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22

  r   惊魂未定的王同山还没站稳足跟,就一眼看到从内室里闪出几个人来,他转身撒腿便跑,不料门外早有保卫干部埋伏着,大家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当场就把这个连闯三关侥幸逃脱的王同山按倒在地上,有人用手铐将他紧紧锁牢,当天下午就将他关在厂保卫科。傍晚时分又将他移送火车站派出所。王同山被押进站前派出所办公室时已是晚上九点,准备次日上午从这里交给从小茅山农场赶来的监管人员,带回南京的小茅山农场。可是,王同山在这里居然又寻觅到一个再次逃脱的机会。原来车站派出所的人力有限,而且到了深夜时分,站里派出所的值值勤人员还要按时出去协助车站服务员接送往来列车。由于王同山当时被锁在派出所值勤室的内间,在一般情况下关在这里的临时羁押人员是不会出问题的。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当深夜11点刚过,一列从上海经苏州发往徐州的快车准时进站了,当时派出所里的两名干警一名因事临时外出,另一位必须进站协助。这样,王同山就把反铐他双手的钢铐子挣断了,偏偏就在这时,从车站里进来两个找水喝的工人,他们把民警从外边锁上的门弄了。王同山见机会到了,便一跃而出,不顾一切地冲上了站台。那时恰好正是接车的高峰,下车的旅客黑压压一片。王同山就趁这个机会沿着那条通往站外的铁路道口,一口气跑出了苏州车站。他连夜逃到苏州郊区一个小镇子上去了,在那里他买了点心,吃了一碗热汤面条。天色快亮时,王同山又一次从这里流窜到无锡,然后从那里搭车向云南逃窜。从这时开始直到后来他在山东泰山被抓,王同山在外地流窜作案长达整整两年时间,其罪恶的足迹几乎遍及大江南北……
  卷五 洗心革面·两年大流窜第35节 小区里的6个画面
  最大的失败就是失败了不觉悟。
  ——法国?卡莱尔:《书的警钟》
  王同山每天清早5点钟吃完早饭,6点钟就从他租用的小阁楼上下来,然后骑上他从旧物市场买来的二手自行车,兴冲冲地赶到几十里外的胥馨小区上班。虽然他起早贪黑,每天在小区里的劳动量很大,可是他丝毫也不觉得累。年已过百的老人这才真正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滋味。
  5月15日,王同山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发工资。我的口袋里装着五张百元大钞,那是我一个用扫帚扫地扫出来的汗水钱,是干净的钱,也是我一辈子第一次拿工资。好一阵子的冲动,想出去走走,望着繁华的大街,那豪华的商场,那琳琅满目的商品,我却舍不得花一分钱。怎么搞的?我怎么会变得这么小器,吝啬?以前花别人的钱如流一般的豪气哪里去了?不用多想,我也明白了。过去的钱都是不义之财,这个钱是自己的汗水钱,所以才有这个感觉。在一个小店铺前,我抽出一张百元大钞,又理直气壮地喊道:‘老板娘,买包香烟!’老板娘瞪了我一眼,说:‘买香烟就买香烟,声音这么高干什么呀?要吃人呀?’一边把烟扔给了我,我见她还在瞪我,就告诉她,我是今天才发工资。她还在那里瞪我,说:‘发工资有什么大惊小对呀?’我当然和她说不清,但是我不责怪她,因为她不懂我的心情。……”
  由于物业管委员的老大姐们要求物业人员严禁扩散王同山从前的历史,他所在的胥馨小区居民在他刚来时并不知道王同山从前的底细,可是不久,许多居民都对从监狱释放出来的老扒手,产生了顾虑和警惕。对此,王同山没有在这些舆论和猜疑中怯懦后退,他决心用行动去改变居民小区群众头脑中的印象。
  一个从前在苏州人人谈虎色变的“神偷王”,一个先后在小茅山劳改农场逃走三次,流窜作案足迹遍及全国的“惯偷”,他第七次被释放以后,莫非真会改恶从善,来个浪子回头吗?王同山的行动就是最好的回答,那些怀疑、猜测、困惑、担忧甚至敌意的目光,都随着和王同山的近距离接触及时间的推移,渐渐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不信请看如下画面:
