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4

  关重要的。而且多年来,郑亲王对顺治一直是顶力相助,特别是顺治亲政以来,大小事件,这位王叔都坚定地站在他的一边,扶持他,帮助他,为他挡了很多风浪。而今朝局尚未稳定,战乱还未平息,再加上满蒙贵族对皇帝施行的新政也由颇有微辞而上升到激烈反对,此时郑亲王的支持对年轻的顺治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这位老王爷却身染重病,生命堪忧,顺治肯定会焦虑万分。
  望着顺治的身影走出花园,轻叹一口气,缓缓坐在廊椅上。“八百里加急,速召简郡王济度回京”,顺治的话又再次回响在耳边。济度要回来了,心中想着,一阵惊喜。可已经事过境迁,之前自己的那个计划还能实现吗?而如今的济度,还会是那个令我有些心动、为我深锁眉头的济度吗?我茫然。
  三日后,郑亲王终究是驾鹤西去了。这一打击,对于顺治而言无疑是沉重的。七日歇朝,这是自顺治亲政以来绝无谨有的。
  再见顺治帝已是一月后,太贵妃寿诞之上。
  按清朝规矩,只有太后的圣寿节才可大宴朝臣贵妇,太贵妃是没有这样的特权的。但今年太后传下懿旨说,博果尔代皇上出巡南方战事有功于朝,特赐生母太贵妃寿诞宴。只是博果尔因南方战事的胶着而尚未归来,因此诸多事宜都由我这位儿媳来操办。
  虽然太贵妃是寿星,但主座依然是孝庄太后。太贵妃一脸安慈,微笑的看着向他拜寿每一个人,她总是这么地安静,并不像后世作品中所说得那么多心计与那么狠毒。她的目光偶尔飘向我,满是慈爱与体贴,这使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我,又想家了,想我二十一世纪在北京的家,那个有我父母亲的,有电视、电脑的,有着充裕民主与自由的家。
  “皇上驾到。”一阵喊声,众人开始自行站立两侧,男人行着垂首礼,女作规矩地行着屈膝礼,而我也在其中。
  “儿子给皇额娘请安。”顺治的声音响起。
  “罢了,快给太贵妃祝寿吧。”孝庄太后的声音永远那么理智。
  “太贵妃,朕给您祝寿了。”顺治向太贵妃微微揖首,就算是最大的礼了。
  “谢皇上了。”太贵妃温和的声音响起。
  偷眼望去,顺治的脸色不是很好,但精神尚佳。心中莫名松了一口气。讶然,不知何时起,自己竟如此担心起顺治来了,这想法令我有些惊慌。
  强作镇定,理理心绪,随众人一齐向皇上行叩首礼。我始终不习惯这种礼仪,总感觉人的尊严在这种叩拜中被压制得荡然无存。我犹如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中,做着身不由己的事,说着身不由己的话,再加上思家的情绪时时将我缭绕,令我沮丧不已。
  趁人们不注意,悄悄走出坤宁宫,沿着甬道,向御花园走去。
  春天真好,阳光明媚,御花园中的景致更是美丽。想起去年顺治大婚时,在梅园中巧遇孔格格的情景,犹如昨日。原本想去找她说说话,但听说她去拜祭定南王去了,无奈作罢。只得在这园中独自漫步,想着用大自然的静谥来冲淡我的忧郁。
  静坐园中石凳之上,柳树上已有飞絮,随风而逐,不知飘向何方。“粉堕百花洲,得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想着自己的境遇,看着眼前的飞絮,不觉吟颂起这首《咏絮》。
  “明惠。”一声轻唤,自身后传来。那声音如此熟悉,是-济度。
  转身望去,高挺的身姿,浓浓的黑眉,坚定的眼眸,正是济度。
  迎了过去,笑意漫上我的脸。
  “你一向可好?”迫不及待地问。
  “很好。”他轻轻一答。眼眸并不望我,更不似我般兴奋。
  脸上依旧带着笑,心却骤然凉了起来。
  “郑亲王的事,我已听说,你要节哀顺便,莫伤了身子。”我劝慰地说。
  “多谢你挂念了。”他轻轻地说着,眼睛依旧不看我。
  我不知他为何如此待我,但感觉告诉我,我们已不可能回到以前,难道真的是“距离有了,美没有”吗?那我原想着以他为最后底牌的计划也就失败了,这使原本就心绪不佳的我欲加烦愁。
  “我要到圣京为我阿玛守孝去了,三年后才能回来。”他缓缓将头转向我,满眼愁情。“不知你当初说的要求我的事是什么事,更不知我还能否帮得上你。”他长叹一口气。
  原来如此,并不是他负了我。可他要去三年,而时间却不允许我等上三年。虽一直对他有着好感,但那是不是爱我不敢肯定。可是在这场历史剧中,当“逃兵”的念头始终萦于我心,只是济度在西北时日的过长,无形中使意志坚定的我产生了动摇。但如今他回来了,就站在我面前,我不能放弃这次机会。背水一战,向他摊牌,若他能悄悄帮我,我自是铭感于心,若是不能,我也好另谋他法。
  “简郡王,我求你的事是。。。”我恳切地望着他,但又欲言又止。
  “你说。”他望着我说,声音温柔,但那眼神,却让我感到如此的陌生,心下怀疑,这还是不是我所熟悉的济度呢!
