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8

  市长不在家 第三部分10
  最先作出反应,而且也是第一个给张伯海打电话询问陆栋是否被“双规”的前任老市长李向前,这回又第一个把电话打给张伯海。
  李向前在电话里这样对张伯海说:“伯海呀,看来现在的话不敢相信,我原来真有些担心陆栋会有问题,看来他是清白的,请你转告陆栋一声,就说我想见他。”
  张伯海忙说:“李市长,我一定向陆市长转告您的意思。”
  张伯海挂了电话,觉得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阻止了马德荣带上房蓉和乔静上北京。虽然这件事只有他一个人心里清楚,但他知道马德荣心里也会明白,因为当时他提出方案,让电视台派人到北京采访陆栋,马德荣主动提出让市电视台的房蓉和乔静跟他一块去。张伯海知道马德荣这样做,又会在清洲掀起轩然大波,可巧宽县下石山煤矿发生了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打乱了马德荣的计划,也避免了一种谣言在清洲的广泛流传。
  可是马德荣不领张伯海的情,觉得张伯海是有意跟他作对,不然怎么在他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把陆栋叫回来了。
  张伯海知道马德荣对他越来越不满,他认为马德荣对他的不满只是认识和看法上的不同,在适当时候沟通沟通,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可是事情并不是张伯海想的这么简单,他已经看到,马德荣在工作上开始刁难他,处处给他设障碍,甚至在市委常委会上,措辞严厉地批评了他好几回。
  然而张伯海又能向谁诉说他心里的苦衷呢?他总不能跟马德荣对着干。
  今天陆栋主动走到他办公室,他想可能是马德荣给陆栋讲了对他的一些看法,也想借此机会,给陆栋讲讲他心里的委屈。可是陆栋老是回避这方面的事情,让他实在没法张口。
  看着陆栋喝完茶水,张伯海站起又给添了点。在给陆栋添水的时候,心里还在想,究竟能不能问陆栋,知道不知道市里都在谣传他被“双规”的事。但是他又害怕说了场面尴尬,因为曾经有人举报过,说陆栋和马德荣在筹建馨悦宾馆时,捞了不少好处,而且还不是小数目,要是陆栋真的那样,他就更不能问。
  陆栋绝对不会把特别关键的事情告诉张伯海,虽然他俩还没有什么过节儿,但最好不要有隔阂,有了隔阂总归不是一件好事。
  于是张伯海看到他俩再没有什么重要事可谈,便把李向前给他打电话的部分意思告诉了陆栋,然后对陆栋说:“你给家里说一声,晚上我以个人的名义请你吃饭。”
  “不麻烦你了。”陆栋说,“咱俩还客气什么。”
  张伯海说:“陆市长,这可不是客气,咱俩既是同事,又是朋友,你我可从来没客气过,你不是明天就要走嘛,咱俩再见面还不知在什么时候,就当给你饯行。”
  张伯海和陆栋天南海北地说了有一个多小时,始终没有涉及比较敏感和感兴趣的话题,好像他们心里都装着秘密,准备给对方透露,但是到了一块,又谁也不愿给谁说,仿佛心中的秘密一旦泄露,就会遭受灭顶之灾。
  然而张伯海早猜测到陆栋到他办公室里来的目的和用意。市委和市政府机关干部中,不是早有人说他和马德荣的关系紧张,并且还有人说他跟马德荣在市委常委会上,大大地吵了一架,吵得几乎不可开交,闹得常委会都无法开下去。
