义的,苏松一带以丝绸、布闻名,而常州就在苏州的边上,也种植了大量的、桑树。
  不说这一次从山东周村招募了大量织工,將时间线拉得长一些,即使有徐唯学、毛海峰在,舟山也是必定要踏入海贸这一行的。
  而、桑树都是极为重要的原材料。
  也不知道张邦彦看没看出来,径直道:“三家族人都会隨之东迁胶州。”
  任万里继续介绍剩下的几人,安丘县的马文煒,寿光县的李时渐等人。
  陈锐最为关注的是坐在最后面的中年人,此人虽著长袍,但看起来不像个文人,倒是有些武人作风。
  任方里笑著说:“迁居民眾,如今动作最快的就是临淄,多亏了雨川兄之助》
  中年人谦逊了几句,一旁的凌云翼解释道:“临淄徐家,在当地极有势力,
  徐家圈、徐家庄、南石塔庄都是徐家族人,乱兵肆虐地方,这几处都未被攻破。”
  “此人名为徐八,嘉靖二十年武进士,不过很快就赋閒在家。”
  徐八神色平静,起身道:“徐家自永乐年间迁居临淄,开枝散叶,此刻亦愿迁居护佑家族。”
  陈锐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他听出了其中的味道。
  凌云翼已经点出来了,徐家在临淄很有势力,最早下定决心东迁,而且动作很快,这证明了徐家对临淄地方的控制力很强。
  同时徐家很可能是武人出身,徐八本人就是武进土,能护佑村庄不被乱兵攻破,族內武力应该不弱。
  说起来倒是不错的兵源,但陈锐却有些漠然,因为徐八是在座所有人中唯一一个没有表明態度的人。
  不管是石茂华、张邦彦,还是之前的凌云翼、任万里,都很直接的表明了迁居胶州的態度,而徐八没有,只是说迁居而已。
  陈锐眯著眼睛想了会儿,开口道:“各县迁居事宜,还请诸位襄助,不过我初回益都,还需商议。”
  將眾人送走之后,陈锐侧头看向凌云翼,“怎么回事?”
  凌云翼微觉然,心想这位平日里话不多,但每开口都能说到要害处,显然心思敏捷,轻声解释道:“徐八似乎与巡按有旧。”
  陈锐登时明白过来了,看来徐八是被王德笼络住了。
  身后的徐渭步过来,冷笑道:“只怕不仅如此。”
  凌云翼沉默下来,陈锐想了片刻,皱眉道:“此人倒是有些心气。”
  徐家在临淄势力庞大这个庞大是放在如今乱局中的,三个庄子都能稳稳守住,一声令下,就能组建一支势力不小的军队。
  不管是为了制衡护卫军,还是为了割据地方,徐八显然不打算与护卫军站在一个立场上。
  不然以护卫军大败万余的实力,徐八没有必要去选择王德。
  “隨他去吧,应该不会去胶州的。”陈锐摇了摇头,“召周君佑、周君仁,
  王如龙、陈子鑾、司马、孙鈺来议事。”
  顿了顿,陈锐补充道:“让閔柏也来。”
  “閔柏已经赶回胶州了。”凌云翼笑著说:“心急如焚,赶回胶州布置,不然数目眾多的民眾无法安置。”
  被囚禁牢中,直到护卫军入城。
  “君采乃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奉公执法得罪了仇鸞。”任万里笑著说:“嘉靖二十八年出任扬州知府,率兵破来犯倭寇,斩首数百级。”
  陈锐略有些意外,打量了几眼才点点头,“当有借重之时。”
  “只要护卫军不弃山东,在下愿尽绵薄之力。”石茂华苦笑道:“当日以为就此死於狱中,不料—.不料—漫捲诗书喜欲狂啊!”
