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说着,便悠悠地哼唱起来。这是首没有名字的曲子,也没有歌词,不知道出自何处。娘当时,就是唱着这样一首无名的歌谣,哄着我入睡,伴我成长。如今,我又将它唱给自己的孩子。我唱道地很轻很柔,就像当年的娘那样。玉儿则听得很是认真,双手托腮,仿佛当年的我。过去的时光总是短暂而美好,可是,却已经一去不复返。只能在现在,追忆曾经的过往。一曲终了,却没有人说话。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之中,许是想起了以前的事情吧,品月和万福都是眉头深锁,低头不语。只有玉儿不懂我们的心思,好奇地打量着众人。正在这时,却听得有人赞叹道:“唱得真好啊。”这依兰阁里,平时就甚少有人回来,此时此刻,更是不可能会有人来才是。如今,却来了意料之外的访客,实在是不能不让人震惊。众人都纷纷回头,发现来人已经走到了面前,竟然是贤妃。
曲殇情难抑
贤妃眉眼俱笑,道:“姐姐,你刚才唱得真好,那曲子叫什么名字?怎么这样好听?”“妹妹快来坐。”来了这般人物,自然不能怠慢,我一边说着,一边将她领了过来,又安排她坐下。见到她来,万福满是惊讶的表情,品月虽然默然,但眼神中却隐隐有着警惕,只有玉儿感到十分的高兴,待她一坐下,便凑过身来,笑嘻嘻地对她道:“漂亮姑姑来了,漂亮姑姑来了!”贤妃冲我们微微一笑,周围顿时明媚起来,真真是美艳动人的女子,这一笑,便可倾城。她伸出纤长的手指,抚摸着玉儿的头,道:“玉儿可别这样叫我,还是叫允珍姑姑的好,听着亲切。”玉儿想了想,却摇摇头,脸上满是调皮的笑意:“不嘛不嘛,姑姑生的这样美,为什么不能叫漂亮姑姑?玉儿觉得这名字最适合姑姑了!”“玉儿,听话。”说着,我冲贤妃笑了笑。低调是宫里生存的法则,她这样聪明的人,怎会不知道?她如今已经是站在风口浪尖上了,当然要越发低调的好,否则,招人妒忌,遭人嫉恨,并非是一件好事。在场的人都能明白,可玉儿却不懂,仍是眨巴着眼睛,看着我,似乎是在问我原因。我冲她微微颔首,她便不再任性,对贤妃道:“既然姑姑喜欢,那么玉儿以后就叫允珍姑姑。”“真是个乖孩子。”中秋之夜,朱棣的宠妃竟然会来到我这个冷清的地方,实在是有些奇怪。我小心试探道:“妹妹怎么会来我这里?今晚不用陪皇上过节么?”她笑了笑,道:“皇上他今晚说是有事,便没有来。”贤妃笑着伸手轻轻抚着她的小脸,又转头对我道:“对了,姐姐刚才所唱的,究竟是何曲子,竟是这般动听?”我笑笑,道:“不过是一首家乡的小曲罢了,没有什么特别。”“不,姐姐,你这话说得不对。”她说着,问道:“虽非大家之作,但经过姐姐这么动情的一唱,听来倒也是情真意切。”“哦?妹妹竟有如此感觉么?”“当然,”她笑着说:“不仅如此。姐姐,你知道吗,在刚才我听到你唱的那一瞬,心中突然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我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小院,回到了父母兄弟姐妹身边,听他们说着话,看着他们的笑脸”她说着说着,却没有再说下去了,只是一个人静静地看着远方,出了神。我知道,刚才的思绪,牵动了她心中最大的牵挂,所有的不舍和念想,都在那一刻,不住地撩拨她的心。抑制不住、挥之不去的乡愁和思念,开始释放,那种感觉,是甜蜜而苦涩的。我很能体会她的心情,因为我也有这样复杂的情感。甜蜜,是因为回想起了曾经那无忧无虑、纯真快乐的岁月,而苦涩,则是在想象之后,又不得不面对冰冷的现实。既然是无法回到从前,那就干脆不要去想的好,反而会少点失望和痛苦。想着,我便安慰道:“妹妹何必如此伤感,在这宫里,你我都是一样。有句古话说的好,叫‘远亲不如近邻’,若是妹妹不嫌弃,在这往后的日子里,大家相互扶持、相互帮村着,哪不比亲人差?妹妹,你说是吧?”“姐姐说的极是。”她神情有些激动,眼中隐隐有泪,虽然有些哽咽,却又强忍了回去。平复了一会儿,她才笑了笑,对我道:“刚才是因为突然想起了家乡,才会如此伤感。今天过节,应该高高兴兴的才是。刚才是妹妹不好,扫了大家的兴了。”“妹妹说得哪里的话,今天都是自家人在一起,不必这样拘礼。”“既是一家人,那妹妹可否求姐姐一件事?”这一听,心里“咯噔”一下,顿生警惕。她到底会说什么?不管她说什么,还是先听着罢。想着,便笑着开口道:“妹妹但说无妨。”贤妃嫣然一笑,道:“适才听姐姐唱曲十分动听,现在很想再听一遍,姐姐觉得可好?”原来如此,我还以为她会提出什么要求来。看来,是我自己刚才多心了,才错怪了她。顿时感到一股愧疚之情,暗骂自己小肚鸡肠。