  陆栋知道这些事情,但他有些不相信,凭他和张伯海这几年的交往,觉得张伯海并不是这样的人,虽然他性格有些直爽,可他还是有党性原则的,不会同马德荣在会上吵起来,这多少和他的人品不协调。所以人们无论怎么说,他认为张伯海同马德荣为一些事争执倒是有可能,说他俩在常委会上吵得不可开交恐怕就有很大水分了。因此陆栋想在他走的时候,在张伯海跟前打探打探,看到底有这么一回事没有。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市长不在家 第三部分11
  可是让陆栋感到失望的是,张伯海对自己和马德荣之间的事,一字不提。那么他就不好问了,也许是对他不信任,也许是根本没有这回事,两种可能都存在,而且都是他道听途说,看来他想为他俩化解一下矛盾,也没这个必要了。
  张伯海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响了。
  张伯海站起去接电话的时候,陆栋也站起来,看着张伯海说:“伯海,你忙你的,我走了。”
  张伯海扭过头,对站在门口的陆栋说:“你急什么,说好我晚上请你吃饭。”
  “吃饭的事就算了。”陆栋说,“你不是说李老找我,他知道我回来,不去看看,他要埋怨的。”
  张伯海说:“那你看罢李老再过来。”
  陆栋说:“如果有事的话我过来,光为吃饭我就不来了。”
  看着张伯海忙着去接电话,陆栋就从市政府大楼里出去,穿过清洲市的一条重要街道,就到市政府的老家属院去了。
  张伯海总觉得陆栋不像过去,到中央党校学习半年时间,就变得让他感到深不可测,原来有什么消息总还给他透露一些,特别是他们都十分关心的政治上的事情。可是这次回来,对他也有些防备,不知是因为什么。在他们这一级干部中,曾有过这样的议论,说陆栋要被省委另行安排,由他接替陆栋的位子,省委组织部也对他进行了考查,并进行了测评。但是由于“5?11”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这种议论也停止了,说陆栋去省上也没有了消息,可说陆栋有经济问题的说法一直没停止过。张伯海当然不希望清洲市政府领导班子中出什么问题,更不希望问题出在陆栋身上。陆栋有没有问题,他不是很清楚,但陆栋心里应该明白。据他推断,要说陆栋有问题,恐怕就在筹建馨悦宾馆的工程上。这是陆栋和马德荣直接管的项目,耗费了巨资,确实在清洲市可称得上是标志性建筑。
  当然不管人们说什么,陆栋是省上直接管的干部,张伯海不可能听到反映就组织人去查,这是不符合组织原则的。而且他想,陆栋和马德荣都不会干这样的傻事,把自己辛辛苦苦经营了大半辈子的前程,毁在这些问题上。
  可是张伯海看到陆栋总是忧心忡忡,心里不像过去那么坦然和踏实。张伯海就想,可能是陆栋听到关于他的那些谣传。虽然说现在是谣传而不是事实,但谣传得多了,会对他产生一定的影响。
  明天陆栋就要去北京,好像陆栋走之前再不跟他很好地谈一次,就成了张伯海的一块心病。然而张伯海分明感觉到陆栋有意躲避他,甚至对他的某些好意敬而远之。
  张伯海多么希望陆栋能够主动跟他澄清人们对他的谣传,给他交个底,那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这样想的时候,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刘亮准时走进张伯海的办公室,把文件夹放在张伯海的办公桌上,问还有没有需要他办的事。
  张伯海说没有了,让刘亮叫司机把车开到市政府的大门口送他一下,他要会一位朋友。刘亮到办公室里给车队打电话去了,张伯海就从办公室走出来,径直从市政府办公楼里下去。
  张伯海上得车,对司机说:“去市政府家属院。”
  司机问张伯海:“张市长,哪一处?”
