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我睁开了眼,秦焰已经放开了我,他看着我,表情有些怅然。“刚才,对不起。”“恩,我知道了。”“红豆,虽然我骗过你,可是,有件事情我一直都没有说谎。”他看着我,目光坚定而深沉。我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想听听他口中所说到底是什么。他顿了顿,说:“我喜欢你。”我惊讶地看着他,心情复杂。我仔细地打量着他,试图从他的表情里面找出破绽,因为我怕他又在骗我,就像以前那样。已经上过一次当的人,就会变得小心翼翼,不会再那么轻易地相信承诺。他的表情认真而真诚,我几乎无法辨别出有丝毫谎言的成分,或许是我再次心软了,或许是我太笨。可我不能再被他骗一次了,这种结果我承受不起。于是,我选择了逃避,冷冷地对他说:“你以为我会相信你吗?”这话一出,不止是他,就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我嘲讽地看了他一眼,带着几分轻蔑。他怔怔地看着我,似乎有点不认识我了,就像在看一个陌生人。好,很好,有种报复的快感,和莫名的痛楚。原来,说谎的时候,心里也是会不好受的。他叹了口气,说:“不管你相不相信,我是真心喜欢你。”思虑良久,他又说:“其实,朱允炆没有死。”“什么?”这真是个天大的笑话!怎么可能?我不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瞪着眼睛看着他。他深吸口气,继续说:“我知道你不相信,但是,这是真的。”跟着,他向我解释了大火那天在乾清宫发生的事:那天,在大火之前,乾清宫里只有三个人:皇上、小姐和他。那个时候,朱棣已经攻入了京师,再过不久便要攻入宫中。秦焰劝皇上他们快走,他们却心意已决,要如皇宫共存亡。就在生死关头,皇上突然想起了,太祖皇帝曾经留下的一封书信,叫他在危难之时取出。他拿出那封信,里面是一副地图和指示,根据指示,打开了一个暗道。原来,太祖皇帝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于是提前为他做好了准备。皇上本来要带着小姐一起走,可小姐说,她得留下,要不然,朱棣没看到尸体会起疑心的。在皇上走后,小姐放了把大火,然后,葬身火海“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只有一具尸体,竟然是小姐的”我喃喃自语,又想到小姐决绝的眼神,忍不住又掉下泪来。没想到,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最后却以这样残酷的方式,为爱人奉献了最后的生命,没有丝毫的犹豫,无怨无悔。秦焰点点头,说:“当时,只有我在场,就连皇上也不知道这件事。他们都以为建文帝已经驾崩了。”我冷冷地说:“你不是朱棣的人吗?为什么要骗他?”他皱了皱眉,神色有些痛苦:“皇上对我有养育之恩,朱允炆对我有知遇之恩,这两种恩情,我这辈子都是还不起的。”他埋下头,说:“自古忠孝两难全,我只是想尽力不辜负他们。对于朱允炆,我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希望他在外面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我原以为他只是一心效忠朱棣的死士,没想到,还有这么复杂的关系。原来,他也曾纠结过、挣扎过,在道义、忠诚之间无从选择。我错怪他的,一直以为他是个无情无义的人,想不到,他的确有苦衷的。一时间,我又开心,又难过,不知道如何是好,流着泪问他:“你为什么不早说?”他苦笑了一下,说:“一直没有机会啊。而且,不想给你增添烦恼。”我猛地举起拳头,朝他的胸口捶去,怒气冲冲地说:“都是你!差点把我气死!”我故意挥着粉拳,威胁道:“还有什么瞒着我的事,快说!”“确实还有一件。”他面露难色,似是有些难以开口。“什么?还真有!”见我快要发火,他却笑了一下,说:“也不算瞒着你,我给过暗示,只是你太笨,不懂而已。”“你说什么?”上一章 |
竟然说我笨,我气得再次捶了他几下,他笑了笑,说:“其实,我们早就见过面。”“我知道啊,在观音庙那里,你还撞过我。”他摇摇头:“不是,还要更早。”我愣住了,摇摇头:“不知道。”他叹了口气:“看来,你还真是不记得了。十三年前的冬天,在雪地里,我救过一个女孩”“啊!是你救了我!”怪不得那天他对我说什么我不记得了之类的话,怪不得我第一次见他就觉得眼熟,原来是这样!他愣了一下,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你真是奇怪,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说着,他伸手刮了下我的鼻子,动作亲昵。我的心情一下开朗了许多,冲他咧嘴一笑。他还是原来那个他,原来他一直没有变过,真好。高兴之余,我突然想起了圭儿,便问:“你知道圭儿的消息吗?”他眉头一皱,摇摇头:“这件事,皇上没有让我插手。”他顿了顿,又说:“虽然我不知道他们关在哪里,可是,我很肯定他们很安全,只要不出大事,皇上是不会杀他们的。”