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我冲她摇摇头,表示没事,想要挤出一个微笑,可嘴刚张开一点,就僵在了那里,只得放弃。我想,那肯定比哭还难看。品月疑惑地望着我,也点点头,表情还是有些担心。我又伸出手来轻轻地握了她一下,她这才放心了些。正要转头,眼角的余光里又瞥见了异样的眼神。顺着那方向一看,竟然是福喜,她好像已经看了我很久了,眼中露出复杂的神色。在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她十分陌生,全然不像以前那个单纯可爱、大大咧咧的福喜了,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或许是看到了我,她那种眼神一闪而过,马上又换上平时的样子,冲我微微一笑。我也冲她点头,心里却十分忐忑不安。虽然知道,她这次回来之后,就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可没想到,今天看到她这样的表情,还是被吓了一跳。是了,受了这么多折磨,内心也会多多少少有变化的吧。希望她的内心的伤痕能够慢慢地好转,慢慢地恢复。转过头的时候,淑妃已经从朱棣的怀里出来了,正被宫女扶住,在一旁低低地抽泣着。朱棣走上前来,抚摸着棺椁,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妙如,朕来看你了。”说完,是良久的沉默。虽然他背对着站着,可我仍能看到他抖动的肩膀。或许,他是在默默缅怀和她共同经历的一切吧。过了一会儿,太子也来了,还是老样子,孱弱而臃肿。不过这次,朱棣没有过多的表现出对他的鄙夷,可能是因为徐妙如吧,因为她临终前的交待,让他不忍心在她面前斥责这个孩子,虽然他心里还是多多少少带着不满的情绪。太子跪拜之后,是其他的皇子、公主。领头的是汉王、赵王和四皇子等几个年龄比较大的皇子,在他们身后,是一些年幼的皇子、公主。汉王、赵王等几个年纪较大的皇子,脸上都是凝重的神色,其余的几个皇子、公主,都是学着他们的样子,跟在后面,默不作声,只有几个还很小的孩子,一脸天真懵懂,恐怕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想起了菊香,我冷冷地看着汉王,他神情专注地朝灵位跪拜着,一脸严肃,并不知道我在看他。就是这个男人,利用的菊香的仇恨,让她死心塌地地充当他手中的棋子,为他报仇。他这样一个城府极深的人,狡诈狡猾之辈,想必刚才的悲痛也是装出来的吧。为了皇位,他可以不顾兄弟情义,这样的冷血无情,一定也不会顾及到自己的母亲。在这一点上,他和朱棣还真是像。怪不得,朱棣如此喜欢这个儿子,都是同样的心狠手辣。夏天的夜晚,吹着炎热的风,就连人也都变得烦躁起来。和白天的情景完全不同,现在的大殿里,只剩下我们几个守灵的人。太子和几个年长的皇子也留了下来。可是,太子的身体太弱,流芳怕他吃不消,就劝他回去休息一下,明天再来。可太子却执意不肯,非要坚持为母亲守灵。他一直坚持到到了下半夜,实在是咳嗽的不行,才被人搀扶着回去了。上一章 |
  这里实在是太闷,我便出去透透气。品月和福喜想要跟上来,却被我拒绝了。独自走出大殿,周围是漆黑一片。突然,发现黑暗中好像有两个人在动,走近一看,是汉王和赵王,他们正在商量着什么。隔得太远,听不大清楚,只看见他们的表情有些难看。看他们的样子八成不是什么好事。我想要走得更近些,却一不小心踩空了。虽然忍住了叫喊,可这样的动静在寂静的黑夜中,还是非常的明显。“什么人?”“糟了!”心中大惊,看来,是被他们发现了。脚步声越来越近,脑中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正在此时,却听得有人在说:“二哥、三哥,是我啊。”脚步声在离我不到两尺的地方停住了。我听到那人转身,对那说话的人说:“老四,你跑这儿来做什么!”语气有些不满。说话间,四皇子朱高燨从一座假山后出来,说:“我心情不好,就到这儿来散步咯。你们又在这儿做什么?”“那你躲在假山后面干嘛,鬼鬼祟祟的”“三哥,你这么说可就不对了,我哪里鬼鬼祟祟的了,倒是你们”“你”“好了!”一直没有出声的汉王开了口:“老三,都是自家兄弟,何必和他计较?”他走到朱高燨身边,说:“老四啊,时间也不早了,我和你三哥先回去了。”“那四弟恭送两位哥哥了。”赵王冷哼一声,跟着汉王离开了。待他们走远,我这才松了口气,暗暗骂自己真是不小心,差点就被发现了。再看那四皇子,还站在那里,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这可如何是好?他不走,我怎么从这里回去啊?正想着,却听到他说:“出来吧。”
  知音
