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城里人住豪宅也不串门,何况住这地方,你以为很光彩,是吗?人家遮掩还来不及呢,谁和你拉家常?”
吴家秀告诉儿子,到过小红哪里,晚上邀她来吃饭。
丁大为把筷子一摔:“你少惹些事好不好?!”
“我怎么惹事了?”吴家秀见儿子突然发火,不知又错在哪里, “请她吃餐饭,有什么不得了的?”
“吃饭!吃饭!”丁大为不管母亲的情绪,板着脸说:“她是干什么的,你知道吗?”
“她说是洗头的。”
“洗芋头!”
一出口就觉得不文雅,对母亲有失尊重,便说,“你去问问郭老头,她们是干什么的!”
吴家秀想起了小莺和郭老头和说话的情景,有些明白了。怪不得儿子发火,儿子是正派人,不愿同这种人交往。她欣慰地原谅了儿子,嘴里却还说:“你又没看到人家干不正经的,可别冤枉人家了。干那种事的人,还住这地方?”
“干那种事的人,也分档次的,嗨!我跟你说不明白1”
“我话说出去了,她来了怎么办?”一向说话算数的吴家秀,有些为难了。
丁大为生硬地说:“我不管!你要请他吃晚饭,我就不回来!”
###小说阅读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小说阅读网!###
第十章 设局与入套(1)
第一期《找报》,经过公司全员的紧张筹备,终于出来了。拿着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丁大为比李家驹还要高兴,因为差不多两个版面的广告,都是他和他的小组拉来的。
《找报》一、四版彩印,主要刊发酒类、酒店、美容化妆品、建材等需要色彩来衬托产品特点的广告,二、三版黑白,刊登招聘、求购、转让、搬家、保洁、征婚等杂七杂八的信息。晨会上,李家驹找到《武陵晚报》的分类广告版,自吹自擂的说:“我们的报纸,印刷精美,栏目丰富,信息量大,四个版都密密实实的,看他们,稀稀拉拉几条广告,空白好大。信息量大,看得人就多!换了我,要发布信息,也只会找这样的报纸。”
他把李白鹿叫到跟前说:“尽快把提成算给大家!款没收回的,抓紧催!兄弟们,好好干!”
丁大为在心里不知默默算了多少遍,他的广告,按百分之三十提成,全兑现的,这个月可以拿五千多元!丁大为从来没拿过这么多钱。他激动得心发抖,手也汗涔涔的。
散会后,李家驹把他叫到办公室,“大为,我再推荐你一本书。”
丁大为双手接过:《没有任何借口》。
李家驹说:“你看了这本书,不仅自己受益,而且知道怎么带你的小组。”
“我一定认真拜读。”
“不要拜读,这不是我写的,是美国营销大师杰伊的伟大作品!‘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强调每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这一理念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建设企业文化的最重要的准则;秉承这一理念,众多著名企业建立了自己杰出的团队,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必读书,你要把它吃进去!”
丁大为受宠若惊:“一定!一定!”
从李家驹办公室出来,丁大为立即下楼,骑上自行车,去跑客户。他给自己定了目标:今天一定要跑十个客户,拿十个新名单。
早春的武陵城,空气中荡漾着暖意,街道两旁的绿化树,爆出了新芽,姑娘们大胆地穿起了裙子,露出养眼的臂膀和小腿,令人遐想无限。丁大为觉得这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为他设定的,他瘦长的腿杆踩着自行车,这家跑到那家,好像有使不完的劲。
在建设西路培英小学对面的一家儿童用品店,他停了下来。上次经过这里时,老板过年去了,没有开门,今天一定要拜访一下,拿到名单。
他拿着报纸,推门进去,先不卑不亢的自我介绍一番,然后展开报纸,宣讲业务。
三十多岁的女老板,优雅地挥手打断他:“别说了,别说了,已经有人来过了。”
“有人来过?”丁大为颇感诧异:这条街是他的业务区域,谁来过?
一位售货员走过来,递上一张名片:“一位姓马的。”
丁大为接过,是马洪涛。这狗日的!丁大为自言自语地骂道。既然马洪涛来了,他只好退出来。公司里的规定,他不好对别人说,说了也不一定接受,只会让人家笑话。他站在人行道上,气愤地打电话质问马洪涛:“为什么坏规矩抢别人的饭碗?”