  虽然形容的不太恰当,但几人都纷纷感慨,在惶恐不安之时,护卫军如神兵天降,大败,收復青州。
  即使虽然要迁居胶州,但对比起来,已经是幸运的了——-他们都是当地名土,消息並不算迟钝,早就看出了朝廷对山东的態度。
  “纵前宋也能稳守山东,本朝——”一位中年人慨然嘆道:“愿竭尽全力,
  不仅望护卫军护卫山东,更望有朝一日,护卫军能驱逐韃奴,恢復河山!”
  凌云翼在边上默默看著这一幕,心想朝廷將山东视为弃子,而护卫军却在最关键的时刻北上山东,更能大败。
  这意味著,朝廷几乎是將山东硬生生的塞到了这位陈千户手中—.不说其他,至少面前的这几位已经將护卫军视为依靠,而不是朝廷。
  虽然明太祖刪《孟子》,甚至一度將孟子移出孔庙,但如今的山东士子都会记得孟子说的那些话。
  比如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比如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一旁的任方里介绍道:“这位乃张才甫。”
  听了会儿,陈锐揉了揉眉心,一旁的徐渭在忍笑,他知道陈锐最不耐烦记这些字啊號啊。
  所谓的才甫是字,此人叫张邦彦,临朐人氏,半个月前汉军、乱兵先后肆虐临朐。
  张邦彦率族人南逃,父亲不慎摔落山崖而死,四个弟弟被斩杀两人。
  凌云翼继续道:“才甫兄三弟张邦直乃嘉靖二十五年举人,次年与才甫一同赴考,因病未能完。”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陈锐有些意外。
  徐渭嘿嘿一笑,“又一个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眾人之前已经听徐渭说过,陈锐很重视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任万里继续说:“才甫五弟张邦土乃嘉靖二十五年武举人,有意请入护卫军张邦彦立即接口道:“之前已然询问过王团副,五弟应募入军,一切都按护卫军规矩。”
  “护卫军中也有个武举人,义乌丁邦彦。”凌云翼笑道:“入军时日不长,
  但在杭州一战立功,如今掌一营之兵,此战为先锋,力挡万军。”
  任方里加重了语气,“才甫兄与迟德征、冯汝言、傅应兆四人並称为临朐四杰,名望遍传山东。”
  凌云翼解释了几句,这三人中傅应兆已经病逝,而另外两人,迟德征乃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如今出任礼部文选司郎中,冯汝言乃嘉靖十七年进士,如今是南直隶常州知府。
  徐渭与陈锐对视了眼,文选司郎中对於舟山没什么太多的意义,因为陈锐並不会进入朝廷。
  而常州知府却是有意义的,苏松一带以丝绸、布闻名,而常州就在苏州的边上,也种植了大量的、桑树。
  不说这一次从山东周村招募了大量织工,將时间线拉得长一些,即使有徐唯学、毛海峰在,舟山也是必定要踏入海贸这一行的。
  而、桑树都是极为重要的原材料。
  也不知道张邦彦看没看出来,径直道:“三家族人都会隨之东迁胶州。”
  任万里继续介绍剩下的几人,安丘县的马文煒,寿光县的李时渐等人。
  陈锐最为关注的是坐在最后面的中年人,此人虽著长袍,但看起来不像个文人,倒是有些武人作风。
  任方里笑著说:“迁居民眾,如今动作最快的就是临淄,多亏了雨川兄之助》
  中年人谦逊了几句,一旁的凌云翼解释道:“临淄徐家,在当地极有势力,
  徐家圈、徐家庄、南石塔庄都是徐家族人,乱兵肆虐地方,这几处都未被攻破。”
  “此人名为徐八,嘉靖二十年武进士,不过很快就赋閒在家。”
  徐八神色平静,起身道:“徐家自永乐年间迁居临淄,开枝散叶,此刻亦愿迁居护佑家族。”
  陈锐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他听出了其中的味道。
  凌云翼已经点出来了,徐家在临淄很有势力,最早下定决心东迁,而且动作很快,这证明了徐家对临淄地方的控制力很强。
  同时徐家很可能是武人出身,徐八本人就是武进土,能护佑村庄不被乱兵攻破,族內武力应该不弱。
  说起来倒是不错的兵源,但陈锐却有些漠然,因为徐八是在座所有人中唯一一个没有表明態度的人。
  不管是石茂华、张邦彦,还是之前的凌云翼、任万里,都很直接的表明了迁居胶州的態度,而徐八没有,只是说迁居而已。
  陈锐眯著眼睛想了会儿,开口道:“各县迁居事宜,还请诸位襄助,不过我初回益都,还需商议。”
  將眾人送走之后,陈锐侧头看向凌云翼,“怎么回事?”
