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偌大的院子,显得更加的空旷。我一直呆呆地站在那儿,知道黑暗来临,才缓缓起身进了屋。今晚没有月光。我靠在榻上,看着窗外的天空,漆黑一片。回想起朱棣的话,疑窦丛生。虽然当时答应的很干脆,没有半点犹豫,几乎是脱口而出,可现在又开始感到不安。以朱棣今时今日的地位,他想要杀掉圭儿,确实是易如反掌,只需要随便编造个借口、理由,对外便可交待,就算有人怀疑,也不敢造次。他却如此大费周章,让我以命相换,实在是有些奇怪了。我的命又不值钱,就算死了也没人知道看来,事情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简单。宫廷永远是斗争的核心,处处都有暗涌潜流,这些王宫贵胄,从小这种环境里长大,早就深谙其中之道。以前,虽然身处深宫,好在小姐贵为皇后,事事提点和保护;皇上又性情温和,待人宽厚,所以,我总是远离斗争的漩涡。没想到,今天为了救人,没有管那么多,导致自己身陷囹圄,将自己置于别人的圈套之中,任人摆布。和朱棣这样的人做交易,我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更没有胜算的把握。不论如何,既然已经选择了,就不要后悔,也不能后悔。如果像他所说,我一个人的命能够换他们两个的命,那不管他把我怎样,我都没有怨言。即使要我粉身碎骨,挫骨扬灰,我也在所不惜,我只想要圭儿和福喜他们平平安安,因为在这个世上,他们是唯一还和我有联系的人。想到“唯一”二字,不由得想起了另一个名字。自从那天之后,我总是刻意地回避这个名字。曾经是那样的喜欢,如今却是如此的厌恶,以至于久久没有提起过。过了这么久,我以为自己已经忘却了,可是,每当想起来,心里还是隐隐地痛。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从未忘记过他,而是将他深深地埋在了心底,不忍也不敢再想起。可是,当出现与他相关的一切时,心里就像激起了千层浪,涟漪泛起,久久不得平静。起初,我以为他只是个影子,只要熄灭了烛火便会消失不见;现在我才知道,原来在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无法磨灭,无法消除。可是,就算如此又能怎么样?他已经不再是从前的他了。我永远都忘不了,那天他看我的眼神,躲闪不及之中隐藏着犹豫的神色,还有冰冷的表情和话语,都像是利刃一样,剜入心窝。他是朱棣的人,他对朱棣死心塌地,之前的一切都只是谎言,或许,连我们的相识到后来他给我玉镯和承诺也都是谎言。看来,我还是太天真了。几乎是一夜未眠,直到天蒙蒙亮才迷迷糊糊睡过去。过了不久,便被一阵嘈杂的声音惊醒。我翻身下床,随着声音的来向走了出去,一开门,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惊讶地喊了出来:“万公公!你怎么在这儿?”万福正佝偻着身子站在门口,手里端着几样点心和清粥,笑容和蔼,可脸上的伤还没好,缠着纱布,隐隐能看出红色的印迹。他笑着走了进来,对我说:“姑娘,老奴来伺候你了。”“公公,你的伤”想到那天的情景,火真出手那么重,他伤的肯定不轻。上一章 |
“姑娘,老奴这身贱骨头,经得起,没事儿。”万福微笑着,口吻却像在安慰我。我觉得非常辛酸,自己明明有手有脚,还他这个拖着病体、带着伤的老人来伺候,怎么忍心?于是,便对他说:“公公,我不用你伺候,你回去吧。”刚说完,又联想了之前他和我说的话,便说:“朱棣那边,我会向他说明的,让他放了你的家人。你回去吧。”“姑娘,”万福似是十分感动,顿了顿,才说:“是,是有这个原因,可是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老奴确实想留在姑娘身边。”“为什么?”我感到奇怪,虽然那天他对我说过心里话,我也没把他当外人,可是,我们毕竟是非亲非故的,他完全没有必要自愿留下来伺候我这么一个随时都可能死的人啊?难道是另有隐情?万福笑了笑,说:“姑娘感到奇怪,也是正常的。”他将饭食放到桌上,又继续道:“老奴自十三岁入宫以来,伺候过好几位主子,有好有坏。但他们都是醉心于争宠,未达目的不择手段,可最终的下场都不太好。荣华富贵都只是稍纵即逝的东西,太过追求这些,往往是适得其反。”他说的很对,这些道理以前小姐也曾告诉过我。可我不知道他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就问:“可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就是因为这些和你没关系。”万福沉声道:“老奴曾经说过,你和老奴的一个侄女很像,所以,一开始,就对姑娘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后来,日子一长,老奴觉得姑娘你和宫里的人不太一样。”“哦?有什么不一样?”“要是其他的女人,见到燕王得势,肯定是阿谀奉酬,百般巴结。可你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对他十分冷淡,甚至是厌恶。当老奴说起家人的时候,你会同情和不忍,说明你很善良。”“是么?”虽然他这么说,可我一点也不觉得。以前也有人说过,我和其他人有点不一样,不过那是说我傻。当时我不觉得,现在想来,我确实是傻,傻到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和本性,傻到这么容易被人看穿。万福继续说:“姑娘,您是老奴第一个真心愿意伺候的主子,就让老奴伺候你吧。”我叹了口气,刚要拒绝,转念一想,我自己都是随时可能死的人,他在这儿待不了多久,只要我死以后,他就可以出宫和家人团聚。那么,我何不好人做到底,最后帮他这个忙呢?于是,我点点头,答应了。
