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快读小说书城>书库>>江南梦寻> 分节阅读17

分节阅读17

  己。那么,做人就要做一个像松树一样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让自己弯下,什么时候又该保持自己的挺直……回到屋前抖落自己一头一身的雪时,忽然感觉自己有一点点像一棵松了。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雪夜,最美、最妙的享受莫过于围炉夜话了,一壶酒,一座炉,一场雪,几个人,其乐融融,其氛洽洽,有着一醉方休的惬意,更有着“酒不醉人人自醉”的诗意。窗玻璃上满是围炉制造出的雾气,伫立窗前,伸手在窗雾上随意地划写着“新年快乐”,透过字的空隙,我看到窗外是2004年将世界粉饰得银装素裹、布置得粉妆玉砌的那最后一场雪,雪止后的世界正凝固在一片静穆和庄重里。“忘记了窗外北风的凛冽,再一次把温柔和缠绵重叠……”,扬声器里传来的还是刀郎喑哑的声音。
  辞旧迎新
  “当——当——当——……”,自鸣钟一下又一下地敲响,整整十二下,当最后一声完毕,上一秒钟竟已成为去年,于是,在合上旧台历的那一刻心竟生出了一丝惆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吟一声,不觉便就心动神摇,只是,我非颦儿亦非丽娘,我只是一个极普通的小女子,将2004年连着她的那两场雪一并收藏在了记忆的深处。
  钟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敲响,回荡,且延绵不息,钟声里没有雪的惊喜,也没有雪的浪漫,有的只是那份沉稳和笃定,如果说时间是生命的沙漏,那么,雪一定就是梦的载体。2004年就在这一片冰天雪地的纯净中告别而去了,时间仍在延续,时间是最虚幻的一种概念,却又是最真实的一场存在,而所有的冰雪却都有消融的一刻,就像梦一样,永远不能凝固,总有消散、破灭的一刻。所以,人可以傻傻地梦着,却必须清醒地活着。
  窗外,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源源不息,混合着被震落下的积雪碎屑飞舞在凛冽的风中,它仿佛要把上一年和新的一年在这份热热闹闹和轰轰烈烈中串联起来。于是,就在这新旧交替的一刻,泡上一杯清茗,但见杯沿升腾而起的薄雾婷婷袅袅,清碧的茶色,风生水起,恰似一汪春水荡漾,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秋词初试(外一篇)
  采桑子·秋兰
  百草秋逝诸妍淡,
  兰不凋残,
  犹俏枝端。
  脉脉幽芳自不凡。
  舁萧斋置明窗架,
  莫叫天寒,
  只道香妍。
  以对朝夕裛绣衫。
  乌夜啼·秋蕉初结果
  偶见窗前有新蕉初结果,累累而坠的样子,心下甚是欢喜,特此填词以纪念。
  隔窗绿蜡新干,
  翠如帘。
  独爱有蕉秋院正欣然。
  鸾尾翘,
  芳心展,
  笑枝端。
  喜看芭蕉结满最心欢。
  忆江南·秋蕉
  夜来突然寒至,飒飒西风,潇潇冷雨,心下甚是惦念窗外绿蕉及其累累硕果。
  倚栏望,
  骤雨打青蕉。
  昨夜风凄寒意绝,
  三更露重绿烟消。
  凋谢在今朝。
  阮郎归·秋园
  今秋颇为丰收,小院收得南瓜4只,最重一只竟达17斤;又有石榴20余只,酸酸甜甜,仿似那初恋滋味;近日文竹花开才谢,菊意又盛,龙刺并绽,三朵晚熟之白兰花在千呼万盼间竞傲枝头;最喜人是新插扦的月季已爆新芽数个;杜鹃山茶皆已结苞以待明春绽放……
  旧香残尽冷霜中,
  石榴依旧红。
  黄昏菊影意玲珑,
  不和春日同。
  兰草浅,瘦竹浓,
  杜鹃枝不空。
  儿童阶下逮秋虫,
  小园秋色融。
  十六字令·秋居(二首)
  闲,
  坐对明窗翠竹前,
  梳洗罢,
  秋水漾新颜。
  又
  闲,
  无绪难为尺素言。
  欲拨弄,
  寄语在琴弦。
  清平乐·秋游太湖
  芦飞花寂,
  道尽深秋意。
  烟树遥遥寒色起,
  远日低斜似寄。
  绿湖依旧东流,
  红霞却照西楼。
  莫道夕阳易怅,
  唱欢日落渔舟。
  如梦令·秋游天平
  常忆天平秋暮,
  淘气不思归路,
  旧路草成径,
  误入兵营深处。
  无助!无助!
