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正如小雨燕在离巢之前要减肥似的,人生在辉煌、在华彩之前也要经受磨炼,无数历史印迹已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二)
那池清澈见底的水,缘何竟变成了黑色?那池边执著倚案而书的身影,正是后来被尊为中国艺术史上“书圣”的王羲之。那一次次的刻苦磨炼,坚韧而行,便成就了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境界,也成就了一段心无旁骛、专心学书的感人故事。
“贵越群品,古今莫二,兼撮众法,自成一家”的赞誉,正是王羲之在刻苦磨炼中与成功结缘的必然结果。
(三)
数不清的不眠之夜是数不清的寂寞之苦。原本五彩的世界瞬间悄然无声,那跳动的音符似乎在瞬间变得沉寂。他,一个把音乐看作生命胜似生命的人,如何去面对失聪之苦?然而,他做到了,虽是无声,却仿佛拉近了与心的距离,让人们感到的是执著于音乐的心在呼吸。
就是这样,勇于经历磨炼,煅造出了一位乐坛骄子——贝多芬!
(四)
试问一个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的人,甘于只潜心于一处吗?愿意只是一味地搞研究吗?放着外面繁华的世界,甘于忍受钻研之苦,又如何做到?
她终于成功了!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创举,成功了——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
(五)
正如扑翅而飞要经受破茧之苦,正如感受生命要经受扑火之痛,人生光华在光芒四射前要经受黑暗的磨炼!站在黑暗的山峰,你却拉近了与太阳的距离;走在荆棘的路上,你就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成功需要磨炼,磨炼,炼出与成功的默契!
乌鸦中的老鹰
“你怎么能去学老鹰叼羊呢?平常我们飞到牧羊人的头顶,都还害怕被他们猎杀,更何况你去叼他们的羊呢?孩子,再也不要做傻事了啊。”母亲一边替小乌梳理着凌乱的羽毛,一边说。
小乌伏在母亲的怀里,嘴角犹带着一缕凝固的血迹。若不是母亲拼命救护,它恐怕早已死在牧羊人的皮鞭下了。“不,妈妈,我就要学老鹰,因为,那些牧羊人老欺负我们。而老鹰常常叼他们的羊,他们却不敢把老鹰怎样。”
“傻孩子,我们怎么能跟老鹰比呢,我们只是乌鸦啊。”妈妈担心地说。
“乌大婶,听说你家小乌学老鹰去叼羊了,哈哈,真是亘古奇闻呀。”说话的是黄鼠狼,只见它细长的脸上布满了嘲讽的表情。它将脸凑到小乌面前问:“小乌,羊肉好吃吗?”“你,滚开……”小乌吼道。
“这孩子,真不懂事。”母亲尴尬地打着圆场。
“有本事,来叼我呀。哼!”被小乌呵斥的黄鼠狼丢下这样一句话,悻悻地走了。
这样的嘲讽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从自己叼羊被牧羊人捉住的事在这片山林中传开后,自己成了继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之后的又一个笑话。“妈妈,我要学老鹰,一定要把羊叼起来。”小乌坚决地说。
以往,随同老鹰训练的都是小鹰,可是,这次随同老鹰训练的,竟是一只小乌鸦!山林中所有的动物都来看热闹,它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无一例外地对小乌鸦的举动嗤之以鼻,认为“小乌疯了!”这种议论和指点让老鹰都动摇了,他说:“小乌,我看还是算了吧,你回去,老老实实地做你的乌鸦。”
“不!鹰老师,我要做一只乌鸦中的老鹰,改变乌鸦在牧羊人那里被动挨打的局面。我应该勇于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小乌跟随着老鹰,严格地训练,每天清晨,它站在山峰的最高处,呼叫着,如一只黑色的箭矢,一次又一次地扑下去练俯冲,任一片片羽毛挂落到山间的乱石上;每天中午,它站在阳光照射最强烈的地方,瞪起黑色的、圆溜溜的眼珠,与日光对视来练眼力,任由日光无数次将它照射得晕过去;每天傍晚,它用爪子将沉重的石块抓起,又放下,再抓起,任一滴滴鲜血滴落到坚硬的石块上。没有人喝彩,没有人安慰,但它坚持着……
“我根本不屑于吃你。”小乌说,“我只是想让你想起你原先对我的嘲笑。”说完,它展开翅膀,如一朵乌云似地掠过山涧,向远方飞去。从此,这一带的牧羊人,再也不敢随意小瞧这些乌鸦了,因为,他们都怕不小心会碰到那只乌鸦中的老鹰。
心中的天平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林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因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因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