梦醒不知身何处
又响起嘈杂的声响,人声鼎沸,脚步整齐规划,沸沸扬扬,似是在举办庆典之类的仪式。我向门口望了望,好奇的问:“公公,今天宫里怎么了?”刚说完,就听到声音如惊雷炸响,震耳欲聋,震得大地都在颤动。继而,呼喊声犹如洪水一般,山呼海啸地倾泻而来:“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气势恢宏,吞没了一切。万福面露难色,迟疑着没有回答。我知道他怕我难受,于是冲她点点头,示意他表示我知道了。虽然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可是当它真正来临的时候,还是有些难以接受。是的,这是在举行新皇登基的仪式。朱棣果然顺利篡位,成功地登基。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哼!根本就是胡扯!他朱棣这个江山是从亲侄子手中夺得的,根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如今得势,不但没有落得个人人唾弃的名声,反而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新皇帝。人总是善于趋利避害,当事情的发展有利于自己的时候,什么亲情、忠孝、仁义都可以通通放弃。识时务者为俊杰,良禽择木而栖,这才是真正的人心。“姑娘,”万福叹了口气:“一切已成定局,姑娘就不要再执着了。”我摇摇头,有点不甘心,难道大明江山就要落在这样一个弑君奸臣的手上了吗?我想起了皇上和小姐,自从那天看到乾清宫着火之后,就再也没有见到他们。虽然知道他们可能凶多吉少,可是,我还是想听到有关他们的消息,于是,我问万福:“公公,那日乾清宫起火,你可知道?”万福连连点头,声音干涩而哽咽:“是啊!那天乾清宫的火太大了,老奴老远就看到了。后来,听人说,从里面发现了一具尸体,已经烧成了焦炭,说是皇上的。”果然是这样,看来皇上他们已经不对啊!怎么只有一具?皇上和小姐当时应该都在里面,按理说应该有两具尸体才对啊!怎么会少了一具?万福见我低头沉思,以为我是在难过,安慰道:“姑娘,做人不能太执着,尤其是在这深宫里面,凡事要看开才好,否则会活得很累。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谁也没有办法,不如就放开吧。”我不能将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只是冲他点点头,没有说话。整整持续了一整天,才又恢复了平静。我不想听他们这阿谀奉承的说辞,可是声音实在太大,估计整个京师都能听到。我回到房间里,想尽一切办法,用被子捂住耳朵,后来索性将头蒙住,那声音却还是像鬼魅一般,跟随在左右,不断在耳边回响。曾几何时,我也曾因为这样的仪式而高兴,那是几年前的事了。短短几年,皇宫就换了主人,乾坤倒转,翻天覆地,物是人非。一个王朝的覆灭,换来了另一个王朝的兴起。在黑暗中睡去。恍恍惚惚,发现自己身处一片白茫茫的雾气之中。猛地,雾气中出现了圭儿,他浑身是血,无辜地望着我:“姑姑,救救圭儿”我想要大声呼喊,却发现自己发不出声音,张了张嘴,只听到几声沙哑的叫声。圭儿还在前方,却被人不断地拖住往前跑,离我越来越远。我赶紧跑上去,伸手一触,当指尖触碰到他时,居然直接贯穿了,惊讶之余,他已经消失不见了。我慌忙地四处寻找着,周围都是雾气,根本看不清楚。突然,眼前又出现了一个人,正坐在地上,直直地看着我。走近一看,是福喜,我高兴地握住了她的手,却发现她像失去了知觉一样,目光呆滞,双眼无神,空洞的没有任何神采。面无表情的脸上有几道血痕,映衬地脸色更加苍白。要不是她一直盯着我,我都差点以为她已经死了。可她这个样子,也与死人无异了。我正要开口说话,又想起自己无法发出声音,于是只得拉住她的手,不断地摇动着,试图让她清醒过来。过了很久,她还是没有反应,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我急的连眼泪都出来了,突然,她似是有了反应,缓缓转过头来,看着我。我大喜过望,刚想要拉她起来,却发现她的脸起了变化,五官扭曲变形,表情狰狞可怖,犹如恶鬼一般,直直地扑向我,一边扑还一边恶狠狠地说:“都是你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