  相送还勾思慕。
  减字木兰花·秋怀
  吴山高望,
  花谢红残休打量。
  远黛添寒,
  黄叶凋零新月弯。
  朱颜易老,
  可怜胭脂颜色好。
  次第香残,
  无奈秋霜枝上沾。
  忆秦娥·秋残
  枫香艳,
  秋云匀注秋风剪。
  秋风剪,
  韶华凋谢,
  绿颜残倦。
  几番憔悴风流淡,
  一朝冷落烟波岸。
  烟波岸,
  不堪思量,
  奈何秋晚。
  一剪梅·暮秋诉怀
  烛泪凝霜梦影摇,
  一夜风萧,寂寞虞韶。
  旧欢惆怅弄紫箫,
  才使神劳,又把魂销。
  愁寄兰窗断续抛,
  堕月帘梢,难褪宽袍。
  似织幽绪诉秋宵,
  思也缥缥,忆也滔滔。
  浣溪沙·秋夜思(二首)
  骤雨频催冷夜魂,
  依栏恰看落花痕,
  菊黄兰紫怅缤纷。
  最恼情怀容易绝,
  可憎天气变迁生,
  怎生消遣玉笛横。
  又
  昨夜秋园又寄栏,
  娉婷憔悴玉钩纤,
  伤心芍药恨秋残。
  多少春华去,
  几番秋暮冻难安,
  奈何花貌换枯颜。
  浣溪沙·闲情(二首)
  卸罢红妆不胜娇,
  淡情幽绪等闲抛,
  薄衫半掩小蛮腰。
  春梦无痕思旧日,
  秋愁有尽醉今宵,
  月高小院映花梢。
  又
  秋去无声旧梦舒,
  素娥新洗卷云无,
  吴霜千点晚工夫。
  五柳东篱题酒话,
  倾城西院筑词书,
  眼波盼处把菊呼。
  捣练子·遥寄
  岩未变,
  漠无边,
  古道西风汉月颜。
  魂冷梦遥谁与共,
  一朝回首雁归寒。
  新诗初试(二首)
  七绝·秋山遇雨
  鸟宿空山孤影冷,花开远野暗香迟。
  平林似梦天音妙,总是清秋落雨时。
  五律·春
  湖山染翠妆,杏柳报春芳。
  雨细沾花浅,风幽润物香。
  吴中佳绝处,最是太湖旁。
  莫负江南好,梅子几度黄。 bookbao8
  书从读后纸无字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期。
  ——宋·晏殊 txt小说上传分享
  爱莲说
  古来爱莲者颇多,且不说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单只是伊清丽脱俗的美早已是令人魂醉神痴。
  仿是颗颗璀璨的星辰坠落碧波,又似只只婀娜的精灵游荡瑶池。睡莲,大多散落而不喜群聚,那份超然、那种洁傲,总令人在乍见之余怦然就心旌神摇了起来。
  温柔婉约皆不足形容伊,不必争奇斗艳,伊自有其古老的浪漫;也不够暧昧挑逗,伊更是一位永恒的清醒者。直疑心,所谓伊人,正是这在水一方的睡莲了。
  而睡莲仅仅只是荷之一种,作为植物界最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之一的荷花,其实有着一个庞大的家族,更有好些柔媚的称呼,比如芙蓉、比如菡萏……
  明艳而不俗,瑰丽而趣雅,莲之清高,莲之玉洁,周敦颐自是这样的赞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的,莲者,生自淤泥,却又远离尘染,于纷争中不斗,处喧嚣间不争。宠辱不惊,毁誉不躁,独留清气于天地间,这很让我想起一些品行似莲的人来。
  大片的荷花总要比零星的睡莲来得热闹一些,那些含苞者一如待字闺中、春情荡漾的豆蔻少女,娇羞之态实令人欲罢难休;而那怒绽者恰似望穿秋眼、若遗所思的绝妙佳人,风韵所在,自是被浸浊的心灵最渴望的回归。
  且不说佛祖的宝座了,不管莲花与佛教有着怎样的渊源,我更喜欢对莲以一种纯粹的花的身份去欣赏。有了舞女的裙似的荷叶衬托,莲更似一位热情的舞者,“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纷而不乱,灿而不烂。尤其是在阳光的照耀之下,在多彩的云层和绿色的裙叶相衬之间,那含苞的蕾,那盛极的花,仿若天外来客、恰似云中仙子,与倒影翩跹共舞在水天一色中;而若逢烟雨凄迷之时,则叶上雨滴滚动、流落,晶莹剔透,娇翠欲滴,于此光影流动中,“残香随暮雨,枯蕊堕寒波”,实可谓美之极也!其悦目怡神,又怎“圣洁”二字了得!
  红楼里,不喜义山的黛玉却也独爱他的那一句“留得枯荷听雨声”,看来,哪怕是残败了的荷,伊依然是诗魂最后的祭奠,再且听,元国号拟定人刘秉忠的这一首小曲:“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而在东坡的笔下,荷花又是清新而娇媚的了:霞包霓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迷不语,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倩香深处住,看伊颜色。
  颓或是媚,其实皆非莲之本质,张潮在他的《幽梦影》里便发出了这样的叹呼:“凡花之娇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层者,多不结实。甚实,全才难也。兼之者,其惟莲乎。”
  我想,如果真有一种花足以闭百花羞冷月、沉游鱼落飞雁的话,那必定就是莲了。那么,不管人们是怎样的不见了莲花就迷恋上牡丹,还是去学做一个品行似莲的人吧。“世尊身好,尘不著身,如莲花叶不受尘水”。这便是了。bookbao8 最好的txt下载网
  有凤来栖
  《诗经·大雅》中有这样的句子: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看了南京中山陵和明孝陵之间那条道上的梧桐,其高耸参天的华伟定会让你叹其雄秀不可多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