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这些天来,康熙的风寒似乎好了些,也有精神接见大臣与阿哥们。“倒也不麻烦,我这就去准备!”说着,婵儿帮我挽起了袖子。
清溪书屋内,康熙半躺在床上与隆科多说笑着,见我捧着盘子进来,笑呵呵地道:“好香啊!朕还真是有些饿了。你也尝尝这丫头的手艺。”
“那臣是有口福了,早听说五福晋做的糕点很是与众不同。”隆科多满脸堆笑,朝我躬身行礼道。
“她也有多年未花过心思为朕准备这些了。”李德全扶康熙坐起,我将“三不粘”呈给了康熙,他笑着接过,尝了一口,点头笑道,“恩,还和当年一个味道。你觉得呢?”说着,抬头看向隆科多。
隆科多浅尝了一口,抿嘴笑道:“五福晋心灵手巧,这糕点做的极好!”
“皇阿玛喜欢就好。明儿臣媳再做道新的给您试试。”我轻声道。
康熙微笑着点了点头:“好。明儿朕就等着了,还是那句老话,做得好就赏,做不好就罚。”
“是,臣媳遵旨。”我福身应道。
李德全看康熙味口极好的样子,将碗中的糕点吃了个干净,不由嘴角扯了个笑容出来。这些日子,康熙吃得不多,可还要与臣公商议国事。不免让人担心他的身体。
“那你就拟旨让老十四回京吧。朕想他了。”康熙将碗递给我后,淡淡的吩咐道。
“是,臣领旨告退。”说完,隆科多躬身退了出去。
我刚想收拾东西退下,只听康熙对李德全道:“你们都先下去吧。朕有话跟宁丫头讲。”
李德全领着人退出了书斋,康熙对我招了招手:“过来,跟朕说说话。”
我半跪半坐在床边的脚踏上,康熙靠在软包上,一双昏沉的眸子看向我,半晌后才缓声道:“朕知道,时间不多了。宁丫头,如你所言,朕现在是左右为难啊!他们都是朕的亲生儿子,朕不想他们亲兄弟反目。朕有一事儿要交于你,看到那副字了吗?”
我顺着康熙手指的方向,看到墙壁上一副书画:“是那个吗?”
康熙微点了点头:“那副字后有朕的遗诏,到时,你把它取出来告知天下。”
不是吧!这么大的事情让我宣告,康熙也太瞧得起我了。我慌忙道:“事关重大,臣媳怕——”
“朕交给谁都不放心,唯独你不同,从你口中念出来,他们才会相信。”康熙见我仍犹豫不决,一把握住我的胳膊,呼吸急促道,“大清的江山,朕就交、交、交给他了——”说完,康熙猛地躺倒在床上,大口的喘着气。
“来人啊!快宣太医,宣太医!”我慌忙站了起来,快步冲到门前大声叫道。
太医朝李德全摇了摇头,轻轻给康熙盖上锦被,慢声道:“臣等无能。”
卷2-127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夜,畅春园清溪书屋内,李德全立在康熙床头,悄无声息。我拧了帕子给康熙擦拭的额头,忽地康熙睁开眼睛,直直的盯着我,吃力地说道:“丫头,记得朕的话,尽你所能,保全他们的性命。”
我紧咬着嘴唇,用力点了点头:“宁儿明白。皇阿玛放心!”
康熙得到我的回复,似是松了一口气,双眼看向李德全:“宣隆科多。”
李德全忙点头退了出去,不大会儿的功夫,隆科多到了。我退到书屋的一角,静静站立着。眼睛却不自觉地看向墙上的那副字画,手不由自主的发抖。正当我出神的时候,忽听到隆科多放声哭道:“皇上,皇上——”
在一旁的太医跪倒在床前,头重重的磕在地上,大声道:“皇上龙御归天,驾崩了!”
