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可路上高山并没有说什么话,只问了具体地址,然后专心开车。也许他也知道自己是酒后开车,格外地小心。张小梅一直想自己有没有告诉过高山离婚的事,好像没有过。因为离婚后只见过高山一次,平时也就是节日的短信问候,都没说过这个。
  到了楼底下,张小梅在想要不要礼貌地邀请高山来家里坐一坐。高山直接停好了车,对他说:“我心里难受,不想回去,你一个人也不好过,到你家喝杯茶吧。”张小梅就不好拒绝了,再说也确实不愿意回家一个人消化这份意外的悲伤,就请高山进了家。
  进了屋,小梅问:“你喜欢绿茶还是红茶?”
  高山说:“我更想喝点酒。”
  “不行,你刚才已经酒后开车了,喝点茶吧。要么大红袍吧,正好我一盒不错的。”
  “大红袍是乌龙茶。不过我喜欢。”高山很自然地坐在沙发上,仿佛他对这个家很熟悉,但他真的是第一次来。
  泡好了茶,高山慢慢品着,很享受的样子。小梅说:“你很懂茶吗?”
  高山说:“我喜欢喝茶。”他看着张小梅,很认真地问:“张小梅,你为什么不再婚呢,你还这么年轻漂亮,一个人守着这么大的房子不寂寞吗?”
  张小梅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高山继续说:“如果张续还活着,真得回头找你,你会和他好吗?”
  “你们都知道我离了婚?”
  “我们一直都很关心你,只是不知道怎么帮你。”高山说,“如果那时张续是女生眼中的王子,你就是男生眼中的仙女啊。”
  张小梅第一次听到同学这么说,看着高山。
  高山还是满脸的认真,还有一点什么也不在乎的无畏:“生命太脆弱了,人生太无常了,人就应该立刻去见想见的人,当时说出想说的话,不然,谁都不能保证还有机会。小梅,”高山盯着她,一字一句地说,“张续真的一直很爱你,我,过去也很爱你。
  关于高山
  突然听到高山说这样的话,张小梅惊得一愣。如果说张续爱过自己,那还可以想到,可是高山居然也爱过自己。
  “高山,你在说些什么呀?”她有些不知所云地嘟囔了一句。
  “张小梅呀,张小梅,你真的不知道吗?我记得你曾经说过真喜欢一个人是掩盖不了的。”高山还要接着说,小梅的手机响了。小梅从包里掏手机,高山闭了口。
  像以往一样,手机一通,加美的声音跳了出来:“在家吗?”
  “在。”
  “好,三分钟后我上去。”不等张小梅说话,加美把手机挂了。
  “有人要来?”高山问。
  “我大学同学。”
  “那我先走了。”
  “没关系的,你的茶还没喝完呢。”张小梅起身又给高山杯子里续了茶。
  门铃就响了。加美人还没进来话先进来了:“刚在附近做完采访,路过你家门口,我就想试试你在不在家,还真在家。”她看到了高山,“你有客人呀?”
  “我高中同学高山。”张小梅又转身介绍道,“我大学同学沈加美。”
  加美主动伸手和高山握手打招呼。
  高山表示要走。张小梅没有太多挽留,送高山下了楼。高山上车前看着张小梅:“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多联系。”
  看着远去的高山,张小梅突然有一点感动。原来还有人默默地关心着自己。
  加美已经自己动手喝上了茶。她显然有一肚子的问题要问,但张小梅直接说:“什么也先别问,先听我说。”
  听完张小梅的话,加美说:“这简直不可置信,怎么会这样?”她走近抱着小梅,“你很难过吧。”
  也许是叙述又一次触动了她,也许是加美的拥抱安慰了她,张小梅靠着加美,又开始抽泣起来。
  过了一小会儿,看小梅情绪平稳了许多,为了分散小梅的注意力,加美故意问:“给我讲讲刚才这位帅哥呗,你以前可没有对我说过。”
  张小梅说:“他是个医生,神经外科的。”她突然发现自己对高山了解的那么少,虽然高中在一个班里,虽然毕业都留在了北京,虽然一两年也见个面,虽然过节也发个问候短信,可是,高山留给她的信息和记忆却那么少。高山在中学的印象,就是一个挺斯文的样子,话不是很多。虽然因为个子高,也打排球、篮球,但在球场上也不张扬。学习成绩好象中等,不好也不坏,上了首都医科大学,毕业了就留京当了医生。高山现在生活的好不好,她不知道,高山工作顺不顺心,她不知道。可是高山知道她离了婚,还说曾爱过她。
  反正是十二分了解她的加美,张小梅就把自己的感受都说了。
  加美问:“那这位高山医生现在是单身吗?”
