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白衣轻袭之处,均为淡淡幽香,他不由向往,主动起身,见她又下意识朝后退了两步,不仅笑道:“你怕朕?”
  “圣上乃九五之体,民女自然不敢妄自靠近。”
  他停住了脚步,距她有一臂之遥,足以看清她的倾国之容。“楚姑娘的师父寒蝉子一事朕已听说了,不过——”
  见他言语迟疑,她抬头,勇敢与他对视,“圣上在质疑民女的能力。”
  “朕已听太子提及楚姑娘精通奇门遁甲,不过战场之事均为男子,姑娘身为女儿家,朕自然不忍让你操劳。”
  她自然明白“男尊女卑”的道理,世人均会如此认为,只是师父厚爱,从未嫌弃过她是女儿身,想了想,恭敬说道:“圣上只求可以平定天下的办法,又何必在乎谋士为男为女呢?”
  他细细又打量了她一番,良久后才说道:“那朕就不妨考考楚姑娘,如若姑娘果真饱学之士,朕定当摒弃男女之偏见,命姑娘为谋士,为我大汉江山平定叛乱;如若姑娘只会纸上谈兵,那么——”
  她看向圣上,不知接下来他要说什么。
  他唇畔笑容加深,看着她意味深长地说了句:“天下之大莫非皇土。”
  章节目录 卷三 031 觐见(3)
  寥寥檀香塞满宣室殿每个角落,圣上的话也犹如轻缕烟丝钻进她的心头,微微抬眼,那一抹质疑跃过眸底,她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天下是圣上的天下,天下之人也皆为圣上的人,揣摩对方心思一向是鬼谷之学其中一门,只是她不敢肯定圣上是否有说笑之意,不动声色说了句,“请圣上出题。”
  景帝凝着她,并没有马上出题,而是走到锦丝席榻之上坐了下来,而后又温和朝她开口,“楚姑娘,不妨来朕的身边坐下。”
  “民女不敢。”她连忙答道,又将眸敛了下去。
  景帝见此,摇头轻笑,“从高祖建立大汉之初,历代君王都极为珍惜谋人智士,想必楚姑娘也知道,宣室殿从文帝开始便成为圣上召问重要皇臣之地吧?”
  “是。”她回道:“文帝曾在这里召见名士贾谊,两人不分君臣之礼盘坐于席上,谈至深夜,贾谊曾向文帝建议制定新的典章制度,兴礼乐,改正朔,易服色,改变官名,为汉初江山社稷立下不少功劳。”
  “楚姑娘虽深居幽谷,却仍对天下之事尽在了解。既然如此,楚姑娘又何必拘泥君臣之礼,与朕倒不如效仿文帝贾谊,促膝夜谈如何?”他抬头看着她,极为耐性。
  眼前之人虽然温和如玉,但毕竟是圣上,皇命不可违。她只好上前,于他面前坐下,一袭白衣轻落左右,如瀑青丝也倾泻两边。他的目光没有丝毫转移,落在她皎洁如凝脂的脸颊之上,细细打量一番后,终于开口,“鬼谷一学既然精通天下局势经济、兵法战阵、预测及养生之道,那朕就从这四种学问问起如何?”
  她点头,再看向他已是云淡风轻,“皇上请问。”
  “楚姑娘对当今局势有多少了解?”
  她轻轻一叹气,“圣上下令削夺吴国的会稽、豫章郡,吴王濞串通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等六国的诸侯王公开反叛,其实在早之前,吴王已征发封国内14岁以上、60岁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而今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直逼大汉。据民女所知,吴王与楚军会合后,组成吴楚联军,挥戈西向,杀汉军数万人,颇见军威。梁王刘武派兵迎击,结果梁军大败,如今长安城岌岌可危。”
  景帝点头,见她甚是了解当今局势,倒也丝毫没有皇帝架子,轻声说道:“楚姑娘既然对天下局势看在眼中,可有解决办法?”
  “有。”她回答十分淡然,却又坚定异常,智慧之眸丝毫不见慌乱。“天下局势向来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事叛乱自是不可缺少,但只要谋计于胸,自然可从容面对。就拿当今局势来说,情况虽然混乱,但要平定极为简单。吴王刘濞如今联合六国,又与匈奴联手攻汉,形成与汉对决的连横之计,想要阻断吴王的连横,那么,圣上只要联纵即可。”
  景帝一听微微怔住,七国叛乱让整个朝廷都为之头疼,却被她三言两语即可解决,不由得惊愕问道:“听闻鬼谷派以纵横学说为主,今听姑娘再次提及纵横捭阖之术,难道真的可以解决当今局势?”