我点点头,道:“既然是妹妹说的,那做姐姐的岂有推辞的道理?况且今天是中秋,为大家唱曲助兴也是好的。”她道:“那么,姐姐是答应了?”我回答:“当然。不过,我会唱的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调调,若是听着不合意,妹妹也别嫌弃。”“不会不会,我觉得好听还不及呢。”这时,玉儿插嘴道:“娘亲,刚才的曲子都已经听过了,换个曲子好不好?”贤妃也看着我,道:“是啊,我也想多听一些其他的曲子呢。”我想了想,道:“好。”接着,便开始唱了起来:二月春风抚树梢,谁家女子窗前靠?柳眉弯弯眼吊梢,小嘴儿点点微微翘。声声叹来声声焦,手中线儿来回绕。问她哪来如斯愁?她又叹气来又泪掉:“本有夫君恩爱好,却怎料战场急来招。如今这一去已数载,不知何时才能会还到?我与他自幼便相识,上一章 |
青梅竹马溪边绕。你唱曲来我哼调,郎情妾意好逍遥。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作比翼鸟。春去春来又一遭,却盼不得重回他怀抱。只愿战事早结束,他朝会还可安好。“一曲终了,我内心却久久无法平静。这首歌是娘亲时常为我吟唱的,叫做《盼春归》,说的是在一位在家乡的女子,日日期盼战场上的夫君平安归来的故事。娘之所以喜欢这首曲子,大概就是因为爹的缘故。当时,爹去了战场,从此了无音讯,一去不复返。娘亲便时常坐在窗前,望着外面,轻声地吟唱。有时,还会默默地流泪。以前听娘亲的唱的时候,并不太能明白那词里惆怅、哀婉的深意,不能理解那女子心中的凄苦与乞求,更不会知道,这完全是娘亲真实的写照。如今唱来,便能体会到几分她当时的痛苦:与心爱之人远隔天涯,无法得知和他有关的一切,甚至不知道他是生是死,只能默默地守在这里,日夜期盼,思念流泪。下面我记得还有歌词的,可是却记不起来了。虽然无法知道那痴情女子的结局,但我却知道娘亲的结局——在无尽的期盼中,度过了自己短暂而凄苦的一生,用自己的忠贞坚守,实现了对爱人的承诺。她是这样平凡的女子,却又是如此的伟大,伟大地让人心酸。仔细一想,现在的我也是如此,可我不知道,到最后会是个什么样的结局,或者是无休止的等待,或者是郁郁而终,或者是彻底的绝望面对未知的结局,即便是恐惧,我也无可奈何。“姐姐唱的真好。”贤妃听得很是认真,眼里泛着泪花,对我道:“刚才这曲子,唱得这样动人,让人听了也为之感动。那痴情女子对夫君的爱恋,实在是让人敬仰和佩服。”我淡然道:“不过是一痴傻女子罢了,算不得什么。若是聪明人,怎么会这般固执?又怎么会让自己饱受这样痛苦的折磨?”“可是,我却觉得她不傻。”贤妃正色道:“她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为之坚持到底。”她顿了顿,又叹了口气,道:“人世间最美的,莫过于爱情。若能轰轰烈烈地爱一回,就算是死,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说着说着,她越发地动情起来:“这世上最最可怜的是,在最美的年华,却遇不到最爱的人。还不懂什么是情、什么是爱,便韶华已逝,年华老去。”“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无法操控自己的未来,这才是最大的悲哀。”她说的话,听来似是发自肺腑,让人不得不为之动容。这样一个绝色出尘的女子,竟然也会有如此感慨,实在是让人感到意外。转念一想,这后宫里的女子大都如此,很少有人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或许有过挣扎,或许有过抗争,但到最终,还是不得不向老天屈服。想到这里,不禁对她产生了同情。正要安慰,却见她神情突然一变,杏眼一睁,看向我身后的方向。还未等我询问,便见她蹲身下去,恭敬地道:“臣妾参见皇上。”再一看,周围的众人也都跪在了地上,纷纷磕头行礼。我大感不妙,赶紧回头一看,朱棣正赫然站在我身后,冷眼看着我。果然是他!可是,他怎么会来?他既然今晚有要紧事,连最宠爱的妃子无法作陪,可如今又怎么会来到这里?真是奇了怪了。
酒醉
“臣妾参见皇上。不知皇上前来,有失远迎。”“起来吧。”“谢皇上。”这一切都应对地天衣无缝,相敬如宾。但我们都心知肚明,不过是当着外人,做戏而已,冰冷地毫无情意可言。他的到来,让在场的众人都是始料未及。最意外的,当属我和贤妃。尤其是她,在刚看到他的那一刻,脸上的表情差点呆住,还好她向来沉稳,又反应灵敏,才不至于失态。待大家坐好之后,朱棣不动声色地看向了我,我刻意避开他的目光,熟视无睹。