  “帮我摆脱现在的生活。”犹豫片刻,我还是决定与命运赌一赌。
  他的身体明显一僵,眼中透着惊讶,直直地望着我,竟没有说出话来。
  “是因为博果尔另结新欢,待你不好吧。”良久,他悠悠地将他认为的理由说了出来。
  “不是,博果尔的新欢,是我处心积虑为他寻的。还记得我对你说过的不想伤害博果尔与另外一人的话吗?正是我为不伤害博果尔而设的一局。”我解释给他听。尽管如今的变化已非我所能控制,但她毕竟使博果尔幸福了,高兴了,我本就不该出现在博尔的生活中,因此,只要给了博果尔所想要的,我不会与她计较任何事情,甚至包括被许多女人看得很重的所谓“名份”、“身份”。
  “另一人应该是皇上吧?”济度的声音传来,眼神欲加陌生。
  “你怎么知道?”我吃惊地望着他。
  “我阿玛临终前,皇上向他吐露了三件事,其中一件说得就是你。”济度意味深长的眼神望向我,“原来,你与皇上早就认识。若只一个博果尔,我根本不会放弃,我会一直坚持,但如今又多了皇上。。。
  阿玛也是知道一些我与你的事情,只是他知道得不深。皇上与他如何说的我,我虽不知,但阿玛对你的赏识却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济度的声音淡淡的随风飘来。
  “阿玛临终前,让我跪地起誓,不陷入你的情感生活,我本决不愿意,但阿玛已是垂死之人,我又不忍。。。挣扎许久,我还是起了誓。。。”痛苦地回忆着,声音已有些颤慄。
  听他说完,我忽然感动全身都没有了力气。誓言在二十一世纪并根本起不到约束作用,但在这个社会,誓言与契约,甚至比契约还要具有严格的约束力,尤其是在将逝的父母面前,那誓言无异于死咒,一生都休想解开,我被郑亲王点了死穴,我输了。
  济度去圣京为他阿玛郑亲王守灵去了,也许我今后的人生中都不会再与他扯上任何关系。我真的感觉到了失败的无助,我就像一叶飘浮的小船,随着风浪飘东飘西,结局不是在岸边搁浅就是葬身大海。
  随手拔弄着琴弦。自婉儿去后,我很少再摸琴,怕得是徒若伤悲。
  “小姐,您干嘛要活得那么辛苦?这一点都不像原来的您。”一直在身旁的小锦开口说了一句话。
  我这一路走来,小锦是最清楚我的。如今被她无意一说,我竟真的有些醒悟。是呀,我为什么要活得这么辛苦,总是处心积虑地想努力不想伤害别人,却始终不知受伤最深的那个却是我自己。
  何不潇洒一些,顺其自然一些。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为自己,也为早逝的婉儿,毕竟与婉儿相处的那段日子才是自己来清朝后最幸福的时光。释然只在一瞬间,看淡了生死与爱恨,便觉得一切豁然开朗。
  “小锦,谢谢你,在我将要迷失本性时,你及时提醒了我。‘三块肉’”向小锦做了个鬼脸,长叹一口气。
  小锦不知我所云何意。
  有时,什么都不明白也是幸福,羡慕她。
  txt小说上传分享
  福临我心 18
  坐在孔四贞格格的静苑轩中,静看着这位眉眼与自己有些相似的将门之后,今日的孔格格,穿着一件淡黄色旗装,配着那挽起的秀发,越发衬出她的高贵与典雅。
  见我愣愣地望着她,她竟“卟哧”笑了出来,口中说道“幸亏你是女子,若是男人,就以你这种看人的眼神,我早让人拉出去杖责死了。哪有堂堂的福晋这样看人的。”
  我自知这看人的毛病,无奈地摇了摇头,端起桌上的茶,轻笑地啜着。
  “今日唐突将福晋请来,你不会怪我吧?”孔格格望着我轻问。
  “当然不会,能得到格格的邀请,是明惠的荣幸。”我真挚地说,确也是实话,这位格格平时很少与人来往,那些满蒙贵族自是不放在她的眼中。我始终奇怪,高傲的人应是令人生恶的,但孔格格的高傲却使她有着一种不同于旁人的迷人气质。