还是没有消息,我心里一急,又开口道:“可是”“红豆,”没等我说完,他又开口:“很多事情,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听话,他们会过的很好的,不要再去过问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了。”我低下头,默默无语。是啊,就算我知道了又能怎样呢?我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连自救都不可能,何况是救他们?还真是痴心妄想。想到这里,不禁释然了许多。或许,我一直都太过执着了,守着执念生活,所以才这么痛苦。坚持了这么久,也是时候放手了吧。正想着,秦焰又开口:“红豆,我们都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你已经尽力了,你的小姐泉下有知,会原谅你的。”说着,他从怀里拿出玉镯,再次戴在了我的手上,说:“这次,我不会让你再取下来了。”我用力扑入他的怀里,哭得像个泪人。一直以来,我一直强忍着、硬撑着,实在是太累了。终于,现在有个人能和我一起撑下去,和我一起扛下去。我灰暗的生命里,又再次有了色彩,再次看到了希望。原来,上天待我不薄,让我们能在经历了这许多的磨难与考验之后,又能冰释前嫌,再度拥抱。这次,我不再犹豫,不再迟疑。就让我再勇敢一次吧,紧紧地抓住,即使,可能非常短暂,可能无法长相厮守,我也心甘情愿。我们紧紧相拥着,希望这一刻就是永恒。我甚至恨不得可以一下就老去,或者是就这样死去,只要能够永远这样抱着、拥着,也是好的。“就让我自私一回吧”我默默地祈祷着,希望他们能够听到。
疑惑
一晃都到了七月,离郑三保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今天,是他最后一次来坤宁宫看望徐妙如,明天,他就要去苏州,从刘家港出发,带领船队出海。徐妙如的气色恢复了不少,看来通过这几个月的休养,她的身子有所改善。虽然是好了很多,可还是有些虚弱。见郑三保来了,很是高兴,脸上又露出了少有的红润。这次见面,我故意躲开了,我怕再见到他,又会看到他那种复杂的眼神,那种莫名其妙的古怪的感觉。我借故离开了,却不知道该去哪里,在园子里漫无目的地走着。没想到,这次的见面时间很短,没过一会儿,郑三保便匆匆离去,正好撞见了在圆子里的我。还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我赶紧道了万福,他没有说话,点点头,便匆匆地离去了。这下,我终于松了口气,估计要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遇上他了。想着,却又觉得可笑,我和他明明就非亲非故,我却莫名其妙的想躲着他,他也有些刻意的回避,真是奇怪得很。郑三保出海之后,宫里的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想必是国事繁忙,朱棣已经很久没有来过坤宁宫了。徐妙如倒是很大度,这点和当初的小姐简直是一模一样。看来,真正能够得到皇帝的宠爱,母仪天下的女人,必然要有容人之量。他不来,倒正合我意。于是,我继续过着我悠闲的日子,整天没有目的的活着,直到那一天——那是在半个月之后的一个晚上,我刚服侍完徐妙如,刚要朝别院走,却被人拦在了前面。这个人年轻不大,我好像认识。不用一会儿,我便想了起来,因为他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嘴边那颗痣很大很明显。所以,我不会认错,他就是那个之前来过别院的太监。肯定他的身份以后,我赶紧道个万福:“李公公。”这个李金贵是个不容得罪的主儿,本来只是一个司务太监,却深谙拍马溜须之术,很是得郑三保的欢心。正好遇上郑三保出海,他便趁机得势,成了内宫监大太监,正四品的官职。偏偏这人又是个恃宠而骄的性子,这下得势,更加目中无人,宫里谁都怕他三分,不敢得罪他。我心里虽然厌恶他,可不想给自己找不自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还是地担待着点。李金贵一脸高傲的表情,似乎并不急着让我起来,眼睛瞟了我一眼,才拖着声音说:“起来吧。”“是。”听到他尖细的声音,实在是想吐,胸口一阵恶心,却又只能忍住。这太监很少会来这儿,今天来这,到底是所为何事?是了,或许是朱棣派来看望徐妙如的吧。想到这儿,我就释然了不少,看来这和我无关了吧。可随后,他的话让我惊讶不已。“你就是红豆吧。”他的声音十分冷淡,还带着几分不屑。我应了一声,没有多说。虽然我们早就见过面,可明显他根本就没把我放在眼里,早就忘记有我这么一个人了。既然如此,他问我做什么?还没等我多想,他又开口道:“随我走一趟。”“等等!”我还云里雾里,走一趟?去哪儿?也是脱口而出:“公公要待奴婢去哪儿?”他斜睨着说:“用得着和你说这么多吗?”说完,他转过身去,又说:“走着!”看来,这太监的脾气又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