“皇上——”书屋内的众人乌拉拉的跪了一片,哭声一片。就在众人的哭声中,隆科多缓声道:“刚才皇上正与臣说,已将遗诏交于五福晋,臣等请福晋将遗诏宣告于天下。”
隆科多的话音刚落,书屋的门便被人大力推开,四阿哥一身风雪的站在门外,眼睛直直的望向床塌上的康熙,缓慢的走了过去。康熙让他代为祀天,这可是太子的差事。隆科多是他的人,是九门提督,负责京畿安全。哥哥也是他的人,是内侍卫首领,负责整个紫禁城的安防。天时、地利、人和,他占全了。他不赢,谁能赢?我不由苦笑起来。
“王爷请节哀,当务之急是请出先皇的遗诏才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啊!”隆科多转头看向我,缓步走了过来,“福晋,请。”
我抬头看向四阿哥,他背对着我,跪对着床塌上的康熙。转而看了看隆科多,缓缓站起了身,环看四周。李德全微抬头看了看我,又低下头去。伸手掀开墙上的书画,一卷明黄的圣旨挂在墙面上。我双手解下遗诏,捧了出来。隆科多几步走到我面前,欲接过去。我一把将遗诏抱在怀里,对屋内的人清声道:“先皇遗诏,众人听旨。”
隆科多阴沉着面,看向四阿哥。只见四阿哥缓缓站起身,面对着我跪了下去:“儿臣接旨。”
“臣接旨!”隆科多也跪了下来。
屋内众人皆恭恭敬敬的俯下身,我颤抖着双手将圣旨打开,果然是他!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稳了稳情绪,一字一句的朗声念道:“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今朕年届七旬,在位六十一年,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凉德之所至也……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我双手捧着遗诏,跪在四阿哥面前:“臣妾遵先皇口谕,将遗诏宣告天下。请皇上遵先皇旨意,即皇帝位。”
“臣隆科多参见吾皇万岁!”隆科多反应极快,朝四阿哥行了君臣大礼。
太阳又下山了,已经是第十天!我被四阿哥,不,是新皇雍正帝关在这间小屋里整整十天。我卷曲着身子,靠在墙角。康熙驾崩当天,在场的人都便被他关了起来,不准我们与外界接触。一日又一日的数着日出与日落,才十天,我的精神已几近崩溃。废太子胤礽、大阿哥胤褆和十三阿哥胤祥又是如何渡过漫漫的圈禁日子。
“吱呀”一声,门开了。每日这个时候都会有人送晚膳,我埋头坐着,没有理会来人。
“宁姐姐!”一个哑哑的嗓子,低声唤我。
我借着微弱的烛光看向门口,一人一身素白,正立在门外。“胤祥!”我试探着叫道,我不敢确认听到的声音是十三阿哥。
“宁姐姐。”十三阿哥快步走到我面前,仔细打量着我,“跟老十三回宫吧。”
“回宫?”我重复着他的话,为什么不是五阿哥来接我回府,而是十三阿哥接我回宫。
卷3-001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已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举行登基大典,宣布改年号为雍正,明年是为雍正元年。以八贝勒胤禩、十三阿哥胤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为总理事务王大臣。召抚远大将军十四阿哥胤祯回京奔丧。诚亲王允祉上疏,援例陈请将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十二月,封八贝勒允禩为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十三阿哥允祥为怡亲王,十二阿哥允祹为履郡王,已废太子允礽之子弘皙为理郡王,以隆科多为吏部尚书。乾清宫内,宜太妃称病坐四人软榻见新皇雍正而受训斥。雍正以宜太妃身体不适,需要我服侍为由,将我强留在了紫禁城内。
养心殿西暖阁内,窗外雪花飞舞,屋内却是温暖如春。他很细心,知道我畏寒,特命人在屋内多摆放了几个暖炉,火炭呼呼的烧着,可我的心里却仍是冰凉无比,毫无暖意。
“额娘,您就吃点儿东西吧。皇阿玛特意让人做的,全是您最喜欢吃的。”弘历端着一碗燕窝粥,劝道,“额娘若再不吃,御厨房的那些人又该受罚了。”
我一身素缟,静坐在窗前,整个天地都是一片素白。已经一个月了,我整日都在这间屋内,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除了怡亲王胤祥和弘历外,我见不到其他的人。再过几天,便是雍正元年了。因康熙去世,今年宫内不会有任何的庆典。我见不到他们,我的丈夫和儿子。
“额娘。”弘历挑起袍摆,扑通跪在我面前,“儿子求您了!”
我慢慢收回目光,怔怔的看向弘历,慢声道:“四阿哥,我说过很多次了。我不是你额娘,你的额娘是僖妃娘娘。我是你五叔的侧福晋,是你的五婶!”
弘历轻咬着下唇,目光里全是失落和感伤,忽地站起身对我叫道:“她不是!她不配!我的额娘就是您,只能是您,皇阿玛不会骗我的。额娘,为什么您不要我了?为什么要把我送给其他人抚养?您知道吗?我有多羡慕弘晊和弘昂,我们都是额娘的儿子,为什么只有他们能在您身边长大?而我却只能叫别人额娘。”
“四阿哥,我再说一遍。我不是你额娘!”我半仰着头,紧盯着弘历的眼睛,一字一顿地道,“生恩不及养恩大!她把你养大,就是你亲生额娘。”
“不是。从小我就知道,她不是我的亲生额娘。我不听话,淘气胡闹,她从没跟我说过一句重话;对我的起居照顾的无微不至,事无巨细。可我从她那儿体会到的爱,不是母爱,而是种怜悯的爱。她在可怜我!可怜我被亲生额娘抛弃!我不要她可怜,我有额娘,虽然额娘只让我叫她五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