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现在楚军正在渡河,我军就发起进攻,有害于仁义。等楚军全部渡过河,列好阵,我们再进攻。”右司马说:“主公如此不爱惜宋国军民的生命财产,等到兵败国灭,还有什么仁义可言?”宋襄公喝道:“你再不退回队列,就要以违反军法论处。”右司马只好退回队列之中。等楚军全部渡过河,列好阵,宋襄公击鼓进攻。宋军大败,宋襄公也受了伤,三天后死去。(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宋襄公这样的人在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并历来为国人所耻笑。韩非子称之为“亲仁义之祸”,而到了毛泽东这里就已经成了“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了。宋襄公这头“蠢猪”坚守的是诚信和规则,他不懂得在推崇成王败寇,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中国,诚信、规则这些东西是毫无用处、一文不值的。无怪乎满脑子狡智的诸葛孔明能够成为中华民族全体崇拜的天下第一聪明人。
  曾经听过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同是大学哲学系的学生,当中国学生被问及所学为何专业时,他们多半会非常不好意思地承认自己学的是哲学。而在西方,大学生们总是会非常自豪地告诉人们:我是哲学系的学生!
  周国平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民性是重实用价值而轻精神价值的。我觉得这是说到了点子上。中国人的价值评判始终都是停留在功利层面,我们评价一个东西有没有价值,唯一的标准是它有没有用。而一些本身具有精神价值或说永恒价值的东西如:诚实、信任、公平、善良、同情心、自由等等在我们这里却是一文不值。梁漱溟先生在说到自由时有一段很精彩的话:中国人对于西方人的要求自由,总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淡漠得很,不懂得要这个做什么,有什么用;一种是吃惊得很,以为这岂不是要天下大乱!由此可见实用与功利主义在国人心中扎根之深之牢。
  当一种观念凝结为一种传统和文化,它便具有了强大的筛选功能,它所认同和提倡的保留了下来,而与它相斥、相悖的东西便自然地遭到遗弃和淘汰。当重实用的文化和传统在中国大行其道几千年之后,自然地,宋襄公成了坚持诚信与规则的“蠢猪”,不忍对敌人痛下杀手的夫差和项羽则被嗤笑为“妇人之仁”,而勾践、刘备、诸葛孔明、刘邦这些手段和“智慧”一流的人物却成了万世景仰的大英雄。
  第二十八节 我最喜欢的歌——听《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有感
  “中国、中国,壮丽的山河,长江奔腾,昆仑巍峨……”听着这雄壮的歌声,我不禁心潮澎湃。
  是啊,我们的祖国英姿飒爽。鄱阳、洞庭,是她晶亮的眼睛;太行、昆仑,是她粗壮的双臂。长江,是她的动脉;长城,是她的静脉。千万条奔流不息的江河,是她涌动生命热潮的血管;千万座耸入云霄的山脉,是她坚强的筋骨;片片平原,是她宽广的胸怀;块块高原,是她隆起的健肌。悠悠不尽的历史,是她昨日的梦;激昂奋起的进行曲,是她今日的歌;朝霞灿烂的美景,是她明日的画。
  从乌苏里江到曾母暗沙,从帕米尔到长白山,从青藏高原到东北平原,从东南沿海到准噶尔盆地,哪一处不似仙境,拿一方不胜天堂?北方,麦浪滚滚,林木繁茂;南方,花果累累,鱼虾跳跃。高原入云,采不尽的煤和铁;海洋连天,捕不完的鱼和虾。兴安岭上,伐木机发出冲天的声响;阴山脚下,牧马人唱出高亢的旋律。粮棉,布满了锦绣河山;钢花,照亮了光辉前程。
  从商都殷墟的片片甲骨文的汉字雏形到声如水击金石、泉泻溶洞的战国编钟,从栩栩如生的秦始皇兵马俑到彩绘壁画、雕刻泥塑融为一体的敦煌石窟,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
  “中国、中国,不屈的山河,巍然屹立,气势磅礴。英雄的人民严阵以待……”听着听着,我又浮想联翩。
  是啊,中华儿女是伟大的。一百七十万年前,当人类还处在茹毛饮血的时代时,中华民族的祖先燧人氏燃起了第一缕神圣的烟火;当汹涌的洪水铺天盖地而来、威胁人类生存的时候,这里出现了夏禹。这里,曾卷动过陈胜的长矛上的红缨,挥动过曹操的长鞭,擂响过梁红玉的金鼓,闪动过李自成利剑的寒光,燃起过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烈焰,弥漫过武昌起义浓烈的火药味,飘扬过南昌起义的红旗,回响过井冈山轰轰的炮声……他们不愧为中华好儿女,坚如磐石,顶天立地!