  第一个画面:王同山在胥馨小区里共负责9个单元,每幢楼共有六层,他每天早晨和晚上,无论刮风下雨,都必须准时赶到小区,依次把每一层楼的台阶都要从下到上清扫一遍。在王同山负责的清扫区里,他以认真的劳动,真正做到一尘不染。
  第二个画面:有一次,王同山扫到12幢楼的102门前,忽然发现这家的防盗门上居然挂着一串忘记带走的开门钥匙。如果是在从前,恰好就是王同山登堂入室,大肆盗窃的最好良机。可是如今从心里感激小区,爱护小区的王同山在发现门上的钥匙以后,他的第一动作并不是马上把钥匙取下来,而是以警觉的目光观察附近,然后他打开了那家的房门。当他发现房主人是因为清早匆忙上班而忘记了锁门时,王同山又仔细地检查了这户人家房间内的存放物,发现桌子不仅有手机和钱钞,而且还有许多豪华的家俱。他感到这个家门必须要防护好。于是他把房门小心锁好后,又迅速地把这一情况报告给物业管理员。然后由物业打电话给业主,从而避免了一场失盗事故的发生。小区居民们知道,如果今天的王同山还想扮演他从前的“神偷王”角色,完全可以把102号业主价值连城的财产洗劫一空,然后逃之夭夭。
  第三个画面:12幢8号楼的车库也在王同山的清扫区内。一天上午,王同山在打扫车库门前的草坪时,无意中忽然发现那车库的大门竟然没有上锁,王同山走进车库一看,大吃一惊,原来这里不仅存放着两辆新式摩托车,而且还放着许多电瓶、充电器和其他值钱之物。这些东西如果被一个扒手发现,他就会顺手牵羊地洗劫而空。
  王同山想马上把情况报告给物业管理人员,可是他没有手机,又担心如果他此时从这里跑到物业管委会,车库万一发生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决定坐在车库门前等待机会。这时正是小区人员午休的时间,赤日炎火的6月天里,天像下火,烘烤得人喘不上气来,王同山只好一个人坐等车库前等到下午2点多钟,幸好遇上了一个熟人,请他捎话请来了小区的管理员,这才把车库的门给锁上了。
  第四个画面:一阵风从楼窗前吹过,几件晾在窗前的衣服飘落在地上。王同山发现以后,急忙收了起来,然后他把这些吹掉在地上的衣服和被子都精心叠放起来,存放在物业的办公室里,又在黑板上写下几号楼丢失了什么物品,请来领取等等。这虽然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正是这点小事,让小区居民心里感受到一种安全感。
  第五个画面:王同山在小区里做过的好事不胜枚举,他把许多事情做了以后就忘掉了,可是,那些受益的业主们并没有忘记王同山。那户车库门忘记上锁的业主,并不认识王同山。几天后他们夫妇忽然找上门来,对王同山千恩万谢,说:“听说老王会抽烟,我们就特意到街上买了一盒高档香烟送给你,表一表我们的心意。”保洁员王同山再三推辞不受,可是那对业主却固执地说:“老王,如果你不收,可就是看不起我们了!”
  第六个画面:一对小区内的青年男女就要结婚了,在筹备结婚典礼的繁忙日子里,竟然没有有忘记保洁员王同山。一天清早小夫妻特意跑到小区的物业办公室,一定要给王同山送一包喜糖,因为她们要感谢这位心地原本善良却又受了大半辈子苦的孤身老人。社区女主任把王同山的悲喜人生告诉给她的婆婆,婆婆受其感染,又同情王同山的遭遇,于是特别委托她儿媳妇给王同山捎来了30块钱,聊表寸心;一户素不相识的新业主入住胥馨小区后,听说了王同山勤勤恳恳做保洁员的事迹,在他们装修结束以后,急忙通知王同山到他们家里去,原来是要王同山把那些装修房子剩余的废料,交给他去卖废品,希望老人多增加一点收入;几位小区委员会的老大姐们,有一天把王同山叫到面前,苦口婆心地对他说:“老王啊,听说你从前七进七出监狱,就说明你始终有再走老路的危险。如果将来你生活再发生了困难,就来找我们几个,千万不要再走回头路。只要有我们几个在,就不会再让你饿着。”
  中秋节,家家户户团圆,可是小区里只有王同山一人找不到欢乐的家。他没有想到,桃花坞司法所的郑所长、区司法局长都先后来了,他们给王同山送来了节日的中秋月饼和慰问金。小区里的妇女们也给他送来一包包月饼和一篮篮水果。王同山说:“我的中秋月饼是几天也吃不完。”管委会丘主任和老主任,还给王同山买来了一只大浇鹅,几碟时鲜风味菜,更让王同山感动的是,已经60多岁的街道老主任也赶来探望他。