  “当然不会,你以为人人都离婚呀?”小梅记得高山是结了婚的,应该还有一个儿子。
  “哦,那就不能作为老公的考虑人选了。可惜,人看上去还真挺儒雅的,挺舒服。”
  “现在这时候你还想这些事。”
  “现在对来你说,找老公才是最重要的嘛。他说爱过你,可以作为情人后选之一。”
  “我不想要情人。”
  “我知道,你只要一个真实的两情相悦的老公。相信我,你是有福之人,一定会有的。我已经让姜怀群当作重点任务去办了。”姜怀群是加美的老公,在地质勘探研究所上班,那里基本都是男人,而且基本都不着家。
  “我也已经确定了下一步的重点任务,那就是生一个孩子,用一切手段。”加美以宣布新闻的口气说。
  “你打算接受人工授孕了?”小梅问。
  “白猫黑猫抓住耗子才是好猫。现在流行的是,但求结果,不问过程。”加美恢复她一贯的作风,“我还没吃东西,给我搞点东西吃呀。”
  张小梅知道其实加美也是为了给她找点事做,化解情绪,就很领情地走向厨房。
  这时她的手机来了短信,高山的:“我已到家。只要坚持做真实的自己就好了,我相信你会得到自己的幸福的。常联系。”
  表弟要做追求者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过得很平静。警察也没有打扰张小梅,张续的案子也似乎也没什么进展。张小梅也不再那么想这件事了。陶渊明老先生早就说了“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死的人死了,活的人还得活。
  十月底的北京已是深秋的景象,城里的银杏叶开始变黄,山上的枫树叶开始变红。不一定哪夜的大风就会营造出落叶满地的萧瑟出来,所以人们都忙着留住北方植物最后的有叶子时光,享受秋天的美丽。因为月初已经把今年最后一期杂志出了,现在在准备明年第一期的内容。经过领导的努力,明年杂志要改成双月刊了。虽然事实上比起读者来,这本杂志更受到作者们的欢迎,排队等着发表的论文个个都连着一颗急不可耐的心,早发表论文早评职称啊。但领导强调的还是要努力地扩大读者群,比如高素质的家长们。领导反复要求要在增强可读性,贴近生活上下功夫。张小梅觉得,这好像就是说自己负责的版面要下更大功夫改进。张小梅就努力把心思用在工作上。
  这个周末是家庭聚会日。这是离婚时的协定之一。张小梅觉得自己和刘一再的婚姻实在太普通了,离婚都没有独特之处。工作一年后开始打算结婚时,偶然认识了搞it的刘一再,彼此感觉不错,刘一再也主动追她,于是谈起了恋爱。一年过后,自然进入了婚姻。再一年生了女儿。就这么一年一年地过,也有恩恩爱爱的时候,也有吵吵闹闹的时候。刘一再经常加班,她也没有在意过。直到三年前,刘一再告诉她要离开她开始新的生活时,她简直不能相信。但刘一再认真地告诉她把房子、存款都留给她,人要走。孩子她要就留给她,她不要也带走。女儿当然不能让刘一再带走,其实刘一再也明白这一点。开始她还不明白刘一再要过什么样的新生活,后来就明白了,刘一再要和另一个可能会给他生下儿子的女人去开始新生活。刘一再的父母、姑姑、姐姐都骂刘一再不是个东西,不负责任,对不起张小梅,但也都劝她离婚。“变了心的男人就不要等了。再说,那个孩子也不能一出生就没有爸爸呀。”他们说。
  张小梅哭了两个月,然后决定让刘一再去过他的新生活。都说没出生的孩子不能一出生就没有爸爸,为什么已经出生的孩子就可以突然失去爸爸?张小梅认为这简直就是自欺欺人,但那是人家讲的理。事实上人家不打算和她讲理,人家都等着那个男孩儿出生。张小梅意识到对刘一再来说多少个好日子的回忆,也抵不过对新生活的向往时,就不再挣扎了,伤心地决定成为刘一再的过去。她只提出,不管什么情况,刘一再每个月都必须陪她和女儿一天,作为家庭聚会日。她的女儿也需要感受父母双全的温暖。没有人有理由反对,刘一再也疼女儿,就坚持在每个月末的时候聚一下。目前看起来女儿对此还是挺高兴的。
  大部分时间的聚会都是一起在外面吃顿饭。这个周末也一样。这周正好是女儿到爸爸家,所以张小梅一个人按约到了饭馆,那父女俩已到了,她发现刘一再的表弟石一海也在。石一海热情地招呼她:“姐,你来了,好久不见,挺好吧。”从离婚后,石一海就不再叫嫂子就改口叫她姐了。
  “一海你好。你回国了。”张小梅招呼道。
  “我回来十几天了,本来想去看姐的,一直事多没去成,哥说今天你们聚,我就来了。”
  “看起来更帅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