  凌云翼微觉然,心想这位平日里话不多,但每开口都能说到要害处,显然心思敏捷,轻声解释道:“徐八似乎与巡按有旧。”
  陈锐登时明白过来了,看来徐八是被王德笼络住了。
  身后的徐渭步过来,冷笑道:“只怕不仅如此。”
  凌云翼沉默下来,陈锐想了片刻,皱眉道:“此人倒是有些心气。”
  徐家在临淄势力庞大这个庞大是放在如今乱局中的,三个庄子都能稳稳守住,一声令下,就能组建一支势力不小的军队。
  不管是为了制衡护卫军,还是为了割据地方,徐八显然不打算与护卫军站在一个立场上。
  不然以护卫军大败万余的实力,徐八没有必要去选择王德。
  “隨他去吧,应该不会去胶州的。”陈锐摇了摇头,“召周君佑、周君仁,
  王如龙、陈子鑾、司马、孙鈺来议事。”
  顿了顿,陈锐补充道:“让閔柏也来。”
  “閔柏已经赶回胶州了。”凌云翼笑著说:“心急如焚,赶回胶州布置,不然数目眾多的民眾无法安置。”
  被囚禁牢中,直到护卫军入城。
  “君采乃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奉公执法得罪了仇鸞。”任万里笑著说:“嘉靖二十八年出任扬州知府,率兵破来犯倭寇,斩首数百级。”
  陈锐略有些意外,打量了几眼才点点头,“当有借重之时。”
  “只要护卫军不弃山东,在下愿尽绵薄之力。”石茂华苦笑道:“当日以为就此死於狱中,不料—.不料—漫捲诗书喜欲狂啊!”
  虽然形容的不太恰当,但几人都纷纷感慨,在惶恐不安之时,护卫军如神兵天降,大败,收復青州。
  即使虽然要迁居胶州,但对比起来,已经是幸运的了——-他们都是当地名土,消息並不算迟钝,早就看出了朝廷对山东的態度。
  “纵前宋也能稳守山东,本朝——”一位中年人慨然嘆道:“愿竭尽全力,
  不仅望护卫军护卫山东,更望有朝一日,护卫军能驱逐韃奴,恢復河山!”
  凌云翼在边上默默看著这一幕,心想朝廷將山东视为弃子,而护卫军却在最关键的时刻北上山东,更能大败。
  这意味著,朝廷几乎是將山东硬生生的塞到了这位陈千户手中—.不说其他,至少面前的这几位已经將护卫军视为依靠,而不是朝廷。
  虽然明太祖刪《孟子》,甚至一度將孟子移出孔庙,但如今的山东士子都会记得孟子说的那些话。
  比如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比如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一旁的任方里介绍道:“这位乃张才甫。”
  听了会儿,陈锐揉了揉眉心,一旁的徐渭在忍笑,他知道陈锐最不耐烦记这些字啊號啊。
  所谓的才甫是字,此人叫张邦彦,临朐人氏,半个月前汉军、乱兵先后肆虐临朐。
  张邦彦率族人南逃,父亲不慎摔落山崖而死,四个弟弟被斩杀两人。
  凌云翼继续道:“才甫兄三弟张邦直乃嘉靖二十五年举人,次年与才甫一同赴考,因病未能完。”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陈锐有些意外。
  徐渭嘿嘿一笑,“又一个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眾人之前已经听徐渭说过,陈锐很重视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任万里继续说:“才甫五弟张邦土乃嘉靖二十五年武举人,有意请入护卫军张邦彦立即接口道:“之前已然询问过王团副,五弟应募入军,一切都按护卫军规矩。”