  中秋节的夜里,王同山悄悄面对当空明月,伤心地哭了。老王之所以对月泣泪,并不是因为在这团圆之夜里他孤身一人,而是他感到今年的中秋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中秋节。看到放在他屋子里的那么多月饼、酒菜,特别小区群众给他送来的祝福,王同山忽然心生悲楚。他在追思往事时愧疚不已,想起1969年冬天他从苏州逃走,在长达两年时间里他在各地所遭遇的各种经历,王同山真想放声大哭一场……
  卷五 洗心革面·两年大流窜第36节 偷来林立果妃子的照片
  1969年王同山在云南昆明逗留了一个冬天,翌年春风绿江南的时候,他又一次悄悄潜回了苏州。
  王同山好像始终生活在梦境之中。昆明的冬天虽是一片姹紫嫣红的亚热带景象,但是,王同山在那多民族聚居的省会城市里却没有感受到一点温暖。并非云南的气候不适合他这个苏州长大的游子,而是在那少数民族地区,他非但感到语言不便,而且他在那里的偷盗活动也非常不顺手。由于当地生活习惯的不同,少数民族市民和村民们,大多在衣袋里很少放现金,即便他偶尔得手几次,也多是一些让他失望的空钱夹。好在王同山毕竟有一套手法,虽然偷到的钱数不多,但在昆明也免强维持糊口。
  他在大理和石林等地空转了一圈,渐渐意识到南京小茅山对他的追捕已近强弓之末。他甚至想小茅山农场在发出通缉后久捕不果,也许把他忘记了。于是王同山又从昆明去了贵州,他再一次来到了十几岁时随那个“复员军人”作案的地方。当年在苗族地区作案的经历,如今回想起来,王同山感受到的并不是荣耀,而是从心底渐渐升起的悔意。他在冷静下来时,特别是摸到钱夹有了钱,跑到饭馆里喝几杯水酒的时候,头脑就会变得清醒起来。十几年的飘泊与劳改生涯,让王同山感受到对扒窃行当的由衷厌恶。冷夜惊魂般的四处逃窜,让王同山看遍了人间的冷眼;而他一旦歇下脚来,又发现原来人生对自己竟是如此冷酷,即便生他养他的父亲,在自己最苦闷迷惘的时候,也极少给他以爱怜和同情。他想起父亲就会万分痛恨,王同山恨他的父亲,是因为在他还不懂事的时候,为什么要把自己无情地推向社会。如果他13岁那年第一次偷别人的钱物,父亲和学校知情后能给他一点温暖,而不是毒打和排挤,那么他今天也许不会走到这步窘困的田地!尽管他从心里恨父亲,但王同山还是想回家乡来,苏州毕竟是他永远难以忘怀的地方。于是他便在一个春天的傍晚,悄无声息地回到苏州来了。
  王同山如同惊弓之鸟,他希望回苏州却又不敢直接走进苏州。他从云贵回到江南以后,先来到吴中的江阴,这里是进入苏州的门户,然后他又去了昆山,在这里王同山游了小桥流水的周庄,这是因为周庄与他的家乡苏州有许多相象之处。看到那些水中建起的一幢幢古老屋宅,王同山越加感到天下虽大,毕竟还是家乡好。在周庄逛了几天,这才经上海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苏州对王同山来说有些陌生了。小时候他读书时经过的那条小青石路,如今已经改扩成一条宽阔的柏油路。他又回到那条熟悉的小巷,这里距父亲上班的工厂近在咫尺,王同山发现这条幽深的小巷似乎比从前更为狭窄了。他那时已经知道父亲搬了家,迁到了专诸巷的新房里去了。可是王同山还在想念他少年时居住的旧地。直到下午他才回到了专诸巷,但他只在巷口前徘徊来去,就是不敢轻易走进家门。一年前他就是在这个巷口里进去,到了家就被几个工厂保卫科的人逮了个正着,然后把他押进铁路派出所。他现在还记得,当时的父亲就是瞪着眼在里面对他拍桌大吼的。如果他现在回家,父亲会接纳他这个到处流窜作案,给他脸上抹黑的不屑之子吗?老人或许还像前次那样勃然大怒,甚至要亲手把他扭送厂保卫科。想到这里,王同山的脚步忽然变得迟疑了。
  王同山决定不进家门。他知道就这样在苏州匿藏下去,也比进家和他那不近人情的父亲见面好得多。因为父亲不知道他已经回来,至少可以减少一份提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