——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
感情如同天平一端的重物,选择什么作为量度显得尤为重要。在我看来,道德、理智、责任、信仰等都很重要,关键在于,你选择的量度是否能既有利于自己又不损害别人的利益。
一个人如果能用理智控制住感情,会使他显得亲切而又冷静;一个人如果能用道德控制感情,会使他显得高尚而又真诚;一个人如果能用责任感控制感情,会使他显得坚毅而又可信。我欣赏李白的狂放洒脱:爱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爱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自尊。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更能理解并接受杜甫的现实感、沧桑感。人,不能总活在梦想中,更不能活在自己随意释放的感情中。
不盲从自己的感情,在现代社会显得更为重要。以商界为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曾涌现出多少一夜暴富的企业,却总因抛不开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任意进行而最终分崩离析,被市场经济的洪流卷走。反观海外的大企业,能成功立于商场不败的原因,正在于引入了用理智而不是感情管理企业,用市场作为自己的风向标。香港首富李嘉诚,送两个儿子出国留学,却在儿子们学成归来后让他们从公司底层干起,有人说他冷酷,而事实上,正是这种排除掉亲情干扰的“冷酷”,真正使他的儿子得到了锻炼,成为香港新一代年轻有为的富豪。
心中的天平应架设在稳固的基石之上,感情虽不可或缺,但最重要的,还是选择好自己的量度,只有这样,才能拨云见日,选择到自己应走的那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看着我的眼睛
还记得人鱼公主与王子的故事吗?面对王子圣洁的邀请,人鱼含泪却微笑着接受。纵然柔软的脚似在刀尖上滑过,小人鱼未曾凌乱她的舞步。每次读到这个故事都忍不住泪眼婆娑,小人鱼用她对王子真挚的情感充分认识到女巫呓语中的深邃。正是深深的感情让她对爱与生存有了最深刻的认知。
看到悬崖上的树了吗?它一直静静地立在那里。小鸟飞过,留下不屑的嘻笑:“等待这棵树的只会是养料耗尽后的死亡吧”。老鹰掠过,炯炯目光后是深深的思索,将巢搬上绝壁上的枝头,“我知道”老鹰说,“只有你才是强者,只有你和我才能领会巅峰的贫瘠。”“看着我的眼睛,”树缓缓地对我说:“鹰和我是亲近的,当彼此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深刻的认识啊。”于是我明白,正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有对事物深入地探究,与之建立亲密的关系,用真挚的情感才能对事物有最清楚的认知。
记得流浪异域,足迹遍布撒哈拉的三毛吗?为什么她选择了如此艰苦的环境,为什么要去领略凄楚与绝境的战栗?是漫天黄沙翻滚的雄浑,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幽远,还是驼铃声声的悠扬?我的青春没有撒哈拉,但从她的文字中我领悟到,正是她对沙漠的渴望,是她对沙漠情感的渴望让她走入撒哈拉,从而拥有不同寻常的认知。“看看我的眼睛”三毛幽幽地对我说:“只有怀着一份深深的感情,只有带着对它的向往,只有缩短与它感情的距离才能真正地领悟沙漠。”于是我明白,认知的本质在于求索,求索的动力在于感情。只有感情的亲近才能唤起深入的求索,然后才能深刻地认知。
一幅幅画面在我眼前静静闪过,坐在海边的海明威,抚摸着向日葵的梵·高……“看着我的眼睛。”你们轻轻地说,于是我明白,对事物亲密的情感,让你们对事物有了最完美却也最孤独的认知。
哀怨的音乐已悄悄响起,小人鱼静静来到王子床边,深深的一吻,将匕首抛入大海,直到此时,王子才对小人鱼有了最深的感情,于是才去认知。纵然小人鱼化作做一个泡沫或是一片云彩,但拥有王子亲密的感情,全面真实的认知,我想,小人鱼会笑的。因为,因为我正看着她的眼睛。(推荐老师罗德运李仁剑项锦华)
思维解读幸福
生命犹如海洋,生活恰是轻舟,扬起思维的风帆,穿梭于人生的海洋。白帆迎接的是狂风和浪花,而思维碰撞出的是或幸福,或忧伤,或积极,或消沉……
从亚当和夏娃的叛逆开始,上帝就创造了人类,赋于(予)人类的不仅仅是血肉的身躯,更是那思维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