  张伯海说:“新修的那一处。”
  张伯海平常不管天阴天晴,还是刮风下雨,回家总是步行,从来不要车去接送,可今天天气这么好,他却让司机送他,司机就觉得有些奇怪,他把车一直开到市政府家属院的楼下,就从车里下来,忙着给张伯海拉车门。
  市长不在家 第三部分12
  张伯海看见司机拉开车门让他下车,忙说:“你上来,陆市长马上就到,麻烦你把我俩送到红运酒家,你再回去。”
  司机忙从车下上来,微笑着给张伯海说:“张市长,我不知道您是接陆市长。”
  “没关系。”张伯海说,“是我没给你说清楚。”
  说话间,陆栋从市政府家属楼里下来了。
  张伯海忙从车里下来,给陆栋拉开车门,看着陆栋从后车门里钻进去,司机便开着车去了红运酒家。
  红运酒家迎来了他们开店以来最尊贵的两位客人,张伯海和陆栋从红运酒家的门里进去,最先认出他俩的是红运酒家漂亮的领班小姐。
  看来这位领班小姐很有文化修养,她给陆栋和张伯海倒上茶水,也改变了过去服务一般客人的方式方法,轻轻地拉上门,站到了门外。
  由于这位漂亮的领班小姐对气氛的渲染,张伯海和陆栋谈话的闸门很快打开,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丝毫没有往日的顾忌,并且对对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特别是陆栋认为张伯海默默为他所做的一切,真是用心良苦,让陆栋感激得泪流满面。
  于是陆栋紧紧地抓住张伯海的手,备受感动地说:“真难为你了,有你的这份真诚相待,一切我都满足了。”
  陆栋和张伯海在红运酒家足足耗费了三个小时的时间,这是他俩深深感觉到最快乐的一次交谈,只有真诚相待,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走的时候,张伯海有意握着领班小姐的手,动情地对她说:“你是清洲市最好的一位服务员。”
  12
  张伯海知道马德荣对他更不满的原因,那就是“5?11”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之后,张伯海没有请示马德荣,把陆栋从北京叫回来。
  粗看起来,这并不是什么事情,清洲市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故,在历史上恐怕都是罕见的,三十二名矿工就这样在这场事故中全部遇难,把陆栋召回来,并没有什么错。可马德荣却认为张伯海是跟他作对,害怕他带上电视台的房蓉和乔静去北京。张伯海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一位市委主持工作的副书记,连这么一点权都没有了,恐怕不是这回事,别忘了你现在只是名义上行使着市长的权力,实际上你仍然是没有扶正的常务副市长,别说陆栋只是去了中央党校学习,即便陆栋真的离开了清洲,这个市长你能不能当上,那还是两回事。
  看来马德荣现在没有什么理由让房蓉和乔静去北京,但他得给房蓉和乔静讲清楚是什么原因,不然让房蓉和乔静说他怎么会说话不算数。
  当然马德荣还不能对房蓉和乔静说是张伯海在中间捣的鬼,她俩对张伯海还有几分敬佩,马德荣在“5?11”煤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现场就看到了。在这次事故中,张伯海那种超常的表现,已经感动了房蓉和乔静,以至把他这个市委副书记冷落到一边,让张伯海无论在事故现场还是在电视屏幕上,都出尽了风头。所以在返回清洲市的那个晚上,马德荣还批评过房蓉和乔静,觉得这两个年轻人不懂规矩,他俩谁在前谁在后,省上是有明确规定的,懂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他俩在一块出现的时候,以他马德荣为主。
  事实上,马德荣也不会对房蓉和乔静批评得太严厉,只能点到为止,让她俩以后注意一点就是了,再不要犯这种原则性的错误。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马德荣怎样把张伯海控制在他的权力范围,让他根本没有跟他作对的机会和力量。
  市长不在家 第三部分13
  马德荣的办法是有的,那就是权力的集中,他是市委主持工作的副书记,全市的人事安排现在由他决定,张伯海只管全市的经济工作,把全市所有关键部门的一把手,都换成他的人,看张伯海还有什么本事可耍。
  可是这得慢慢操作,不能太急,要在张伯海不知不觉中,他这个主持市政府工作的常务副市长就形同虚设。为此,马德荣再次把高进叫到他的办公室,催问高进工作进展得怎样。
  高进不知道马德荣现在会这么关心他,虽然他对组织上对他停职处理有看法,但要他活动得把张伯海也按他这样处理,他真有些做不到。
  从内心讲,高进认为张伯海在历届市长中是一位称职的领导干部,不说他的工作如何出色、全市的经济增长了多少个百分点,单从一位领导干部廉政方面,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高进坐在马德荣办公室的沙发上,一直低着头,不知道怎样给他回答。
  马德荣知道高进心里有顾虑,便对他说:“如果你再不行动,那我也就帮不了你了,难道你就准备这样断送你的政治生涯?”
  高进抬起头,看着愤愤的马德荣说:“组织上已经作出了这样的处理,让我去推翻,恐怕没那么容易。”
  “什么没那么容易,任何事情都是事在人为。”马德荣气愤地说,“说句不好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