  “中国、中国,沸腾的山河,前进浪潮,波澜壮阔。新长征步伐无比坚定,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强国……”此时此刻,我已是热血沸腾。
  当你骄傲中国原子弹打破苏美的核垄断,当你骄傲《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当你骄傲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升起在奥运赛场,当你骄傲城墙的红色,当你骄傲天安门的华表,当你骄傲改革春风吹拂神州大地带来气象万千,当你骄傲“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使特区更加繁荣,当你骄傲“宏观调控”使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当你骄傲北京将成为2008年的申奥热点,当你……你是否听到这个崭新而又古老的国度的殷殷叮咛:新时代的火炬将由你们燃烧下去!
  “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历史在发展,中国在前进,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中国这艘巨轮正高悬风帆,乘风破浪,以磅礴的气势驶进21世纪!
  第二十九节 家的随想
  最爱,莫过于那个家,那个属于爸爸、妈妈、姐姐和我的家。家不算热闹,却也温馨;不算富裕,却也舒适;不够宽大,却是我——恋家的孩子的安适栖息之处。在我看来,家就是天堂,就是我最安全的避风港。
  而今,我去异地求学,得离开它的关怀,它的呵护,它的“束缚”。离开它,我彷徨,失落,痛苦。于是,不在家的日子,家让我魂牵梦萦。我常常想:乡思是女儿红,时间越久,喝来越醇香;乡思是绳,系着我又连着家;乡思如烟又似雾,挥不去,抹不掉。乡思啊,是在家的人所体验不到的一种幸福与痛苦!
  而每一次回家,我又把我的所感所想、所忧所思一股脑儿塞进背包,带给那个慈祥的家。小憩时,我总爱依墙而坐。因为,又回到家的我想聆听她的心跳,感觉她的温暖。甚至有一次想拉住妈妈陪我一块儿听时,她莫名其妙地用手按住我的脑门儿,以为我生病说胡话。我知道,我是清醒的。家对于我来说是有说生命有感情的,要不,家怎么能够一次又一次倾听我的诉说?要不,我怎么那样地依恋她?
  家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家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家曾说:“爱我,就该离开我,不要留恋我的怀抱,就该飞向辽远博大的地方。”哦,我的至爱就是我的家!我发誓将尽最大的努力,回报你所给予的一切。
  再见,我的家,我得离开你了。等着我吧,我会满载而归的!
  第三十节 人生,丰富多彩!
  宇宙的高深莫测,我们仅仅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是无法彻底探究的。但宇宙给人类发出的任何“信号”、“信息”却可以给我们启示,从而得出结论。
  但没有惟一的答案。
  你可以说暴风雨是可恶的,它毁坏了设施,吹毁了民宅。但这之后,是艳阳天,庄稼因此而更健壮,天空因此而更美,因为出现了五彩斑斓的彩虹。
  任何的事物都在变化,从而使它的本质,它的价值也跟随着波动。
  由此联想到人生。对于千姿百态的大自然而言人是渺小的;对于宇宙的变迁,时空隧道,人生是短暂的。但人是有智慧、有言语、有意识的。因此人是宇宙间惟一的思想者。
  毫无怀疑,人生更丰富多彩!
  当新生儿的啼哭声响起时,他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于是呀呀学语,蹒跚学步,成了幼时惟一的欢乐。
  待到了渴求知识时,他进了学校,于是在这个世界上,他有了另一个愿望。在与外界的交往中,他学会了自立、自强。于是有了攀登科学的渴望。
  他懂得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拼搏、汗水,成了他青年时的资本。日积月累对于世界对于人生充满了自信,在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眼里,美好的生活,绚烂的季节,火红的玫瑰时刻闯入心灵。
  在旅行中,青年人会大声歌唱,唱出对奇景的赞叹,唱出对生命的渴望,唱出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遭受失败时,青年人会鼓励自己,因为他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
  生活对青年人来说,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人生的最后驿站,是老年,不要悲伤,有了年轻时积累的资本,老年更多姿多彩。
  常见湖畔坐有满头银发的老者钓鱼,那一份悠然自得,是美好的。
  老年人时常聚在一起回忆往事,少时的幼稚,青年时的火热,爱情的甜蜜,不时舒展满脸的皱纹,开怀大笑。
  人的一生,美好而短暂。
  人生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你可以热情,可以奔放,可以沉默,也可以冲动。因为生活就在你手中。
  把握好手中的生活之舵,人生将会丰富多彩。
  第三十一节 老人儿子树
  一夜的风雨,终于停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