  章节目录 卷三 032 觐见(4)
  “是。”她再度从容答道:“吴王因地势之优势进行连横攻汉,汉室要想平定叛乱,只需联纵即可解决。当今局势迫在眉睫,圣上应积极应战,所谓联纵的策略很简单,只要汉经蓝田出武关之时,最快控制洛阳军械库,如此一来,即可避开吴楚伏兵,又必能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哦?姑娘如此自信?”景帝对她更是刮目相看。
  她淡淡一笑,“是。战争之道,实为谋略、勇气之道。”
  “楚姑娘认为,如此一来需要多久可以平复叛乱?”景帝又问。
  她抬头,看向圣上,肯定回答:“只要用人稳妥,三月即可。”
  “三个月?”景帝着实大惊,几乎一把拉住她的衣袖,不可置信地看着她,“你可知七国之乱已持续了多久了?”
  “回圣上,已有足足十个月。”
  “你如此肯定只需三个月?”他着实难以想象,素闻鬼谷之人有“一策可退敌军,数语可安天下”的本事,真是如此,那眼前这位女子实为难得之才。
  “是。”她没有太多解释,又肯定地答出一个字后,不着痕迹将衣袖从他手中抽回。
  景帝显然很是高兴,点头又沉思了许久后,看着她,“楚姑娘如此成竹在胸,明日早朝定要前往。”
  她有些愕然,轻轻弯身,“圣上如此恩宠,令民女诚惶诚恐。”
  “楚姑娘太过自谦了,是朕太多忧虑而已,姑娘只是几句话就点明当今局势,而朕却还对姑娘的才识有所质疑,实为不妥。”他柔和地看着她,“鬼谷学中的纵横之术就令朕大开眼界,相比其他方面姑娘也是精通之人,朕便不再为难与你。”
  “皇上……”她没想到他是如此亲和的人,不像她想象中的那么高高在上,傲慢无礼,心中不由得对他平添一份敬重之意。
  景帝显然对她极为满意,轻声说道:“姑娘是才学之人,朕愿当姑娘为谋臣、为知己。”
  “民女多谢皇上厚爱,但谋划之计尽在这宣室殿即可,民女是一介女流,入席早朝实为不妥,怕有风霜相逼,还望皇上收回成命。”
  一句“风霜相逼”令的景帝面色微微一变,紧接着将她放置膝上的小手执起,眼神极为坚定,“朕已视你为红颜知己,视你为良交,何人敢伤害于你?如果你有所担心,朕明日上朝就会封你为太傅女官,让你正大光明进殿上朝!”
  “皇上万万使不得——”她连忙俯身下来,这次却不敢擅自抽回自己的手,手掌之中男人的力量很大,似乎并无放开她的意思。“民女并无权富之心,只希望能助圣上平定江山即可。”
  “凌裳。”他突然叫出了她的名字,抬手将她小脸扶起,眼神灼热,“朕说可以就可以,明日,朕一定要在大殿上见到你。”
  男人手指温热的气息在她呼吸之间静静蔓延,他是如何温和,却又有着君王固有的霸道和强势,令她不经意想到那个青衣长袍的男子……
  “凌裳……遵旨。”她不敢抗旨不尊,能够得到皇帝信赖自是好事,不过……想想明日大殿之上,就不知是祸是福,一切顺其自然吧。
  章节目录 卷三 033 宫闱暗涌(1)
  皇帝于宣室殿单独召见民女楚凌裳一事很快就传开了,宫里一向没有秘密可言,只要半点与皇上或者后宫有关的事情,不消一炷香的功夫就会沸扬开来,各个处所的人都开始纷纷猜测起楚凌裳的身份来,又甚至有人在猜度她是不是皇上新看上的家人子。
  青袖早已在清熙殿等的不耐烦,正在焦急地走来走去之时眼尖地看到她回来了,连忙快跑出来紧张问道:“小姐,你没事吧?”
  她抬眼看了一眼青袖,见她如此紧张,不由得泛起一丝疑虑,“为什么会这么问?”
  “这……”青袖支吾了一句,紧张地攥了攥手,“小姐,你被皇上召见的时候,有几位后宫娘娘来了,指名道姓要见你,看样子各个都有敌意呢,哦,还有,刚刚来了位传话的小太监,他说……薄皇后要见你呢,让你回来后马上到椒房殿。”
  薄皇后?
  她先是微怔了一下,而后轻轻一笑。薄皇后是太后薄姬的族人。当景帝还是皇太子的时候,薄太后便主持了联姻,希望能巩固‘薄氏家族’的地位,也听闻景帝也是通过这桩婚事才得到祖母,也就是薄太后的支持从而保障自己的太子宝座。可她又听说当今皇后并不受宠,因膝下无儿无女自然说话没有力度,真正得宠的是为景帝诞下三个儿子的栗妃,如今刘荣贵为太子,栗妃自然母凭子贵,这一场宫闱之争必不可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