  听到这声音,我一下愣住了,难道他已经发现我了?惊慌之余,又听到他说:“出来吧,我知道你还在这里。”看来,他真的发现了我。我跟他只不过一面之缘,根本就不知道他是怎样的人,这样贸贸然地出去,可是有些冒险。于是,我踌躇着,没有出去。再等等看,说不定他等不到就会离开。过了一会儿,他果然没有再问。本以为他要离开,没想到,他从身后拿出一支笛子,轻轻地放到了嘴边。一阵悠扬的笛声传了出来,随着夜风飘散开来。我对音律一向是没有认识,也不知道他吹得是什么,只是觉得很好听,婉转悦耳,带着淡淡的悲伤。他吹得这样动人,连花朵也随着翩翩起舞。我也忍不住侧耳倾听,那音乐像是穿透了我的心,直接触动了内心最深处的地方,拨动心弦。这笛声像是有魔力一般,让我情不自禁地随着它,从假山里走了出来。一曲终了,他将笛子拿到身后,转过身来,对我说:“终于肯出来了?”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他的面前,一时有点不知所措。可现在他已经看见了,再躲闪也失去了意义,我索性就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他,心里却在揣测他的想法。他仔细打量着我,眼睛微微眯起,这神情像极了朱棣。我心里一个激灵,竟然生出了莫名的恐惧。突然,他看着我,微微一笑,说:“我认识你。”说得这样直接,这样云淡风轻,让我有点猝不及防。我点点头,道了个万福,说:“奴婢是娘娘身边的婢女,四皇子见过奴婢也不奇怪。”“哦?是了,我想起来了,你是在两年前的中秋,为父皇挡住刺客的那个宫女!”我点点头,说:“回四皇子,奴婢正是你说的那个宫女。”他点点头,说:“自从那次之后,宫里就在传你的事迹。”他低下头,想了一会儿,说:“你叫红红”“奴婢叫红豆。”“哦,是了!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名字有趣的紧。”他冲我笑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原来,我在宫里还成了名人了么?真是有些好笑。再看看眼前这个四皇子,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看着比福喜还要小一点儿。通过刚才的接触,我觉得他和他的父亲、哥哥都不相同,或者说,他和宫里的人都不大相同。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觉得他有种独特的气质,有着不谙世事的纯真和没有心机的率直,现在一看,果然如此。真不知道,他是怎样在这样明争暗斗的宫廷里,还能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本性的。可不管怎样,我和他终究不是一路人,还是速速离开才是。于是,我对他说:“四皇子若没有吩咐,奴婢就不打扰您的雅兴了,先退下了。”正要离开,却听到他紧追几步,说道:“等等!”我转过身去,说:“请问您有什么吩咐?”他笑吟吟地看着我,说:“刚才我救了你,你还没给我道谢呢!”看着他一脸笑容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轻叹一声,心想:“还真是一个孩子!”转念一想,刚才若不是他,那后果可不堪设想,说他救了我,也并不为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见着他,我也起了小孩儿心性,故意朝他鞠了躬,动作有些夸张,对他说:“奴婢谢过四皇子,四皇子的大恩大德,奴婢无以为报。”他愣了一下,继而又笑了笑,对我说:“谁说无以为报?你现在就可以报恩。”这下,轮到我惊讶了。这人还真是吃不得亏。可话已经说出了,不能反悔,我咬咬牙,问道:“奴婢愚钝,请您明示。”“很简单”他冲我挑挑眉毛,说:“这里没有其他的人,本皇子想要吹笛子,却缺少一个听众。”说着,他又看向了我。我皱着眉,说道:“可是奴婢根本不懂音律,皇子你还是找别人吧,否则,这样只能是对牛弹琴。找奴婢来听,只会辱没皇子美妙的笛声。”他摆摆手,说道:“你说你不懂,可是,刚才你不就是被我的笛声吸引着出来的吗?而且,你刚才说,我的笛声很美妙,那说明你明明听得懂啊!”这小孩儿,还真不好糊弄,都怪自己,刚才说那么多话。可我又不能说,“刚才那是在奉承你呢”,否则,岂不是又说我骗了他?事到如今,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是听他吹笛子而已,又不是什么严刑拷打。而且,他吹得的确很好,再听一次也无妨。我点点头,算是答应了。见我点头,他有些欣喜,拿出笛子,又开始吹了起来。这次又换了一首曲子,还是那么悠扬婉转,却更加地悲戚,让我想起很多往事,心里一阵一阵地疼。眼前的少年一身素白,头带随风飘舞,衣服也被轻轻吹地翻飞,是那样的儒雅温柔。他的神情悲伤,眼睛紧闭,像是在回忆着什么。曲子如潺潺流水一般,在心里流淌着,一直到最后,消失在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我的思绪也跟随着它,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哭了?”被他这么一问,我才从思绪中回过神来,伸手一摸,脸上确有浅浅的泪痕,赶紧用手拭去。他看着我,神色变得凝重,良久,才开口道:“你知道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