“那是我的朋友开的店。”马洪涛解释说。
“不管是不是朋友,在我的区域里,就是我的业务,你不能伸筷子!”
“你他妈的,叫花子争街沿,可怜不可怜?!”马洪涛在电话里骂道,“好地方都是你的,人家不吃饭了?!”不等他回话,关了手机。
###小说阅读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小说阅读网!###
设局与入套(2)
这件事让丁大为的心情大受影响,站在树下整理好大一会情绪,才缓过劲来。他推着自行车慢悠悠走着,心想应该给李家驹汇报,制止这种乱像才行。
建设路和朝阳路交汇处,有一家土特产专卖店,老板叫姚三方,专门在家等着他。丁大为把自行车停到门口,抹了一把脸上的不快,打起精神走进去。
姚三方原名姚三放,结过三次婚,有人开玩笑说:你娶过三房老婆,应叫“三房”。他觉得“三放”不好,就改“三方”了。他大大的脑袋上一双三角眼,很精明的样子。
丁大为这是第二次和他见面。第一次报纸还没出版,丁大为只是拿传单推介,他听了表示有兴趣,但要见到了报纸,才肯投放广告。初次见面,他不相信丁大卫。他直截了当地说:“这年头骗子太多。”
丁大为把报纸展现给他。姚三方左看右看,提了很多问题。丁大为耐心地向他解释了半天报头、报眼、报眉、报尾、栏目、价位等等。
“你们的报纸每天都出吗?”他问。
“我们是周报,每周一出版。”
“我打豆腐大一块广告,每期要多少钱?”
“豆腐大是多大?”
“就这么大。”姚三方随意地用手比划了一下。
丁大为接过报纸,指着上面花花绿绿的广告说:“你给我比照一家。”
姚三方指着一家美容院的广告,那上面有幅美女照,说:“这么大要多少钱?”
那是一个半通栏广告,在《找报》上算大篇幅了。碰上了大客户!丁大为抑制住兴奋,说:“每期五百元,如果放在彩板,加百分之二十,要六百元。”
“这么贵啊。”
丁大为没直接回答他,这是客户习惯性的话语。他引导说:“如果长年打,可以优惠百分之二十,很合算。”他希望建立一批长年客户,那他就有稳定的业务了。
“打一年,算算多少钱?”
丁大为马上拿出计算器,摁了几下,递给他说:“一年五十二期,每期五百,两万六千元。”
“我打一年,优惠一点,两万四!”
“太狠了,两万五吧。”
“两万五?”姚三方嘲笑道:“你不懂武陵城的规矩啊?”
丁大为省悟过来:两万五就是二百五!生意人最忌讳这个数字。他惊出一身冷汗,急忙改口顺着说:“两万四,两万四。”
签合同时,姚三方对面积、版位、色彩,都提出了明确而苛刻的要求,付款方式一项,他说要先刊发,再付款。“我不干上当的事!”他惊人的直率令丁大为无法违拗,只好顺从他签了合同。
丁大为还是很有成就感。如果能完成合同,这笔业务就可以提成七千二百元!马洪涛带来的不快一扫而光。看看已到中午,他急忙往银座大厦赶,回去把好事向母亲分享。
“妈,您给我带来了好运气!”丁大为觉得要弥补前几次对母亲的生硬态度,故意讨好说。
吴家秀欣喜地说:“天老爷不会饿死勤快人!一上午妈也没闲着,整了一块地,捡的破烂还买了两块钱,这鱼就是用那钱买的呢。”
丁大为用力吸鼻子:“真香!”
吴家秀满含爱意地望着儿子狼吞虎咽:“慢点吃,小心鱼刺卡着。”
###小说阅读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小说阅读网!###
第十一章 老板也难当(1)
中午,丁大为靠在床上打了一会儿盹,手机响了,李白鹿打来的,要他过去领工资。
他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噔噔噔跑下楼,跳上自行车一溜烟骑到公司,刚跨出电梯,就听李家驹在发脾气:“告诉你,这期的报纸,我是不会付款的!”
丁大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李家驹很少这样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