  “自父王蒙难后,四贞孤苦一人,虽得太后垂怜,但终觉自己无所依,事事不如意,悲叹自己女儿身,可怜命。”孔格格娓娓地说着,“那日梅园,福晋赠词,令我对福晋有了一种别样的情愫,总觉得福晋不同于这里的女子,是四贞可交的闺友,只是不知福晋可愿交四贞这个朋友。”声音充满期待。
  “当然愿意。”我站起身来,兴奋地说。自被抛到清朝后,只遇到婉儿可称得上是知交,可惜她竟早早而去。自己一直一个人,面对这糟杂的世界,真的希望能有一个体己的朋友。对历史上孔四贞虽不是很了解,但确知她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否则也不会在若干年后,拼死反对“三藩之乱”而香消命殒,这样的人应是值得交的。
  两个人同时相视一笑,欢喜溢于言表。复又坐下,孔格格不觉轻叹了一口气。
  “格格有心事?”我诧异地问。
  “你我既已在知交,我也不瞒你了。”忧愁浸入她的眼眸。“几日前,我去庙中拜祭父亲亡灵,却被许多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他们竟说我父亲当初是卖主求荣,惨死的下场是罪有应得,还说了许多污秽之言我都难以启齿。”她抬起头眼中含泪地望着我说。“难道父亲真的是这样吗?如今我全家只剩我一人,想问都无处去问。”
  望着她无助地垂泪,我的心也跟着一起难过起来。
  “惠福晋,你能告诉我,父亲的当初的选择是对是错呢?”焦急的双眸望向我,寻求我的解答。
  我深深感觉到,这位高傲格格的内心脆弱,尤其在面对世人对自己至亲之人的指责之时,她像是在向别人寻求答案,其实是在寻求面对的勇气。
  “王爷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我肯定地向她点点头,握住她的双手接着说“定南王素有虎将之称,英勇善战,有勇有谋,是一位大英雄。他之所以选择降清,并非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宝贵。大明王朝已如西垂之日,皇帝荒淫无度,猜忌成性,多少忠臣良将都被昏君所杀”说到这,我想起了那千古奇冤的袁崇焕,崇祯皇帝再有一分胸怀,再有一分爱国爱民之心,也不致将这样一位大明的忠臣活活剐死。“面对这样一个残害百姓,令百姓民不聊生的王朝,哪一位有正义感的将军能不生动摇呢?所谓‘良禽择木,良将择主’就是这个道理。更何况王爷归降先帝,对当时明清双方实力的消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再加上王爷的袅勇,为大清国的快速兴起和进军中原、统一天下建立了卓越功勋,而这又无形中减少了双方殊死的战斗次数,从而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格格,一个王朝的兴起或衰落,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人一将之力。王爷只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并且得到了一个正确的结果。于历史而言,王爷的选择并没有错,格格不必为此事而痛苦不已。”
  “真的吗?”她的眼中闪着光芒。
  “是真的。”一个浑厚的声音传来。我与孔格格都是一惊,回头看去,顺治已站在门边,脸上挂着微笑。
  “给皇上请安。”与孔格格同时行礼。
  “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