  “护卫军中也有个武举人,义乌丁邦彦。”凌云翼笑道:“入军时日不长,
  但在杭州一战立功,如今掌一营之兵,此战为先锋,力挡万军。”
  任方里加重了语气,“才甫兄与迟德征、冯汝言、傅应兆四人並称为临朐四杰,名望遍传山东。”
  凌云翼解释了几句,这三人中傅应兆已经病逝,而另外两人,迟德征乃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如今出任礼部文选司郎中,冯汝言乃嘉靖十七年进士,如今是南直隶常州知府。
  徐渭与陈锐对视了眼,文选司郎中对於舟山没什么太多的意义,因为陈锐並不会进入朝廷。
  而常州知府却是有意义的,苏松一带以丝绸、布闻名,而常州就在苏州的边上,也种植了大量的、桑树。
  不说这一次从山东周村招募了大量织工,將时间线拉得长一些,即使有徐唯学、毛海峰在,舟山也是必定要踏入海贸这一行的。
  而、桑树都是极为重要的原材料。
  也不知道张邦彦看没看出来,径直道:“三家族人都会隨之东迁胶州。”
  任万里继续介绍剩下的几人,安丘县的马文煒,寿光县的李时渐等人。
  陈锐最为关注的是坐在最后面的中年人,此人虽著长袍,但看起来不像个文人,倒是有些武人作风。
  任方里笑著说:“迁居民眾,如今动作最快的就是临淄,多亏了雨川兄之助》
  中年人谦逊了几句,一旁的凌云翼解释道:“临淄徐家,在当地极有势力,
  徐家圈、徐家庄、南石塔庄都是徐家族人,乱兵肆虐地方,这几处都未被攻破。”
  “此人名为徐八,嘉靖二十年武进士,不过很快就赋閒在家。”
  徐八神色平静,起身道:“徐家自永乐年间迁居临淄,开枝散叶,此刻亦愿迁居护佑家族。”
  陈锐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他听出了其中的味道。
  凌云翼已经点出来了,徐家在临淄很有势力,最早下定决心东迁,而且动作很快,这证明了徐家对临淄地方的控制力很强。
  同时徐家很可能是武人出身,徐八本人就是武进土,能护佑村庄不被乱兵攻破,族內武力应该不弱。
  说起来倒是不错的兵源,但陈锐却有些漠然,因为徐八是在座所有人中唯一一个没有表明態度的人。
  不管是石茂华、张邦彦,还是之前的凌云翼、任万里,都很直接的表明了迁居胶州的態度,而徐八没有,只是说迁居而已。
  陈锐眯著眼睛想了会儿,开口道:“各县迁居事宜,还请诸位襄助,不过我初回益都,还需商议。”
  將眾人送走之后,陈锐侧头看向凌云翼,“怎么回事?”
  凌云翼微觉然,心想这位平日里话不多,但每开口都能说到要害处,显然心思敏捷,轻声解释道:“徐八似乎与巡按有旧。”
  陈锐登时明白过来了,看来徐八是被王德笼络住了。
  身后的徐渭步过来,冷笑道:“只怕不仅如此。”
  凌云翼沉默下来,陈锐想了片刻,皱眉道:“此人倒是有些心气。”
  徐家在临淄势力庞大这个庞大是放在如今乱局中的,三个庄子都能稳稳守住,一声令下,就能组建一支势力不小的军队。
  不管是为了制衡护卫军,还是为了割据地方,徐八显然不打算与护卫军站在一个立场上。
  不然以护卫军大败万余的实力,徐八没有必要去选择王德。
  “隨他去吧,应该不会去胶州的。”陈锐摇了摇头,“召周君佑、周君仁,
  王如龙、陈子鑾、司马、孙鈺来议事。”
  顿了顿,陈锐补充道:“让閔柏也来。”
  “閔柏已经赶回胶州了。”凌云翼笑著说:“心急如焚,赶回胶州布置,不然数目眾多的民眾无法安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